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零年代甜蜜蜜-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迎怀羞 40瓶;10amy 20瓶;梧桐 18瓶;每天期待万更、风中飘的云 10瓶;依依然然 6瓶;凭忆、_弥、私语 5瓶;小金鱼儿、婷婷 3瓶;苏州城里的月光、天郡墨墨、燕宸、张靖浩妈妈 2瓶;七七、神的小雏菊、嘿嘿嘿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三十六章 首都行
这是唐彩芹第一次坐飞机; 她晕船晕汽车晕火车,自然也是晕飞机的,特别是起飞前; 轰隆隆的引擎声震的她头疼的不得了; 苏雯慧找空姐要了晕车药和温开水; 喂她吃过后让她闭眼休息,孩子由她跟婆婆一起带,本来挺担心孩子在飞机上哭闹吵到其他乘客; 结果他们一多半的时间都在睡觉; 另一小半时间喝奶粉、吃铺食,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一点也不闹人。
两孩子乖巧又可爱; 隔着走廊的一位老太太特别稀罕,看了半天后跟陈美凤搭话道,“你们家这是双胞胎?”
“是啊; 龙凤胎,一儿一女。”
“哎呦; 这可难得,我也说他们一个俊俏些; 一个秀气些; 原来是龙凤胎啊,都是好模样。”
陈美凤指着身旁的苏雯慧笑着说; “他们的长相随了爸妈,这是我儿媳,长的很标致的。”
老太太长嗯了一声点头,“你可真有福气,看来你儿子长的也错不了。”
老太太又问; “你们这是去首都旅游啊还是探亲呐?”
“我儿子在首都工作,我们带着孩子过去陪他,他们夫妻两不能总分开,孩子也离不开父亲。”
“这倒是,一家人在一块才热闹,看来你们都是重视家庭的,是会过日子的人家。”
陈美凤也问,“那你呢,也是去首都探亲的?”
老太太摇头,“我是去旅游的,一辈子没去过首都,现在生活好了,趁着身体还算硬朗出去走走。”
“那挺好,人一旦上了年纪就得做自己高兴做的事,这样心情好,身体也好。”
“可不是,什么都是虚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一个好身体什么都白搭。”
陈美凤跟对方很有话聊,不过等孩子睡醒了后就顾不上了,专心带起孩子来,整个路程不过三个小时就到达了首都机场,李翰东在他们出发前已经说好会派小战士来接他们的,只要到了出口就能看见。
来接他们的是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轻士兵,平头,穿着制服,眼睛亮而有神,一笑有两个酒窝,举着高高的牌子,上面写着“佐佐悠悠小朋友”几个字,在人群中特别显眼。
陈美凤看到牌子上的字笑着说,“那是来接咱们的吧,写着佐佐和悠悠的名字呢。”
苏雯慧也笑了,“应该是,穿着军装呢,肯定是他们部队的。”
几人抱着孩子走近,陈美凤笑着问小战士,“同志,我是李翰东的母亲,是不是他委托你来接咱们的呀?”
战士连忙点头,“你好婶子,我叫石桥,你叫我小石或者石头就行。”
他又跟唐彩芹母女两打了招呼,因为佐佐悠悠模样可爱,看了他们好几眼,可惜他皮肤黑,又是大平头,看起来凶了些,他对孩子们笑,孩子们反倒移开了眼。
部队安排的房子在三环内的黄寺大街,是总参谋大院,附近还有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地坛公园等,环境很是清幽。
陈美凤一路看着窗外的景色说,“这里不错啊,挺安静的。”
唐彩芹还在晕车,闻言睁开眼往外看,灿烈的阳光被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遮盖,透出斑驳的光点,树枝的缝隙里能看到干净透彻的蓝天和白云,确实是很美的。
车子进了哨所大门后继续往前行驶,最后停在了一排平房前,这些房子刷着白墙,每家每户门前的空地上用栅栏隔着,有在家门口种花的,也有砌了菜圃种菜的,他们家的房子是靠路边的,左边是路,右边有户人家,对比其他的人家,他们的院子里显得过于干净。
“婶子,就是这间了,屋里屋外都打扫过,参谋得开完会才能回来,你们先看家里有什么缺的我去买,另外行李过会儿有人送来。”
陈美凤抱着孩子道了谢,“多谢你啊小石,跟着我们忙前忙后的。”
“没事,那婶子你们先忙着,我去看看行李到了没,到了就给家里送来。”
说完石桥开车离开,几人把孩子放下,让他们在沙发上玩,唐彩芹晕车也在沙发上休息顺便看孩子,苏雯慧婆媳两把几个屋子都看了一遍,大致上做了个规划,苏雯慧夫妻住左边一间,陈美凤和唐彩芹各带一个孩子住右边两间,还有一间做客厅用,虽然房间不多但面积挺大,苏雯慧夫妻那间还带了小客厅和卫生间,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厨房很小,在院角处,将好够两个人站,多一个都嫌拥挤,插口也不够,除了灶台、电饭煲这些最基本的电器,其他的根本没地方安置,冰箱也得放在客厅,这样炒个菜来来去去的就麻烦了。
“当初设计的时候肯定没考虑电器的问题,让韩东回来想办法吧,加几个插座,或者咱们把厨房往外扩一扩。”
陈美凤点头,“可以,那等翰东回来看看。”
房间里的床、垫子、被子等都是新的,基本的家具也备齐了,接下来就是等行了一到整理一番。
“妈,咱们今天晚上怎么吃,是等翰东回来一起去外面吃呢,还是自己烧?”
厨房里有米、面、油之类的,还有一些蔬菜,看上去挺新鲜,应该是李翰东买了放过来的。
“就在家随便吃点吧,咱们不是从家里带了腊肉、腊肠之类的,还能加两个菜,今天太累,你妈晕车也不舒服,早点吃了饭让她休息。”
反正已经到了首都,什么时候出去吃都一样。
“行李还没过来,等到了咱们带些特产上门认识一下。”
“好,妈,那你先歇会儿吧,我去厨房烧壶热水给孩子们泡奶粉。”
李翰东开完会到家的时候,苏雯慧在整理行李,唐彩芹看孩子,陈美凤在厨房做饭,番茄炒蛋、蒸腊肠、青椒炒腊肉、丝瓜蛋汤,还有满满一锅热干面。
“妈,雯慧,我回来晚了。”
唐彩芹正在陪孩子玩呢,闻言抬头笑道,“翰东回来了。”
李翰东抱起佐佐和悠悠,在他两脸上各亲了一口,“是啊,妈,对不住,今天开会,没能去机场接你们。”
唐彩芹笑着摆手说,“没事,你们年轻人应该以工作为主,何况你让小石去接我们,什么都帮我们安排好了,都挺顺利的。”
李翰东跟岳母说了几句后就抱着孩子去了媳妇那边,关心道,“在收拾东西呢,有什么要帮忙的?”
苏雯慧指着旁边的婴儿推车,“这两架都是拆了运来的,你帮着装好吧,没事的时候还能推着他们出去逛逛。”
李翰东放下孩子就开始动起手来,不管是家具、家电还是玩具,到了他手里不用费什么事,很快就能弄好,他边装边跟媳妇说话,“这附近有挺多好玩的地方,够你们转两个月的。”
苏雯慧点头,“是啊,我们来的路上就已经看到了,是挺方便的,下午带着特产拜访了附近几家邻居,看上去挺好相处的,他们也回了些吃的。”
“这里住的都是总参的军属,军人家属嘛,自然是好相处的。”
总参谋部负责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和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设有作战、情报、通信、军务、动员、装备、外事、管理等若干业务部门,军委所有关于军队的调动指挥都通过总参来执行,重要性不言而喻,李翰东这次因为突出的军事才能调过来,也算是升了职被予以重用。
苏雯慧问,“你工作还顺利吗?”
“刚开始要接手的事情多,忙完这阵就好,不过以后要开的会肯定不少。”
苏雯慧表示理解,在她看来男人就该以事业为主,总不能每天在家围着老婆孩子转吧,有时间能多陪陪家人就行了,那种每天闲着没事做的男人她可不喜欢,认真做事业的男人才是最有魅力的。
再说她也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因为生孩子耽误了一年的时间,现在孩子半岁了,又有两位老人帮着带孩子,她准备认真考虑接下来的事业发展,是重复上辈子的路,还是开辟出新的道路。
等陈美凤做好了饭一家人就开始了来首都后的第一餐,苏雯慧让长辈先吃,自己给佐佐和悠悠喂鸡蛋羹,原本在武汉还会切点香菇末或者虾仁之类的放进去,今天家里没食材只加了葱沫,味道还是很香的,两个小娃娃你一口我一口一碗很快就吃光了。
陈美凤看着孙子孙女吃的高兴自己也高兴,笑道,“两个孩子吃饭就是香,有的孩子不爱吃饭、挑食,可家里只要有两个就会抢着吃。”
对此唐彩芹也很认可,说起了女儿小时候的事,“是啊,雯慧小时候有一段时间不爱吃饭,怎么哄都不肯吃的,我怕她饿瘦了,总把她带到她大伯娘家去,跟她堂姐一起她就吃了,好像别人家的饭比我们家的好吃一样。”
陈美凤点头,“小孩子就是这样的,这叫‘隔锅香’。”
两人说的苏雯慧都不好意思了,李翰东还对着她笑,她立刻睨了他一眼,给孩子们擦干净嘴巴后,这才端起了自己的饭碗。
吃饭的时候她跟唐彩芹说,“妈,今天你晕车,要不晚上我带着悠悠睡吧,你好好休息。”
唐彩芹摇头,“不用,我已经好了,悠悠晚上又不闹人,就是喝两次夜奶,我们老人家睡眠浅,不像你们年轻人,白天耗了太多精力,晚上得睡好才行。”
她当然是出于疼惜女儿的原因才这么说,其实老人家带孩子也是很累的,但为了自己的孩子少受累,他们愿意吃这个苦。
这时候李翰东发话了,“妈,今天两个孩子都跟我们睡吧,一路上你们挺辛苦了,来了又是做饭又是收拾东西,晚上我来看着。”
这下换成陈美凤不答应了,“那不行,你白天工作多累啊,就是雯慧一路上照顾我们也辛苦,佐佐还是靠我,我吃的消。”
最后在两位老人的坚持下,孩子到底没跟着小夫妻两一起睡,但苏雯慧说好,明天的早饭她来准备,让老人家陪着孩子早上多睡会儿。
一切收拾停当已经将近十点了,苏雯慧洗了澡后回房,穿了一套白色的短袖居家服,料子非常凉快,因为喜欢她特意多买了几套,白的粉的嫩绿的桃红的好几种颜色,每一种颜色都衬皮肤。
李翰东靠在床头看资料,看到媳妇出来合上文件夹笑着伸出了手,苏雯慧走过去顺势就倒在了他怀里,两人相视一笑,一切的想法都尽在不言中。
他摩挲着她洗过澡后被水汽蒸的粉嫩的脸颊,搂着她的肩背将她压在了自己身下,苏雯慧抿着唇,唇角弯弯透着笑,就那样看着他一点点的倾下身来吻住自己的唇,而后她也轻启娇唇,唇齿相依。
此时隔了一个堂屋的另两间屋里,佐佐和悠悠已然甜蜜的进入了梦乡。。
第三十七章 南山子本子
第二天苏雯慧特意早起做饭; 去外面的大街上买了包子、油条,还打了豆浆回来,长辈爱喝粥; 另炖了一小锅米粥; 给孩子们准备的是煮的烂烂的面条; 用鸡蛋吊汤,不加调味料,孩子刚开始吃辅食以清淡为主; 忌盐忌糖。
等忙好了这些; 刚好孩子们都起了。
婆婆陈美凤说,“我听到你早上起来忙,刚好佐佐喝了奶睡了; 我就没出来。”
“妈,没事的,你们有空啊就该多歇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太操劳把身体操劳坏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唐彩芹也说; “是啊,咱们有多大力气就干多大的事; 能不给孩子们增加负担就好。”
苏雯慧把早饭一样样摆上桌; 要喂孩子们吃面条,这次老人家没让她喂; 叫她先吃。
“妈,我回来的时候看到院里就有个超市,卖的东西挺齐全的,吃的用的都有,还卖蔬菜肉食; 咱们吃过了饭推着孩子一块去看看吧。”
当然,离大院不远的街口就有个农贸市场,但一圈转下来走路得花二三十分钟,如果大院里的超市食材齐全,自然是在大院里买方便,家里缺个什么脚一跨就到了。
“行,咱们吃过了早饭都去逛逛,这周围有什么商店有什么玩的吃的,咱们都得弄明白,往后住的时间长着呢。”
吃了饭,苏雯慧洗锅碗,两位老人准备孩子们出门要用的东西,手推车、遮阳帽、水壶,怕出去时间长孩子们饿,还带了奶香味十足的小饼干,既好吃又磨牙,最近佐佐和悠悠就爱吃这口。
等苏雯慧收拾好厨房,三个大人带着两个孩子,“浩浩荡荡”出发了,他们昨天下午刚来,除了几个邻居并不认识其他人,但大院里的人都很热情,路上看到他们,特别是推车里的佐佐和悠悠,都会好奇的看几眼,也有上来攀谈的,话茬自然就起开了,因此原本去超市的路只要几分钟,最后走了十来分钟才到。
大院里的超市并不大,但货物齐全,柴米油盐等日常生活用品都卖,应季的蔬菜、鸡鸭鱼肉、果汁牛奶、速冻食品不缺,只是种类单一,不如大型超市选择丰富。
老人们挺满意的,“可以,日常买买是够了,想吃新鲜的鱼啊虾啊再去市场买。”
孩子们现在还不认识商品,只好奇着四处看,等他们大点了或许会要吃的。
苏雯慧问,“妈,咱们今天中午吃什么?是在这买了回去做饭,还是去农贸市场买?”
李翰东中午不一定有时间回来,晚上也待定,但他说了,去过下午不开会能按时下班,就接他们出去吃。
陈美凤跟唐彩芹看货架上摆着的新鲜蔬菜,还有收拾干净的鸡、鸭、肉等,笑道,“就在这买吧,我看这些菜都挺新鲜的,今天给佐佐和悠悠做肉泥吃。”
买完菜后看时间还早,又推着孩子在大院里四处转了转,院里有个小公园,他们找了块阴凉的地方坐下,怕孩子们渴,从包里拿出水壶给他们喂水,还拿了小饼干给他们吃。
陈美凤拿蒲扇给孙子孙女扇着风说,“首都的天气跟武汉不一样,没那么蒸热,不过我还是喜欢咱们江城的气候。”
唐彩芹赞同道,“那当然,老话都说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不过能四处走走也挺好,如果不是跟着孩子,咱们肯定一辈子窝在江城不出来。”
苏雯慧听着老人们闲话家常,心里觉得有些对不住老人,让她们跟着自己东奔西走,决定等李翰东回来商量,看能不能找个保姆帮着看孩子,这样婆婆或者她妈如果想家了,也能回去看看。
中午的饭很简单,三菜一汤,吃了饭老人家带着孩子们午睡,苏雯慧回房继续写作,这一次的作品她不准备继续供给江城晚报,要在首都寻找一家出版社,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够融入到首都的圈子里来。
上辈子一起创业的朋友这辈子还是陌生人,不管进什么圈子,总要有一个契口才行,待在家里肯定是不行的,当然,这件事她会写信跟张书鑫解释,届时希望他能够理解。
傍晚李翰东打了电话回来,他手头的工作一时不能结束,不回来吃晚饭了。
陈美凤心疼儿子,叹气道,“哎,他现在可比以前忙多了。”
唐彩芹安慰道,“那也是没法子,年轻人肯定是要工作的,工作越忙就说明越受器重,这也是好事。”
纵然心疼儿子,也只能这么想了。
李翰东九点多钟到家,苏雯慧正在写东西,听到他进门的动静抬头问,“你吃饭了吗?没吃我去给你做。”
李翰东按住她的肩没让她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