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零年代甜蜜蜜-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雯慧没意见,“这事你来决定; 不过请那么多客人的话; 我得提前准备。”
光是菜就得买不少。
李翰东揽过她的肩说; “别担心,就算请客也不能让你一个人忙; 至于怎么弄我来想办法。”
见他把问题揽过去,苏雯慧就真的不管了,毕竟这是他的主场,他肯定会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安排,于是笑着点头,“好,听你的。”
两人回去时顺路在市场买了菜; 今天中午吃的很丰盛,晚上简单一些就好,苏雯慧称了半斤五花肉,另外买了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蔬菜。
“炊事班早上供应食材,我已经跟警务员小原说好,让他每天早上领了菜给你送回去。”
苏雯慧知道李翰东有两个警务员但一直没见过,今天是第一次听他提起。
“小原?还有一个叫什么啊?我都没见过; 看见了肯定不认识。”
李翰东转着方向盘笑; “明天你就见着了,小原性子沉稳些,方浩机灵、跳脱; 两人都还年轻,才十八九岁。”
勤务员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领导的决策,传达领导的意见,虽然辛苦但作为领导的亲信,会有不少提干机会,比如提拔干部或者推荐考军校等,因此给领导当警务员是士兵们削着脑袋争取的事。
两人回到部队时间还早,才四点多钟,一楼有家属在屋外纳凉,也有忙着在门前的空地上锄地、撒种的,看到两人下车都往他们这看过来,苏雯慧也笑着跟她们打了招呼。
“李团长,苏同志,上街的?”
“是,刚过来家里缺了不少东西。”
苏雯慧手里提着菜,李翰东捧着个大纸箱,装的满满的,倒是看不清里面是什么。
两人一起上楼,到家后苏雯慧说,“时间还早,咱们今天晚点吃吧。”
李翰东点头,“好,你累了先休息,这些我来收拾。”
得把买回来的餐具、厨具规整一下。
苏雯慧笑眼弯弯,附上了香吻一枚,非常不客气的说,“那就辛苦李团长了。”
李翰东倾身搂住她,加深了这个吻。
趁着他整理的时间,苏雯慧回到书房,按照构思好的情节噼里啪啦打起字来。
她工作的时候是非常专注的,等李翰东收好东西到书房,就看见她正专心工作呢,他也不打扰,泡了壶茶,等着商场送货来,他已经交代了哨兵,货车来了直接放进来。
五点多钟,一辆送货的小卡车停在了家属楼前,李翰东跟苏雯慧说了声就下楼了,帮着两个送货的师傅一起把电器搬到了楼上。
冰箱、洗衣机、空调,还有商场赠送的落地电风扇,一样样把邻居们看愣了。
“妈呀,这是多有钱啊,简直吓死个人。”
这些电器加起来怎么也要五千来块,以各家男人一月百十来块钱的工资,不吃不喝还得存上好几年呢。
“太会享受了,顶了天两人的衣服还得买台洗衣机?”
“还有空调,听说那玩意儿夏天用了凉快的很,跟住在冰窖似的。”
“那多冷啊,得把人冻坏了吧?”
没见过空调的军属听其他人说跟地窖一样凉快,联想到老家冻坏人的地窖,心想这城里人怎么好好的夏天不过要买这玩意儿过冬天呢?
有知道的军属解释说,“没那么夸张,空调一开顶多跟秋天一样,凉快着呢,不过这一个可不便宜,还特别耗电。”
说来说去还是李家有这个条件。
“李团长家是干什么的,条件这么好呢?”
“听说是干部家庭,总归比咱们这样土里扒食的条件好。”
好的是她们现在有机会来了城里生活,孩子也能在城里接受教育,以后的生活肯定比她们要好,这正是她们努力的意义。
电器上楼后,苏雯慧从书房出来,安排众人将电器放在指定的位置上。
厨房面积不够,冰箱只能放餐厅,洗衣机放卫生间最合适,空调安在房间里,安装师傅带着工具直接开工,不过半小时的工作,所有电器都安装、调试完毕了。
李翰东请师傅们喝茶。
“两位师傅辛苦了,喝口凉茶消消渴,方便的话留下来吃顿便饭。”
对方自然婉拒了,不过看到李翰东这么大的领导对他们这么客气,有些受宠若惊,把水杯里的茶喝完就告辞了。
这天夜里,苏雯慧终于不怕热了,盖着被子窝在李翰东怀里,这样的温度更适合拥抱。
隔天,李翰东让人来安了电话,安好后她就给江城打了电话,先跟双方父母通话后就给张书鑫打了个,把盗版的事简单说了。
“这个情况我也遇到过几次,可现在全国都是这种情况,维权的代价太大,只能从其他方面想办法。”
如果其他作者,还能办个签售活动,这样能吸引大批粉丝购买正版书籍,但苏雯慧过于低调,并不愿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也错失了很多吸粉的机会。
要知道如果她愿意曝光,美女作者的噱头能引起多么强烈的反响。
“我知道,其实以报社现在的出版量我已经很满意了。”
“是啊,这次又要加印一万册,《问鼎天下》的反响也不错,你给个地址我,结了稿费就给你邮过去。”
“好,我过几天把地址和续写的内容一起寄过去。”
一万册的版权费是两千五百元,加上每天千字一百二的稿费,苏雯慧估摸着这一次能收到两万左右。
两天后,夫妻两做东请客,在食堂摆了三桌,买了现成的凉菜,炒菜、炖菜由炊事班、家属们主动帮着一起做了,苏雯慧只负责了两道,干锅鸡和土豆焖牛腩。
李翰东果然请来了不少领导,团长、师长、政委,三桌都坐满了。
师长道,“翰东这次吃饭可是大阵仗,这是以后都按这个标准?”
郑团说,“要我说一碟花生米,一盘炒咸菜,再加饺子管够就行,我反正不挑食。”
政委笑道,“你这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呢,怕你媳妇来的时候大家起哄让你请客对不对?”
李翰东笑道,“郑团别有压力,这都是我媳妇准备的,她也是看咱们难得聚在一块,让咱们吃点好的。”
苏雯慧没随军前在部队就挺有名,可谓“一寄成名”,都知道她是个大方的,今天大家总算碰面了。
吃饭的时候,有人给苏雯慧敬酒,“苏同志,翰东说今天这么丰盛是多亏了你,咱们道声谢,以后家里有什么好吃好喝的也不妨记得喊我们。”
这话一听就是玩笑,苏雯慧顺着话应下,其他人也跟着起哄。
“哎,大家听到了,听者有份啊,以后但凡闻见他们家做饭的香味就过去。”
“你属狗的啊,还闻着味就过去。”
李翰东也领着苏雯慧给领导们敬酒。
“苏同志,感谢你对咱们部队的支持,愿意放弃工作来随军,翰东的军功章有你一半的功劳。”
“师长您过誉了,我不过是做了一位妻子该做的事。”
师长听后哈哈大笑,“你说的对,咱们所有的军属都是有思想觉悟,为咱们国防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幕后英雄,所以这一杯得敬在场的所有军属们。”
特定环境下,这样慷慨激昂的话语让人听后心潮澎湃,军属们脸上纷纷涌起骄傲自豪的神采。
这次吃饭后,苏雯慧跟军属们的距离无形中拉近了,大家也发现她只是喜欢安静,不爱说话,其实为人不错,不是那种看不起人的傲慢性子。
转眼十来天过去了,苏雯慧将写好的十完字稿邮回报社,之前的三十万字,加上这次的十万,整部的上卷结束,她准备再用一个月的时间把下卷写出来。
这天李翰东回家跟她说了个消息。
“军属们来部队都带着孩子,部队离学校远,政委考虑咱们自己建个幼儿园和小学,你学历高,问你愿不愿意帮着管管?”
至于更高的年级可以去市里的住宿学校,环境都挺好。
苏雯慧诧异的问,“我?让我管什么啊?”
“当校长,管行政,教师咱们面向社会招聘。”
“校长?这责任也太大了吧。”
“咱们学生不多,只要负责任就行,政委觉得你能胜任,当然最后还得看你的意思。”
这个消息把苏雯慧整的有点懵,一是感动于政委的信任,另一个就是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胜任。
这种胜任不是能力方面,毕竟上辈子也是办过杂志开过传媒公司的,而是一种责任上的胜任,她得对学生们负责呀。
“我现在脑子有点乱,得认真考虑一下。”
“好,你考虑清楚了告诉我,我去跟政委说。”
“那你有什么建议吗?”
“我觉得可以试试,其实你辞了报社的工作我也觉得挺可惜的,你每天在家里创作,也不大出门,学校就在营区,学生少处理的事情不多,不会耽误你太多时间,很适合你。”
他说到最后,苏雯慧甚至都觉得这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工作机会了。
“你说的很有道理,那我就同意吧,一定会尽全力做好。”
她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神采,李翰东最喜欢看到的就是他的笑容,前阵子见她一直埋头写作,连门都没出过几次,就一直担心她的健康和情绪。
“写完这一本你就休息吧,别把自己绷的那么紧。咱们现在缺钱吗?”
他问的是疑问句而不是反问句,毕竟从结婚开始他就没再管过钱,以他现在副团的工资津贴,哪怕苏雯慧不工作,养一个她也绰绰有余,何况她近两年挣了不少稿费,他就算不过问多少也是知道的,并不想媳妇过分努力而忽视了健康。
苏雯慧点头,“我也有这个打算,准备再也一个月就休息。”
下次再发表作品就不再赶稿了,直接全文存稿,每天写一点,半年一年的总能写出一本来。
作者有话要说: 每天都想多更却总被现实打败的我……(? ?︿ ??)
感谢大家的支持哦,么么哒比心,小红包继续~感谢在2020…11…13 16:34:19~2020…11…14 17:28: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安安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珠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嘟嘟嘟 52瓶;晋神食粮 16瓶;华、安安 10瓶;土豆、Cire 5瓶;张靖浩妈妈 4瓶;天郡墨墨 2瓶;14092789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十九章
苏雯慧同意后跟政委见了面; 就学校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关手续已经在办理,教室也安排了,既然选了你来当校长; 这个学校就交给你,我是非常放心的。”
“政委; 我自己都不放心自己呢,您倒对我挺信任的。”
政委笑道,“那是当然,‘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 这跟兵法是一样的。”
当然; 政委的决定并不是突如其来,毫无缘由; 是基于对苏雯慧有一定的了解后做出的决定。
回去后苏雯慧就统计了家属院所有孩子的信息,幼稚园年龄段五人,小学年龄段八人; 初中年龄段两人,这是现阶段人数,目测会随着随军家属户数的增加而增加。
教室安排在围墙边的几间平房里,那里原本是用来做仓库用的; 现在政委已经让士兵们过来整理好,连课桌、黑板都安上了。
招聘的工作也交给了苏雯慧; 她估算了一下,幼稚园一个老师足够,小学得两个,还得是有教学经验、什么课都能应付的那一种。
在报上登了招聘信息后,几天内面试了十多个; 定下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幼稚园老师,还有一位在县城教过学,因为丈夫工作变动而辞职的中年女性,语文、数学都能教,苏雯慧看了她之前的教案,厚厚两大本,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都做了详细的讲解。
她当时问对方,“朱老师,我对您本人的能力非常满意,但咱们学校在郊区,您有家庭需要照顾,时间和地点上会不会有疑问?”
朱老师温和的笑着说,“我可以坐最早班的公交过来,至于家庭,老公和孩子都不需要我操心,在家歇了这么久太难受了,我还是希望能从事自己一直热爱的工作。”
为了这句“热爱”,苏雯慧果断录用了她。
现在的小学有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朱老师语文、数学都能胜任,剩下的就是音乐、美术及体育这些专业领域的课程了,要把三者统一起来有些困难,至于苏雯慧自己,学过绘画,中年的时候也学过一阵子古筝,但还达不到能系统教学的地步。
正在苏雯慧一筹莫展的时候,杨莹给她介绍了一个人。
“我娘家嫂子的外甥女,学过钢琴跟绘画,高考报志愿报错了,学了个什么土木专业,毕业了分在测绘院,她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可好工作不容易找,一直就这么拖着,要不我问问她愿不愿意来咱们这当老师?”
杨莹的儿子小峰再过一年就能上小学了,要是家里亲戚过来当老师,对自家孩子肯定要更照顾一些,当然主要的目的还是帮学校解决招聘问题。
这个年代师范生毕业后是包分配的,但学校是部队临时决定建的,师范学院的毕业生早就分配结束,因此才要面向社会招聘。
“好啊,那就让她来面试,只要能达到教学生的要求就行,政委说了,以后咱们部队的附属学校还要扩大规模呢。”
等九十年代普及编制后,老师可是一份非常吃香的职业。
事实上,杨莹的介绍特别靠谱,小姑娘过来面试时,苏雯慧第一眼就很喜欢,圆圆脸很可爱,眼睛也分外清澈,钢琴、绘画水平都不错,虽然性格有些内向,但通过锻炼是可以进步的。
“严霞小同志,我非常喜欢你,觉得你很符合我们学校的要求,那你本人是否有意向来我们八一小学任教呢?”
严霞小脸微红,听了苏雯慧的话忙不急的点头。
“校长,我愿意的。”
苏雯慧被她的称呼逗乐了,笑着说,“那就欢迎你的加入,还有一周就开学了,你现在的工作能解决吗?”
“可以的,一定不会耽误开学的时间。”
苏雯慧点头,“好,那我们就开学见,期间有任何问题随时跟我联系。”
这样,音乐、美术课的教师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体育课,苏雯慧思考后决定不再纠结,部队里能缺体育老师?不管是耳濡目染还是请政委安排一位战士来代课都是可行的。
果然,政委认可了她的意见。
“你这个想法很好,咱们军人的孩子不存在体育方面的问题,干脆以后让孩子们跟着战士们一起出操,‘教育要从娃娃们抓起’嘛。”
苏雯慧主管行政,自然少不了各类行政会议,开学前去市里聆听了几次教育局领导们的工作指示,九月一号这一天正式开课。
就像李翰东当初说的那样,管理学校的事务并没有占用她过多的时间,生活规律又充实。
这天苏雯慧从市里开了会回来,传达了一件事,“为了欢度国庆,每个学校都要准备爱国题材的节目在市剧院汇演,咱们八一小学也要参加。”
学校小归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哪怕小学部师生加一起只有十人。
音乐老师严霞率先发表了意见,“最近孩子们在学《团结就是力量》,要不咱们来个小合唱吧?”
朱老师提议说,“活着排练一个诗歌朗诵也行。”
苏雯慧提出了不同的想法,“唱歌、诗朗诵或者舞蹈,其他学校的节目大概率是这三样中的一个,我想给咱们学校排点不一样的。”
她在文娱届工作了一辈子,一个节目根本难不住她,而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