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5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俩位郡主算起来还是她们的姑姑呢。
几个女孩子按着早中晚加宵夜的频率过去永宁宫,即便朱由检烧迷糊的时候,也要进去看一眼才离开。让朱由检真真切切地感觉到,没了弟弟妹妹还有哥哥姐姐关心他。
这也是朱由检好起来非常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朱由检今儿能坐起来了,朱由校过来看他的时候,就已经穿戴整齐。虽然是坐在床上,但这么久也觉得有点儿累了。再给堂姑姑和姐妹们见礼后,没坐多大一会儿疲乏顿显。
领头的五公主朱徽妍立即就站起来说话:“五郎好好歇着。我们明天再来看你。”
朱由检就又下地,先谢过俩堂姑,再谢过姐妹们,由宦官搀扶着看着几个女孩子离开,一脸满足地回去床上躺着了。
“娘娘,我会很快好起来了。不会让娘娘、皇兄和姐妹们再担心我的。”
“好。睡。睡醒了会好更多。”
李庄太妃给朱由检掖严实被脚,她也熬不住了,今晚看来不用自己守着了。
“你们几个今晚都别闭眼,给我好好地守着五郎,知道吗?”
“是,奴婢知道。”
李庄太妃把看护朱由检的事情细细地吩咐一遍,回头看看已经合眼欲睡的朱由检放轻脚步,才走出三五步,就听身后朱由检在说:“谢谢娘娘。”
声音低的几乎听不到。
李庄太妃顿了一下身子,然后假装没听到朱由检的话往外走。到底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啊。要是亲生的,哪里会跟亲娘说谢谢呢。
朱由校这几日可是累的不轻,泡在热水里,他的脑子还在想着明天的事情,想着明年的预算上该不该增加突发意外的预留款项。像今年就有杭州大火,河南黄河决堤,虽然影响的范围小,但朝廷是必须要拿出真金白银、还有粮食去救助百姓的。
银子、粮食,哪一笔出去的数目都不小,真愁人啊。
还有黄河的水患,也让人伤脑筋。这笔款项在没有彻底治理好黄河时,只能当做常备银子留出来,而不能属于意外的预留款。
唉!只要想到天启年的天灾不断,他就只能用幸好不是崇祯年间来安慰自己。明年啊,明年有地震。
明年还有,还有——朱由校突然想起来了,明年的战事多着呢。他突然从木桶里站出来,屏风外候着的方正化立即问:“皇爷,要添热水吗?”
“好,再添点热水。”
朱由校又坐回浴桶里,什么事儿都不是今晚着急能做的,得等着明天一项项地安排下去。
第二日朱由校起来就对曹化淳吩咐:“通知兵部尚书、还有李邦华、杨涟、五军都督府的几位都督都去养心殿,让其他人先在乾清宫继续议预算。”
天子没在乾清宫与文臣一起做预算案,兵部的人也都被叫去养心殿,所有人立即意思到是有战事了,便问昨晚留在内阁值夜的韩爌。
韩爌一头雾水,“昨夜一件事情都没有,没收到什么加急战报啊。”
方从哲见韩爌这么说,立即就说道:“那咱们就别管那头了,先把宁夏卫迁徙的事情商量出来。”
第859章 木匠皇帝114
不远处的养心殿里; 朱由校指着摊开的宁夏卫堪舆图说:“朝廷从去年秋天就关闭了口市; 鞑靼这一年也数次派军队冲关。虽说都被打回去了,但是他们也未必会甘心的。缺粮少盐的日子,只会比我们大明开口市的时候过的更艰难。
朕就担心今年比去年更冷,担心鞑靼会因为粮食、盐铁等的短缺熬不下去,在冬日里集结更多的人马,趁着黄河结冰,到土默川劫掠。
没了黄河的阻拦,鞑靼能越境过来的地方太多了。”
顺着朱由校手指的指示; 养心殿里的这些人多少就猜出来一点儿天子的没说出来的话,没了水深流急的黄河天堑做屏障,单靠长城防不住那些缺衣少食的鞑靼。
崔景荣则立即猜出了天子的目的,他想着反正对鞑靼用兵也是早早晚晚的事情了; 就站起来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
“陛下,臣认为不如挑选出合适的总兵带军,以从辽东轮替回来修养的那些禁军将士为主。唔; 他们也回来休息有三个月了。再添上一些人马,凑够健卒五万; 择日启程先去土默川守株待兔。
如果鞑靼不来扣关也就罢了,那就等着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配合在辽东的禁军向鞑靼两个方向用兵。若是他们敢派军来袭; 咱们就趁势跟着打回去。这样可妥当?”
妥当!当然是非常妥当了。
朱由校立即露出赞许的神色来。别的臣子也都觉得自己领会了天子的意图,这是要撇开文臣、内阁,先定下来对鞑靼用兵的节奏啊。
其实朱由校真的没有要撇开文臣的确定用兵的打算; 因为那些文臣要做明年的预算,而他昨晚是无意间想起史上的天启二年正月里,鞑靼对土默川用兵、跨越结冰的黄河,深入大明内境六百多里,杀掳了数万的百姓,抢得满意了才退回去的事儿。
现在派军过去土默川,应该能够来得及阻止此事的发生。
这时候兵部的一位新人站了出来,是今年派去兵部的李邦华,任职兵部郎中。
兵部侍郎熊廷弼从上任就是挂职,另一位侍郎是英国公世子,现在带军在辽东清扫女真残余。崔景荣不想为侍郎之事给自己添堵,所以他把兵部的几个郎中用起来,首当其冲的就是与顾命大臣身份的杨涟,其次就是今年起复的李邦华。因为后者在益州整顿兵备出色,秋末的时候被调进了京师,天子将其派到兵部为郎中。
崔景荣试着用了李邦华几次,发现李邦华虽然有点倔强,但是做事非常有头脑、有条理,更主要的是做事肯下功夫也敢干。所以,尽管李邦华的老师是邹光标,而邹属于他私下揣测的陛下不喜之人之列,但他还是大胆地启用李邦华去整顿京营。
为此掌握京营的英国公没少给他摆脸色看。可是当他把李邦华整理出来的京营中占役、虚冒的事情摆出来,英国公立即就哑口无言了。
京营中占役、虚冒的事情一直屡禁不止,英国公多少年来也在为此事头疼。可是牵涉的勋贵人数太多,他也不能把人都得罪光了,因此只把事态控制在有数的范围内,眼睁眼闭地、算是默许了占役和虚冒。
占役说白了就是军卒为营中的将领充当家奴的角色。领着朝廷的粮饷,给本部的营指挥使做种地、修房子等等需要劳动力的活。这些人根本就不参与到京营的训练中,所以才有每次出征前都要点兵,挑选能够上阵的军卒之事。
至于虚冒那就是领空饷了。连英国公本人都这么做的,何况他管理下的京营诸将。京营长期为京师的勋贵把握,这就好像是文官的翰林院、国子监一般。花点银子把子弟塞进去,混个几年毕业了,有个监生的名头就好混个官职。勋贵各家都有子弟在京营挂名,循年头的资历往上升职,再挂上几个庄丁,虚领一份粮饷,稀罕么?
北宋的京营都是这样的呢。
但是崔景文用李邦华整理军政的动作,英国公也不敢说崔景荣逾了职责范围。李邦华做事认真,去到哪一营就哟哪一营的军卒全员列队。也亏得他的记性好,十几万的禁军军卒,他看过一两次,就能把从别的营里过来充数的军卒揪出来。几次之后,在没人敢在李邦华核点人数的时候动手脚。
于是占役和虚冒之事就大白与天下了。
查出来的占役之事,崔景荣让李邦华按律处理。英国公一面看了崔景荣的脸色,掉转头还要出面摆平那些将领和勋贵、不准他们与李邦华硬顶,不然闹到天子面前,连他也要跟着吃挂劳的。
所以李邦华一个月就清理出来占役的军卒近万人,虚冒者近千人。
但是李邦华后面的处理方法,让各军营的将领恨不能亲手掐死他。因为他派兵部的书记官挨个登记占役军卒为诸将做事的年限,然后由兵部出文令那些使用占役军卒的将领,退回军卒所领的军饷。
有人为此退回兵部几千两银子,可不是要把李邦华恨得透透的嘛!
最让英国公难做的事情,是崔景荣拿着李邦华提供的虚冒名单,逼着虚冒的勋贵子弟和家丁到军中服役。
可把英国公愁的够呛,按着崔景荣划下的道道做,是要让自己在勋贵中孤立起来啊。
这时候提出要往土默川派军,李邦华从袖袋里抽出奏折来,英国公直觉就是可能要坏事。
他的直觉很对,李邦华一直等待有面圣的机会。因为他的清占役、查虚冒,侵犯了京营所有将领的利益,崔尚书做出的虚冒者到军营服役的要求,更是让所以的勋贵恨透了他。因为有的勋贵子弟骑马打猎可以,上阵杀敌那就是给对手送军功的。
他李邦华没被勋贵们打闷棍都是托赖祖上积德了。
“陛下,臣兵部郎中李邦华有事上奏。”
李邦华一本正经,他只在大朝会上远远见过天子,这么近的距离面君,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不过要是他知道自己是被天子从可能就任的光禄寺少卿——小九卿之一,单点去兵部做郎中的,未必就会这么紧张了。
李邦华把折子递给天子身边的宦官,略带些紧张地背诵折子上自己对京营两个月的整改,挑拣着重点内容作了解释。
“陛下,崔部堂行文令虚冒者进营,臣迄今未能得到英国公的支持。绝大部分虚冒者尚在京师逍遥。若是即日点兵,臣请陛下宽恕京营军卒不能满员待点。”
英国公的脸色简直不能看了,这简直是当着天子的面,扒他的脸皮呢。
朱由校翻看着李邦华提交的折子,手指轻抚那些在京营挂名的勋贵子弟及家丁。脸上带着笑意,说出来的内容却渗人。
“朕整顿了宗室,正有整顿勋贵的意思,这些人就撞进来了。崔卿,发函令这些虚冒之人在后日辰正进军营服役,错过时辰斩立决。抱病者,请太医去诊治。
这次去土默川,这些人要是不堪上阵所用,就降为军中辅兵。谁敢在里面动手脚,就拿祖宗的勋位来换。”
崔景荣多少年养出来的喜怒不形于色,立即被天子给兵部、给他的这样直接干脆的支持打破了。
“陛下英明,臣即刻让兵部的书记官去传令那些虚冒者进军营。”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压抑不住的狂喜。
朱由校抬手指曹化淳,“曹化淳,你去兵部、五军都督府走一遭,去传朕的口谕。”
“是,皇爷。奴婢这就去。”
曹化淳复述一遍天子的口谕,立即带着俩宦官去传旨了。
朱由校看看英国公和定国公,役使军卒为自己做杂事,历朝历代都不屡禁不止。但是在自己这么积极要对外用兵的当口,还有万人的占役、千人的虚冒,他微微摇头,不虞之色不用人提醒了。
英国公和定国公立即站出来请罪。京营原来是三大国公统领,成国公被除爵以后,他所部的那十万人大多归到了英国公的帐下。天子脸色不好,英国公也收起自己即将为国丈的脸面,与定国公一起跪地请罪。
“英国公、定国公,你俩先起来。这次李卿查了京营之后,不再出现这样的事情,朕就既往不咎了。”
俩人赶紧磕头谢恩,保证不会再出现类似的事情,才嬷嬷站回原位。养心殿的人则都认为定国公搭着了英国公的顺风车。
崔景荣指着堪舆图说:“陛下,昔年在这里有东胜卫,是著名的外三卫之一。臣建议此次就将禁军驻扎在此处,向西往贺兰山、宁夏卫,背靠长城,与大同府、东边的万金都司能结为一体,进可攻退可守。
原东胜卫定额是五千六百的兵额,以守备为长。”
杨涟虽以前是兵科给事中,但他对兵事还真没有崔景荣、李邦国那么深领悟,他更多是负责军械那一块的事情。
“陛下,崔部堂,若是近期点兵五万去土默川,军械提供不了那么多,最多是三万军卒的。”
这就不得不提大明军队的军械管理了。刀枪棍棒、尤其是火器,平时训练之后都要放回库房锁起来的。这样的安全措施,使得所有的军械那是使用的人手多,保养的人手不足,结果就导致损毁报废的数量也高。
每次大军要出征的时候,不仅要准备粮草,还要准备一批新刀枪。
“派人再去查查工部匠作坊的库存,看看有多少的存货。兵部能配置三万的军卒,就先派三万去土默川。至于领军之人嘛——”
崔景荣立即打断天子的长音,“陛下,臣愿替陛下出征。”
第860章 木匠皇帝115
朱由校看着崔景荣不语; 脸上慢慢都是不满,眼睛里的光芒都让崔景荣读出你怎么这么不识趣的意思。
崔景荣尴尬地立在皇帝跟前。
英国公和定国公心里高兴; 让你能; 嘿嘿,这回碰了一鼻子灰!还想与陛下抢军功?这军功是你兵部尚书能伸手的吗?
定国公站起来说:“陛下; 臣父子愿跟随陛下出征。世子曾随陛下亲征,也有一定的阵前对敌经验。”
他请战是因为他儿子轮休回京了,本来被陛下点名带走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还不如自己请战提醒天子带他儿子去; 用起来会比别的将领顺手。
果然天子给回应了; “徐卿在京好好整顿京营; 朕带定国公世子做前锋。”然后看看被晾的不好意思的崔景荣; 换了口气安慰他。
“崔卿,兵政和领兵作战不同。兵部还需要你在京师坐镇。你不能因为当好兵部尚书了; 就奢望自己还能带兵打仗; 你不能抢朕效法太/祖、成祖建功立业、开疆辟土的传世功勋。”
算是给了崔景荣一个台阶。
崔景荣一听说自己领兵就是要抢天子效法太/祖、成祖建功立业开疆辟土的传世功勋; 禁不住一个脑袋瞬间变成两个大。
自己是怕天子西征步土木堡的后尘好不好?可这话敢说出来吗?唉; 神宗万事不出头愁人,换他孙子更愁人啊。
杨涟在去年的天子北征的时候没有机会发言; 这回他有机会可就不想错过了。洋洋洒洒地一篇天子不能置身险地的劝说; 末了劝天子让定国公世子做主帅领军。
“杨卿的建议有那么点道理,可是武宗能以身犯险,朕就不能?你欺朕不如武宗吗?”
这都是什么啊。
崔景荣是看明白了,只要涉及领兵作战的兵权之事; 就甭想皇帝能像平时议朝政那样讲道理了。就是把周嘉谟那些老尚书拖来,也还是去年的结果了。
但他还真的就不敢立即吐口同意天子出征,他可不想被万夫所指,被督察院的弹劾淹没了。硬着头皮上来劝说。
“陛下,先讨论往土默川派兵需要兵部做什么准备,讨论禁军点多少将士、带那些人去,至于陛下要亲征,还是要六部七卿都认可的。”
英国公在心里说崔景荣啊,你读书读傻了,你这不是要用那几位老尚书出面阻拦吗?
你当天子看不出来吗?
朱由校看着崔景荣似笑非笑,点点头说:“崔卿的建议有道理。杨涟现在就回去兵部,主持与户部沟通准备粮草,与工部沟通点数军械,看看库存能装备多少将士、匠作坊那边能赶工出来多少炮弹。
李邦华与英国公、定国公一起去京营点出青壮军卒五万人,以轮回休息的禁军为主,组成西征大军。
崔卿与朕去养心殿。”
点到名字的立即起身应旨去做事,崔景荣的嘴里跟咬碎了一颗苦胆般,立即满是苦得要呕的感觉。好容易用竹板、用读书压得自家儿子在这么大的年纪老老实实地不敢逆反,可是遇到同样年纪的、任性的天子该怎么做。
打不得、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