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灵厨杂役的现代生活-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就是刘梅莲家,她家种的田多,大米卖得好。
  其他人家见了,都在把荒掉的那些田地重新收拾出来,说等过年后,种上好卖的农产品,许年冬家的田地也收拾出来了,她爷爷找徐堂伯借了机器翻地,随便撒了点黄豆,也不管能收成多少,主要是养养地。
  三人从山里下来,就见到门口站着几个村人,正在跟刘梅莲说话。
  他们看到许秧她们,都有些兴奋。
  许秧走近了才知道,他们要请自己去他们家吃晚饭呢。
  刘梅莲笑着说:“怎么的,你们还怕我不给秧秧准备好吃的?放心,只要她想吃的,我都给她弄来。”
  许秧跟着说:“多谢各位婶婶伯伯,您们的心意我收下啦,我在我堂伯母家吃就好啦。”
  几位村民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就离开了。
  杨霞卿对土灶很感兴趣,许秧就带她体验一下。
  没一会,杨霞卿就热得不行,灶膛口的温度是真的高,她觉得自己的脸都要被烤红了。
  刘梅莲拿过来一些乒乓球大小的土豆,让许秧放进灶膛里,等菜炒好,土豆也熟了。
  杨霞卿没见过这样的小土豆,“我一直以为土豆都是超市里那种大个的,椭圆形的,原来还有这么小的。”
  “品种不一样,这个我们就种一小块自家吃,并不当主食的。”刘梅莲解释道。
  “味道还不错,烤熟之后,沾上辣椒酱或是蒜蓉酱,特别棒。”
  许秧捏着土豆,笑着说:“堂伯母,拿来炖肉肯定也好吃。”
  刘梅莲点头:“是的,明天就让你堂奶奶给炖肉,她最擅长做这个土豆炖肉了。”
  正说着,许胜从门口进来,他手里捏着一把的枸杞叶。
  “刚才我见到年冬,她说你们碰到蛇蜕了?没吓着吧?”
  杨霞卿脸有点红:“还好,就是突然见到,吓了一大跳。”
  “没事,蛇蜕这东西可以入药,我们以前去山上玩,经常能见到。不过这几年就少了。”
  许胜安抚道,把枸杞叶放进篮子里,问刘梅莲:“妈,今晚拿枸杞叶添道菜吧。”
  “没有猪肝,也有鸡汤了,解冻的肉用完了,那就做个枸杞叶炒鸡蛋吧。”刘梅莲翻着冰箱说道。
  在村里,蔬果一般都是自家产出的,买鲜肉不方便,一般都是杀猪的分块冷冻起来,要吃的时候再解冻。
  农家的菜并不会做得很复杂,来客人了,杀一只鸡就是很高的待客规格了。
  杨霞卿坐许秧边上,别看桌上的菜摆盘不精致,但是香味是真的浓郁。
  山菌鸡汤、枸杞叶炒鸡蛋、蒜蓉小油菜、肉末酸豆角、蒜苗炒肉片、腊肉炒荷兰豆、清炒菠菜,以及一小篮子的烤土豆。
  堂奶奶要给许秧和杨霞卿盛汤,两人忙阻止,直说自己来自己来。
  两个大鸡腿分到两个老人的碗里,两个姑娘分到了翅根,许胜则捧着鸡脖子啃得高兴。
  许秧剥了两个小土豆,放进鸡汤里浸泡着。
  土豆吸饱了鸡汤里的油星和鲜味,咬一口土豆,吃一勺酸豆角,味道棒极了。
  不过许秧更喜欢小油菜,食指长的小油菜,嫩得能掐出水来。
  跟超市里没滋没味的油菜相比,这个小油菜不仅不见一丝苦涩味,还带有它特有的甜味。
  这样的小油菜,许秧她能吃一盘。
  许秧和杨霞卿吃饱喝足,许胜就说带她们去村里走走消食,刚出门就碰上了许年冬,就一起行动了。
  最近没下雨,水泥路很干燥,夜晚的山风很凉,但是天上的月亮很圆很亮,抬头望去,那跟城市里的完全不是一片天空。
  不少人家吃饱了饭,坐在门口闲聊,或是敞开大门看电视。
  许秧他们一行人一经过,就会受到热情的招呼。
  几人时而停下来,跟大家聊聊聊天,等转一圈回去,都九点了。
  两位老人已经去睡觉,许堂伯和刘梅莲正在看电视,偶尔刷刷手机后台,回复下顾客的信息。
  许秧和杨霞卿刚坐下,刘梅莲就地上来一个糖果盒子,里头装了自己晒的盐水花生,自己炒的南瓜子。
  自己晒的盐水花生很硬,味道更咸一点,刚开始吃有点不适应,但那花生仁越嚼越香,越吃越想吃。
  许秧掰了颗花生,看杨霞卿愉快地在跟视频下评论的粉丝们互动。
  她就发了几张晚餐的照片到小群里,“这是我们今晚的晚餐。”
  “这就是地道的农家菜啊!想吃。”叶向东飞快地回道,“那村子好玩吗?”
  “没有什么娱乐项目,要说好的话,空气好,水好,菜好,你想来吗?”许秧笑着问。
  叶向东想到从桂城去青田村要转的车,打心里拒绝:“这路太绕了,我光是想着就觉得累。”
  “我觉得还好。”许秧拍掉手上的碎屑,“明天我们要进山摘板栗,会给你们发视频的。”
  “许秧,不能只发视频,最好给我们带点特产啊!”洪丹燕突然冒泡,“你帮我问问还有没有果酱吧,要不蜂蜜也成。”
  “行吧,我问问,不过几率估计不大。”数量稀少的好东西,村民又不是不识货,也会留给自己吃的。
  许胜给许秧和杨霞卿倒了一杯水,“你们两个今晚早点睡,明天我们可是要早起的。”
  “胜哥,你今晚说了好几遍了。”许秧拿起杯子喝了口水。
  “没吧。”许胜挑着眉,正要继续反驳,就听杨霞卿说:“哇,这个杯子好看,怎么做的?”
  “是用的竹子吗?”杨霞卿举着装水的杯子翻来覆去地看。
  许秧看了下,这杯子外面雕了简单的梅花,不知道用什么东西处理过,颜色呈漂亮的暗橙色。
  许胜点头,骄傲地说:“是用的竹子,不错吧。”
  “卖吗?”杨霞卿两眼亮晶晶的,“如果能定制图案就更好了。”
  许秧侧头去看许胜,笑着说:“胜哥,看,店里又能上架新产品了。”
  许胜一拍脑袋:“我真蠢,怎么就没想到呢?”
  只要不把商品局限在食物上,许多手工品同样能卖啊!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今天暂时只有一更……感谢在2020…09…10 09:14:57 ̄2020…09…10 21:43: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想吃肉的兔子 5瓶;单眼皮的小虎牙 2瓶;凤凰于飞、lili、白开水、14092789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0章 糖炒栗子
  许胜打开了思路, 整个人都精神了,拿着本子记录着村里能拿得出手的手工品。
  他是要是不记得了,就问一旁的刘梅莲。
  刘梅莲说:“老一辈的几乎每一个人都会一门两门的手艺, 有些老人过世了, 这手艺也就没了。”
  许胜闻言有些遗憾:“现在这些手工品还挺贵的。”
  “明天你问问爷爷奶奶, 他们对村里更熟悉。”刘梅莲打了个哈欠,走到打印机旁边, 把今天晚上的订单打印下来,明天好配货、快递。
  杨霞卿想要的这个杯子是村里一户人家做的, 她已经迫不及待地在找图案了。
  因着第二天还要上山,许秧和杨霞卿还没到十一点就躺下了。
  这让杨霞卿特别不习惯,哪天她不是刷手机刷到凌晨一二点的?
  “这么早躺在床上, 真的能睡着吗?”杨霞卿嘀咕了一句。
  许秧拉好薄被子:“今天坐车累了一天, 肯定能。”
  她说完,等了好久都没等到杨霞卿的回复,侧头一看, 这姑娘已经睡着了。
  这么快?许秧有些惊讶, 她翻了个身,不一会也睡着了。
  早饭很简单, 熬得开花的大米, 米汤上飘着一层米黄色的米油,加上一盘炒青菜、一盘的炒鸡蛋,以及对半切开的咸鸭蛋。
  咸鸭蛋蛋黄呈现漂亮的金黄色,油汪汪的, 看着就非常有胃口。
  吃饱喝足,一行人穿戴好,背上背篓就往山上去了。
  许胜也不打算带许秧她们进去太远的地方, 就是到自己的承包的山里转转。
  就半天的功夫,都不知道能不能转完两个山头呢。
  一沿着小路往山上走,许胜瞅到一些有意思的植物,就会停下来跟许秧她们科普。
  有的时候,他还去扒草丛,让她们看里头的鸟窝。
  许胜种的果树并不少,不过打理得不多,如今都能算作半野生的了。
  许秧看到了不少的油柑树,金桔树。
  这种金桔树是那种有着非常多的刺,结的果子非常小,就跟绿豆、黄豆差不多。
  不过现在果子还没红,吃不得,但味道很浓郁。
  杨霞卿非常好奇,“我一直以为金桔都是大个的,原来还有这样的。”
  她拿着相机,一路不停地录像,才爬一会山,她已经有点喘了。
  “胜哥有种橘子树吗?” 许秧掐了一片金桔树的叶子,放到鼻尖闻了闻。
  “没种,种了一些柚子树,打算让我爸帮忙嫁接,也不知最后能活下来几棵。”
  许胜摇头,与其种橘子树,他宁愿多种一点金桔树。
  小金桔拿来腌制,制成或干或湿的蜜饯,还是很受欢迎的。
  杨霞卿从地上捡起一颗掉落的小金桔,用手捏开,一股浓郁的味道在指尖散开。
  她眼睛一亮:“胜哥,这个小金桔拿来做饮料一定特别棒,你再种一些柠檬,以后直接就能搭配着卖了。”
  青桔柠檬茶、金桔柠檬茶都是这几年很流行的饮料,特别是柠檬,用量特别大,许多人做菜喜欢用这个果子来调味。
  “这是个好主意。”许胜点头。
  他承包了山,不能大开发,收益可以说是负数,说起来是可惜的,但他心里很满足。
  那种拥有一片山的感觉,是其他人无法体会的。
  几人继续走,许秧偶尔能看到一些草药,她想到了昨晚吃的枸杞叶,还有鸡汤中的枸杞。
  “胜哥,我觉得你可以考虑在山上种点草药,半野生环境,种出来的药效肯定好。”
  杨霞卿在一旁附和:“对对,特别是能美容养颜的那些。”
  许秧笑了下:“如果能帮忙种一些香料更好了,我觉得这里种出来的香料味道一定是最好的。”
  她的目的还是这个,现在市场上能买到的香料,有的味道很浓郁,但用起来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许秧做菜的时候,在选择香料的时候,也是有点纠结的。
  她现在大一,青田村开始种香料,等到她毕业已经已经成规模了。
  到那时,无论她是开店还是开厂,应该有能力把这些香料都吃下来。
  许胜现在也做饮食,跟着许爸跑批发市场,知道香料的市场很大,价格也贵。
  相比鲜果,香料更合适做运输、存放,没有淡旺季,只要华国人还是吃货国度,这些香料就永远有市场。
  “我研究一下。”许胜认真地想着。
  许年冬插不上话,就摘野果子,杨霞卿也被一些野花吸引了目光,拿着相机追上去。
  许秧和许胜就着种植香料的可能性聊了挺多的。
  对于这几座山的规划,随着两人聊天的深入逐渐成形。
  几人走到几棵野生栗子树前,忍不住抬头看了看高度。
  杨霞卿拍着掉在地上的板栗,惊讶地说:“原来板栗长这个样子,都是刺,那多扎人啊!”
  许胜找了一根长木棍,大声喊道:“你们都让让,我打栗子了。”
  许胜挥舞着长木棍,一番拍打,板栗混着叶子“簌簌”往下落。
  许年冬拿着一块石头,开始砸板栗,露出里棕褐色的种子,这就是他们在超市里常见到的板栗模样。
  许胜敲打了两棵树,估摸着差不多了,就过来跟着砸板栗。
  要是有修路,直接开着电动三轮车过来,直接把地上的板栗球带回去放水泥地上晒个两三天,壳自己就裂开了。
  如果他跟许秧讨论的计划能成,山上肯定要修一条能容一辆车通过的小路的。
  这个工程挺大的,需要多投入也不少,许胜想到自己每个月赚的钱,那得存多少年呢?
  杨霞卿一手拿着相机,一手捡着板栗,嘴里也没闲着:“糖炒板栗、板栗饼、板栗烧鸡、板栗鸭汤、板栗酥饼……”
  许年冬忍不住了:“霞卿姐,你能别念菜名了吗,我都饿了。”
  许秧听了哈哈大笑:“我们回去就来炒栗子吧。”
  “好啊!”许年冬用力点头。
  每个人都背了满满一背篓的板栗,许秧的手里还拎着些草根,据她说这也能拿来炖汤,味道还不错。
  回到家里,背篓里的板栗就倒在水泥地上晾晒,许胜搬出来一个破的铁锅,又用水桶装了一些鹅卵石去清洗。
  许秧拿着大剪刀,给板栗划口子,等会翻炒的时候,味道能进去,也容易剥壳。
  杨霞卿觉得来村里,就有各种素材,拍视频拍得不亦乐乎。
  她昨天发上去的那个《山上遇蛇记》视频热度竟然不断上升,很快超过之前的任何视频。
  或许人都有好奇心,标题越是说慎入,反而愈发吸引人进去看个究竟。
  当然,底下的评论各异,还有人骂UP主是标题党,不过杨霞卿都无视了。
  随着铁锅里温度的上升,板栗的甜香味渐渐就出来了。
  板栗上划开的的细缝越裂越开,露出了里头的金黄色的果仁。
  这时候加入适量的白糖,白糖遇高温熔化,这时候翻炒要加快,放置粘锅。
  焦糖的香气、混着栗子的甜香,丝丝缕缕的,不停往上飘,深深吸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要醉在这甜香里。
  杨霞卿拿着相机,不顾锅底下的滚滚热浪,愣是凑近拍了个近景。
  许秧拿着铲子放慢了翻炒速度,“霞卿,温度太高了,你镜头受得住吗?”
  “这个温度还行吧。”杨霞卿后退了一步,“什么时候能吃?”
  明明街边卖的糖炒栗子她也没那么馋啊,怎么就觉得今天这些板栗特别好吃?
  炒好的板栗装在小篮子里,许秧和杨霞卿就坐在榕树下,一遍剥壳,一边往嘴里塞板栗仁。
  这个板栗不是很大,跟锥栗差不多大,果肉是漂亮的金黄色,放进嘴里轻轻一抿就化了。
  绵软、香甜,一点渣也没有,多吃几个也不会觉得口干。
  许秧拍拍手,“霞卿,下午你是想去摘木耳还是去田里摘莲蓬?”
  许胜家挖了一块田种莲藕、茭白,不过半亩地,但自家吃是足够了。
  杨霞卿顿时一脸纠结,“我能两样都选吗?”
  杨霞卿纠结了一下,决定还是上山摘木耳,想到要下田,都是软绵绵的泥巴,想想就有点可怕。
  下午是许堂伯带着许秧他们进山的,对于哪里有木耳摘,他可比许胜清楚多了。
  木耳还没把篮子底铺满,许秧就接到了刘梅莲的电话,说是有一个叫徐知闻的同学来找她和杨霞卿。
  许秧当即就呆了,转头看杨霞卿:“霞卿,闻哥跟你说他要来青田村吗?”
  杨霞卿闻言差点没摔倒,“你说啥?闻哥来了?不可能吧。”
  “是真的,我堂伯母都给我打电话了。”许秧挠挠头,有些不理解徐知闻怎么突然跑过来了。
  杨霞卿站直了,一脸迷茫:“太让人意外了。”
  她拿出手机,当场给徐知闻打了个电话,人果然是到了。
  “他来就来呗,招呼都不打一个,不管他,我们继续摘木耳。”杨霞卿挂断电话,撇撇嘴,既然上山了,她当然要玩够。
  许秧和杨霞卿背着一筐木耳下山的时候,就看到徐知闻坐在榕树下,和堂爷爷在聊天,一副乖巧懂事的样子。
  两人一走近,徐知闻就站了起来,朝她们点点头。
  “闻哥,这不像是你的作风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