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灵厨杂役的现代生活-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秧苗儿可别忘记啊!”豆沙包也是许澈喜欢吃的食物之一,得到许秧的承诺,他可开心了。
  许秧包饺子主要以元宝形和柳叶形为主,一个个白胖胖的,立在案板上。
  包好一百个,她就速冻起来,然后继续擀面皮继续包。
  叶向东包了一些饺子,跟许秧包的一对比,实在是太难看,他决定放弃学习这一技能。
  杨霞卿现在开始学着包元宝形饺子,就是包一个要花上三四分钟。
  所有的饺子包好,许秧大致算了一下,应该包了有五六百个。
  她看看时间,下午四点多了,正好是吃点心的时候,做几盘饺子吃。
  叶向东听许秧要煮饺子,就想到了一种吃法:“许秧,你看我包的饺子不好看,说不定还会漏,要不做成煎饺吧。”
  “你和霞卿都包了不少饺子,我指导你们做煎饺吧。”
  “难吗?”叶向东犹豫地问,他只会泡泡面。
  “不难,很简单的。”许秧笑眯眯地说,拿出平底锅,“你们谁先来?”
  杨霞卿看了叶向东一眼:“你先来,我给你录像。”
  “来就来,谁怕谁啊!”叶向东咧着嘴,把平底锅往煤气灶上一放,然后呢?
  许秧教他们怎么做,开中小火,锅底放少许油摊平,一个个饺子放上去,煎得底面焦黄,然后加入冷水。
  冷水不可加多,大约到饺子的四分之三处,然后盖上盖子大火烧开。
  收汁的时候,锅盖要掀开,火不能太大,锅底差不多干的时候,根据口味撒上一点葱花或黑芝麻,再煎一会就差不多了。
  叶向东用筷子把饺子一个个夹到盘子里,兴奋得快跳起来,他竟然会做煎饺了!
  他拿着手机,把这盘煎饺三百六十度地拍了好几张图片,配上刚才自己包的饺子,发到了自己的空间、朋友圈、各种群。
  没一会,叶向东的手机就“嘀嘀嘀”响个不停。
  杨霞卿看着嘚瑟的叶向东,心里有点酸,她的煎饺一定会成功的,还会比他的更好看。
  许秧刚给锅里的饺子点第一遍水,正在调酱汁。
  她和许妈都喜欢蒜泥醋汁,许澈和刘莹会更爱甜辣酱,许爸有没有酱汁都行。
  杨霞卿看着在热水里翻滚着的饺子,“许秧,这煮饺子看起来一点都不难。”
  “还是有点技巧的,水里可以加点盐,每次点冷水不要太多,人得看这火,要不皮很容易煮破。”
  杨霞卿不住点头,侧头看厨房外,叶向东正端着他那盘饺子分许澈他们吃呢。
  许秧把几大盘的饺子端到桌上,又摆上碗筷和两种蘸料,“爸妈,睡觉煮好了,都来尝尝吧。”
  这时,叶向东已经把他那盘煎饺吃完了,看到桌上热气腾腾的水饺,他掏出手机又拍了好几张照,发到好几个群里。
  杨霞卿的煎饺也做好了,她同样拍了足够的照片,这才开吃。
  相比水煮的,煎饺带有一股油煎的香味,底焦黄,脆而不硬,白菜脆、香菇有嚼劲、肉馅鲜嫩多汁,咸淡适宜,让人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
  水煮的饺子比煎饺颜色更白,皮更透,轻轻咬一口,感觉肉馅能喷汁的感觉。
  明明是同种肉馅,不同的做法口感味道完全不同,真是神奇。
  桌上的饺子都被一扫而光,大家吃得很满足,这虽然南方城市,但水饺还是挺受欢迎的。
  吃过饺子,许爸他们精神抖擞地继续干活,今天依然要早点出摊。
  许秧问杨霞卿:“你和叶向东带一些冻好的饺子回去吧,应该没那么快解冻。”
  “连吃带拿的,那多不好意思。”杨霞卿有些意动。
  叶向东搓着手:“那我可就不客气了,下回我请你吃大餐。”
  他把饺子在群里和朋友圈里秀了个遍,现在好几个人让他带一些回去尝尝。
  许秧拿了保鲜袋给他们装饺子,每人大约给了一百个。
  她中午做饭的时候看了,杨霞卿和叶向东送的干货看着就不便宜,品质绝对上乘。
  相比优质的食材,只给两百个饺子,许秧觉得自己占大便宜了。
  杨霞卿和叶向东一走,许秧也没闲下来,她帮着刘莹熬手撕鸡要用的酱汁。
  不过刘莹掌握得很好,她只要打打下手就行。
  一家子刚吃了饺子,许妈就让许秧晚饭不要做了,他们到时候买随便吃点就行。
  女儿一天也没怎么闲下来,那么多的饺子,又是擀皮又是包的,多累啊!
  “秧秧,你晚上也不要跟我们出去摆摊了,在家里好好休息。”许妈还是心疼女儿,“我们忙得过来的。”
  刘莹也跟着劝道:“秧秧,我可以的。”
  许秧想了想,就同意了,她新买的一套书到了,今晚正好看一下。
  许多方子需要的配料她需要找到替代品才行。
  她能配齐去血水、杂质的祛杂方完全是运气好,但是其他的,有得好找。
  今晚的许家手撕鸡一样的人气爆满,而不少人竟然是冲着许秧来的,没看到许秧,他们都有些失望。
  这时,许爸许妈从客人的手机里,才知道许秧拌手撕鸡的小视频已经流传得挺广的了。他们都有些不可思议,这才一天的时间,怎么那么快?
  他们心里觉得这样不好,但又不知道怎么说,许秧还是个学生,这样对她会有不好的影响吗?


第22章 糯玉米
  家里安静得很, 许秧打扫了一遍,这才拿起一天没看的手机,发现班级群很热闹。
  原来是杨霞卿和叶向东发的煎饺照片引发了同学们分享自己做菜的图片的热潮, 连班主任也来凑热闹。
  她刷完聊天记录,就去拆包裹了,这一套书是带彩色·图片,当然,价格也不便宜。
  许秧刚看了几页, 手机就响个不停, 她觉得奇怪, 自己明明把所有群设置了免打扰了。
  她拿起手机一看,是杨霞卿新拉的群,里头加上叶向东一共三个人。
  “@许秧, 许秧,许秧, 这是你吧?”
  杨霞卿接连发了几个小视频。
  许秧点开看了看:“是我,怎么了?”
  “你在网上火了!”杨霞卿显然很激动,“你快点,把围脖号经营起来啊!”
  “我把今天的照片和视频整理一下, 再发给你。”
  许秧不是很理解杨霞卿的激动, “你知道的, 我不怎么玩围脖的。”
  叶向东冒泡说:“我们的意思是你有这个好手艺,把微博经营起来, 做一个美食博主,等名气更大一些,就能把流量变现。”
  “或者广告代言什么,总之会比你想象的赚钱, 你想想,要是赚了钱,你们家就能直接开个铺子,不用再摆摊了。”
  不得不说,叶向东这么说,许秧挺动心的,但是她没忘记自己这一年的目标。
  经营围脖肯定需要时间和精力的,肯定要占据她学习的时间。
  她除了学习,还想要研究配方,时间已经严重不够用了,围脖这个事儿还是先放一旁吧。
  许秧把这些理由说了,希望两位同学可以理解。
  杨霞卿显然也没想到许秧心态这么稳,对自己即将成为网红的事儿一点都不在意。
  她也冷静下来,明白许秧的考虑,确实是高考更重要。
  许秧有能力,等上大学了再来经营围脖号也行,只要实力过硬,红是早晚的事。
  只是许秧没有想到,这一些小视频的影响比她想的还要大。
  今晚接连不断的,不断有人私聊她,以前的初中、小学同学以及现在的同班同学。
  许秧有点不理解这一些同学的兴奋,索性都不回,直到她看到班主任也给自己发了信息。
  班主任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让许秧仔细考虑一下,不要被当前的视频影响,她的重心还是要放在学习上。
  许秧也很意外班主任会发信息给自己,她很认真地回复,表示自己会努力学习,不会受影响的。
  许秧又看了几页书,夹上书签,然后开始刷卷子。
  对她来说,需要记忆的科目反而比较简单了,这部分就先做。
  九点半,许秧估摸着家里人今天还是会提早回来,饺子今天傍晚才吃的,再吃就腻了。
  她翻了翻冰箱,在冷冻层最底下发现一个袋子,里头硬邦邦的,打开一看,是还没剥皮的玉米,玉米须还在呢。
  这玉米剥去外壳,留下最里一层,玉米粒呈米黄色,看着不像市面上常卖的玉米。
  玉米清洗干净,放电饭锅里,加冷水和盐煮,等家人回来,再炒个香芹香干,搭配着吃正好。
  许秧继续上楼写作业,而这时,杨霞卿正在电脑前奋战着。
  今天拍的照片和视频太多了,哪一张都舍不得丢。
  光是午餐的视频,她就可以拍个上下集了。
  而包饺子,她特意分屏做了个买家秀和卖家秀,毫不客气地把叶向东包的部分也给剪辑了进去。
  杨霞卿剪辑好视频,又看了好几遍,确定没问题了才上传到小破站。
  现在她的“我的同桌是个大厨”系列视频已经有点热度了,虽然比不上大V,但留言和弹幕都逐渐增多。
  不过这次的三个视频跟以前不一样,它录制了制作过程,时长更长,却比以往更加的吸引人。
  杨霞卿在拍摄、剪辑上是真的有点天赋,透过屏幕,似乎可以闻到那冒着热气的菜肴的香味,看得人直咽口水。
  看着不断上涨的播放量、评论弹幕,杨霞卿的嘴角忍不住上扬,深夜投毒啥的,她最在行了。
  许爸许妈他们将近十一点到家,许秧把锅里的玉米夹到小的笸箩里,那一锅煮玉米的水也没倒掉,就放在桌上,谁想喝就自己盛。
  香芹香干炒好后,许秧临时又拍了一盘黄瓜。
  “秧秧,这玉米你哪买的?”许妈啃了一口,玉米软糯,带着微微的甜,特别好吃。
  它不像是现在市面上的甜玉米,甜得腻人,也不像那种糯玉米口感偏硬没啥滋味。
  “冰箱最底下冻着呢,我也不知道谁买的。”一整个袋子整整齐齐的,之前许秧翻冰箱就忽略过去了。
  许爸想起来了:“这应该是你堂伯六月来桂城的时候送过来的,我随手塞冰箱了。”
  堂伯?许秧没有印象了,她说:“这个玉米品质很好,很好吃,也是奇怪,怎么市场上都没见卖?”
  “这很正常,现在很多品种没人种了,就是有,种的规模也小,一般留着自家吃。”
  外婆家在桂城下的一个偏远村子,许妈显然更了解一些情况。
  许秧若有所思,这个玉米的品质很好,含有的杂质非常少,若是能买到,她每天吃都不会腻。
  接连几天,许家的手撕鸡生意都很好,每天做多少都能卖掉。
  四号的时候,许秧已经把所有的作业都写完了,现在只要再完成自己布置的作业就行,于是她就去摊位上帮忙了。
  客人不少,有人录着视频,还会问许秧一些问题。
  许秧挑着几个问题回答了,更多都在安静做事。
  许爸许妈其实不愿意有人拍视频,但又没办法阻止,他们想要许秧回去,但许秧又怕他们太累,想为他们分担。
  许秧觉得这些拍视频的人影响不到自己,也就这阵子有兴趣,过段时间就忘了。
  毕竟网友的记忆是很短的。
  不过许秧也没有想到,还有人会因为这些视频而找上门来。
  也不是陌生人,而是刘莹的大哥大嫂。
  之前家里人网贷被坑,到处筹钱还钱,刘莹就找自家大哥大嫂借了一笔。
  刘莹也没有跟许家人说自己哥哥嫂嫂催她还钱的事情,这回他们找上门来,她的脸色霎时变得惨白,心里慌乱得不行。
  刘益和王燕红一进到许家,看着院子里桶里、盆里的鸡,眼睛就亮了。
  许妈一看是这两人,心里就有些不高兴。
  刘家人的家庭条件要比自家好一些,刘家老两口也还好,就是这刘益两口子某些行为让人不喜。
  “哟,这么多鸡啊,看来你们是真的发财了。”刘益挑着眉说,“我们家莹莹嘴巴可真是紧,一个字都不肯说,还钱的事更是提也不提。”
  “就是,要不是我们在网上看到许秧的视频,还真不知道你们在做手撕鸡生意,生意可真是好!”
  刘莹听到这话,脸色更白了,两只手绞在一起,她想解释,却不知道怎么说。
  许妈踢了许澈一脚,让他把刘莹带屋里去。
  许爸笑着邀请刘益和王燕红进屋喝茶,“这生意能做起来,全靠祖先保佑。本来我还想说等忙过这阵子,就把欠的钱还了。”
  “现在你们来了正好,我就让孩子他·妈把钱转给你。”
  王燕红笑了两声:“哎,这钱的事好说,我看你们手撕鸡的生意还可以啊,不如这前就算我们入股吧!”
  “哈哈,侄女说笑了,小本生意,哪有什么入股的说法。”许爸脸上打着哈哈,心里却皱起了眉头,今这刘益两口子也特不像话了。
  刘益依然笑呵呵的:“开玩笑开玩笑。我看莹莹瘦了不少,看来你们做这生意真够累的。”
  “可不是。”许爸叹了口气,开始细数自己每天几点起床,要做什么活等等。
  许妈把钱转到了刘益的支付宝,可刘益还拉着许爸说话。
  许妈继续干活,王燕红就上去帮忙,装作好奇地问了不少做手撕鸡的事儿。
  许妈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了,她还是一样的说法,就是许秧从网上学来,照着学就是了。
  等刘益和王燕红走了,刘莹眼眶红红的从房间里出来,“妈,对不起。”
  她没想到自家大哥大嫂会突然过来,她本来都打算国庆后跟家里商量,先把钱还一部分的。
  “没事。”许妈拍拍刘莹的手,“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别想太多。”
  她还不至于因为刘益王燕红的事而对刘莹有意见,只要刘莹和许澈好好的就行,再生两个娃娃那就更好了。
  许秧有注意到楼下的情况,不过她没下楼,父母都在,不需要她出面。
  而她也想起来前世自己为什么不喜欢刘莹了,就是因为她的哥哥嫂子。
  不过生活就是这样,不可能碰到的人都是自己喜欢的或是喜欢自己的,只要他们一家子好好的,那就足够了。
  因为刘益和王燕红过来,许爸许妈也意识到得赶紧把钱先还一部分,而不是等着一次性还完。
  刘益王燕红都看到许秧的视频了,那其他借钱给自家的人也会看到,若是再拖着,指不定人家心里有什么想法呢。
  吃过午饭,许妈拿出账本,先把刘益那一笔钱给划掉,借的少的人就全还了。
  许爸在一旁一个一个打电话,能手机转就手机转,要现金的,他就等假期之后再去银行取现金。
  还完一部分债务,许爸许妈脸上的笑容灿烂多了,压力总算没那么大了。


第23章 黑米饭团
  许秧对于自己在网上红了并没有太大的感受, 唯一多的就是私聊和加好友的多了。
  她基本上都没理,也庆幸自己的围脖没有暴露。
  是的,她有号, 只是偶尔登陆去看一下八卦,并不怎么玩。
  而现实中,大部分好奇的人也都是到摊位那边,并未跑到家里来,倒是减轻了不少的压力。
  许秧是有登陆围脖搜过的, “手撕鸡女孩”听起来怪怪的, 看评论不少。
  她有点庆幸, 还好没给取什么最美XXX之类的,要不真的要尬死。
  而微博上的杠精喷子并不少,许秧翻了不少评论, 什么摆拍、营造人设什么的都有。
  她撇了下嘴,这些网友也真是闲的, 说得好像是她自己拍视频自己上传似的。
  许秧网上翻过一遍,心里有了个大概,就不再去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