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六零幸福攻略-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连桥夫妻放好韩义先带来的东西就到梁家找杜雨涵。
杜连桥说道:“小涵,这韩义先说他调到c市来了,以后就在c市工作了,还让家里有事需要帮忙就找他。他还说以后会经常来。他还把他的住址和电话留下了,还留下了一大堆东西,你看这怎么处理?”
杜雨涵说道:“既然是他送给咱家的,您就收起来吧。如果他下次再来跟他说清楚就是,以后让他别再送东西了。”
王玉巧担心地说道:“小涵,这韩义先要是经常来咱们村,万一哪天碰上你怎么办啊?”
杜雨涵说道:“他的工作肯定会很忙,哪有时间总来这里。我平时多注意一些就是了。也让我三个弟弟帮着注意一下。
就是哪天真碰上了,也没什么,反正我已经跟他没关系了,他也不能把我怎么着。您跟我爹也不要太担心了。”
杜家人听了杜雨涵的话才放心了一些,只要女儿不受影响就好。
杜雨涵在老河湾村待的很愉快,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漂亮随和,给他们解决了大问题的小姑娘。
村民们听说这个叫何沐涵的小姑娘是医专毕业的,还准备在他们村建个医疗卫生室都非常欢迎。
梁守正一说小涵姑娘要在村里建房子都积极响应要给帮忙。
天渐渐暖和了,梁守正就让几个小伙子先在河边脱坯。
杜雨涵准备建砖瓦房,这样房子结实耐用,住个十几年也不用翻修。
不过房间里要垒的火炕、土灶什么的都要要用到土坯,这样也能节省一些砖石。
杜雨涵早就在心里想好了房型,她按着自己心中的想象画了图纸,然后给梁叔和养父看了之后他们都说很好。
杜雨涵画的房型很新颖,大家感觉比城里的房子不差。
画好图纸梁守正就找人开始挖地基,他也找人买砖和建房的材料。木料村里就有,从村里买就行。
顾祁深知道杜雨涵要在老河湾村建房还要在老河湾村当乡村医生也很支持,他负责给她办理相关手续,让她的工作名正言顺。
杜雨涵在老河湾村当乡村医生,可以辐射附近很多个村子,无形中就提高了周围地区的医疗条件。
有人愿意下乡去当乡村医生,们也非常支持,都觉得这何沐涵小姑娘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值得学习。
从此杜雨涵又有了一个小何大夫的称呼。
给小何大夫建房村里的人非常心齐,都愿意来帮忙,恨不得这房子赶紧建好,小何大夫好能常驻老河湾村。
第173章 有拖拉机了 求月票)
在大家的帮助下杜雨涵的房子建的很快,十天房子就起来了。
在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装修一说,只是把墙刷白,安好门窗就差不多了。像杜雨涵建的这么复杂的房子在农村很少见。
所以剩下的装修有村里的泥瓦匠和会木工的杜连桥给包了。
杜雨涵建的房子很有特色,正房五间的地方东边建了两个卧室,紧挨着是一间客厅,最西边也是一间大卧室。
在正房的后面紧挨着正房又盖了一层后背房。在客厅后墙东北角开一个门直通后背子。
杜雨涵考虑到冬天这里太冷,卧室都有火炕和火墙。她还在房子里安装上了土暖气。
暖气和配套的炉子是她画了图纸让父亲托人给做的。建房的时候就直接安上了。
后背房里建了厨房,卫生间和锅炉房,还有一间储藏室。
这样有后背房挡着正房在冬天也会暖和一些。
卫生间杜雨涵让建的是和栾城一样的那种卫生间,干净卫生又方便,冬天洗澡也很方便。
厨房建的比较大,有三个大土灶,就建在最东边,厨房的东墙和北墙都开了窗户,做饭也不怕有油烟。
两个大土灶直接连着前面正房两个房间的土炕,天冷的时候就烧这两个灶。夏天就烧那个没有连着火炕的土灶。
以后夏天还可以在前院搭个棚子垒个灶台夏天做饭用。
在后背房的最西边建一个小锅炉房。除了一个烧暖气用的炉子,也有一个土灶,这个土灶和正房最西边房间的火炕连着,就是为了专门烧火炕用的。
这样正房三个卧室都有火炕,冬天都能烧的热乎乎的,家里人都来了也住得下。再说每个火炕都不小,上面睡个四五个人没问题。
中间的客厅面积比较大,占了两间房的面积,在一角摆了一个长方形的餐桌,北墙放着一组沙,在摆上茶几、两盆花正合适。杜雨涵还让在院子的临街处盖了三间倒房做卫生室。以后前面就是她工作的地方,后面是住宅。这样可以两相兼顾了。
梁守正给杜雨涵批的地基很大,房子有前院和后院。
前院除了三间倒房还有两间厢房。厢房用来储存杂物用。后院也比较大,就当是给杜雨涵的自留地让她种一些菜,还可以养鸡、养猪。就看杜雨涵自己的意愿了。
后院还建了一个柴棚子,放干柴用。
后背房挨着厨房还专门建了一个过道,在后墙开了一个后门可以直接通后院,这样抱柴火进厨房也方便很多。
杜雨涵的房子建成后可谓是功能齐全,她很满意。
房子建好之后大家都十分新鲜,觉得这房子建的太好了,以后他们也要参考着这么建。
在以后村里村民建的房子多多少少都模仿了杜雨涵房子的房型。
杜雨涵这房子房间比较多,家具需要的也比较多,不过她不着急,让养父慢慢来。先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来就行。
因为是火炕不用打床省了不少事,就打一些衣柜,厨子、桌子、椅子什么的。杜雨涵都给画了图样。杜连桥已经66续续地做的几件,可以让杜雨涵先用着。
杜雨涵的房子还没建好,顾祁深就带着拖拉机厂的两位领导和几个技术人员来老河湾村了。
杜雨涵交给顾祁深的图纸经过技术人员的研究已经制作出来了,初步试验非常好用,这次也是带着做好的农用机具开着两辆拖拉机来到了老河湾村。
这次大家要进田地做最后的验收。
顾祁深这次也是来兑现承诺特批给老河湾村一台拖拉机,而且价格非常优惠,只有正常售价的一半,可是把梁守正等几个村干部给乐坏了。这可是拖拉机呀,整个乡里也没有几台。
老河湾村的村民听说真的有人给他们村送拖拉机来了简直沸腾了。这可是能代替人力的机械呀,有了这拖拉机,他们可以省许多事儿了。
技术人员先把一个翻地用的机具安装在拖拉机上,然后就开着拖拉机在田地里快地行进了起来。
这用机械翻地就是快,不多时一块几亩大的田地就翻完了,比人力翻的又深又快,看的大家一个劲儿的鼓掌。照这样下去种地之前他们村的田地都能翻一遍。
翻完地之后又换上了一种耕地的机具,这个铁犁安上之后一次可以开出三个垄沟,这也是考虑到拖拉机的功率,怕开的垄沟多了容易出问题,就暂时设计了一次开三条垄沟的。
这样就可以一次性三个人错开一些跟在拖拉机后面撒种子,
杜雨涵没有设计太复杂的,怕拖拉机厂做不了。复杂了也容易出问题。现在还是简单一些比较好。即使如此也比牛马耕种快多了。
大家看着机械开出来的垄沟比牛马耕出来的还好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到时候他们就不用牛马上阵拉犁,这拖拉机就全都解决了。
大家心里都想这小何大夫刚来村里就给他们村带来了这么大的实惠,以后可得敬着点儿小何大夫,尽量把人一直留在他们村。
顾祁深看着这农用机具这么成功,效率这么高也很高兴。
他对梁守正说道:“梁叔,这新制造的和拖拉机配套的农用机具算是成功了,这拖拉机和配套的农用机具就特批给你们村了。
开拖拉机你们得找两个人学学。拖拉机厂的技术员还得到别的地方去指导,在咱们村停留不了两天。最好能找两个有文化底子的,这样容易尽快明白拖拉机和这农用机具的原理学的也会更快。”
听顾祁深这么一说梁守正可是为难了,他们村有文化的基本就没有,就他的儿女还有一些文化,可是他们不是在外面上班就是在外面上学,平时根本不在村里。
而且这技术员就停留两天,就是找人跟着学也学不会呀。
杜雨涵看梁守正为难的样子说道:“梁叔,我对这拖拉机倒是了解一些,不如就由我先跟着技术员学习,等学会了我再教咱们村的人开拖拉机,这样也不耽误人家行程。”
第174章 置办家当 求月票)
梁守正一听杜雨涵的话眼睛都亮了,他们家小涵就是救场的能手啊。
他赶紧说道:“那太好了,那小涵就麻烦你先跟着技术员学学,回头再教村里的人。”
梁守正丝毫不怀疑杜雨涵的能力,既然杜雨涵说了那肯定就是有把握。
杜雨涵率先上了一辆拖拉机跟着技术员学习。
杜雨涵前世会开车,在自家的农场里大型的农用机械也开过,所以这拖拉机对于她来说就是小意思,她很快就学会了。
就连教她的技术员都竖起了大拇指,这是他教过的学的最快的学生。
杜雨涵独自开着拖拉机操作了一遍,非常熟练,梁守正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顾祁深都佩服杜雨涵的学习能力。没多一会儿的功夫这开拖拉机就学会了,不佩服不行。
试验成功了,老河湾村也有人会开拖拉机了,顾祁深他们也就没再多做停留,一行人就离开了。
其实这一趟顾祁深是专门为了杜雨涵来的,想让她亲眼看看她设计的农用机具的效果。
人都走了之后杜雨涵就跟梁叔说要培训两个拖拉机手,平时两个人可以倒换着。一个人有私事儿了也不至于耽误大家的事儿。
能当拖拉机手,还是跟着漂亮温柔的小何大夫学,这两个名额可是让村里的那些年轻的小伙子们争的眼红。
谁不想开着拖拉机在地里奔驰,那得多威风。
而且开拖拉机的活也不累,谁都想抢到这个活儿。
那些年轻的小伙子们还有一个想法,自己成为了拖拉机手那无疑就更加吸引一些大姑娘的目光了,到时候说媳妇都能加分。
梁守正让大家报名,决定多找几个人,看谁学的更好,最后选两个人担任拖拉机手。
最后经过筛选梁守正确定了五个人跟着杜雨涵学开拖拉机。这五个人都有一些文化底子,起码认识一些字的人,不是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这样的人起码能认识拖拉机上面一些标识,不至于一上来就两眼一抹黑。
杜雨涵是赶鸭子上架当起了临时的老师。
她先将拖拉机和农用机具的原理说了一下,看着几个学员直瞪眼的样子她估计这几个人基本就没听懂。他们也没什么文化,她也不能要求太高。
讲了一些原理后杜雨涵就给他们把拖拉机的各个部件的用途讲了一下。着重讲了一下操纵杆,脚踏板,转向等怎么用。
梁守正挑选的五个人都是脑子比较机灵,反应快的年轻小伙子。他们吸收新鲜事物也比较快。
杜雨涵教了几天之后五个人就差不多可以上手了。这开拖拉机本来也没多难,至少比开汽车简单。
杜雨涵就让他们自己操作,她在旁边指导。看到误操作的就加以指正。
经过十来天的教授,五个人基本都能单独上车操作了。经过考核最终确定了两个学的最好的小伙子担任拖拉机手。
至此杜雨涵也从教学中解放了出来。
有了拖拉机的加入,老河湾村的田地都被翻了一遍,只等春耕时节到了就开始种田。
在忙忙碌碌中一个月过去了,杜雨涵的房子也弄好了。
房子盖好以后要晾一晾,杜雨涵还是暂时住在梁家。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快到春耕的时节了。
顾祁深来老河湾村看儿子听说杜雨涵在村里的房子建好了就要求去参观。
杜雨涵带着他参观了一圈。
顾祁深一边参观一边感叹道:“没想到上次听说你在建房子,这么快就建好了,这房子可真不错,我看比城里的还好。
这又是火炕、火墙,又是暖气的,冬天肯定暖和。还有你这厨房卫生间建的都很好,这锅炉房的想法也很好。
没想到啊,你的想法还挺多。这房子功能很齐全不说,住着也很舒服,真不错。你准备什么时候住进来?”
杜雨涵回道:“房子得先晾凉,先把房间的家具弄齐全,散散味儿,然后就是置办一些生活用品。等都准备齐了,房子也晾的差不多了。”
现在建的房子可没有什么有毒气体,只要晾干了就行。
房子盖好了杜雨涵就想回家一趟。一是去江家看看,另一个是置办新房的生活用品。
她不可能人在老河湾村没离开就把东西变出来呀。
顾祁深就顺便把杜雨涵和顾华阳给带回了市里。顾华阳每天跟着杜海盛玩儿都不愿意离开了。
顾祁深看到儿子在老河湾还交到朋友了很高兴。
杜雨涵准备在家住几天,买一些生活用品一点点地充实老河湾村的新家。
何承霖和于慧茹都知道女儿要在老河湾村建房子的事,没想到这去了一个月,房子就建好了,这效率也太高了。
顾祁深笑道:“效率能不高嘛。小涵对于老河湾村来说就是一个宝贝,他们恨不得她尽快常驻老河湾呢,这建房子当然要快了。
小涵下乡当乡村医生也是有正式手续的,这样她也能领到工资。虽然工资不高,但养活她自己应该没问题了。
她在老河湾村常驻,周围的村子也跟着受益,有人还提倡像她学习呢。”
杜雨涵笑道:“我有什么可学习的。我也是为了过悠闲自在的生活才到老河湾村去的。等以后我爸离休了,他们就可以一起到农村去隐居,过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了。”
顾祁深笑道:“你想的还挺远。”
于慧茹说道:“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真是一点儿不假。小涵可是为我们考虑的面面俱到。等他爸退下来我们就住到农村去。那样生活一定很悠闲。”
何承霖说道:“不用我退休,等我工作忙起来的时候也不是经常能回家,你就去和女儿住好了。我休息了也可以去找你们。你两边住着就好。”
杜雨涵说道:“对,我爸不在家的时候您就去找我,我爸休息的时候也可以去找咱们。”
杜雨涵回家了之后就把家里缺的东西给补齐了。
然后就开始给新房那里买生活用品。置办家当。
杜雨涵拿回家的棉花和布料于慧茹直接就给做成了棉被。
杜雨涵拿回来的布料够多,于慧茹直接把床单、被罩、窗帘都做了。家里有缝纫机做起来也比较快。
于慧茹还准备把家里的几床旧被子给杜雨涵当炕被用。杜雨涵又给家里也准备的几床棉被的材料。
于慧茹也学聪明了,从来不问女儿是从那里弄来的这么多紧俏的东西。不过她每次都会嘱咐女儿千万要小心。
新房家具杜雨涵不用操心,有养父准备,剩下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茶等都在市里准备好,等哪天就让二哥用车都给她送到老河湾村去。
第175章 搬新家 求月票)
杜雨涵向顾祁深打听了一下c市各工厂的招工情况。她准备问问江家人的意思,如果同意就让顾祁深帮忙把江博文安排进拖拉机厂当学徒工。
周末的时候杜雨涵准备了一些东西就去了江家。
她敲开江家小院的门,是江博文给开的门。今天是星期天,大家都在家,对于她的到来都非常高兴。
江老爷子老两口的病已经好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