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六零幸福攻略-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车无疑是成功了。许多孩子大人都跟着水流跑,看着水流进田里大家就又是一阵欢呼。
  这次的欢呼非常热烈,大家亲眼看到了成果,水车可以给田地浇水,只要这河水不干,他们就可以用河水浇地,不用再一桶一桶的挑水了。这可省了大事儿了。
  其实这水车很早以前就明了,只是许多人都把它给忘了。而且北方用的也少所以很少有人能想起来。就是想起来也不会做。
  村民们许多人都争抢着上水车试着踩脚踏板操控水车。
  以后这水车就要大家来轮流操作了。为了争取时间,要昼夜不停的让水车转着,争取尽快的把老河湾村的田地都浇一边。
  那些还没有完好水渠的田地大家都加油赶进度,一定要让所有的田地都能浇上水。
  现在这么干旱,河里的水比去年少了很多,大家都怕河里的水干了,现在是能多浇一亩地就能多产一些粮食,他们就能多一口饭吃。
  顾祁深看到这个成果非常高兴,说道:“今天真是不虚此行啊。得到了这么一个灌溉农田的好办法。其实我也想到了这个办法,只是c市这边没有成功的具体实例,现在看到你们这里成功了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杜雨涵说道:“我想起水车也是因为老河湾村挨着河近,如果附近没有水源也是白搭。”
  顾祁深说道:“是啊,许多地方根本就没有水源,水利建设任重而道远啊。”
  天气已经开始渐渐变暖,杜雨涵跟梁守正说了田地要翻耕,可以防病虫害,增加产量。
  其实田地多翻耕几次更好,在冬天翻耕可以冻死一些虫卵,但是现在哪里有这个条件,光靠人力显然是不行的。
  梁守正现在对杜雨涵的话是深信不疑。他立刻就让一个村干部组织一部分人开始翻地,先从离河边近的田地翻起,顺便把地修整一下便于灌溉。
  灌溉用的水渠今年先挖的浅一些,以后再慢慢加深。毕竟这工程量太大了,光靠村里这几百口子人今年是挖不完的,只能先挖浅一些,先挖离着河近的田地处的。
  粮食能多收一些就是一些,只要能保证他们村没人饿死就是胜利。
  杜雨涵看着村民们人力翻地效率太低了,感叹道:“如果能用机械翻地就好了,那样不止效率高,地也翻的深。”
  顾祁深在旁边听了杜雨涵的话说道:“你说的用机械翻地是使用拖拉机吗?
  咱们国家早已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开始了探索。只是技术能力有限,生产出来的拖拉机故障率有些高。这拖拉机又没有多少人会修,所以买回去一旦出现了故障找人修都是一个麻烦事儿。”
  杜雨涵说道:“咱们c市不就有一家拖拉机厂吗?完全可以让工厂率先供应本市。如果每个村子都有一台拖拉机,再配上专用的农用机具,那村民们种田的效率就会大大增高。拖拉机坏了不怕,及时维修不就得了。
  在农民耕种季节可以让拖拉机厂统一组织一个维修队,专门负责下乡给各村维修出现了故障的拖拉机。等耕种季节过了,这拖拉机用的也不是很多了。要到收获的季节才会再繁忙起来。
  这样还可以收集拖拉容易出现故障的原因,对技术加以改进。”
  顾祁深听了杜雨涵的话眼睛亮,笑道:“你这个办法不错。只要及时把农田耕种完,不误了时节就是一大胜利。
  只是咱们市里的拖拉机厂规模并不大,这么多村子拖拉机厂根本供应不过来呀。”
  杜雨涵笑道:“这拖拉机肯定是由村里组织购买,是集体财产,但是肯定有一些村子不愿意买或者买不起,这就不是咱们能勉强的了。等以后没买拖拉机的那些村子看到了使用机械的好处再想买的时候那就是以后的事了。
  实在供应不上就按每个乡镇定指标供应。这样总能分的过来了吧。”
  顾祁深点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只是这和拖拉机配套的农用机具据我所知不是很好用,还得加以改进。”
  杜雨涵说道:“我脑子里倒是有一些想法,一会儿回去我给你画几张图纸,你拿给拖拉机厂的师傅们看看,是不是可以使用。”
  顾祁深听了杜雨涵的话很感兴趣,也许杜雨涵能给他惊喜也说不定,这不是已经给他一个惊喜了吗。
  顾祁深说道:“那我就等着看你的图纸了。如果可行,我就做主给老河湾村特批一台拖拉机。所有生产出来的机具可以先在老河湾村进行实验。”
  杜雨涵一听笑道:“那咱们可说定了。到时候老河湾村就是第一个实验点儿。”
  梁守正在旁边听的心里乐开了花,他知道杜雨涵肯定有把握画出可用的图纸,不然她也不会这么说。
  这样一来他们村就可以特批一台拖拉机,还有配套的农用机具。杜雨涵可真是他们村的福星。
  回头他得跟几个村干部说说,以后可得对杜雨涵多照顾一些,尽量把人一直留在老河湾村。
  杜雨涵前世拿了好几个学位,虽然没有专业的学过机械,但也是有一些基础的。
  这段时间她让孙子杜卓远给她找了许多机械方面的书籍和资料还有讲课视频,她正在学习机械相关的专业知识。


第171章 韩义先到访(求月票)
  杜雨涵当初想扎根农村的时候就想到了一些农用机械,想在这方面多了解一下。
  还有江博文将来工作如果进了拖拉机厂,她希望通过江博文的手对一些农用机械进行改进。这是她一开始希望江博文进拖拉机厂就有的计划。
  回了梁家杜雨涵就进屋画图纸。图纸已经在她脑子里了,她很快就画了出来。
  顾祁深在老河湾村考察了一下,觉得老河湾村抗旱的办法可以推广一下,起码离着江河等水源近的地方可以这么干。
  c市水源比较丰富,管辖范围内离着江河近的村子不少,这个办法至少可以保证这些村子能有收成。哪怕只有一半的收成,也能解决不少问题。
  顾祁深一想到这些就非常有紧迫感,他没有在老河湾村多待,把孩子和杜雨涵托付给梁守正拿着杜雨涵画好的图纸就走了。
  他要先把图纸交给拖拉机厂的领导,让他们的技术人员研究一下。他还要多看一些地方,查看一下c市水源的分布情况,尽量把c市境内的江河都利用起来。
  顾祁深走了,杜雨涵就带着顾华阳在老河湾村住了下来,指导着村民安装水车。
  顾华阳在杜雨涵没时间的时候就和杜海盛一起玩儿,两个小家伙倒是很投缘,也很听话。有二弟杜海潮看着他们杜雨涵也很放心。
  杜雨涵想到了三个弟弟上学的问题。大弟和二弟早就应该上学了,可是以前在杜家老宅的压迫下根本没有上学的机会。
  到了这里杜雨涵就想着等他们适应了就让三个弟弟都上学。
  老河湾村很偏僻,村子也不大,头几年还有一所小学,后来老师走了,也没有人愿意再来这里教书,村里的学校就办不下去荒废了。
  杜雨涵就想着明年怎么也得把村里的小学建起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应该尽早抓起来。
  想要展就必须重视教育。她起码要在老河湾村待上十几年,如果实在没有老师她就来当这个老师。
  这是她对未来老河湾村的第一步规划。
  她先拿出了两套上次在废品收购站买的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分别给了杜海峰和杜海潮。
  兄弟俩看见大姐给他们的书非常高兴,听到大姐说要教他们识字更是高兴地蹦的老高。
  杜海峰拿着书兴奋地说道:“大姐,你真要教我们认字?”
  杜雨涵说道:“当然是真的。你和海潮早就应该上学了,可是一直没有那个条件。这老河湾村也没有学校,我只能先教你们,等村里建小学了你们都上学去。
  如果你们好好学,掌握的知识多,到时候就可以跳级。你们掌握了几年级的知识就上几年级。这样既节省学费也节省时间。
  你们上学本来就晚了,在城里一般到了海峰你这个的年龄的差不多都小学毕业了。
  我希望你们两个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学习。将来能上高中、上大学。能进厂当工人,当领导。我看好你们。
  你们别忘了,我可是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学到了初中毕业水平的。现在我已经算是大专的水平了。我能行,我相信你们也一定能行。”
  兄弟俩被姐姐描述的情景给陶醉了。他们以后也能进厂当工人挣工资,那得多带劲啊。
  他们一定得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学学,把耽误了的时间给补回来。
  当天杜雨涵就开始教两个弟弟学汉语拼音。
  她给他们找的是最新版本的小学课本,已经有了汉语拼音了。
  只要学会了汉语拼音以后认字也会方便许多。
  两个弟弟非常佩服姐姐,姐姐就是他们的榜样,他们真是拿出了十二万分的努力来学习。
  杜连桥夫妻俩得知女儿在教两个儿子识字都非常支持,尽量给两个儿子腾出时间学习。
  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也知道要想以后进工厂当工人就必须有文化,他们也希望孩子们不要像他们一样大字不识几个。
  在杜雨涵到老河湾村的第五天,韩义先带着刘刚开着车来到了老河湾村。
  刘刚一打听杜连桥家就有人给他们指了路,他们直接就找到了杜家。
  有人来告诉杜连桥说他家来客人了,还是开着汽车的城里人。
  杜连桥夫妻一听就猜到了是韩义先来了。
  夫妻俩做了半天心理建设才回家直接面对韩义先。
  他们也第一次见到了闻名已久的韩义先。
  就见这韩义先长得虽然很俊美却两鬓生了白,脸色也有些苍白,气色十分差。整个人都透着一股死寂、冰冷。
  杜连桥夫妻二人看着韩义先这样子就觉得他不配自家的女儿。
  自家女儿还是个青葱少女,这韩义先看着却很老,看着起码得比女儿大十几岁。
  虽然人长得不错,但这么冷冰冰的,他们感觉都冻人,女儿跟他在一起还不得整天的提心吊胆。
  女儿跟他分开是完全正确的选择。
  韩义先可不知道这一个照面,杜雨涵的养父母就在内心把他评论个遍,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他不配他们的女儿。
  如果韩义先知道肯定会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仪表,不至于让自己的岳父、岳母给一个差评。
  韩义先看到杜雨涵的养父母就低头鞠躬说道:“岳父、岳母,我来向你们请罪了。我没有保护好雨涵,让她被我连累身亡,我对不起你们。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女婿,我会替雨涵守护这个家。”
  杜连桥和王玉巧都是老实人,让他们骗人实在是为难他们。
  他们被韩义先上来的这一通话说的有些干瞪眼。但他们确实痛恨韩义先让他们的女儿经历了一场劫难,经历了生死才好不容易逃得一死幸运的活了下来。
  王玉巧和杜连桥干瞪眼半天才想起来他们还得演戏呢。
  他们俩也不知道怎么跟韩义先说,干脆夫妻就抱头痛哭了起来。
  夫妻二人面对韩义先这么低声下气的跟他们认错都有些无措,只能大哭来掩饰。
  哭了一会儿王玉巧觉得这不是办法,如果他们跟韩义先话说多了难保不露馅,得赶紧把韩义先打走。


第172章 小何大夫(求月票)
  王玉巧转头就看见自家院子里的大扫帚,抄起扫帚驱赶韩义先,还一边骂道:“你给我滚,我们杜家没有你这个女婿。我女儿对你那么好,你却欺负她。你赶紧走,不要再来我们家。我们不认你这个女婿。”
  韩义先面对王玉巧的大扫帚也不躲,就让扫帚打在他身上,似乎这样能让他更好受一些。
  刘刚焦急地阻拦着王玉巧说道:“婶儿,这不能全怪先哥,他也没想到会生这样的事。我们这次来就是来向您家请罪的。”
  杜海峰在旁边看着没搭话,杜连桥趁着这混乱的功夫转头拉了杜海峰一下给他使了一个眼色。
  杜海峰一看就知道爹是什么意思就跑出了院子。
  杜雨涵正在梁家写计划书,思考着她要建什么样的房子,就见大弟弟杜海峰跑了进来。
  他十分匆忙地跑到杜雨涵跟前说道:“姐,那个韩义先来了,爸让我来告诉你别露面免得被他看见。”
  杜雨涵一听吃了一惊,韩义先还真找来了。
  她问道:“他说什么了吗?”
  杜海峰说道:“他向咱爹说了你的消息,就是‘身亡’的消息,然后就是请求咱家原谅他,还说以后杜家的事就是他的事。他以后就是杜家的女婿。姐,他这是以你的丈夫自居了。”
  杜雨涵皱着眉头问道:“咱爹是怎么说的。”
  杜海峰说道:“咱爹没说什么,咱娘抄起扫帚就拍他,说不认他这个女婿,让他赶紧滚。他也不躲,就让咱娘拿大扫帚拍。”
  杜雨涵一听韩义先被娘给打了心里颇不是滋味。那么骄傲的一个人现在竟然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他对她的“死”想来是非常愧疚的吧。
  可是自己不能心软,不然以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她只想过平静的生活,守护好自己的亲人。
  和韩义先在一起就意味着麻烦,她好不容易从麻烦堆里出来了不想再进去了。
  杜雨涵对大弟弟说道:“海峰,你回去偷偷告诉爹娘,把他赶出家门就好了,不要为难他。”
  杜海峰回道:“好,我这就去告诉爹娘。姐,你先暂时别出去,等他走了我再来通知你。”
  说完杜海峰就跑回家去了。
  杜海峰到家的时候韩义先已经被赶出了杜家院子。
  韩义先看到跑回来的杜海峰说道:“你是海峰吧,姐夫给你们带了点儿东西过来,一会你拿进去。
  我调到c市来了,以后就在c市工作了。我把现在的住址和电话给你,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就给我打电话。”
  说完韩义先就让刘刚把车上带来的东西都卸了下来,然后把写着地址和电话的纸条塞到了杜海峰手里说道:“等岳父、岳母平静一些了我再来看你们,你也劝劝他们,别伤了身体。我们就先回去了。”
  杜海峰赶紧喊道:“哎模拟等一下,我们不要你的东西,你把东西拿走。”
  韩义先说道:“这是我替你姐姐给的。”
  说完他就上了车,让刘刚开车离开了老河湾村。
  韩义先现在刚到c市工作很忙,今天也是抽时间来一趟。等以后工作捋顺了他会经常来的。
  他来之前就做好了准备,杜雨涵没了杜家人肯定一时半会儿不会原谅他,他被打一顿心里更好受一些。可惜岳母打两下看他不躲就不打了,只是把他推出了院子。
  不过他会慢慢争取他们的原谅的。
  杜海峰看着自称自己姐夫的高大英俊的男人一脸沉痛、落寂的坐上汽车走了,门口留下了一堆东西。
  他赶紧进家门告诉爹娘,不知道这些东西怎么处理。
  杜雨涵在梁家的院子里躲在隐蔽处看着韩义先的汽车离开了老河湾村松了一口气。
  她此时的心情很复杂,她不知道韩义先为什么要自称是杜家的女婿,他不是跟别人订婚了吗?他不是已经和她说清楚了吗?现在他这么做又是什么意思?
  杜连桥夫妻看着门口放着的一堆东西,再看看已经没了汽车影子的大路知道这些东西是暂时还不回去了,只得先都拿进屋里。
  放在外面被人家看见可不好。
  杜连桥夫妻放好韩义先带来的东西就到梁家找杜雨涵。
  杜连桥说道:“小涵,这韩义先说他调到c市来了,以后就在c市工作了,还让家里有事需要帮忙就找他。他还说以后会经常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