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六零幸福攻略-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雨涵长得漂亮也是大家公认的,村里也有一些小伙子偷偷喜欢何雨涵,不过只要有迹象的都被韩义先暗中警告过。
  韩义先的武力值那也是有目共睹的,没见人家一进山就能猎回来一头大野猪吗?所以没人敢挑战韩义先的底线。
  韩义先和何雨涵在村里也是大家公认的般配。而且何雨涵待人和气,为人也大方,又是村里的老师。
  何雨涵这个老师可几乎是全才,一个人顶几个人。语文、数学、音乐、绘画全都可以教。
  英语何雨涵更是没问题,但是她不敢教,她怕给人落下把柄将来惹麻烦。她会尽量按着这个时代的情况多给孩子们讲一些知识,也让他们多学一些东西。
  知识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她希望将来孩子们能多一些选择。
  她还会时不时的给孩子们讲一些地里、历史的知识,介绍一下各地的风土人情,让孩子们开阔眼界。
  孩子们也都很喜欢上何老师的课,所以何雨涵在村里也很受欢迎。
  中午的时候韩义先下了工就去找何雨涵了。
  一起跟何雨涵摘棉花的一个小媳妇开玩笑道:“何老师,这韩同志可真是粘着你,这一下工就来找你了。你们这也结婚几年了连孩子都有两个了,还这么黏糊。”
  旁边另一个妇女笑道:“怎么,小崔媳妇,人家夫妻恩爱你羡慕啦?你家小崔也不差,听说回家小崔都舍不得让你干家务了。”
  小崔媳妇道:“我那不是头两天身体有些不得劲儿嘛。这嫁人不就是图有人心疼嘛?刘嫂,听说你家男人上次进城还给你买件新衣服回来?要说疼人,你家刘大哥才知道疼人呢。行了,咱们也该下工了。”
  何雨涵也没有掺和妇女们的说笑,她听了一笑而过就是了,不必较真。
  在妇女们的说笑中何雨涵把大布兜里的棉花装到地头的袋子里就跟着韩义先走了。
  夫妻俩步伐很快,不多时就进山了。家里还等着他们吃午饭呢,他们得快点儿。
  到了山里借着杂草树木的遮挡何雨涵从空间里拿出了两只野鸡。韩义先捆了捆野鸡拎在手里就和何雨涵一起回家了。
  到家午饭已经上桌了。韩宵一看韩义先拎着两只野鸡回来了就知道这夫妻俩进山了。
  他接过野鸡先给放到院子里,下午就给杀了。
  温瑾瑜看到儿子抓回两只野鸡来很高兴。儿媳妇要给孩子喂奶需要营养,这段时间秋收要下田劳动儿媳妇都瘦了。有了这野鸡就可以给儿媳妇补补了。
  刘忠义虽然没有下田,但是也在场上帮忙看着晒粮食,这也是有公分的。活不怎么累,又有公分,刘忠义就和村里的几位老人一起去干了。
  他也是在乡下多年,以前也是干活的一把好手。现在虽然年龄大了,但是干一些轻松一些的活计还是没问题的。而且他也不愿意总是在家里呆着什么都不干。
  干点儿轻松的活儿也活动活动身体。
  三个孩子看到家里多了两只野鸡知道晚上又有肉吃了,都很高兴。
  顾华阳和何浩博现在也跟着高家的孩子一起去地里捡粮食,两个小家伙很卖力,每天都会有一些收获,他们也切切实实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
  小旭睿还太小只能跟奶奶待在家里。
  吃完午饭温瑾瑜就催着韩义先夫妻俩去休息,下午还要干活儿呢。
  下午韩义先夫妻走后韩宵就开始杀鸡。温瑾瑜把野鸡尾巴上那鲜艳的羽毛拔了下来给孩子们做毽子玩儿。
  杀鸡的时候温瑾瑜连鸡血都一点儿不浪费,都接到碗里然后做成血豆腐。
  现在荤菜少,鸡血也可以做菜吃。
  杀了鸡烧了开水把野鸡毛拔干净,鸡肚子里的鸡杂也都收拾干净留下,这也是一样能吃的。
  把野鸡处理干净温瑾瑜就开始炖鸡汤。这主要是给儿媳妇下奶的。多吃些汤汤水水的东西才好下奶。
  何雨涵的奶水好,小旭乾吃妈妈的奶水长得又白又胖,谁看了都说这孩子有福。
  因为给孩子喂奶,何雨涵中途是要回家一趟的,不然时间太长孩子禁不得饿,肯定会哭闹。这也是村里对奶孩子的妇女的照顾。何雨涵当然也在照顾之列。
  温瑾瑜知道儿媳妇大概什么时候会回来,提早就把炖得差不多的鸡汤盛一碗晾着,等何雨涵回来正好喝。
  给孩子喂完奶,喝了鸡汤就何雨涵再回田里干活去。
  何雨涵很感动婆婆的照顾,就是亲妈也就这样了。她能有这样的婆婆真是修来的福。


第721章 迟早的事
  秋收确实很累人,即使每天晚上何雨涵偷偷在空间里给韩义先加餐补身体,韩义先还是瘦了不少。
  何雨涵决定明年尽量给北里村配齐了拖拉机、打麦机、打稻机,这样可以提高好多效率,也能让大家不那么累。
  收完了水稻、大豆,大家就开始到玉米地里掰玉米棒子。每人背着一个柳条筐,把一个个掰下来的玉米棒子扔到框里,等装满一筐了就背到地头堆在一起等着马车来运回去。
  玉米棒子运回去后堆在一起,那些干不了重活的老人和一些妇女、孩子就坐在玉米堆周围剥玉米。
  玉米剥完还要晾晒,把玉米粒搓下来。玉米完全晾干了才能入库。
  等到粮食都收完了,村民们还要把玉米秆砍掉,还要把地里留下的根刨出来。玉米骨头、玉米秆、玉米根都是烧火的好材料。到时候也会分给各家。
  玉米从收获到入库,这一道道程序下来也颇费功夫。韩义先从头到尾都体验了一遍。好在他年轻力壮,平时还要锻炼身体呢,这些活他虽然以前没干过,但也都能承受。
  他觉得这也是一种历练,也是他人生中的一笔财富。
  玉米从地里收回来就该收土豆和地瓜了。男同志拿着泥叉把埋在土里的土豆或者地瓜连带着泥土一起挖起来,然后女同志在后面把泥土里的土豆或者地瓜捡出来。
  不过毕竟是埋在土里的东西,在怎么挖也是挖不干净的。大人挖过一遍之后孩子们会再挖一遍。
  孩子们挖到的也大都是没有挖干净的小果实,村里也不让上交,谁挖到就是谁的。反正留在地里也是浪费了。
  所以孩子们都非常积极。一个个都拿着框在地里翻了又翻。孩子们把挖到的土豆、红薯装在框里,傍晚下工的时候各家大人会替孩子把框背回家。
  不管是哪个孩子都会有些收获。
  顾华阳和何浩博也拿着框在地里挖土豆、地瓜,两个小家伙很机灵,也很卖力,每天都有收获,然后傍晚时何雨涵和韩义先会帮忙把框背回家。
  有时候何雨涵还会趁机从空间往框里偷渡一些小个的土豆、地瓜。
  秋收期间何雨涵参加了摘棉花,捡土豆、地瓜还有剥玉米。虽然都不是什么重活,可何雨涵已经很久没有干过农活了,这一突然参加长时间的劳动身体酸痛是自然的。
  韩义先看着媳妇不时地捶自己的腰心疼的够呛,每天晚上都会给何雨涵按摩,起码能让她身体松散一下。
  何雨涵每天晚上也会进空间泡澡解乏,就这么每天坚持着度过了秋收的时间。
  紧张的秋收终于过去了,北里村也确实是获得了大丰收,交公粮的时候也是第一家,粮食的质量也好,受到了乡里的好评。
  秋收完田里还要种东西。这南方和北方不一样,即使是冬天也可以种东西的。
  一些田地收获了粮食之后就会翻好再种上。还有一些田地要养养,不然影响明年的收成。
  等所有该种的地都种完时间已经进入十一月了,天也开始凉了。
  在北方的这个时候几乎已经下雪了,在这里却还是青草萋萋,绿树成荫。
  何雨涵挺喜欢这里,至少没有北方的那种让人受不了的寒冷。
  孩子们早就恢复上课了。何雨涵也抓紧安排课时,让孩子把该学的课程都学了。
  因为韩义先的关系范玉玲几乎不怎么理何雨涵。何雨涵也不怎么理她,自己又不欠她什么。
  现在范玉玲教孩子们语文,何雨涵则教数学、音乐、美术,时不时的还会上一堂地里、历史课。
  村里人也都渐渐知道了范玉玲和何雨涵的差距。
  因为何雨涵教的课程多,村里研究决定给何雨涵满公分。比范玉玲每天多两个公分。
  范玉玲十分不服气,直接就到大队部找到了村里的领导。
  她很不服气,当着一众村干部说道:“我和何雨涵一起教课,怎么给何雨涵十个公分,才给我八个?”
  高树文早就有些烦这个范玉玲,没事就爱往韩义先跟前凑。知道人家已经结婚了还不避嫌,一看就是心思不纯。
  这么一个品质不好的人当孩子们的老师他怕把孩子们教坏了。已经有村民跟他反应了。
  可是现在村里缺老师,暂时不能把她换下来。而且她也干不了多少农活,这也是村里照顾她。
  如此她还不知道收敛,还这么张扬跋扈的,真是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了。
  高数文也没再给范玉玲留面子说道:“人家何雨涵教几门功课,你教几门?咱们是按劳分配,何雨涵工作做的多,自然要多给一些公分,这有什么可异议的。你要是不服你也多教课。”
  妇女主任也说道:“就是,人家干的多,自然得的就多。这才是公平。”
  范玉玲找大队干部说这事的时候正好韩义先从外面走了进来,他老远就听到了范玉玲的话。不过他进了屋子没说话,只是脸色阴沉,一看就是生气了。
  范玉玲看到韩义先后心里有些打憷,她被妇女主任等弄了个没脸后不好意思再多待就离开了。
  妇女主任说道:“咱们村有不少女同志都反应,说自家孩子回家后抱怨这范玉玲讲课听不懂,而且还乱讲一气。”
  高树文也听自家孙子说过范老师讲课不认真,连教案都不写。人家何老师讲课生动有趣,还浅显易懂,孩子们都爱上何老师的课。
  顾华阳和何浩博都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他们也回家反应范老师讲课乱讲,感觉和姑姑讲得差远了。
  顾华阳和何浩博三年级的知识都学会了,所以对于范玉玲的讲课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韩义先说道:“孩子们的学习很重要,不能因为一个人耽误了孩子们。村里很快就会有新知青来,到时候把范玉玲换下来就是了。
  下次老师也要竞争上岗,讲课不好的不予任用。”
  会计家的小儿子也在上小学,他也不喜欢范老师的课。也回家经常抱怨。
  因为孩子们的集体发声,让家长们对范玉玲都很不满意。
  所以对于把范玉玲换下来,村干部们基本都没有意见。
  家长们不知道的是这是顾华阳和何浩博暗地里联合学生们说的。
  顾华阳和何浩博看到范老师在学校总是故意为难姑姑,还暗地里瞪姑姑。
  顾华阳和何浩博觉得范老师不好,而且范老师本来也不好,大家都不喜欢,所以一帮小家伙们就暗地里商量着把范老师赶走。
  他们只是回家跟家长抱怨了一下,架不住孩子们都抱怨,所以范玉玲在大部分家长那里没有了好印象。她被换下来是迟早得事了。


第722章 王家的打算败露
  秋收结束之后何雨涵就开始在韩义先给她布置的书房里画设计图。
  打稻机、打麦机她都有成熟的设计图,稍微修改一下再画一份就可以。
  何雨涵白天要给学生们上课,她画图都是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她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就画好了打稻机和打麦机的图纸。
  韩义先看媳妇画好了图纸就拿着图纸骑着自行车去了县城找周正烨。
  韩义先到周正烨办公室的时候周正烨正在打电话发脾气。
  他看到韩义先来了又说了两句就把电话挂了。
  韩义先坐在沙发上说道:“怎么发这么大的脾气,谁惹你了?”
  周正烨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起身给韩义先倒了一杯水也坐在了沙发上说道:“王家竟然没有经过我同意在暗地里找关系要把我调回京都去。幸亏我让人盯着王桂香和王家,这才先一步知道了这件事。不然真让王家办成了,调令过来你说我走是不走?”
  韩义先说道:“王桂香回去了?”
  周正烨哼了一声说道:“我说她前些日子怎么突然说要回去了呢。原来是王家要把我调回去。我都要回去了她肯定是不会再待在这儿了。”
  韩义先说道:“那最后怎么解决的?”
  周正烨说道:“我跟王家已经明确表态了,我是不会回京都去的。如果他们再逼我,那我和王桂香就到此为止了。”
  韩义先笑道:“你这是抓住了他们的要穴呀。不过京都你确实不能回去,现在形势越来越紧张,这京都眼看就要闹起来了。咱们躲还来不及呢,哪能回去。
  这千源县虽然偏僻一些,但是却安宁了许多,没那么多搞事的人。即使有些人想闹有咱们这些人控制也翻不出大天去。”
  周正烨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而且我实在不愿意回京都去面对王桂香、面对王家人。”
  韩义先拍了拍周正烨的肩膀说道:“那你就一直这么拖着?那你这一辈子岂不是被王家给耽误了?”
  周正烨叹了口气说道:“那有什么办法?我爸妈他们年纪都大了,我也不想给他们找麻烦。如果我跟王桂香离婚,那就是和王家结了仇。以王家那种做事没有底线的人家一定会报复。
  现在周家实在不宜增添王家那样的敌人。我只能牺牲自己了。虽然有些窝囊,但现在也只能忍。
  不说这事儿了。你怎么来县城了,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韩义先拿出何雨涵画的图纸展开说道:“秋收的时候雨涵看到北里村稻谷脱粒非常浪费时间,就设计了一款打稻机和一款打麦机。
  有了这两种机器,打稻谷、大麦子效率提高的不是一点半点儿。既节省劳动力也节省时间。看看你们机械厂能不能生产?”
  周正烨看着图纸高兴地说道:“怎么不能生产?现在厂里生产的纺织机械虽然很畅销,但是市场早晚有一天会饱和。而且现在很多工厂已经没有精力搞技改进新设备了。
  我正想着哪天去找雨涵谈谈,让她给我们设计几款合适的新产品呢。这打稻机和打麦机好,都是农用机械,这到什么时候都有用。
  明天我就交给技术科,尽快调整生产线。这机械厂前身就是生产农用机械零件的,有生产农用机械的基础。我想产品很快就能上。
  现在这机械厂雨涵指导过几次,这生产效率都大大提高了。这生产线建立、管理等方面雨涵都给提了很好的建议,现在工厂管理方面已经很成熟了。
  这次雨涵画的图纸可是宝贝啊。雨涵也是我们厂的技术顾问,也是有工资和各种福利的。一会儿我带你去财务科,你这次把雨涵这几个月的工资等都一起给领走吧。”
  韩义先点点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正好领了票去买东西。这次进城可是有不少东西要买呢。中午还得去找祁深一趟,把我爸他们的供应粮带回去。”
  周正烨一听说道:“那赶紧的吧,也别耽误时间了,领了工资和票我陪你一起去买东西。中午一起去找祁深,我请你们在国营饭店搓一顿。”
  韩义先笑道:“那我们可就吃大户啦。”
  两个人出了办公室就去了财务科,何雨涵是厂里的技术顾问,还是技术科的技术员,所以工资着实不低,厂里的一些福利待遇也都有。
  何雨涵的工资几个月没领了,这一下子一起领还不少,有三百多块。
  这个时候的三百块可是一笔巨款了,再加上各种票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