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老公自宫前-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采薇问:“怎么了”
  汪大夏指着她的耳朵,“你的耳朵……怎么长毛了。”
  魏采薇下意识的双手摸着耳朵。
  汪大夏当即跳脚狂笑,“哈哈,你也上当了!”
  作者有话要说:  紧张刺激了好多章,发颗糖安抚一下~


第130章 左拥右抱
  什么叫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此时魏采薇至少有一万字的心得体会要讲。很好; 这小子学会以人之道,还施彼身了。
  看着魏采薇哑口无言的样子,汪大夏终于扳回一局; 更开心了。
  “哼; 幼稚。”魏采薇说道。
  汪大夏说道:“是你先骗我。”然后缠过去; 凑近细看; “让我看看你把九条尾巴藏到那里去了。”
  魏采薇气急败坏; 恼羞成怒; “你再这样我就把你中间那根尾巴给切了。”
  汪小夏吓得瑟瑟发抖,遂消停起来。
  果然是近墨者黑; 跟汪大夏在一起混久了; 也被他感染得年轻起来; 告老返童似的; 和他一起玩这种幼稚游戏。
  她改变他的人生; 他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她。她和他,都渐渐变得不是以前的她和他了。
  马车安静下来,魏采薇提笔给自己开了个益气补血的方子; 要汪大夏就在沿街找个药铺抓药。
  汪大夏拿起方子,看到她的字迹柔弱潦草,不似以前飘逸飞扬; 方知她气血亏损严重,体力不支,不敢再逗她完了; 赶紧要她躺下,脱了外袍给她盖上。
  临近陆府时,陆缨在路口等候,汪大夏跳下马车; “陆统领日理万机,怎么从衙门来了?不放心我保护魏大夫啊?”
  陆缨说道:“这是我家,我请魏大夫去家里做客,自然要亲自送进门。家里人多,什么人都有。我迎接魏大夫进门,没有人敢轻慢她。”
  陆缨此人,看似冷血无情,是个莫得感情的工作机器,其实内心也有柔软细腻之处,汪大夏都没有想到的,她考虑到了。
  汪大夏改为骑马,和陆缨并辔而行,从左侧门进入陆府。
  陆缨特地把魏采薇安排在自己的读书习武的院子里住着,其宽敞豪奢,比汪大夏的客房至少阔气一百倍。
  陆缨此举再次轰动陆府。
  三天前带个受伤的男人回家,两人举止眼神皆是暧昧,每天同进同出。
  三天后又带个受伤的女人回家!魏采薇下了马车后,陆缨见她面色苍白如纸,嘴唇毫无血色,又命人抬着软轿来接她。
  陆缨的书房在后宅,外男止步,汪大夏把抓的药交给小厮去熬。
  软轿直接抬到了书房门口,魏采薇下轿,身子虚脱,双腿发软,陆缨亲手搀扶着她进屋,进去之后,魏采薇就直接躺下了。
  陆缨出去,吩咐丫鬟婆子,“魏大夫是我的好友,把我那些做好的、还没有上身的秋装给她拿过来穿,不能怠慢贵客。”
  又找了内厨房的总管,问,“吃什么东西补血?”
  总管说道:“自是以形补形,以色补色。干红枣、枸杞、新鲜的猪肝、瘦肉、猪血鸭血等等,那些名贵的食材,鲍鱼鱼翅燕窝干贝等等,反而不如这些粗陋的红色食物管用。”
  陆缨说道:“那就照你说的安排菜谱。”
  陆缨如此关心魏采薇,陆府皆惊,尤其是中风过的陆炳,叹道:“我生病你都没有如此妥帖周全过。”
  陆缨说道:“她不会武,流了好多血,又孤身一人的。我感觉她被绑架之事还是与我们锦衣卫有关,我们有责任保护她。”
  陆炳试探着说道:“她跟汪大夏的关系好像不一般啊。你……不介意?”
  陆缨来了一句,“我见犹怜,何况汪大夏乎?”
  陆炳听了,当即喷出一股参茶,“胡闹!还没成亲,就想着左拥右抱!享齐人之福!”
  陆缨说道:“父亲您是知道的,我和魏大夫什么流产绯闻都不是真的。”
  陆炳感觉自己中风又要犯了,“我说的不是你!是汪大夏!汪大夏何德何能,要同时有你还有她。一个上门女婿,还敢把外头的女人带进来,成何体统!”
  陆缨说道:“魏大夫是我亲自带进来的,跟汪大夏没关系。何况那些不知情的人都以为我和她才是一对,我把他们两个同时带到家里,就是欺男霸女。京城的衙内不干这种事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衙内。我只是犯了天下衙内都会犯的错。”
  “魏大夫正得尚美人的青睐,那些知情的人,比如景王、严世蕃他们,会以为我是故意结交魏大夫,为了前途混个好人缘而已。大家都是女人,比较好说话。”
  “你——”陆炳把茶碗一放,“你毕竟是个女人,这种剪不断理还乱混乱关系,会影响你的名誉,将来——”
  “将来不好说好婆家。”陆缨替父亲把下半句话说出来了,“这正是我想要的,难道我这一生,就是为了找个好婆家?我宁可选择建功立业。”
  陆炳问:“你到底遇到什么样的男人才肯嫁?你给个准话,如今你的婚事比我的中风还要令我头疼。”我就是海底捞针都要给你找出来!
  陆缨想到了丁巫那句“不破白莲终不还。”说道:“不是遇到什么人,是取得什么样的成就。父亲已经把白莲教这件事交给我了,等我将白莲教斩草除根,建功立业,我在锦衣卫做成一桩大事,就甘愿功成身退,考虑婚事。”
  陆炳问:“要是破不了白莲教呢?”
  陆缨说道:“不可能做不到,我对我自己、还有我的人充满信心。在这之前,您别催我,催我也没用。”
  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陆炳安慰自己:好歹有个准信了,总比以前坚持不嫁要好很多。
  陆缨退下,忙着寻找绑架魏采薇的车夫,要锦衣卫的画师去顺天府衙门找和车夫对话过的武都头,详细描绘此人画像,贴的到处都是,全城通缉,还出了高达五百两的赏金。
  陆缨应付完父亲,晚上母亲李宜人和五妹又来找她,李宜人问:“你带个男人回来也就罢了,带个女人是怎么回事?”
  陆缨耐着性子解释道:“办案所需,母亲不要多虑。”
  陆五妹有些吃味,“四姐姐的书房,平日连我都不让进,姐姐居然让一个女医登堂入室了,是她亲还是我亲?”
  “当然是妹妹亲。”陆缨说道:“是我之前的案子把她牵扯进去了,自是要负责到底,否则以后谁还敢跟我做事?”
  陆五妹说道:“可是我听下人说,汪大夏和她不清不楚的,姐姐怎能上赶着将一顶绿帽子戴在头上。”
  陆缨和汪大夏演的太好,单纯的陆五妹已经将汪大夏视为准姐夫了。
  陆缨说道:“传闻不可信。传闻还说魏大夫为我流产呢,多少人对此坚信不疑。难道你不相信我?”
  李宜人和陆五妹只能选择相信陆缨。
  于是魏采薇就这么堂而皇之的陆府住下调养身体了。期间毓德宫的尚美人通过司礼监征召过她一次,司礼监的人先去甜水巷,当然扑了个空,然后打听到魏采薇差点被当街绑架,如今住在陆府。
  司礼监的人去了陆府请她,看到魏采薇一副无精打采的病容,不敢请她,怕她进宫过了病气给尚美人。如今皇上几乎天天都要尚美人去西苑伴驾,可不能生病,扫了皇帝的兴致。
  司礼监的人空手而回,尚青岚听说魏采薇受伤了,赐了一堆名贵药材、还有一箱子过冬的毛皮给她。
  尚美人所赐之物浩浩荡荡送到了陆府,魏采薇当众跪谢了赏赐,陆府的人才知道她在后宫新宠尚美人那里如此有体面。
  魏采薇在陆府休养半月,恢复得差不多了,丁巫的飞鸽传书也到了锦衣卫衙门,陆缨将密语翻成正常用语,得到了答案。
  经历重创之后,白莲教教主赵全最近韬光养晦,主要在丰城搞什么妙手回春的骗局骗取教众钱财,并没有派人去杀魏采薇。
  另外,教主最近忙得很,因为俺答汗要迎娶第三个哈屯了,娶的正是他的外孙女、以前白莲教的圣女金莺,教主最近一直斋戒做法,为金莺祈福,祈祷她早生贵子。教主所谋甚大,不可能为了魏采薇这种小人物兴师动众、自伤臂膀。
  以及,白莲教的宝卷在中原基本都是口口相传,很少有印刷出来的,因为教民基本都不识字。即使有书籍宝卷,也基本上用佛经的封皮来隐藏宝卷内容,不可能用《全唐诗》。
  最后,丁巫千叮万嘱,要保护好魏采薇,早日找到真凶。
  陆缨把密信给了汪大夏和陆炳看。
  汪大夏一看金莺是这个结局,当即骂道:“俺答汗也忒不要脸了。一把年纪,还肖想自己外孙女。”
  陆炳轻咳一声,“我幸亏把你这个祸水从紫禁城带出来了,否则就凭你这句话,就可以杀头了。尚美人如今正得宠。”
  陆缨说道:“丁巫排除白莲教,那么就是有人以白莲教的名义混淆视听,通缉到现在都找不到绑匪,一定有人接应窝藏。能够做出如此周密计划的只有两个人,要么是景王,要么是严侍郎。可是严侍郎没有足够的理由对付魏大夫,何况魏大夫还是后宫新宠尚美人跟前的红人。”
  “严世蕃素来会讨好顺从皇上,皇上喜欢尚美人,严世蕃讨好献媚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让尚美人讨厌他?道理说不通,所以我觉得景王嫌疑最大。”
  陆炳提醒道:“可是景王远在湖北安陆。”
  陆缨说道:“景王府在京城还有房产、田产、皇店、林地、草场,这些都是王府的人打理,这些地方都方便藏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们可以从这些地方盯梢,看有无车夫相貌的人出没。”
  汪大夏主动请缨:“标下去查。标下认为陆统领的判断是对的。”
  陆缨说道:“是你把景王弄到藩地上去的。估计整个景王府的人都认识你,对你恨之入骨,你记得乔装打扮,别打草惊蛇。”
  “没问题。”汪大夏应下,当即去换装。
  陆炳说道:“虽然已经排除白莲教,但是你明面上还是要继续散播是白莲教闹市行凶的传闻,以麻痹真正的幕后黑手,让他们以为锦衣卫上当了。”
  陆缨说道:“我明白的,就是明面上找白莲教,暗地里查景王底细。”
  陆炳顿首:唉,这么高的悟性,为什么偏偏是个女孩子呢?
  汪大夏穿上了陆缨的女装,扮作一个娇俏活泼、笑容明媚的少女,走路的姿态比陆缨更像女人,他还在陆炳陆缨父女面前转圈圈,“认不出来了吧。”
  陆炳简直没眼看,又开始无数遍反省自己:我到底把什么奇怪的东西召到锦衣卫来了?
  汪大夏延续了上一世可怕的审美,陆缨指着他的发髻,“把花摘下来。”
  汪大夏照做,取下一朵玫瑰。
  陆缨:“继续摘。”
  汪大夏摘下一朵昙花。
  陆缨干脆站起来,把汪大夏满头的纱花珠翠薅个十之八/九,只留下一对应景的茱萸,“不要把脑袋当花瓶,什么花都插戴进去,你不觉得头沉吗?”
  穿戴成这样,的确认不出他是汪大夏——但是也太引人注目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丁巫:不破白莲誓不还。
  陆缨:不破白莲不结婚。
  庆祝鹦鹉cp成团成功!送100个红包庆祝一下,


第131章 变天
  汪大夏的监视并不顺利; 因为此时京城已经到了晚秋十月,夹衣都扛不住冷风,得穿棉衣; 怕冷的有钱人甚至早早穿上了大毛衣服; 人们变得臃肿起来。
  更麻烦的是; 每天秋冬季节; 草木逐渐枯萎; 万物凋零; 天气干旱,西北风一起; 满城都是风沙!
  在漫天风沙下; 为了在外出的时候保护眼睛; 不吹进沙子; 京城百姓; 无论男女,都风行在眼睛上蒙上一层眼纱。
  眼纱,也叫做眼衣; 类似现在的防风墨镜,用极其轻薄的绢布做成,眼色多以黑青色为主; 后面有两根带子绑在后脑勺上,以固定眼纱,不被风吹走。
  中原本无此物; 这是是从元朝传下来的东西,蒙古黄金家族在草原和沙漠上发迹,作为马背的家族,需要在骑马的时候遮蔽烈日以及防止风沙入眼; 风沙大的时候,甚至给马眼都蒙上一层眼纱。
  元朝在北京定都,一统天下,虽然从建国到大明灭元朝只有短短九十八年,但元人的眼纱却因方便实用而留在了北京,每天秋冬风沙天,几乎人手一块眼纱,就像后世疫情期间的口罩似的,乃是出门必备之物。
  甚至明朝的京官被贬斥到外面当地方官,无论是什么季节、无论有无风沙,也必须戴着眼纱离开京城,形成一个不成文的官场规则。
  可是人人都蒙上眼纱,汪大夏和监视的锦衣卫们就是火眼金睛,也看不清出入之人的长相啊。
  有诗云:“短短一尺娟,占断长安色。如何眼底人,对面不相识”(注1)。
  戴上眼纱之后,就是晚上同眠共枕的夫妻站在对面,也够呛能认得出来彼此来,何况要从无数个蒙着眼纱的路人中把绑架魏采薇的车夫认出来呢?
  所以汪大夏几乎没有机会穿女装、戴他喜欢的珠翠纱花,因为这种天气穿着男装蒙着眼纱,晋王府的人都不知道他是汪大夏。
  当然,汪大夏也认不出凶手,大家都成了睁眼瞎子,每天都在朦胧的眼纱里看着模糊的世界。
  汪大夏在各个蹲守地点吃了几天风沙后,垂头丧气的找陆缨,“头儿,这活在风沙天根本没法干,兄弟们在外头监视,风吹日晒还要受冻吃灰,一个个咳嗽起来,吴小旗昨晚还发烧,听说肺都差点咳出来了。”
  “何况这几天风沙大,人人都带着眼纱,甚至面衣(就是口罩),凶手走在面前也认不出,即使遇到轮廓相似的,我们总不能强行揭开嫌犯的眼纱看他长什么模样,这样就打草惊蛇了。”
  这的确是个问题。
  陆缨看着灰蒙蒙的窗外,到了深秋,沙尘遮天蔽目,看不见太阳,如果没有打更人敲梆子报时,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时辰,好像只有黄昏和黑夜这两个时候。
  “这次老天爷不给面子啊。看来要等到冬天下雪,冰雪把沙尘盖起来,就不会被风吹得扬沙满天了。”
  冬天天寒地冻,但是空气反而变成干净澄澈起来,只有狂风天才会从漠北吹来些许沙尘,比深秋天天都是扬尘天要好得多。
  汪大夏说道:“按照往年,怕是要再等一个月才能下雪,难道要等一个月?”
  陆缨果断下令,“那就再等一个月,魏大夫住在我家里,暂时性命无虞,兄弟们每天这样喝掺着风沙的西北风,徒劳无功,还把身体熬病了。现在除了有店铺做幌子的暗哨,其余在外头蹲点的都撤了吧。”
  陆缨护短,爱惜手下,不会贪功而不顾手下人死活。
  汪大夏照办,把手下召回修整。但是他本人并没有退出,去了正阳门外一条街,专门批发零售眼纱的铺子里进了一批货,扮作货郎,还租了一个独轮车,打起一个眼纱的幌棋,专门卖眼纱,每日推车独轮车,在晋王府的房产田庄等地转悠,守株待兔。
  原因也很简单:路人只有在购买新眼纱的时候,才会主动解开旧眼纱,试戴新眼纱,这样货郎汪大夏就能看清楚客人的相貌。
  这是个笨办法,几乎完全靠撞大运。但是汪大夏担心魏采薇安全,一心想早日把绑架她的凶手找到,被动的等待下雪天不是他的做事风格。
  外头风沙大,他在上面戴着眼纱,鼻梁上还蒙着面衣,几乎把整张脸都蒙起来,头发包裹着黑色头巾,早上出去的时候头巾是黑色的,晚上回来的时候,头巾都变成灰白色,至少能抖出二两灰尘来。
  并且汪大夏每天都从汪府下人进出的后门偷偷遛进来,还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