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老公自宫前-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采薇心虚,怕丁巫看出来她对王大夏目的不单纯,说道:“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半个小子,我就对他好点。”
待丁巫歇下,陆炳的心腹过来请魏采薇,说陆大人又事情找她。
魏采薇去见陆炳,陆炳给她一张空白花名册,里头有姓名、年龄、籍贯、擅长何种医术等等。
“这个……”魏采薇莫名其妙。
陆炳说道:“内廷女医皆是从民间征召,先是各地衙门推举精通方脉的女医,填写花名册,然后送入司礼监,经过御医会试,通过者会留下名籍在内府,以供内廷征召之用(注1)。”
“以供内廷征召的女医不用住在宫里,有召才入。虽说如此,你只要通过了御医会试,在内廷留下名籍,得御医认可,你在外面行医就顺利了,不用走街串巷那么累当游医,到时候自有达官贵人重金请你出诊。”
陆炳指着空白花名册,“这是我从顺天府尹那里要的推举表,你填一下,连同户贴一起交给我,司礼监审核完毕,自会安排时间要你去司礼监接受御医会试,通不通过,就看你的本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1:选女医这段出自明朝蒋一葵的《长安客话》。简单的说,就是明朝宫廷女医属于体制外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是国家养活的国家公务员,也没有品级。御医是体制内是,属于国家公务员,有俸禄,有官阶品级。通过考试的女医们 在司礼监登记过后,要随时待命,接受内廷征召,平日靠问诊养活自己,地位远不如御医,毕竟是体制外嘛,但靠着宫廷女医的名气,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
第55章 家有考生
当走街串巷的游医招揽客人; 寒来暑往的很辛苦,当然不如得到宫廷女医的头衔,在家里舒舒服服的等着贵客来邀请过的轻松自在; 赚的还多; 还能乘机结交权贵; 可谓是一步登天。
陆炳这样帮她; 魏采薇很意外; 她重生一世; 三天就解决了仇人,打算守护汪大夏——严世蕃自有一群仇敌和政敌将他绊倒; 何况她已经和未来的李太后李九宝结了善缘; 所以她这一世没有进宫当宫女的打算。
但是陆炳却给她可以出入宫廷的机会; 还给她铺了宫廷女医的前程; 此事对陆炳而言; 只是举手之劳,但是对她而言,无疑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兼顾了守护汪大夏、前途还有复仇。
还有这等好事?
为什么要帮我?魏采薇拿着空白的花名册,无功不受禄,陆炳是个长袖善舞、四面讨好、油滑的官场老油条; 历代锦衣卫指挥使有着不得善终的魔咒,从洪武年间第一个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被凌迟开始,绝大部分指挥使都重复了毛骧的命运; 很少有人善终。
但是陆炳做人留一线的原则,好像可以逃脱这个魔咒。
可是,我一个小小的游医,没有什么利用价值; 他犯不着如此用心的帮我啊。
魏采薇思来想去,说道:“多谢陆大人举荐,民女给锦衣卫那个烧眼睛的粉末配方就不要钱了。”
就是翻墙纵火、围魏救汪大夏那晚她用的防身粉末,陆缨觉得有用,要买下配方给锦衣卫使用。
陆炳一听,就晓得魏采薇不想欠他的人情,说道:“好吧,那就不给你银子了。你回去好好准备御医的会试。你年纪太小,御医有轻视之意,考的必然细致严苛一些。你若技不如人落选了,我也没法帮你。将来供内廷的贵人们传唤,可不能出半点差错。”
魏采薇应下。
魏采薇填了表,闭关苦读,准备御医会试,每日除了给丁巫问诊调理药物,一应煎药等活计都交给别人去做。
其实医术高低和看过的病人、积累的经验有关,魏采薇年纪小容易被轻视是因别人觉得她经验尚缺,不敢相信,而魏采薇有上一世行医三十多年的经验,医术自然不比那些四五十岁经验丰富的医婆差。
魏采薇欠缺的是医书上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必须闭门苦读。
别人也就罢了,汪大夏一听魏采薇要进宫当女医就坐不住了,跑到魏采薇那里,“……一入宫门深似海,你进去了,我就再也看不到你了。”
魏采薇低头看《金匮钩玄》妇人科的医书,“不是进宫,是在司礼监留名,等待内廷征召,我平日还是住在甜水巷的。”
汪大夏心急,没听明白就赶过来了,现在听到魏采薇的解释,放下心来,“你就要变成名医,从此酒香不怕巷子深,必有人重金来请,再也不用摇着虎撑走街串巷。”
他还是个病人啊,不能打他,魏采薇耐着性子说道:“你再打扰我背书,一旦御医会试落选,还是要摇虎撑满大街转悠寻找客人的。”
“我这就走,不打扰你。”汪大夏来去如风,一点都不像有伤病。
到了傍晚,魏采薇吃晚饭的时候,汪大夏乘机过来,双手背在身后的腰间,身上有一股浓烈的香火气息,“猜我今天去了那里?”
魏采薇凑过去吸了吸鼻子,“去庙里烧香还愿去了?”
汪大夏扬了扬眉毛,“那个寺庙?”
魏采薇吃完饭还要看书,说道:“别卖关子了,我没功夫猜来猜去。”
汪大夏坐在她身边,献宝似的把一个符牌送给她,“我去文昌庙给你求了个符。听说春闱的举子考试前都去拜文昌君,保佑金榜题名。”
魏采薇哭笑不得,汪大夏不仅怕鬼,还十分迷信,“这个跟我有关系吗?”
“都是考嘛,考状元也是考,考宫廷女医也是考,文昌君难道只保佑男的,不保佑女的?这般偏心眼?”汪大夏把符牌塞进她手里,还摸出一个纸条,“我还为你求了个签,你看这签语上写着——”
“今朝佳景乐熙熙,回亿读书与诵诗。数载寒窗和笃志,春风缓步上丹樨。”
魏采薇看着这半文不通的歪诗,“你看这上头也写了,不经历寒窗苦读,如何登上宫里的丹樨?拜神求符没有用的,还是得靠苦读。”
汪大夏说道:“门口解签的道士说这是上上签呢,说什么山东人刘廷英,男扮女装卖身葬父母,被一个大户人家买走了,当做丫鬟送去服侍小姐,结果与小姐私定终身,小姐放了他自由,他考中状元,与小姐结为夫妻。”
魏采薇笑道:“戏本子上说的你也信,科举考试查三代籍贯,曾经为奴籍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还中什么状元。”
汪大夏说道:“至少寓意是好的嘛。”
汪大夏又摸出一个青瓷瓶子,“这是符水,从解签的道士手里买的,在文昌君前供奉了一年,可灵了,谁喝谁中。道士看我虔诚,才卖给我的。”
汪大夏真是小事糊涂,魏采薇说道:“一瓶死水放一年,当然是谁喝谁中——中毒的中。你莫要再花这些冤枉钱了。”
汪大夏说道:“神佛这种东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两个联手斗周小旗那晚,我就是把铜佛扔在楼梯处才得以脱身反制周小旗的,这就是神佛保佑。”
魏采薇不好抚了汪大夏的一片诚意,说道:“好好好,你说的都对,符牌我会戴在身上,符水我洒在花盆里,借一借文昌君的福气。”
“这就对了,给我给你戴上。”汪大夏站起来,拿一根红绳栓着符牌,挂在魏采薇的脖子上。
到了夜里掌灯的时候,汪大夏又来了,拿着两根像婴儿手臂那么粗的巨烛。
他把蜡烛点燃,一左一右放在书桌上,“夜里看书费眼睛,这样就亮堂了。”
魏采薇坐在书桌中间,看着左右两根白色巨烛,顿时觉得自己像一个供奉的牌位。
到了深夜,魏采薇的窗户还是亮着的,汪大夏又来了,端着一海碗热腾腾的面条。
“来,吃宵夜。”
魏采薇确实有些饿了,举起筷子,看到面条上面堆成小尖的菜码,全是像豆腐脑一样的白色胶质的物事。
“这是什么?”魏采薇问。
“脑花面啊。”汪大夏说道:“吃啥补啥,三头猪才得了这些脑花,赶紧乘热吃。”
魏采薇放下筷子,“我不吃内脏下水的。”
汪大夏急道:“我都给你炖了,饭堂师傅说这个最补脑子。”
魏采薇叹道:“我不吃这个,就像你不吃香菜一样。”
汪大夏最讨厌香菜。
以己度人,汪大夏没有再劝,问:“你想吃什么?”
魏采薇知道如果她不说什么,汪大夏会一直问下去,说道:“夏天当然是吃莲子了,来个莲子羹。”
“就这?”汪大夏问:“这个吃不饱吧。”
魏采薇说道:“加点银耳。”又把面碗推到汪大夏跟前,“你辛辛苦苦找到了三头猪,不要浪费,你把脑花面吃了吧。”
我看你才需要好好补补脑子。
一个月后,丁巫康复,暂时还留在京城,司礼监安排了魏采薇进宫会试。
汪大夏赶着马车,送魏采薇到西安门,看着她走向宫门。
明明知道她下午就能考完出来,汪大夏还是有些担心,巍峨的宫门就像一个巨兽张大嘴巴,将魏采薇吞噬。
奇怪,这地方我怎么觉得好眼熟,好像曾经来过似的。
魏采薇心有灵犀,感觉到了汪大夏担忧的目光,她转身,回头,扯着脖子上的红线,将他从文昌庙里求来的逢考必中的护身符扯出来,给汪大夏看,要他放心。
这个对于怕鬼迷信的汪大夏而言,比什么千言万语都管用。
这一招果然有用,汪大夏停止了胡思乱想,觉得魏采薇全身都罩在晨光里,是文昌君庇佑,脚下的石板路泛着金光,一步步都是青云路。
此去必中!
汪大夏对魏采薇微笑点头,挥了挥手,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
魏采薇看到他的笑容,这一个月寒窗苦读的辛苦似乎烟消云散,要抓住这次机会,快点变得强大起来,守护他的快乐。
女医会试在西安门的内府,也叫做奶/子府,是皇室挑选供养奶娘的地方。每当有后妃或者王府的妃嫔怀孕,内府就会在京城挑选奶娘,送到内府进行选拔,然后养在内府,每天供给鸡鸭鱼肉好生调理身体,为将来乳育皇子皇孙们做好准备。
但是嘉靖帝已经老了,皇宫里的八个皇子最后只活下来两个皇子成家立业,裕王朱载坖有过两子两女,全部夭折;景王成亲至今还没有孩子。目前两个王府都没有嫔妃怀孕,所以奶/子府最近一个奶娘都没有,空荡荡的,很是冷清。
各地衙门选来的女医约有五十几个,看年龄都在三十岁以上,四五十的居多,且皆是寡妇或者已婚妇人打扮,魏采薇这个只有十七岁的小寡妇格外显眼。
周围有内侍小声议论:
“……年纪也忒小了。”
“这是走了那个公公的门路?”
“嘘,小声点,是陆大人举荐的。”
魏采薇眼观鼻,鼻观心,不理会这闲言碎语,走到考棚,先笔试,考的都是妇科,第一题是“论经漏不止”,这题魏采薇在医书《兰室秘藏》里见过,思索片刻,提笔作答。
作者有话要说: 汪大夏鞍前马后为老婆备考操碎了心。我看过杀猪视频,别看那么大一头猪,猪脑只有一点点,
第56章 突变
上午笔试完毕; 糊名交卷,下午司礼监的宦官将她们带到安乐堂。
安乐堂是皇宫集中生病的宫女太监们的地方,有病的人是不能服侍贵人们的; 在紫禁城一共有两处安乐堂; 一处在□□; 这里安置病情比较重的宫人; 如果病死了方便立刻运出宫门火化; 以免形成瘟疫。
另一处在奶/子府东南边、司礼监经厂旁的内安乐堂; 这里都是轻症。
内安乐堂地方隐蔽,又因收留病人; 所以人迹罕至; 一般人不会来此闲逛; 冷冷清清的。昔日成化朝“打胎小能手”万贵妃冠宠后宫时; 成化帝为了保全子嗣、又不刺激爱妃; 就把皇长子秘密养在此处,可见此处之隐蔽。
下午的考试是问诊治疗。每个人抽签,抽到十个病人; 都是宫女或者女官,然后问诊开药施针,有御医在一旁监考评分。
如果需要脱衣针灸拔罐; 就由宫廷女医监督评分。
魏采薇治疗的第一个病人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宫女,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不思茶饭; 反胃恶心,大便不通,脸黄体虚,愁容不展。
魏采薇判断是隔气之症; 先用火灸之术,将上脘、中脘、下脘各灸一穴,又灸食关二穴,开了六味地黄丸、四物汤、二陈汤。
魏采薇给老宫女针灸完毕,开了药,还柔声说道:“你一半是心病,你是不是从害怕老死宫中、无人供养时开始出现症状的?”
老宫女一愣,随即点点头,“我的一个老姐妹带着毕生积蓄出宫,把钱财交给侄儿,这些钱够她颐养天年了,可是侄儿得了钱财后,就翻脸不认人,给她一间朽屋住着,冷茶冷饭,不到半年就磋磨死了,我得知这个消息,身上就不好了。”
魏采薇叹道:“你是兔死狐悲啊,这出了宫的,有过的不好,也有过的好的。不要总是沉浸在悲伤中,去打听那些过得好的老宫女是如何做的,慢慢放宽心,否则再多药石也是无用,会反复发作。”
宫廷女医问:“你这样治疗,有何依据?”
魏采薇说道:“这是从一本新医书上学来的,谈允贤的《女医杂言》记载的治疗隔气之法。医书上说有一老妇人,自从丈夫升官开始纳妾开始,就出现隔气症状,大夫给她开了理气的药,越吃越无力,谈允贤先给她补气,再用苍术白术给她化痰通窍。可见此症多因女子抑郁多思而起。”
宫廷女医顿首道:“原来是谈大夫,她以前也是司礼监留名的宫廷女医,等候征召,效力宫廷,后来娘家因获罪灭族,全家死绝,儿孙皆亡,只有她一人独活,她就淡出宫廷了,没想到她并没有放弃医术,已是著书立说的医学大家。”
魏采薇说道:“因她是女子,《女医杂言》在众多医书中寂寂无名,不过我觉得她的医案和治疗方法都写的极好,病因总是从女病人的处境和心理写起,悲天悯人,会慢慢被更多的大夫们看到,将来必定能成为著名的医书。她四年前去世,活到了九十六岁,算是善人有善终。”
起初因为魏采薇的年龄和陆炳的举荐,御医和女医对她有轻视之意,上午的笔试还没有阅卷放榜,无从看到她的本事,下午见她麻利的问诊、准确的针灸法,又能与时俱进,饱览医书,将新出的《女医杂言》也活学活用的到治疗中,方知她是靠着真本领被陆炳举荐的。
魏采薇凭着上辈子三十多年的经验,顺利完成十个病人,已是傍晚,鬓发被汗水湿透,累极了。
她背着医袋,排队出宫,到了西安门,汪大夏早就赶着马车在门口等着接她回家了。
汪大夏连忙把魏采薇扶上车,“车上给你备了好吃的,不过不要吃太多,今天丁巫亲自掌勺,给你做了最爱的小鸡炖蘑菇,还贴了饼子,等着你回家庆祝。”
汪大夏切开井水泡过的西瓜,还有一碗他亲手剥的葡萄,细心剔去葡萄籽,魏采薇可以方便的用小勺子舀着吃——真是魏采薇在他伤病时期做了些什么,汪大夏在她备考期间都能照着做回来。
汪大夏就像一面镜子,魏采薇给他多少光,他就反射多少。
魏采薇舀着葡萄肉,心思飞到上一世,吃软饭的汪大夏就是这样对她的,现在他做了同样的事情,嘴里的葡萄肉更甜了。
正是酷暑,马车门窗都是开的,坐在车辕子上的汪大夏频频回头看她,“你都笑了,心情很好,看来考的不错,能中状元。”
魏采薇有两世经验,又突击背了一个月的医术,自是信心十足,这辈子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