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老公自宫前-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够买得到,兴化小城难以寻觅。”
  明王一听,就像抓住救命稻草,“我派人送你出城,你速速去寻。”
  魏采薇说道:“外头有朝廷官兵,到处抓倭寇,我出去怕是回不来了。不如让同行的西门老板和她保镖跟我一起去,我们都是有户籍的良民,我们买到天山雪莲就回来。只是,西门老板一走,西门夫人独自在家里,西门老板怕是不放心。”
  明王赶紧把陆缨叫来了,说道:“西门香主跟随禾大夫为我求得灵丹妙药,你就放心的去,汝妻子吾养之。你把她送过来,我会好好对待她的。”
  于是乎,陆缨和魏采薇出城,去给戚家军通风报信。丁巫和汪大夏留在敌营,只要戚家军开始攻城,就砍了明王的脑袋,里应外合。
  作者有话要说:  曹操:是那个龟孙在说我的台词?月底了,舟例行求评论,求营养液,虽然目前离入围还差五万多票……但是,万一呢,还是觉得自己可以抢救一下。


第171章 双夏合围
  外面兵荒马乱; 求药(搬救兵)路上凶险,汪大夏和丁巫都极力要求陆缨带着所有锦衣卫护送魏采薇出去,他们两个在城中与明王斡旋; 汪大夏最后施展美人计; 砍了明王头颅。
  但是; 魏采薇依然担心两人在城中孤立无援; 于是她又去说服罗龙文帮忙; 他手下三十几个三通镖局的镖师们一个人至少可以干掉两个真倭寇。
  魏采薇一副荆轲刺秦王的决绝表情; 开口就道:“那天西门夫人去伺候明王,……”
  魏采薇对着桌面狠狠一拳; 好像被明王戴了绿帽子; “明王那个畜牲; 明知他已经显怀; 还玩弄他整整一天。”
  喜欢的女人都被倭寇霸占; 罗龙文同情魏采薇,“倭寇就是这样的,冷血凶残; 毫无道德良知,不顾人伦。幸好西门夫人身体康健,并没有出人命; 就当贝狗咬了一口,你好好为她调养身体,等将来出了城; 我必定鼎立帮你们私奔。忘掉这些不愉快的,以后好好过日子。”
  罗龙文至今都不后悔配合胡宗宪劝降徐海,佯装招安,倭寇就是倭寇; 不用和强盗讲什么道理,打不过就招安,打得过了就往死里打。
  魏采薇说道:“事到如今,我就不瞒章老板了,其实西门夫人伺候明王那天,我要他把一包药悄悄下入了酒水之中……明王现在脱阳之症已经病入膏肓,都开始尿血了,急病乱投医,连我这个江湖郎中都请过去给他看病,我谎称有天山雪莲可以治疗百病,出城为明王求药,其实是去搬救兵,告诉朝廷军队明王快死了,贼心必乱,早日收复兴化城,西门老板也不能忍夫人被侮辱之仇,愿意带着手下伙计们一起护送我出城搬救兵。”
  罗龙文大喜:“明王当真要死了?”
  “千真万确。”魏采薇说道:“我与西门老板马上就要出城,明王又不傻,担心我们向官兵通风报信,告诉这个绝密的消息,就把西门夫人扣在营中,当做人质,来要挟我们。”
  罗龙文气得关节又开始疼起来了,“这个畜牲!”
  为了丁巫和汪大夏的安全,魏采薇毫不犹豫的扑通跪地,“我知道此事难为章老板,但是我人生地不熟的,只认识章老板。我和西门老板是一定会去找戚家军通风报信的,到时候打起来,还请章老板尽力保护西门夫人。我们现在已经不敢奢望私奔了,只求杀了明王,为西门夫人报仇雪耻。”
  罗龙文扶着魏采薇起来,“想不到你一个看起来文文弱弱的江湖郎中还有荆轲刺秦的勇敢和计谋,我向来痛恨倭寇,上一次我寡不敌众,只能眼睁睁看着西门夫人受辱,这一次,无论如何都不能坐视旁观了,我会鼎立协助你们里应外合。”
  魏采薇说道:“丁老板也是我们一条船上的人,他最近游走在顺丰号的船老大和被困兴化城几十条商船之中,将来都会协助打倭寇,应该能够集结几百个人。如果我能顺利带着戚家军攻打兴化城,会在天空放红莲花的焰火,那就是起兵的信号。到时候章老板就带着镖师去城门接应,大呼‘明王已死,城门已破’的口号,贼兵必溃。”
  当初倭寇攻克兴化城,就是从“来了来了”,以讹传讹为“倭来了”,导致兴化城守军信心全无,军心溃散,几乎不战而逃,白白将兴化城送到倭寇手中。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个计划听起来还不错?
  罗龙文感叹道:“我老了,还是你们年轻人有血性,我还在这里干等援军破城,你已经毒倒了倭寇首领明王,后生可畏啊。你放心的去搬救兵,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我会鼎立协助你们的。”
  魏采薇不仅会用毒,统战工作也做的也极好,连死敌严世蕃的人都被她争取了一条船上。
  出城之前,魏采薇再三叮嘱汪大夏,“你收敛一点,不要太浪太风骚,保护好自己。”
  汪大夏翘着兰花指,猛摇着团扇,催促道:“你快走,赶紧把这场仗打完,等到了夏天,我就要热死了。”
  胸口两个棉花包每天晚上卸下来的时候都会变重——因为吸纳了汗水。
  魏采薇塞给他一包痱子粉,“里头我加了四倍的冰片。”
  汪大夏涂上特制的痱子粉,顿时觉得胸下生风:还是老婆最疼我,呜呜。
  汪大夏身上舒坦了,给明王端上药盏都眉开眼笑,身上香气扑鼻,像个花蝴蝶。
  明王躺在床上,看的着,吃不着,着实难受,就伸手去摸。
  汪大夏侧身避开了,娇嗔道:“现在不行。”
  明王说道:“我那个现在不行,但是手可以,你就让我摸一摸。”
  汪大夏把肚皮一挺,“不是说明王不行,是奴家不行——奴家怀孕了。”
  明王惊得当场喷药,“不会吧,这么快,才一个多月你就有了?不是我的吧?”
  “奴家的丈夫受伤了,从来没有碰过奴家,除了明王还能有谁?”汪大夏轻柔的抚摸着小腹,“明王那天如此勇猛,一击即中,奴家也是这个月癸水迟迟没来,有了疑心,请了禾大夫给奴家把脉,他摸出了喜脉。“
  明王把药盏一搁,“你丈夫知道吗?”
  汪大夏点头,“她当然知道了,禾大夫诊出喜脉时她也在场,她说等孩子生下来,如果孩子长的像她,就一切如常。如果孩子长的像明王,就与我和离,放我和孩子投奔明王。其实孩子根本不是她的。但她要和禾大夫去外头为明王求得仙药,我担心她心生怨怼,就没有告诉她真相。”
  明王一听,狂喜万分,他没有子嗣,以前觉得无所谓,等将来他南面称王,甚至打到京城去,当了皇帝,什么女人没有?天下最好的女人为他生孩子。
  现在大病一场,不知未来生死,他假装镇定,其实心里发慌。
  如今突然得知自己要当爹了,明王觉得这是否极泰来的吉兆,连忙要汪大夏坐下,“你如今有了身孕,这种端茶送水的活就不要做了。你能写会算,就帮我料理教中事务,你肚子有我的骨肉,是我最相信的人,将来孩子无论男女,都要叫做泰来。否极泰来,等禾大夫为我求的仙药,我一定能重整雄风,到时候我会明媒正娶,你就是我的明王妃。”
  汪大夏入戏太深,“夫贵妻荣,奴家和泰来的终生都靠明王,明王一定要早日康复。”
  因汪大夏有孕,明王对他有了三分敬重,不再对他动手动脚、视为玩物了,还把印章都交给他管着。
  小铁牛疼的厉害的时候,他躺在床上如牛般吼叫,眼睛都疼花了,一应军务财务都是汪大夏口述,他做出决定,汪大夏抄录,盖上大印传下去。
  于是乎,明王在兴化城内外的布的防线、各个海路的船只等等,汪大夏都一清二楚。
  汪大夏牢牢把持了白莲教,明王的病情继续恶化,从鸡蛋肿到魏采薇离去时的大鹅蛋,这时候已经肿成了两颗紫茄子。
  更要命的是,小铁牛也肿起来了,就像一根铁棍子,昼夜不倒。
  不知疲倦,屹立不倒,除了胀痛,这简直是明王梦寐以求之事,可是他却不能用,别说睡女人,就是稍微用手指碰一碰,就痛得像有人用刀戳他。
  明王暴怒,命人将大夫们拖下去打板子。
  汪大夏不想连累无辜,抱着一床被子,走出院子,对执掌棍刑的倭寇说道:“明王一时之气,若打坏了,就无人给明王医治,到时候明王会迁怒你们,你们会治病?所以请各位手下留情,做做样子。大夫们也配合一下,该哭哭,该嚎嚎,让明王出出气。”
  倭寇一听,的确是这么个理,于是抡起棍子,打在被子上,发出的闷响和打屁股很相似。大夫们鬼哭狼嚎,呼爹叫娘,就像真打一样。
  明王躺在床上,连裤子都不敢穿,把一块薄如蝉翼轻纱撑得老高,不得动弹,当然看不见外面发生的事情,以为是真打。
  汪大夏端过来一碗药,“明王疼得彻夜未眠,未免会暴躁。此药添了助眠之物,明王喝了,能够安心睡一觉。”
  明王晓得喝下去之后会不省人事,但是时时刻刻万箭穿鸡的痛他实在受不了,只能用昏睡来对付疼痛,遂把手下召集起来,脑袋以下摆着一张屏风,说道:“我前些日子不慎摔断腿,要卧床休养几日,这段时间一切都要听夫人的,不得有违。”
  众人只能看见明王的脸,看不见他脖子以下的尴尬,心下虽有些狐疑,但是明王余威尚在,都不敢违抗,纷纷退下听令。
  汪大夏“母凭子贵”,赫然已经成为倭寇之首。
  汪大夏得了权力,第一件事就是以加强防守为理由,把顺风号等各大商船船老大的水手、罗龙文手下的三通镖局镖师等等调入倭寇巢穴、以及城楼箭楼等关键位置,就等着魏采薇陆缨搬来戚家军里应外合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明可以靠武力却靠美色取胜。


第172章 搬救兵
  魏采薇和陆缨等人寻援军; 一路上,莫不是一副十室九空、民生凋敝的景象、只有野花热热闹闹的开着,乡野百姓为了躲避战乱; 纷纷往内陆逃难; 或者去扬州杭州等大城市避难。
  无论是大运河还是其他支流; 几乎随处可见漂浮的尸体; 大部分都是倭寇; 已经鼓胀起来了; 辨不出形貌。
  无人捞尸,都在等着这些尸体从运河飘到入海口; 入汪洋大海; 自我洁净。
  为了避免沾染瘟疫; 魏采薇只许众人喝煮沸的雨水、山泉水、或者井里没有异物的井水; 不准碰河水; 就连洗脸都不许。
  陆缨等人看惯了京城的繁华热闹,看到原本江南被倭寇祸害成这样,恨不得加入抗倭大军; 手撕这些作乱的倭寇。
  其实在胡宗宪连杀徐海、汪直两个大海盗之后,抗倭在现在接近尾声了,只剩下一些逃亡的杂兵四处作乱; 抗倭新秀戚继光带领着戚家军几乎杀光了福建和广东的倭寇,倭寇闻戚家军之名,闻风丧胆; 一路逃到了江浙,祸害这里的百姓,戚家军步步紧逼,不知疲倦的追杀; 短短一个多月,就杀了六十多支倭寇队伍。
  戚家军太猛了,他们边杀边追,一次次的闪电战,杀完就奔赴下一个战场,从不停歇,导致魏采薇等人在后面追都追不上,总是扑空,每一次都来迟了,然后看到倭寇的尸体几乎要堵塞河道。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纵使最后的收尾,也打得如此艰难,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而现在,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众人刚开始看见肿胀得像一头肥猪似的漂尸还会恶心呕吐,后来都麻木了,能够坐在小船上,撑着竹竿,在一具具飘尸中划出一条水路来。
  这一天,又是来迟了。
  不过,魏采薇在手指上戴上处理过的鱼鳔,在尸体上试了试余温,“还是热的,没有凉透,戚家军应该没有走远。”
  “看这里!”陆缨指着河道东边的一个支流,正飘来一股血水。
  众人调转船头,逆流而上,寻找血水的源头。
  行了约两里地,小船到了戚家军和倭寇的战场。
  支流的河道中间竖着竹竿、渔网、还有一艘艘加了石头、可以凿沉的船只,以堵塞河道,阻止倭寇乘船逃跑。
  夹岸两边是皆是已经开始开是结出细长的油菜荚的油菜田,油菜田里隐藏着一尊尊虎蹲炮,炮火已经停歇了,前方河道满是炸飞的尸体和船只残骸。
  原来这里是个埋伏圈,就等着倭寇逃到这里,然后堵塞河道开炮。
  倭寇们被炸死一部分,血液把河道都染红了,剩下的倭寇游到岸边逃生,被埋伏在此的戚家军围剿。
  倭寇挥舞着倭刀,凶猛无比,戚家军立刻变阵,用十二人一队的鸳鸯阵配合绞杀倭寇,双方正在酣战。
  陆缨等人在船上,对着岸上的倭寇放火/枪,支援戚家军。
  魏采薇不会武,就缩在乌篷船里,听着外头杀声震天。
  倭寇不穿裤子,顶多系一块兜裆布,陆缨熟视无睹,用完火/药和子弹之后,开始弯弓射箭,几乎箭无虚发。
  陆缨就像没有个感情的射箭工具人,刷刷倒下了一排倭寇。
  “八嘎!”
  “杀了他!”
  “把船推翻!”
  有倭寇跳进河里,要潜水推船,魏采薇拿着鱼叉,趴在船舷上,往水下狂刺刺大白鱼般的倭寇。
  如此残酷的战争下,没有人能够偏安一隅。
  就在魏采薇感觉双手已经脱力之时,这场战争已经到了尾声,倭寇们见实在打不过,也跳不掉,就有人举手投降。
  倭寇跪下,声泪俱下,“求军爷饶小的一命!小的是大明人,家里被倭寇抢光,家人杀光,小的实在没有活路了,迫不得已,投了倭寇,小的知错了,饶——”
  陆缨放箭,终结了倭寇的性命,她向来嫉恶如仇,冷冷道:“倭寇杀你全家,你不投军为家人复仇,反而和倭寇同流合污,该死。”
  所有的倭寇都被处决,鸣金收兵,炊事兵推来一桶桶吃的,三千戚家军就在尸堆里吃饭,稍作休整,就要赶往去灭下一窝倭寇。
  他们从福建、广东一路打到江浙一带,杀倭寇就像杀鱼似的顺手。胡宗宪负责大片“收割”,戚家军负责“颗粒归仓”,将这些漏网之鱼全部清缴干净,方能还江南安宁。
  无论外邦的真倭寇还是大明人假倭寇,只有死去的倭寇才是好倭寇。
  没有什么逼不得已,既然选择把屠刀对准自己的同袍,即使是曾经被暴力侵害的人,不去反抗暴力,反而去打劫杀害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并不值得同情和原谅,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陆缨等人也分了一桶饭,还有一桶煮熟的鱼。
  想到这些天活鱼都有可能吃了什么东西,魏采薇没有要鱼,只接受了干饭和蒸熟的梅干菜,匆匆吞了几口饭,陆缨亮出锦衣卫的身份和指挥使朱希孝写的调兵手令,向戚家军打听首领戚继光所在。
  戚继光一边啃着饭,一边用筷子指着地图,和手下商议清缴下一处的倭寇。
  陆缨道明来意,魏采薇也交代了明王病重的情报,请求戚家军去收复兴化城。
  戚继光反复核对了陆缨的符牌和锦衣卫请求调兵支援白莲教的手令,半信半疑——他当然不会忘记兴化城是如何陷落的,就是八个倭寇杀了大明军官,换了衣服,拿着军令,骗开了兴化城的大门。
  魏采薇惦记着城里的汪大夏和丁巫,急道:“我们真是锦衣卫的人,若非如此,我们怎么能在船上全力支援你们戚家军?最后的一点子弹都用光了,没有一丝保留。”
  戚继光说道:“不是我不信你们,你们的话实在有太多可疑之处,比如一个男人怎么能扮作女人,把明王迷惑得昏聩,还没发现他是男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