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被拐嫡女重生记-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小黑团子的表演,顾晴也不得不服了,自家儿子在这方面怕是真有几分本事,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就连她一时都看迷了。
  既然儿子写的好,顾晴干脆大大方方的把事儿丢给儿子,就等着好戏开锣了。


第78章 预留后路
  整个晚上都把时间花在写话本子上,一时间倒是来不及去会文院查一下郭氏埋在董氏屋里的东西,等好不容易忙活完了,都已经天将明了,顾晴也只能罢了,且等以后有空时再去瞧瞧。
  商老太太说是过两天,当真是两天之后就亲自来接顾晴和顾宇回商府别院,连一天都不肯多等,深怕顾宇被他那蠢爹影响,移了性子。
  商老太太嘴上虽然说的嫌弃,不过顾晴却从商老太太紧张的神情瞧得出来,外祖母是怕她们被顾琰给哄了去,毕竟顾琰总是宇哥儿的亲爹,也怨不得外祖母会担心了。
  顾晴安慰道:“外祖母放心,弟弟不蠢。”
  顾宇年纪虽小,但因为灵泉之故,着实早慧,没那么容易被顾琰给哄了去。
  商老太太叹了口气,“我也知道,不过……终究是父子亲情。”
  想当年那死老头子还不是以怕她教坏孩子为由,把她生的小雨点儿和子慎都抱去养活,结果呢,老头子一死,两个孩子还不是和她亲了,她就怕……她多年来的教养始终抵不过父子之情。
  再加上三皇子妃跟她说的事儿,让商老太太也有些担心了起来,圣上有多不讲道理,她们这些受害者最是清楚也不过了,要是仁安帝当真不管不顾的硬是逼着晴丫头和宇哥儿回到定国公府,要她一个孤寡老太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患得患失之下,商老太太便忍不住急吼吼的把晴丫头和宇哥儿从定国公府接回家了。
  “不会的。”顾晴笑道:“老爷又不是只有宇哥儿一个孩子,还有宏哥儿在呢,况且宇哥儿也见到太太给老爷送汤了,夫妻俩好的很呢,说不定还会有着其他的孩子,那会记得宇哥儿呢。”
  说到此处,顾晴露出一抹冷酷的笑意,再有其他的孩子更好,她倒要瞧瞧,郭氏得知顾老太太和顾琰不许她再生子之后,会如何的颠狂呢。
  要是以往,听到顾琰和郭氏要好,商老太太定是会不高兴的,但和顾琰抢走孩子相比,那一点子不高兴又算不得什么了。
  她眉眼微舒,冷哼道:“顾琰那小子是个见了女色便迈不开腿的,原以为他对你娘有多少真情呢,结果还不是跟郭氏生了儿子。”
  当年还一副痴情的模样,不纳妾也不收通房的,结果娶了妻之后还不是该怎样就怎样,娶妻生子两不耽误。
  商老太太微微一叹,“你也劝劝宇哥儿,那怕顾琰以前再怎么防着郭氏,但她有了儿子,一切就不同了,看在孩子的份上,顾琰势必会偏一偏,将来要是做出了些什么,只怕也是难免的,你也让他别太伤心。”
  打着骨头连着筋,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她也知道晴丫头也就罢了,但宇哥和顾家之间怕是断不开的。
  要是郭氏没孩子,将来顾宇和郭氏之间要是有什么,顾琰绝对百分之百的会倒向顾宇,不过中间多了一个宏哥儿可就不同了。
  那怕顾琰不敢太过,宇哥儿难免会受些委屈,不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即使是同父同母,一家子兄弟之中都难免会有上唇碰下唇的事儿,更别提不同母,郭氏又是个阴狠的,只怕以后还有得闹心呢。
  顾晴笑而不语。
  再也不会了。
  XXX
  这三皇子病愈的消息都传到京里好一阵子,商管家这才回到了京里,一瞧见商管家,众人大吃一惊,原本商管家虽然不胖,但身子精壮,而如今整个人却瘦了大半,都几乎瘦成个小老头了,吓的商老太太一个劲的让人唤大夫过来给商管家瞧瞧。
  “老商你这是怎么了?”商老太太吓了一大跳,有些心疼道:“自个身子不好怎么不尽快回来?”
  三皇子都没事了,还待在西北做啥?难不成还等著论功行赏吗?
  商管家摆摆手,一开口便要了好几杯水,叹道:“没办法,西北乱的很,三皇子手底下得用的人也病了大半,不是死了,就是只剩下一口气在那里喘着呢,在那情况下,小的也不好走了,只好留下来帮忙。”
  商管家略略将西北的事情说了说,说起来,他当时也不过是帮着送古御医去西北一趟,到了西北,见西北处处都管理的井井有条,再见古御医开药下方时也颇为认真,他本也准备回京,那知道三皇子找到了他,托他买一批粮食回来。
  西北苦寒,什么作物都不好生长,当地老百姓的日子本就难过,如今又遭了灾,误了春耕,只怕来年的日子不好过,三皇子也是考虑到这一点,便倾了三皇子府中之财,请商管家往南方买一批粮食回来,也不用什么细粮,能吃即可。
  他本来是不想管,不过见三皇子说的郑重,再想想自己也是家乡遭了难,这才做了土匪,将心比心之下,便就帮忙买了这么一批,原本买粮时买的顺顺利利,不过运粮上出了点岔子。
  这西北缺粮的情况比三皇子预期的还要早些,他一进了西北地带,明里暗里想要抢粮的着实不少,他武功再高,手底下的人再厉害,那能抵得上饿疯了的灾民,最后还是三皇子派了军队来接应,这才安安全全的把粮食给送回西北。
  不过粮食送回去后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因为三皇子手底下得用的人不是还没病好,便是死了,他也是看不过眼,便帮着分发粮食……,就这样一直忙活到现在才回京。
  商老太太摇摇头,“你也真是的。”
  虽是如此,但商老太太也没有多加苛责,对于商管家当时决定留下来帮忙的决定,商老太太也深以为然,别以为他们做海盗的不爱国,事实上他们做海盗的也挺爱国的。
  像她爹做为一代海盗王,就不怎么抢大晋的商船,专抢西洋的商船,有好一阵子西洋的商船都想尽办法弄几条大晋的船只来冒充一下大晋船,免得被抢的血本无归。
  商老太太温言慰问了几句,便打发商管家去休息了,商管家虽然说的简单,但瞧商管家瘦了一圈的模样,便知道里头绝对没这么简单,好在大夫说了,商管家不过是累的很了,休息一阵便就行了。
  商管家嘴上虽然应了,不过人一直没动,而且眼神有意无意的往顾晴的方向瞄,商老太太便知道商管家怕是有隐密事要说,当下便打发了两个孩子下去,冷声道:“有话快说,别去了一趟三皇子府便染上了那些读书人有的没的毛病。”
  “主子,小的那敢啊!”商管家连忙讨饶,他知道主子一样最是看不惯那些读书人的臭毛病,那敢跟那些读书人学,而且话说回来,即使叫他学,也学不会啊。
  商老太太喝道:“那还不有话快说,神神秘秘的做啥?”
  商管家无奈道:“老奴不过就是怕晴姑娘难过。”
  他下意识的瞧了瞧外头,确定顾晴不在之后,才低声道:“老奴看,三皇子怕是不成了。”
  商老太太微微皱眉,“不是说治好了吗?”
  要不是治好了,圣上何必搞这么多的事出来,没见连顾琰都被撤了职了?
  那怕商老太太是个政治小白,但在张氏若有意似无意的教导之下也略懂一二,就是因为三皇子治好了,所以跟着三皇子的人这才会跟着倒楣。
  要是三皇子不成了,跟着三皇子的人虽然也逃不过倒楣的命运,不过也不会这么快,更不会倒楣到啥都没了,是以商管家这样一说,便让商老太太有些糊涂了。
  商管家直言道:“三皇子身子骨的根基受损,偏生那段时间西北先是疫病,后又是歉收,官家也不知怎么了,硬是在这时候收税,三皇子买回来的那些粮食,倒有大半先填了官府的税了,这事也着实是……”
  要不是他走海走习惯了,直接坐海船去了更远一点的交趾买粮,交趾的粮比南方还便宜,不然这粮税一交之后还能剩下多少还不知道呢,西北本就有些过不下去,再一缺粮,呵呵,不出乱子才怪呢。
  商管家忍不住摇头,一开始他也不明白,不过回京之后,听了一耳朵就顿时知道了,仁安帝嫌三皇子不死,便想坑儿子呢。这仁安帝简直是脑子有坑,这种事都做得出来,就差一点,说不定西北就要乱起来了。
  商管家顿了顿道:“总之,西北一团乱,三皇子自然也不可能静心养病,偏生他自个身体也亏空的厉害,要是静心养着,倒也无妨,偏生他静不了心,老奴瞧他再怎么下去,只怕将来寿元也不长了。”
  别看商家没站队,但毕竟小少爷是跟着三皇子的,有些事儿总是免不了的,三皇子如果死了,那他们有些事儿也得尽早打算了。
  商老太太微微皱眉,仁安帝有病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但病成这样,直接把儿子的命给坑没了,也是少见。
  她叹了口气,怪不得商管家特意避开了顾晴私下跟她说,那怕三皇子这家伙不是个东西,也怎么说也是晴丫头的生父。
  商老太太微一沉吟,“你看他还有几年?”
  “少则五、六年,多则十几年吧。”商管家沉吟道:“西北虽然苦寒,但三皇子贵为皇子,养身的药材是不缺的,重点还是看他能不能好好调养。”
  不过按他所看,怕是难了。
  商管家微微长叹,虽然不喜欢三皇子,不过三皇子在政事上也是没得挑的,要不是他当时站了出来,西北一地必定会乱,而且他也算尽了心力了,不然也不会硬生生熬坏了身体,就是可惜了,有这么一个有病的爹!
  商老太太微微点头,认识了三皇子这么久,总算知道他一点优点,怪不得能把她的一双子女给迷的七晕八素。
  “跟着朝庭办事,终究是太麻烦了。”商老太太冷声道:“尽快把那麻六甲海峡上的红毛鬼子给我赶出去,咱们还是有自己的地盘才是。”
  “是!”一说到自己的地盘,商管家也眼睛一亮,大声回道:“是。”
  那怕他们家孙小姐贵为郡主,但他们始终是海盗,跟官府打交道只觉得混身不自在,更别提这大晋朝里的官府烂得多,好的少,与其受着气,还不如到自己的地盘上自在。
  商管家略略休息了几天,便又开始忙活,不只是商管家忙活,商老太太也有意识的缓缓收拢着自己的产业,而京城里收到的关于三皇子的消息越来越少,逐渐的,京中人也渐渐忘了那战胜鼠疫的三皇子,最后三皇子在西北的功劳,就这样无声无息的被人遗忘。


第79章 张氏离京
  去西北一事其实是张氏自己求的,在小皇孙百日之后,她特地带着孩子进了一趟宫。
  她人在宫外,都多少有些察觉出来仁安帝极不见待三皇子了,敬妃在宫里则更是难捱了。
  仁安帝足足好几个月都不曾召幸过敬妃,赏赐一些珍稀之物时也故意漏了敬妃的份,大伙那瞧不出来。
  圣上的喜好便是宫中的风向,只要圣上喜欢,即使是个小贵人也能过的比嫔位上人好;要是圣上不喜欢了,即使是个妃嫔,那小日子只怕比贵人还难捱。
  仁安帝突然不见待敬妃了,敬妃的日子自然不好过,不过敬妃再怎么膝下也有皇子,而且三皇子风头正盛,再加上一个把宫规背的比宫里老人还熟的三皇子妃,内务府再怎么也不敢太过,不过就是吃食上差了一点,新布料的分发来的迟了一点罢了。
  真正遭罪的是位于长春宫里其他受到牵连的小贵人、小才人,缺衣少食,人人叫苦,一时间,长春宫怨气冲天,但敬妃是何等人也,她受宠多年,私房丰厚,娘家又得力,内务府送来的东西不成,能将就的就将就,不能将就的,她自个花私房银子买就是了。
  而且敬妃也极会做人,不只是买了自己的份,就连长春宫中那些跟着倒楣的小贵人、小才人也多少贴补了一些,是以长春宫里埋怨了几天,马上又改口直说敬妃的好,长春宫上下反倒比以往还要更加齐心,对于敬妃直接拿钱来砸的作法,大伙也只能服了。
  敬妃没把内务府的苛刻当一回事,对仁安帝的冷遇更是不在乎,她年纪大了,对仁安帝也早就没了什么争宠的心思,仁安帝不召幸她,她也正好乐的清闲,唯一遗憾的就是儿子和孙子不在身旁,再听到张氏有意到西北,敬妃虽有些不舍,但倒是颇为赞同。
  夫妻分隔两地总不是个事儿,况且她还指望张氏给她多生几个孙子呢,只不过……
  敬妃瞧着天佑,怎么看怎么不舍,天佑毕竟才刚满百日,想到这么小的一个孩子要跟着张氏到西北,敬妃就着实不舍。
  她沉吟道:“要不你把天佑留在宫里吧,有我这个祖母在,不怕旁人会欺负孩子。”
  张氏心中一颠,她迟迟不敢提离京之事,就是怕敬妃会以天佑年纪还小为由,把天佑给留下来,她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那里舍得呢,况且这宫里也不是什么好地方,把孩子留在这里,她那能安心呢。
  张氏委婉笑道:“母妃,怎么说天佑也是男孩,跟着父亲会好些。”
  言下之意,便是委婉的拒绝敬妃把天佑留在宫中养的意思。
  敬妃脸色微沉,顿时有些不高兴。
  老嬷嬷见状,连忙开口劝道:“三皇子妃放心,有娘娘在,什么牛鬼蛇神都不敢靠近小皇孙。”
  想当年娘娘也不是一进宫就贵为妃位,还不是一样把三皇子给养活了,一个小皇孙罢了,要是护不住,也未免太小看他们了。
  张氏温婉一笑,柔声解释道:“儿媳此次一去,也不知道何时回来,总不好让他们父子生份了。”
  她们这次一去,好一点待个两三年,长一点……长一点当真不知道会待到什么时候了。
  要是圣上一直对三皇子不满,说不定待个十几年都有可能,夫妻不好长久分开,父子更是不好长久分开,到时让他们父子之间宛如陌生人一般,要是三皇子再有其他的孩子,只怕又会是一场乱事。
  敬妃微一沉吟,也只能罢了,儿媳这话虽不中听,但也说到了点子上,他们这次一去也不知道会去几年,总不能让天佑一直跟着父亲不亲,毕竟三儿身上还有一个亲王的爵位,爵位虽是嫡长子继承制,不过也不是没有人偏心,最后爵位旁落之事。
  “罢了。”敬妃无奈,只能同意张氏带着小皇孙离京。
  皇子无旨不可出京,就连皇子妃也是一样,毕竟是自己头一个孙儿,敬妃也是极在意,特意求了仁安帝,指派个长于儿科的御医跟着张氏一起去西北,也顺便留在西北长久照顾三皇子一家。
  仁安帝微一沉吟,倒是大方的派了古御医跟着过去,古御医虽然在儿科上普普,不过在瘟疫上倒是颇有一手,眼下西北大难刚过,说不定还会有其他的疫情,派古御医过去,也算是合适。
  另外,也是仁安帝问了几次,古御医都坚持三皇子的病情绝非故意染病而为之,仁安帝的面子上挂不住,便干脆直接把古御医送到西北去,也算是眼不见心不烦。
  面对张氏离去,最最不舍的莫过于顾晴,不过她好歹经过张氏的教导,也略略懂了一些朝堂之事,知道张氏的离去是无奈之举,她旁的也不好给,只能将她在墨玉空间里新种出来的药材一股脑的送给张氏。
  顾晴劝道:“西北经此一难,怕是没剩下多少药材,虽说有古御医在,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是多带些药材才是。”
  墨玉空间里虽然有不少好东西,但大多都是不好见人,即使是这些药材,顾晴也是冒着被怀疑的风险拿出来的。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