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为聘:顾兄英年莫早逝-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彻帮她掖好被子,在夜色的掩护下,眉眼之间暖意涌动。
  如果这个人能一直陪在身边,这条路似乎也不会那么难走了。
  冬桂节五日很快过去。
  第二天一大早,赵彻把沈柏叫醒,给她换好衣服,带她出门。
  外面天还没亮,宫人提着灯笼恭敬问好,沈柏有起床气,小声嘟囔:“天还黑着,这么早起来做贼吗?”
  普天之下也只有她敢说太子殿下做贼了。
  赵彻用大氅把她裹好抱在怀里,领着宫人爬上山顶,山顶修着凉亭,顾恒舟先一步到达,拱手行礼:“拜见太子殿下。”
  赵彻颔首回应,把沈柏放到凉亭椅子上让宫人看着,顾恒舟看了她一眼,并未多言。
  赵彻站在顾恒舟旁边,看着已经慢慢泛白的天,低声说:“本宫觉得行远昨日说得很有道理,民乃国之根基,将乃国之骨干,若干年后,本宫绝不会通过增加税收、减少军需来充盈国库。”
  这话极具深意,顾恒舟诧异的看着赵彻,赵彻看着翻涌的云海没再说话。
  司偌铭、周珏还有其他人陆陆续续到山顶,被说话的声音打扰,沈柏气鼓鼓的坐起来,在视野最好的地方看到了昭明山的日出。
  金色的晨光温和慈悲的笼罩了所有事物,在她眼前,有人穿着杏黄色太子服,眉眼温和,眸光坚定地倚着栏杆,微风拂起他的鬓发,恍若仙人。
  沈柏揉揉眼睛,而后笑起。
  原来是太子殿下呀。
  看完日出,冬桂节圆满结束,所有人有序下山回家。
  赵彻要去见恒德帝,没留沈柏,托顾恒舟和周珏送她回家。
  离开五日,皇宫还是那样,绿瓦红墙,规矩森严,没有丝毫人情味儿。
  赵彻把这次表现最突出的三人告诉恒德帝,恒德帝没什么意外,让孙越海把早就准备好的赏赐和圣旨送出去。
  赵彻把自己的收获也说了一下,恒德帝对他很满意,夸了他一番,而后对他说,打算把卫如昭从云山寺接回来。
  皇后病逝,卫家一下子伤了元气,大不如前,卫如昭去云山寺差不多一年了,这个时候回来,对卫家来说无疑是好事。
  赵彻先是一喜,转念却敏锐地意识到不对。
  太后不喜欢皇后,也不喜欢卫家,有她把持着,怎么可能让恒德帝把卫如昭接回来,这不是给她添堵吗?
  赵彻压下欣喜,问恒德帝:“父皇怎么突然要把舅舅接回来,可是京中发生什么事了?”
  “京中能有什么事?朕只是看着马上就要过年了,你一个人太寂寞,把他接回来,你也许能开心点。”恒德帝叹着气说,俨然一副慈父模样。
  赵彻寻不出错,只能先谢恩。
  回到熠辰宫问小贝,小贝也说这几日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赵彻心神不宁,又去了趟慈安宫。
  快过年了,慈安宫比之前也热闹了些,赵彻一进门,宫人就欢欢喜喜的去禀报。
  这次太后对赵彻的态度相当热切,仿佛前几日在恒德帝面前说他心思重的人不是她。
  太后要演戏,赵彻也配合的演出祖孙感情深厚的样子,惹得一旁的嬷嬷都忍不住偷偷抹了两回眼泪。
  出了慈安宫,赵彻的脸立刻冷下来。
  他虽然没有发现什么确凿的证据,但他可以断定,他不在的这五日,宫里肯定发生了什么,只是恒德帝封了口,没人敢对他说实话。
  不过就算这样,赵彻也能推算出来。
  这是母后去世的第三个年头,他才刚被册立太子一年,就算德妃和太后对他有什么看法,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废了他这个太子,那就只剩下皇后之位和卫家。
  冬桂节赵稠表现不算最优,甚至还间接伤了人,恒德帝要在这个时机改立德妃为后,明显是站不住脚的。
  剩下的,就只有卫家了。
  这个时候突然接舅舅回来,只怕是外公出事了。
  这个念头让赵彻后背发凉,卫家的产业大部分都已经让给吕家了,外公这一年多一直在府上休养,若他们还要在这个关头对卫家赶尽杀绝就太过分了!
  胸口有郁气在不停地蹿动,赵彻感觉到出离的愤怒,但更多的是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恼恨。
  他虽然是太子,但手上没什么实权,甚至处处受限,就算推算出可能发生的事,也不能扭转局势。
  该死!
  赵彻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白日照常去慈安宫给太后请安。
  马上要过年了,恒德帝有心锻炼他,每日都要询问他的课业,留他在御书房讨论国事,赵彻提过一次卫家的事,都被恒德帝含含糊糊搪塞过去,赵彻便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不过他什么都不能做。
  又过了两日,恒德帝派去云山寺的人空手而归,卫如昭拒绝回京,已经铁了心要与世隔绝,再不问俗尘。
  那人带回了卫如昭的随身玉坠和一缕墨发。
  玉坠是皇后为他选的,当初他离京,只带走了这一样东西,如今送回,可见是真的是凡尘俗世断了念想。
  恒德帝看见那玉坠也被勾起旧事,伤感了一会儿,让人退下,由着卫如昭去了。
  卫如昭舍下玉佩,是与凡尘告别,也是不想再见赵彻这个侄子了。
  赵彻心里的难过更甚,他暗中派人去了趟卫家,果然得知卫黎病重的消息。
  太医院调了三个太医守在卫家,讽刺的是,这三人是德妃派过去的,他们也许不会这么明目张胆的害卫黎,但赵彻知道,他们也不会盼着卫黎好,只怕等卫黎咽了气,他们立刻就会大肆宣扬德妃与皇后多么姐妹情深,对卫家多么仁至义尽,营造民意让恒德帝立德妃为后。
  百官不能让恒德帝妥协,那民意呢?就算赵彻是太子,恐怕也不能抵抗吧。
  赵彻知道这些人的用意有多险恶,但他这个时候不能出宫去卫家守在外公病榻前。
  既然出不去,赵彻只能反其道而行。
  淑妃生辰那日,赵彻特意备了厚礼给淑妃贺寿,淑妃这些年在宫中一直不温不火,寡淡娴静,赵彻与她接触不多,却也记得皇后生前说过,淑妃是可信之人。
  赵贤、赵礼、赵稠都是要来给淑妃贺寿的,赵彻在席间随口说了几样做法别致的民间小食,淑妃很是欢喜,让人记下菜名。
  当天夜里,这几样菜便出现在了太后的饭桌上。
  菜是赵稠让御膳房烧给太后的,德妃想做皇后,赵稠也想做太子,母子俩自然要齐心协力讨好太后,正好太后这两日胃口不太好,赵稠就想献宝让太后尝尝。
  吃惯了珍馐美食,太后果然觉得新鲜,很喜欢这几道菜,赵稠也觉得美滋滋,回去还跟德妃炫耀了一番,谁知过了两日,太后便开始身体不适。
  太医院的太医都看过了,却诊断不出什么毛病。
  德妃日日都去给太后请安问好,太后身子不适,自然不会给德妃什么好脸色看。
  有了上次的经验,赵稠直觉其中有问题,直接把锅推到赵彻头上,说是赵彻故意陷害他。
  但没凭没据,谁敢定罪?
  事情僵着,赵彻倒也不急着为自己辩解,每日不是在御书房议事,就是在慈安宫陪太后。
  这个陪不是简单说几句话的陪,而是事事亲力亲为,不假手他人。
  太后活了大半辈子,便是恒德帝也没有对她这么细心周到的时候,她自然不可避免的对赵彻生出好感,动容起来。
  不只是太后,慈安宫的宫人也都被太子殿下的孝心惊呆了。
  不出几日,整个皇宫和瀚京都知道,太后生病,太子殿下衣不解带的在病榻前伺候,一点太子的架子都没有,委实是让人感动。
  这个消息才放出去没两天,紧接着有风声传出,国丈卫黎病危,太子殿下只顾守着太后,却不管自己的亲外公,根本是两面三刀,虚伪做作。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两个消息一放出来,立刻在城中引起激烈的讨论,更多消息不胫而走。
  太后只是积食倒了胃,而国丈却是奄奄一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病逝,两人的病情根本不在一个层面。
  太后是太子殿下的祖母不假,国丈难道就不疼太子殿下了吗?
  众人不禁想起皇后和卫家曾为恒德帝和昭陵付出的一切,全都倍感心寒,但太子殿下说到底只是个十来岁的小孩子,他会做出这样的事,背后难道没有受人影响吗?
  眼看舆论导向越来越不对,德妃召赵彻去了庄贤宫,假惺惺的告知卫黎病重的消息,让赵彻去卫家看看,以免叫外人误会。
  赵彻从容不迫的应下,德妃又从庄贤宫拿了不少补药让赵彻带上。
  赵彻很快出宫,坐马车去了卫家。
  卫家和上次来没什么变化,没旁人跟着,赵彻进门后,直接被引到主院,走到院门口,赵彻便闻到比上次更浓郁的药味。
  进屋,屋里一片死气沉沉,卫黎躺在床上,瘦得几乎脱了相。
  太医说了卫黎的病情,无非是病入膏肓、药石无医。
  赵彻让太医退下,自己坐到床边。
  卫黎精神不济,躺在床上也不知道发现他来了没有。
  赵彻抓住他的手,轻轻摩挲着他手上的皱纹,心脏被一块巨石压得喘不过气来。
  赵彻很清楚,一旦外公去世,卫家就彻彻底底垮了,他也再不会有任何依靠。
  距离他继任还有很多很多年,谁也说不准这期间会发生什么。
  他其实很惶恐害怕,他曾亲眼看着母后离世,如果外公也走了,他不知道这种事哪天会落到自己头上。
  “外公。”
  他轻唤,过了会儿,卫黎缓缓睁开眼睛,他的眼神浑浊不堪,却还带着怨恨,喘着气说:“天道好轮回,终会有……有报应的!”
  可惜,在他死之前是看不到那些人遭报应了。
  赵彻心底一片悲凉,脑子里涌出一个疯狂又暗黑的想法,他不受控制的说:“外公,睿玄想求你一件事。”
  卫黎神情恍惚,本能的问:“什么?”
  赵彻抓紧卫黎的手,脸上浮起痛色,缓缓道:“睿玄想求外公替母后保住后位,睿玄……”
  话没说完,房门被敲响,沈柏软糯的声音响起:“卫爷爷,我是小柏柏,我来看你啦。”


第277章 帝王篇(番外)
  软糯的声音入耳,赵彻像被滚烫的火石烫到,立刻松开卫黎的手站起来。
  下人被屏退在外,门反锁着,沈柏进不来,不住拍门。
  赵彻深吸一口气,冷静片刻转身去开门。
  门外,沈柏穿着乳白色绣百花牡丹锦衣,戴着绣虎头帽,帽耳把耳朵严严实实的盖住,还垂了两颗绒球下来,一晃一晃的可爱极了,她怀里抱着一大堆东西,见门打开,也不见外,抱着东西挤进来,嘴里不住说:“可累死我了,再不开门我就要不行了。”
  话音落下,一个小巧的拨浪鼓掉到地上,赵彻帮忙捡起来,沈柏已经走到床边,把那些东西一股脑的放到床上,然后扭头找茶水喝。
  喝完,沈柏皱着小眉头问:“屋里味道怎么这么难闻啊?”
  她年岁小,不懂忌讳,赵彻正要说话,沈柏又跑到窗边,搬了凳子爬上去把窗户打开。
  屋里烧着炭火,赵彻提醒:“外公病着不能受寒。”
  沈柏没理会,从窗棱上扒拉了一团雪在手里揉成一团,跑回床边对卫黎说:“我听太医说了,病人多是畏寒的,但也不能一直关着窗户不通风,会憋到的。”
  说着话,沈柏把手里的雪团拿给卫黎看,说:“屋里这么暖和,卫爷爷是不是都没想到马上要过年,瀚京又下过一场雪了?”
  她闹腾得很,进屋以后就没消停过,卫黎被吵得勉强打起一点精神,接过雪团,感受到真切的凉意。
  他知道外面下雪了,下人每天都要进来跟他说外面的变化,但那些言语已经刺激不到他了,唯有这个时候,抓着雪团他才想起,大雪之后整个瀚京白茫茫的一片是什么样。
  沈柏搓搓手,逐一展示她带来的东西。
  那些都是她这两年搜罗的玩具,一般是不会分享给别人的,今天也是为了哄卫黎开心才千辛万苦带来。
  沈柏的语气相当鲜活,这些东西她平日连碰都不让人碰的,好像给了卫黎天大的好处。
  卫黎被她逗得笑起来。
  自皇后离世,卫家就一直死气沉沉的,赵彻来卫家两次,都没见过卫黎笑,这会儿见他笑了,心脏不住的发胀发酸。
  沈柏像一团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焰,不管到哪里,都能点燃周围的一切,让所有事物都变得明媚鲜活起来。
  一晃到了午饭时间,沈柏还没展示完自己的玩具,赵彻让人把饭食送到屋里来,卫黎几乎吃不下什么东西,下人只准备了一点流食。
  赵彻想喂卫黎吃饭,被沈柏抢了先,她嘴巴比赵彻甜,一口一个爷爷叫着,各种撒娇卖萌求卫黎多吃一点,卫黎也没办法拒绝,比平时多吃了许多。
  吃完饭,卫黎的精力耗尽,赵彻没让沈柏吵他,带沈柏去客房休息。
  沈柏也挺困的,打着哈欠就往床上走,赵彻把她拉住,严肃的问:“今天你怎么会来?”
  沈柏有点懵,揉着眼睛说:“我来看卫爷爷呀。”
  赵彻问:“太傅让你一个人来?”
  沈柏为什么会一个人来这里呢,她真的是关心外公吗?可她一个小孩子能做什么呢?
  赵彻脑子里不受控制的涌出这样的想法,他手里握着可以决定沈氏全族生死的秘密,他知道沈家不会背叛他,但被困在宫里这么多天,深刻体会到无能为力这四个字的意思,他对所有人都充满了怀疑。
  沈柏不知道赵彻在想什么,眼珠滴溜溜的转来转去,而后冲赵彻招招手,示意赵彻靠近些。
  赵彻走到她面前,倾身凑近,下一刻被沈柏搂住脖子。
  赵彻愣住,沈柏贴着他的脸颊,在他耳边低声说:“殿下,你别难过,卫爷爷不会丢下你一个人不管,不管发生什么,我也会一直一直陪在你身边的。”
  她这么小的年纪,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赵彻有点疑惑,沈柏继续说:“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念书,努力做大官,帮殿下的忙,夫子说,天道好轮回,那些坏人都会有报应的,皇后娘娘在天上也会保佑我们的。”
  最后一句话说出来,赵彻可以肯定,沈柏是知道所有事的。
  她知道皇后的死背后另有隐情,知道赵彻现在的处境很不好,她什么都知道。
  这几日脑子里紧绷的神经轰的一声断裂,赵彻抱紧沈柏。
  今天如果沈柏没来,他差点就控制不住心里的暗黑想法,想让外公在死之前最后再为他做一点事。
  他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注定留不住外公,他也不介意利用这点亲情做一场大戏给世人看。
  但沈柏来了。
  她把他从悬崖边拉回来,让他不至于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对这个世界充满敌意,最后变成一个冷漠嗜血的杀人狂魔。
  下午卫黎醒过一次,他醒来的时间不长,知道他在床上躺了数月,沈柏求着赵彻让下人把他抬到躺椅上,开着门看外面的风景。
  院子里能看到的东西太少了,但也比他成日看着床帐来得好。
  沈柏说不来什么劝卫黎的话,她只是在旁边玩儿,不住的跟卫黎说话。
  卫黎很快又睡着了,下人把他抬回床上,赵彻没有留宿,在傍晚时分坐马车回宫,离开前沈柏向他承诺,她会尽可能的多陪陪卫黎。
  赵彻身不由己,不能一直陪在卫黎身边,她帮他陪。
  赵彻永远都忘不了,那天傍晚时分,他坐在马车里,透过窗帘看见沈柏戴着虎头帽站在卫家的大门口,门上挂着皇后离世的白布和白灯笼,她身子小小,眼眸却明亮如火焰,一个劲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