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臣不得不仰卧起坐-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箭的方向是红缨枪所对峙火器炮兵,箭势从上往下俯冲,带着厉啸而过,不仅直接洞穿魁梧士兵的军甲,箭气更是荡然扫过阵营,竟将附近的炮台硬生生地掀翻。
“轰!”炮台原地轰向地面,顷刻被炸飞炮口,四处疯狂爆炸。
手持红缨枪的女子见此番景象,眉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他忽地看到那疯狂自燃的箭羽,与一片狼忽然也明白过来,往箭射来的方向看去。
“林大人!!!”跟在她身边,已经有青年惊呼出声,兴奋地喊道,“林大人回来了!”
女子亦跟着露出笑颜。
陈殊一眼扫过盗骨、程妍妍、杨戊的近况,已然搭上第三支箭,目光慢慢地往狄夷军旗处看去。
狄夷军旗之下有这次坐镇的主将,但他站在高地,此时看到炮台炸开,似已经注意到山坡上的异况,正在整军簇拥着马匹,不断地往战场后方撤去。
他一退,军旗也跟着移动,有狄夷士兵见这修罗地狱,皆已萌生退意,此时惶惶然看着旗帜移动,面上纷纷露出退意。
陈殊面无表情,他手中劲力吞吐,往那最远的军旗处拉开弓箭。
“嗡——”箭出弓弦,弦音震荡。长箭再度带着慢慢起燃的火色,向着狄夷的主将发出锐利的呼啸声。
有血团在簇拥的兵群中溅开,远处代表主将的军旗轰然倒下,只剩下一路被箭洞穿的尸体。
“是林主帅!林主帅回来了!定国将军回来了!”三次箭发,让厉国的军队顿时沸腾起来,他们看到狄夷将领一个一个倒下,又见炮台自爆,军旗被斩,士气顿时大震。
南面的厉国军队喊杀声响彻云霄,彻底往北面的军队碾压过去。
陈殊见状放下弓箭,重新拿起身边的佩刀,他心血澎湃汹涌,此时却在山坡上岿然,目光往千军万马看去。
“你要入阵杀敌,那我与你一起。”耳边忽然传来解臻的声音。
陈殊抬起眼讶然地看向解臻,他看到男人不知什么时候也站在岩边,与他一道看着山谷这场生死决战。
男人身上穿着玄衣,手中已经有长剑在手。
“可是你……”陈殊刚想说他身份珍贵,不宜在此时露面,却见解臻微微一笑,手中已经多了块黑巾,抬手慢慢地系在面上。
“……”男人的容颜很快被黑巾遮掩,看得陈殊哑然。
“走吗?”解臻系好面巾后,抬眼往他看来。
陈殊当初第一次偷偷潜入皇宫之时也是以巾蒙面,只是现在的解臻比当初只会轻功的他要强多了,陈殊看着解臻忽然低低笑开。
他和解臻的日子或许已经时日不多,但有解臻的陪伴,至少在他离开之前,他都不会再感觉到孤单。
陈殊看着解臻目光如潭水清澈,他点头,忽地撩开衣袖,将里面的银甲护腕一个接着一个束好衣袖。
银甲护腕里面,有男人的祈愿,他将永远也不会再忘记。
陈殊很快整理好自己的衣袖,目光直视着眼前天地。
“好,我陈殊愿与君,同袍。”
*
狄夷王遇刺,狄夷党派出现缝隙,有二王子意图行刺谋反,狄夷王得知此消息后不敢大意,暗中召回之前派往厉国边境的三万人马回援大都。但此事信息被窃,莫名走露了风声,被厉国驻守昱北关的军师葛期得知。葛期立刻调请五万人马,于狄夷军队撤军之后围杀而上,狄夷立刻部署回击,两军在狄夷境内回马镇外的溯原盆地交战,双方参战人数先后多逾十万,规模巨大,被后世称为“溯原之役”。
在溯原之役一战中,狄夷大败,原本留在边境驻守的军队在这一场战役中折损大半,不仅主将、指挥皆被斩杀,失去领导的狄夷士兵更是被厉国杀得四处逃散,最终溃不成军,大部分士兵被厉国俘虏,除了往大都撤回的三万士兵,当初调往边境的十万大军竟然只剩不到一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战役中,不少厉国士兵曾看到天现曦光,有剑从天边飞来,剑光绕军而现,乍开乍隐,似有天神相助。厉国主帅林辰疏失踪一个多月后,亦在此战中现身,更是以雷厉风行的三箭定下战局,随后一袭布衣杀入战场,让厉国军队士气空前高涨,奋起杀敌,铸就厉国铁血诗篇。
此战有人得胜有人忧愁。狄夷王得知此军报后盛怒不已,他有旧伤在身,连日又受多次打击,终于重病不起,危在旦夕。
而此时,陈殊和解臻已经回到了昱北关。这一战陈殊的突然出现,完全出乎葛期、盗骨、杨戊等人的意料,他刚一进城,立刻就被众人围住,就连荆楚听到消息,也匆匆忙忙地赶过来,止不住嘘寒问暖地关心。
第154章 委托到了
陈殊还是第一次被这么多人关心;他愕然地看着身边的人,只道自己这一趟去了狄夷解决诡云谲的事情,省略了解臻和自己在丘镇以及后来发生的点滴事迹。
但当他说起刺杀诡云谲的时候;盗骨等人还是倒吸一口凉气。葛期打量着陈殊道:“难怪我收到消息称国师府一夜倾塌,原来是林主帅的手笔。狄夷这次失去国师;狄夷王又伤到根本,应该再无暇顾及边境。我们这昱北关或可安定个四五年了。”
杀诡云谲其实是解臻所为;但解臻贵为帝王;并没有打算揽下功劳;这杀诡云谲的名头自然全让给了自己。陈殊听着微微一顿;抬眼往解臻看去时,只见男人正站在远处;低眉看着旁人呈上来的密报。
他黑衣凝立,似乎察觉到陈殊的目光;很快抬眼,向陈殊缓缓展颜而笑。
陈殊的心忽然如针刺过一般,难受又难舍。
解臻出事的近两个月的时间,葛期和禾闻策找了一个和解臻身形相似的士兵佯装皇帝;假扮在幕后稳住军心;硬是将压力扛了下来。此时解臻回来;自然少不得一堆的事情需要处理,好在解臻散魂后重新聚魂成功,已经彻底记起了以前的事情,处理事情也并不算棘手。
溯原战中狄夷兵败;剩下的残军已经对厉国构成不了威胁。解臻留在边关五日,御驾与陈殊一起清扫一次尾场,便启程先率着一部分士兵返回京城。
他是厉国的皇帝;四个月前因边关危急而亲自出征北关,而今形势已定,已经没有留在这里的理由。反是京城朝中千变万化,需要他重新回归坐镇。
陈殊身为定北将军则留在北关善后。他按照葛期的意见将原来的塞北军和后续的部分援军重新编排,化分三营,部署各营将领。期间又率军出击敌夷,将原本打算重振旗鼓的敌夷残军彻底打散,令其短时间内再无作战的能力。
狄夷的军队被陈殊打得毫无脾气,再加上大都局势不明,连边关将领站队都是个问题,这些狄夷留下来的军队到后来一听到林辰疏的名字就直接撤兵十里,不敢再对抗。狄夷王见边关连连失地,不得不派兵求和。
陈殊写与解臻一封书信询问意见,书写至一半忽然呕血,落得信纸红斑点点。陈殊看着纸张一会儿,终于还是沉默地将纸焚毁,重新拟了一份,飞鸽寄往京城。
解臻的信很快也跟着回来。信上说了和议的要点,而后面一张纸则俱是询问陈殊近况的,末了还提及等陈殊回京城的事情。
还有那幅没有画完的画。
陈殊看着满目水光,他坐在案前来来回回看了一个时辰,这才悄悄地将信收了起来,吩咐葛期和众将准备和狄夷谈判。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狄夷前来谈判的使者是狄夷的九王子乌延珀。比起狄夷一别,乌延珀此番来到边关已经有了身份,他看到陈殊后说了一句“能见定北将军两次风采,乌延珀何其有幸”,便应下厉国所有大大小小的条款,签下和解书,带着书约和手下离开。
乌延珀这一手让葛期等人略感意外,众人又忍不住看向陈殊,心想这人难道与林辰疏见过面,为何要说是两次风采?
不过不管乌延珀怎么奇怪,狄夷退让,总归是件好事。
此时离解臻离开北关又已经过了两个月,最严峻的寒冬已经消逝,北关冰雪融化,万物重新复苏,已有春意悄然而至,天上时有飞鸟扑腾而过,地面碧草开出嫩芽,令暗沉的塞北多了几分亮色。
陈殊清点完手下的将领,终于施发号令,启程返回京城。
一路上人马浩浩荡荡,再循来时的道路往回走去,然而人的心境已然不同。陈殊看过沿途风景,当时曾经心想着能够快点离开解臻,而现在只恨不得就此插翅飞回京城,重新见到那个一直在等他的男人。
只可惜,他的时日可能已经不多了。
陈殊白天随军前行,晚上一人独自面对灯火。倒是有盗骨不讲究,时不时带着荆楚来看他,将他的帐营鼓捣得聒噪,快临近京城的时候更是来得更加频繁,来的时候也是喋喋不休。
“林大人,你说你这次军功盖世,皇上会嘉奖你什么?”
“我刚刚听外头的人说起,说这次皇上回京后又清了一批乱臣,听说官位上还会有大动作。”
“林大人,林将军,你到底在不在听?”
“什么?你说我不守军纪?冤枉啊!我真的没跑出去,真的只是无意间听到的啊!”
“啊啊啊楚妹子!快劝劝你哥别打我!”
“……”
盗骨在陈殊营中闹得鸡飞狗跳,陈殊却忍不住笑笑,还是给了韩珩一个面子,没有当着荆楚的面真的像以前一样将韩珩绑起来。
韩珩喊归喊,第二天还是老老实实地回到军营里面跟着军队行军。他是最普通的步兵,好在本身功力高强,即便被陈殊怎么抓起来教训,隔日还是脚下生风,没有落下队伍。
行军一个月后,京城即将在眼前,陈殊下令命大军驻扎在城外。军队休整一夜后,陈殊第二日率千人将士准备进城,但到了京郊外后,却见原本通向城门的大道上人流稀少,完全不同往日的熙熙攘攘。
众将颇感意外,众人向城门又行了一段路程,忽见远处有京城护军一字排开,军中有人执旗,上有皇室“解”姓字样,正迎着风向他们展开。
皇旗飞舞,忽地一声鼓领声而起,紧跟着数百大鼓隆隆大作,在地面上激荡回响,让人不禁热血澎湃。
从北关回来的将士立刻循声往城墙上看去,却见城门口站着无数官吏,小到四品官员,大到尚书翰林,人头黑压一片,正看着他们骑马凯旋归来。
城前城下数千道目光交汇。
战鼓擂擂,百官出行,如此声势,当有帝王亲临。
陈殊见状,亲自带领身后将士来到城墙正前方。他今日穿着红襟银甲,衣摆随着风声飞起,驱马来到城门面前,解下头上戴着的银盔凤羽。
他的目光开始看向城门口,一遍一遍地寻找着男人的踪迹。
“定北将军接旨。”也就在这时,忽地鼓声息止,一声嘹亮高亢的声音响起,是解臻随身内侍总管洛总管的声音。
这时候颁旨……陈殊微微一愣,一步跨下马匹,正要跪地领取,却听洛总管的声音再度响起,让他止住了动作。
“林将军,皇上说你不用行跪拜之礼。”洛总管道。
他此言一处,无论是城门口的文武百官,还是城外归来的将士都面露惊诧,各自互看了一眼。
天子面前能够不行礼的很少,本朝只有林辰疏有此特权!
洛总管的声音已经再度响起,他朗朗道:“京城林辰疏,承元二年列榜眼之位,护驾有功,后司六品青山刺史一职,破齐氏谋逆一案,次年升任四品廷尉少卿,替朕解承山之围,后任三品御前侍卫,尽忠职守,于边关告急之时,挑起定北大梁,率军出征北关,告捷而归。林卿为朕效忠,身先士卒,鞠躬尽瘁,为国立下赫赫战功,解救危难,恩泽国与百姓,故此,特封林辰疏——”
——敬宁侯。”
洛总管的声音清晰地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头,众人越听越惊讶,当听到特封之时一个个都提起耳朵,再听到“敬宁侯”时,俱是无比惊诧。
林辰疏战功卓绝不假,但那敬宁侯可是个、可是个……
直至尾声带了“钦此”二字,才有人反应回来,林辰疏被赐的是异姓侯!
古来异姓侯都是为国立下战功之人,若论起地位绝对比宰相、太尉等辅政大成还要高,林辰疏不过二十多的年纪,竟然在此就被册封为侯王!!!
当今的皇上竟待林辰疏如此丰厚。
众人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低头作揖的红襟轻甲男子,有震惊、有好奇、有羡慕、有嫉妒,亦有了然。直至城门口众臣忽地让出一条道路,有一玄衣男子从中走过。
陈殊还在低着头看着地面,忽地看到有一只金边黑靴伴着衣摆的动静出现在他的面前,他这才缓缓地抬起头,慢慢地看向眼前的人。
解臻戴着十二毓的帝冠,明珠在他眼前晃动,却有深沉的目光正定定地看着他,男人一身玄衣龙袍,身形挺拔,一如每日所想的那样出尘卓绝。
“陈殊……”他听到解臻唤他的声音。
“皇上。”在此刻,陈殊从未有一次这么想叫上解臻的名字,他张了张口,最后还是露出笑容,认真地回道:“谢皇上。”
解臻目光微动,忽然在众目之中突然伸出手,拉过陈殊的手腕,带着陈殊登上京城城墙。
众臣再度愕然,用目光去追逐两人的身影。
“皇上?”陈殊亦愕然,他抬眼看向解臻。
解臻拉着他撇开百官视线,站在城墙上眺望前方:“陈殊,这是你的军队。”
陈殊跟着解臻的目光望去,但见城墙上俯瞰而下,归来的将士列队整齐,此时正纷纷下马,朝着解臻跪拜。
“嗯。”他回应道。
“你看,这也是你为朕打下的江山。”解臻又道。
眼前旌旗猎猎,天地浮云,浩土万里。
“……嗯。”以前为解臻做事从没有真正认真过,更别说里面有几分真心,可这次陈殊却听得十分认真。
他慢慢回握解臻的手。
天边有飞鸟飞过,树枝发出新芽,远山染上绿意,碧空如洗,看不尽的江山诗画。
解臻已经轻轻笑了起来,他侧头看着陈殊的侧脸,温声道:“陈殊,我想和你一起共享这江山。”
陈殊看着远处的目光忽然微微颤抖,但他很快也露出一个笑容。
“我也想。”他回道。
城墙下又有洛总管在宣读将士嘉赏,有凯旋而归的将士出列一一领旨,向城墙上的二人叩首谢恩。
解臻和陈殊一道看着众人,身影迎风而立,彼此的手却紧紧交握,没有再松开。
白云悠悠,有悲有喜,浮云刍狗,有聚有散,有人极眺视线,遍扫整个京城城内城外。
“仪清居让我们找的人,是他们两?”城郊外的山上,有人问道。
“嗤——”回答他的是一声从巨兽的鼻音里发出的嗤音。
说话的人低头看着身下给自己当坐骑的雪白巨兽,轻轻揉着对方的毛发,随后低声道:“可如果是他们,我忽然有点下不去手。”
“他反正也快要死了。”白色巨兽沉默了一会,突然开口说出人言。
“……”这回轮到白色巨兽上的青年沉默了。
他坐在巨兽上看了许久,终于低声喃喃道,“神君大人,你说,这大道到底是有情还是无情?”
*
而此时,在京城内的一处府邸上,府上白纸贴壁,有丧联作对,嘤嘤的啼哭不断地从府上传来,俨然府上有人死去。
一个褐衣青年正在缓慢前行。他的走姿非常奇怪,有如木偶提线,走得异常缓慢,但路过这座府邸面前,他似有反应,目光露出一丝清明,流露出些许挣扎,想要向府上呼救。
但他的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