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媚色天香-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及昨夜情景,她面上禁不住染上一层绯色——
真是没想到,上辈子那般深沉寡言的他,这辈子竟全然变了一个人似的,花样一个接一个,就仿佛将娘给她的小册子学过一般,直教人应接不暇……
察觉自己又不自觉回想起来,她慌忙收回心神,哪知正在此时,腰间却忽然伸来一只大掌,轻而易举的将她捞到了腿上,低声在她耳边问道,“脸怎的这般红?”
安若又惊又羞,忙找借口道,“热的……”
却见他低低一笑,“孤为王妃宽衣,嗯?”
第53章
安若又羞又躁; 又怕他真要乱来,忙求道; “王爷,很快就到妾身家了。”
“娘家。”
他立刻纠正她; “王府现在才是你的家。”
“是妾身失言,”
安若妥协道,“一会儿就要见到妾身的家人; 求王爷千万不要叫妾身丢脸。”
独孤珩笑似春风,“这么紧张?王妃以为孤是那等白日宣淫的登徒子吗?”
安若,“……”
就好像他没做过一样。
当然; 独孤珩也没急色到那种程度; 方才不过与她开开玩笑,然此时眼见娇妻紧张娇羞,芙蓉玉面; 却忍不住一阵蠢蠢欲动。
只是阮家本就离得不远; 不能由他胡闹; 只好将人揉搓一番; 聊解心头燥火。
如此一番; 待安若又红着脸将衣衫整理好; 马车也停在了阮府大门外。
透过车帘,已经看见阮家人皆已穿戴整齐在门外相迎; 独孤珩咳了咳,扶正衣冠,重新做出镇北王的正经模样; 安若暗自好笑,也赶忙再度理理仪容,随他下了马车。
二人落到地上时,阮家人已经在行礼,“恭迎王爷王妃。
眼看离上轿时不过短短两日,再回来的时候,父母已经对自己用起了敬语,安若不禁一阵鼻酸。
独孤珩和声道,“岳父岳母不必多礼,快快平身吧。”语罢亲自伸手,将阮青岚虚扶了一把。
安若也跟着上前将娘扶了起来,秦氏忙顺势看向长女,见其衣着华丽,头上簪的首饰缤纷耀眼,面色更是红润,一瞧就知过得不错,这才终于放下心来。
庆州城百姓都听说了今日王爷陪王妃回娘家,街道上一时围了不少百姓,加上独孤珩从王府带出的侍卫仪仗,叫场面看起来甚是浩荡。
乳母怀中,快一岁的小娃儿阿皓还从未这般热闹的场面,尤其长姐衣着华丽,环佩玎珰,更加他兴奋不已,朝安若伸手,发出咿咿呀呀的奶音,“家家……”
安若心软成一片,忙也朝小家伙伸手,“长姐抱。”
大姑娘如今已是尊贵的王妃,乳母有些迟疑,不禁看向秦氏,秦氏也道,“没得叫他弄脏了王妃的衣裳。”
安若笑道,“没事。”
依然将小娃儿接到了怀中。
小娃儿更高兴了,依然“家家家家”的叫不停。
独孤珩好奇,问安若道,“他在说什么?”
安若答他,“阿皓是在叫姐姐。”
小家伙七个月开始叫人,除过爹娘,最先会的便是姐姐,可着实将安若芳若两个姐姐哄得欢喜不已,却又叫明瑜十分郁闷,一有时间就凑到小家伙跟前教“哥哥”的发音,怎奈小家伙不太用功,只会冲他咧嘴笑。
阮家姐弟都生的好模样,最小的这个也不例外,小家伙白白嫩嫩,双眼皮大眼睛黑黑亮亮,十分惹人喜爱。
眼看着娇妻抱着这么个神仙娃娃一样的小人儿,独孤珩忽然忍不住心间一动,也伸手道,“给我抱抱。”
这叫阮家从上到下都是一愣,王爷竟然要抱阿皓?
秦氏与阮青岚相视一眼,只怕幺儿太小,会给王爷女婿惹出不便,然未等说什么,却见长女已经将小人儿送到独孤珩怀里,还叮嘱道,“阿皓不轻,王爷要小心。”
独孤珩将小人儿接到手中,果然感觉比想象中要沉甸甸,不过这点重量对于他,也还是相当轻松的,他往高处掂了掂小娃儿,笑道,“尚可。”
他身高马大,小阿皓还是头一次被人举得这样高,视野与平时都不一样,小家伙眼睛蓦的睁圆,一副极是新鲜的模样,咯咯的笑出声来。
这世上恐怕再没什么比小娃儿的笑声还要动听的声音,独孤珩心情大好,且忽然有了一种奇妙又新鲜的认知。
——原来小孩子是很可爱的。
见此情景,阮家人都放了心,一时间心生欢喜,一旁围观的百姓更是瞧了新鲜——原来在他们心间犹如谪仙一般的王爷,也是会逗弄小孩子的。
当下不知多少人羡慕阮家夫妻,又有多少小娃儿羡慕起阮家的小奶娃儿。
礼数已经见过,又见周遭聚集了那么多百姓,阮青岚怕惊扰贵人,忙叫乳母将幺儿接下,又对独孤珩与安若道,“家中已经准备妥当,请王爷王妃移步稍歇。”
独孤珩颔首应好,一家人便就此迈进了大门。
依照规矩,男女该分堂而坐,独孤珩被岳父请去了前院的会客厅,明瑜今日特意向书院告了假,也在一旁相陪。
安若则随着娘和芳若去了后院,秦氏这两日不知攒了多少话要与女儿说。
“太妃那边可好?你这几日可有去请安?”秦氏一落座就赶忙问道。
方才她已经看出,王爷女婿对女儿是不错的,她现如今只担心女儿的婆婆,那位太妃守了好几年寡,看面相就像是挑剔之人,自家的出身又摆在这,秦氏最担心女儿在婆婆那里吃苦。
没了外人在,娘终于没再唤自己王妃,安若心里舒服多了,此时只笑笑道,“娘别担心,我每日都去给太妃请安的,太妃待女儿也不错,并没有为难。”
这倒也是实话,尽管李太妃待自己还并不算很热络,但与上辈子满是厌恶相比,可实在是好多了,她每日过去请安,说上两句话便自觉告退,对方也不曾刻意为难,她便也知足了。
秦氏见女儿不像说假话,也放下心来,紧接着,又从袖中摸出一个荷包,交与安若道,“这个听说很有用,你快收好。”
安若接过瞧了瞧,不明所以的问道,“这是什么?”
秦氏道,“求子符,是从凌秀山上的观音庙里求来的,据说最是灵验。”
“……求子符?”
安若吓了一跳,“凌秀山可不近,您什么时候去的?”
未等秦氏回答,在一旁憋了许久的芳若忍不住抢答,“昨日去的,昨日娘特地天不亮就出了门,傍晚才回来的呢!”
可不是,那凌秀山据庆州城足有百里,来回一趟少说也要一整日的时间。
安若颇有些哭笑不得,又心疼娘奔波,无奈道,“娘您何必?”
芳若也老成的叹气,“姐姐没成亲时您操心姐姐成亲,眼看着刚成亲您就操心姐姐生孩了,啧。”
却遭来娘的嗔怪,“小孩子家插什么嘴?你姐姐现如今嫁的不是普通人家,子嗣至关重要,为娘不操心谁来操心?”
说着不再理会小丫头,只专心对长女道,“王爷身份贵重,子嗣大计如今都担在你肩上,你切莫掉以轻心,这个求子符只是一方面,你平素在府中也要注意,少吃寒凉之物,肚子养的暖暖的才容易有孕。”
出了嫁便是大人,从前娘哪里会同自己说这些?安若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只好连连应是,将那求子符也揣进了袖中。
其实不必娘说,她自己也已经注意起来,上辈子在武王府时,她被高霁正妻害得误喝下红花,致使无法怀孕,后来便是独孤珩夜夜专宠与她,肚子也没动静。
她喜欢孩子,这辈子想有属于自己的孩子,也替独孤珩孕育子女,延续血脉。
咳咳,想来某人这般勤恳,应是不会有问题吧。
~~
在阮府中吃罢午饭,安若与独孤珩启程回了王府。
因怕再引起百姓围观,二人特意挑了午后人少的时候回程。
安若昨夜的睡眠仍是不够充足,时下坐在摇晃马车中,不由得起了睡意,独孤珩看在眼中,主动伸手揽过她的腰,道,“睡会儿吧,等到了孤会叫你。”
他的怀抱宽阔而温暖,安若放下心来,道了声谢王爷,便闭眼睡了过去。
等再醒来的时候,马车已在王府后院停下。
二人下了车,独孤珩道,“你再回去歇一会儿,孤有些公务要处理。”
方才马车里迷迷糊糊间,仿佛听见侍卫跟他禀报汴京有什么旨意到,想来该是什么大事,安若点头应是,便先回了怡心居。
方才从娘家带了些花罗雪绢,是近来织坊所出的上上之品,父母专门为她留好,叫她带回孝敬婆母的,她需回去更衣梳妆,再去李太妃那里走一趟。
安置好娇妻,独孤珩回了自己的书房,左长史闫章早已候在门外,见他回来,忙上前秉道,面色严谨道,“王爷,汴京来旨,宣旨使正在府中等候。”
独孤珩神色如常,“宣。”
阎章面上确实一片难色,又禀报道,“王爷,来者不善,他们此次仿佛要拿王妃说事……”
独孤珩却笑了笑,“无妨,叫他进来便是。”
阎章只好应是,出去请人。
没过多久,便见他领着一个文官模样的人进了书房。
来人约莫四十来岁,一身汴京朝廷官服,看起来似乎官位还不低,进入房中朝他不卑不亢的行了个礼,“宣旨使曹诚见过镇北王。”
独孤珩做亲和状颔首,又道,“不知曹大人此来有何贵干?”
曹诚掏出一个金黄信封,递向他道,“陛下派曹某此来,乃是因王爷前不久大婚一事,朝廷已经查明,王妃出身江南阮氏,于去年陷害武王世子的阮青江为一家,朝廷及陛下皆以为,此事颇为不妥。那阮清江一家所犯罪过,乃是诛九族的大罪,王爷没将这逃到庆州的其弟阮青岚一家缉拿归朝廷,已是不妥,又如何能娶其女阮安若为王妃?”
曹诚咳了咳,以汴京景帝的口吻道,“陛下口谕,还望镇北王严于律己,亡羊补牢,废去阮氏女王妃之位,将其一家捉拿归案,交归汴京大理寺法办。”
第54章
书房中; 这位曹姓宣旨使话音才落,左长史阎章把已经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朝廷明令; 身为藩王,婚丧嫁娶等大事皆要奏禀朝廷; 所以早在王爷与阮家定亲之时,王府已经将消息送去了汴京。
阎章知晓阮家来历,一直有点担心会有人拿武王府与阮家的瓜葛来做文章; 没想到,现在果然来了。
算下时间,今日不过王爷大婚第二日; 加上曹诚一路赶来的时间; 汴京那边定是才收到消息,就立刻下了旨意。
那武王前世子本来就是咎由自取,这高氏景帝更是过分; 居然还要王爷废掉王妃; 将王妃一家送去汴京……
当然; 以他对王爷的了解; 这是断不可能的。
阎章只是担心; 这姓曹的一上来就拿圣旨压人; 却不知王爷要怎么回应?
阎章屏息静气,悄悄觑了觑王爷脸色。
却见王爷却先不应那曹诚的话; 只淡笑一下道,“贵使一路远道而来,想必辛苦; 不若先去休息一下,孤着人安排。”
曹诚并不领情,石头似的硬邦邦道,“请王爷先办正事要紧。”
独孤珩哦了一声,却似浑然没听见他方才那番话一般道,“何来正事?”
这叫曹诚一顿,脸色更是不好起来,“方才在下已经将陛下旨意传达,再说一遍也无妨,江南阮氏乃祸害武王世子真凶,王爷新娶的这位王妃一家也乃朝廷侵犯,陛下圣旨,要您废其正妃之位,并捉拿其家人,交与朝廷法办。”
“笑话。”
独孤珩终于正经起来,冷声看他道,“孤与王妃乃拜过天地的夫妻,曹特使以为,孤会做出这等罔顾人伦的牲畜之事?”
罔顾人伦,牲畜……
阎左史险些没憋住笑。
——还是王爷厉害,这两个词用在高氏身上,可真是最最恰当不过。
曹诚脸色更是不好看了,奈何却不敢发作,只好又道,“请王爷三思,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还望王爷以身作则,切不可罔顾国法,包庇罪犯才是。”
“罪犯?”
独孤珩冷笑一声,抬眼看他,“曹特使难道不知,那日射中武王前世子高霁左眼的那支箭,乃是由孤而发?与其说孤的王妃是罪犯,不若直接来说孤的好。”
曹诚大惊。
他虽然早知道那武王世子之死与镇北王有关,却没想到,对方会直接说出来。
镇北王是何意?
曹诚暗自思忖,只能小心道,“王爷玩笑了,您那时早已回了庆州,武王前世子乃是在临安遇害,怎么会是您做的?”
独孤珩依然笑道,“所谓明人不做暗事。孤当时的确身在临安,高霁也是知道孤在,为了追孤才中箭,孤绝不打诳语,那么现在曹特使觉得,此事有罪的可还是王妃?孤一箭射中高霁左眼,令其惨死,依照律法,又该如何处置?”
他虽是在笑,却令人遍体生寒,曹诚明白事情不对,只得硬着头皮道,“如果王爷所说是事实……那便是削藩降位的大罪,依照律法,当时贬为庶人,再依照大理寺法办。”
话音落下,曹诚自己也是一头冷汗,书房中刹那死寂。
然须臾,却见独孤珩又笑道,“那曹大人觉得,孤会叫你这么做吗?”
曹诚垂首屏息,半晌,只敢道,“小的只知道,独孤氏一向忠于朝廷,王爷乃光明磊落之辈,定不会忤逆陛下。”
独孤珩又笑了,笑过之后,却陡然将面色转冷,道,“孤不是傻瓜,若有一日有人刀架在脖子上,自然会先选择保命。”
语罢,却将话锋一转,又对曹诚道,“不过,孤倒是甚为佩服曹大人,您出发前,对此来庆州可有胜算?可是确定孤会将王妃交给你?”
曹诚只当自己已是凶多吉少,却也并不服软,坚持道,“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纵使小的今次在劫难逃,也无愧于陛下朝廷。”
语罢,便是一副英勇等待就义的模样。
独孤珩叹了口气,兀自端起手边茶盏,喝了口茶,悠悠道,“曹大人何必将话说得如此严重?孤难道是轻易杀害忠良之人?你这个年纪,想必已是有家有室,要是死在我庆州,家中妻儿该当如何?”
曹诚又是一愣,这镇北王又是什么意思?不是要杀他,也不把阮家人交给自己,他到底是要做什么?
却见独孤珩搁下茶盏,却径直将方才曹诚递来的那封信给撕了。
曹诚傻住,“王爷!此乃陛下圣旨……”
却被独孤珩轻飘飘打断,“曹大人远道而来,一路风尘仆仆,还是先去歇息要紧。”
说着吩咐阎章,“好好招待曹大人。”
阎章应是,忙上前道,“曹大人,请吧。”
曹诚深知此时人为刀俎他为鱼肉的道理,只能先跟着下去。
……
~~
此时,对于前院的一切都浑然不觉的安若,才见到自己的婆母李太妃。
其实她已来了懿兰苑,却被告知婆母正在午睡,一直在堂中候了两盏茶的功夫,才见徐嬷嬷将李太妃扶出来。
要知道往常这个时辰,李太妃早已起了,红菱陪在主子身旁,不由得暗自猜想,莫不是今日王爷陪主子回门惹了李太妃不快,是在故意拿乔?
不过,仔细一瞧,这位太妃气色有些不太好,有些没精打采的样子。
安若见状忙问,“母亲可是不舒服?可要儿媳去传府医?”
李太妃疲惫摇头,“不必了,我这是老毛病,府医那里也没甚好法子。”
徐嬷嬷也在旁解释,“启禀王妃,太妃这是当初生王爷时落下的病根,每到天冷或风大的时候,就要犯一犯。”
安若明白了,点了点头,却听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