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宏图-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内的区域,射出一波茂密的羽箭。
  敌军的新一波攻势被提前终止,头目和喽啰们不得不仓惶后退。趁着两军脱离接触的瞬间,堵在营内门口的汉军步卒们迅速从方阵正中央让出一条通道。左三都两百名骑兵在都将李京的带领下,喷涌而出。于加速跑动中组成一个锐利的枪锋,直戳敌军正中央!
  “那还不是刚才跟我一样的战术?到头来还得劳姓宁的冒死相救!”杨光义的眉头迅速皱成一团,对韩重赟不肯吃一堑长一智的举动,非常困惑。然而,很快,他脸上的困惑就被惊讶所取代,拉住坐骑持枪而立,目光死死盯着营门外的战场,瞠目结舌。
  不光左三都奉命主动出击,战斗力最弱,绝大多数坐骑都换成了矮小愚笨漠北马的左二都,居然也冲出了营门。后者没有追随前者加速冲击敌阵,估计也追赶不上。后者在营门口,自家步卒的队伍前,缓缓聚拢,缓缓组成了一个方阵。宁子明宽宽的背影,就像一块长满了青苔的石头,横亘子在整个队伍的最前方,巍峨挺拔,风吹不倒,雨亦无法奈何其分毫。


第四章 虎雏(九)
  “这愣小子,又要干什么?”刹那间,杨光义的心脏就悬到了嗓子眼儿,质疑的话脱口而出。
  虽然打第一次见面时起,他就不喜欢宁子明,但是他却没恨到了巴不得对方立即去死的地步。更何况此刻二人一道被山贼们困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旷野当中,如果宁子明和左二都拼光了,汉军的反击力量就会又下降一大截。大伙平安脱险的机会,也同时又会减少数分。
  然而战场行事瞬息万变,此刻杨光义想要阻止宁子明带领左二都骑兵出击,已经根本来不及!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将堵窟窿的任务交给自己的副手,然后拨转坐骑冲向营门。以便发现宁子明遇险之后,也像先前此人发现自己遇险时一样,不顾一切舍身相救。
  “不要轻举妄动!”还没等他冲到营门口儿,韩重赟坐骑,已经将去路牢牢封死。“是小肥自己要去的,他说至少有六分把握能全身而退!”
  “怎么可能?”杨光义瞪圆了猩红色的眼睛,大声质疑。先前敌我双方还是相互试探阶段,他率部出击,都差一点身陷重围有去无回。此刻激战正酣,对手明显已经使出了全力,宁子明怎么可能从敌阵当中轻松杀进杀出。所谓六分把握,无非是安韩重赟的心,让身为主将的后者不至于进退两难而已。
  “他坚持要出去试试!”韩重赟心里原本也没多少底气,看到杨光义的反应,愈发头皮发麻。然而,作为一军主帅,他却不能因私废公。咬了咬牙,瓮声瓮气地说道:“既然左三都和左一都已经相继出手,左二都就没有理由继续留在营内。反正早晚他都得上阵,跟李京在一起,好歹彼此还能替对方分担一些。”
  这番话,完全是自己给自己吃定心丸。不仅仅杨光义听了之后,脸上的表情愈发焦急。韩重赟本人,额头上也涌出了无数虚汗。
  左三都的老卒数量,远远高于左二都。左三都的大部分漠北马,也都换到了宁子明麾下。因此这两都骑兵,无论在奔行速度还是战斗力方面,都不属于同一个档次。亦不可能,分别承受一半儿的压力。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韩重赟与杨光义两个忐忑不安的时候,左三都骑兵在都头李京的率领下,已经切入了敌阵。情知到了危机时刻,新兵老卒人人拼命,一个个将战马催得快若闪电,专门捡着敌军当中的弓箭手和刀盾兵位置践踏,所过之处,惨叫声响成了一片。
  仓促间,敌将根本来不及调整部署。只能就近命令长矛兵和自家骑兵上前拦截。而仓促接到命令的绿林长矛兵和骑兵们,也压根儿没时间组织阵形。只能一股股飞蛾扑火般冲过去,或者被汉军左三都骑兵直接杀死,或者被远远地甩在战马的屁股后,对着一股又浓又湿的烟尘大喊大叫。
  也有一些绿林中自认的高手,主动冲上前拼命。然而,他们平素赖以成名的武艺,在高速奔行的成队骑兵面前,忽然变得粗疏了十倍。
  “杀!”都头李京对着突然闯到自己面前的一位古铜脸绿林好汉,拧枪便刺,根本不管对方手中的长刀已经快抵达自己头顶。古铜脸高手不愿意跟他同归于尽,只能收刀斜挡,将雪亮的枪锋从身前推开。没等他再度挥刀还击,李京连人带马已经从他身边疾驰而过。
  第二杆骑枪如飞而至,逼得古铜脸放弃追杀李京的心思,横刀阻挡。第二名骑兵一击不中,立刻随着李京的马尾远遁。随即,是第三杆骑枪,第四杆骑枪,第五杆骑枪!古铜脸连挡五次,一招未能还击,急得哇哇乱叫。然而,第六,第七,第八名骑兵,又相继从他面前跑过,每个人都只狠命一刺,然后“立刻”消失,绝不多在他身上耽搁分毫
  当第九杆骑枪刺至的时候,古铜脸已经汗流浃背,两臂发麻。第十杆骑枪却紧跟着第九杆而来,“噗”的一声,从他的肩窝刺了过去,挑断了他的锁骨。第十一杆骑枪刺中了他的小腹,第十二杆骑枪将他从马背上撞了下去,死不瞑目。
  “别恋战,围着营地兜一圈即回!”李京挺枪刺死了一名挡路的土匪头目,又用马蹄将另外一名躲避不及的土匪弓箭手踩得筋断骨折。此番出击的目的是打乱敌军的进攻节奏,打击敌军的士气,所以他绝不会突入敌阵太深。在营门口捡完了便宜,立刻拨转马头,带领麾下的骑兵们向着营地左侧迅速反卷,蹄声“的的”,将营墙附近正准备翻发起第三次进攻的敌军,踩得抱头鼠窜。
  分布在营地左右两侧和正后方土匪,整体数量和个体实力,都远不如他们营地正门方向的同伙。骤然遇到打击,立刻被汉军骑兵从阵地中央,切成了血淋淋的两层。前面一层,背对着李京和左三都的汉军骑兵,依旧在试图翻墙而过。后面的一层,则仓惶向远处撤去,再也无法给前面的自家袍泽提供任何支持。
  “李将军!”
  “李将军威武!”
  ……
  营地内正在鏖战的汉军步卒看到自家骑兵大展神威,士气瞬间暴涨。手中长枪快速挥动,将正在翻墙的土匪们一个接一个,就像扎蛤蟆一样刺了下去。忽然发现身后动静好像不太对的悍匪们,则军心大乱,一边与营地内的汉军周旋,一边惊慌地回头。很快,攻势就再也坚持不下去,调转头,乱哄哄地逃得远远。
  “传令,别追了!集中所有力量,正面凿穿营门!”又一次被弄了个灰头土脸,北方绿林道第二号人物,独眼狼孟凡润大声吩咐。
  他的左眼在一次火并中被射瞎,只剩下右面一只眼睛可以视物。然而,却丝毫不损于他在太行山中的威望。特别是在最近一段时间,总瓢把子呼延琮久病在床的情况下,靠近泽、潞两州的大小山寨,几乎个个都被他拉拢在手,个个都开始唯其马首是瞻。
  “凿穿,凿穿!”其他几个山大王们,气急败坏的重复。以十倍于猎物的兵力,却迟迟没有任何建树,反而被猎物硬生生从身上咬下了好几大块肉。对他们这些人的声望,绝对是个重大打击。如果再拖延下去的话,哪怕泽州守军,没胆子赶过来救援韩重赟等人。他们自己麾下的大小喽啰们,也会开始怀疑此战的价值。也会开始偷偷地保留力气,以备不时之需!
  “呜——!呜——!呜——!”负责传令的喽啰兵们,奋力吹响号角。将几个山大王的共同决定,一遍遍向四下里重复。
  “呜——!呜——!呜——!”四下里,各寨喽啰纷纷以号角回应,每一声,都充满了愤怒与焦躁。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黑漆漆的旷野中,低垂的苍天下,数不清的号角声来回激荡。宛若饿急了眼的狼群,在对着天空发泄心中的绝望。
  “呜——————————————!”猛然,一声低沉的牛角号,将先前的所有声音撕得粉身碎骨。
  号声起处,汉军左二都忽然向前开始移动。不似左一都和左三都,他们移动得一点儿都不快,甚至有点儿对不住骑兵的名声。
  他们的队形,也与前面两支骑兵截然不同。不是那种便于穿插冲刺的楔形,也不是常见的修长型攻击三角。而是一个方方正正的石块,带着马蹄击打地面的“轰隆”声,缓缓前推。队伍的正前方,没有任何突出点。四十杆骑枪,在马背上被端成了笔直的一道横线。


第四章 虎雏(十)
  每排四十杆骑枪,每杆枪之间的距离不足六尺,每两匹战马之间,则仅仅可容纳下乡邻的大腿和金镫。
  总计五排骑枪,前后两排之间,距离只有丈八。稍稍超过骑枪自身的长度,后排的枪锋,紧追着前排马尾。
  两百汉军健儿排着呆板的方阵,踩着同样的步伐,缓缓向前。
  如果不看他们的下半截,没人会把他们当作骑兵。如此密集的队形,只有步卒发起进攻时才会采用。而步卒对于这种齐整的方阵,通常也无法维持太久。一旦敌我双方发生接触,有的人自然会因为身手高超而突前,有的人则很艰难才能杀死对手,或者倒在对手枪下,他们所在在的位置自然会向内塌陷。因此用不了多长时间,整个方阵前半部分就会变得犬牙交错。
  但是今天,宁子明却异想天开地,将步卒方阵给搬到了马背上。将骑兵进攻时灵活、犀利、迅速等诸多优势尽数丢弃,退而选择了像步卒那样尽最大可能地列阵而战。为了避免队伍因为移动过于缓慢,而成为羽箭的重点照顾目标。他甚至给每一名骑兵都配制了一面木头做的盾牌。戳在马鞍上,就能护住整个前胸。盾牌右侧还专门留了一个半月型豁口,刚好能架住骑兵紧握于右手中的枪杆。
  数名绿林好汉策马急冲而至,看到忽然横在自己必经之路上的枪林,脸上明显露出了一丝愕然。这不是骑兵!任何稍有作战经验的人都知道,骑兵的强大攻击力,一半儿来自于胯下战马的速度。一旦失去速度优势,骑兵在单打独斗中,甚至连最普通的朴刀手都不如。后者完全可以凭借灵活的步伐跳到骑兵侧后,然后趁着战马艰难转身的功夫,给马背上的骑兵致命一击。
  然而,谁也不能说那整整五排缓步前冲的队伍,是一伙长枪步卒。虽然他们舍弃了速度,但居高临下的优势却依旧在。并且他们也轻易不会落单,两名相邻的骑兵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空隙,盾牌贴着盾牌,马镫蹭着马镫。无论谁想绕到一名骑兵的身后,都必须先承受两到三杆骑枪的攻击。
  “稀嘘嘘——!”没等绿林好汉们从错愕中恢复清醒,他们胯下的坐骑抢先做出了反应。奋力将身体侧转,几乎贴着对面的骑兵方阵向两翼奔逃。
  作为聪明而又敏感的动物,战马出于本能地,避免将自己和主人送进险地。然而,这个本能,今天却断送了其主人的性命。被战马带着侧转身体的绿林好汉,很难再对骑兵方阵产生威胁。而缓缓向前移动的骑兵方阵里,却至少有三到四杆骑枪同时刺向了他的身体。
  “啊——!”被刺中的好汉厉声惨叫,凄凉而又不甘。论武艺和马术,他们个个都能打对面十个。可是他们连施展武艺和骑术的机会都没有,便被迎面而来的骑枪给扎成了筛子!
  “轰!轰!轰!轰!”整齐的方阵继续向前。冰冷的枪锋上,染着星星点点的红。作为第一批尝试新战术的骑兵,左二都的弟兄们个个同样震惊异常。几乎没有人敢相信,平素对骑术要求最高,同时也最为惨烈的马上对决,竟然会变得如此简单!
  你几乎不需要做任何动作,只要努力保持队形即可。敌将会主动往你的枪尖上撞,并且在相撞之前的一瞬间,还会被其胯下的战马带着侧转身体,露出防御最为虚弱的软肋!
  你也不需要考虑如何躲避敌军的攻击,左右两侧紧挨着自己的同伴,胯下战马根本没有改变方向的余地。此时此刻,人和坐骑都只剩下了一个最简单的选择。向前,向前,杀死对手,从对手的尸体上踏过去,直到前方空无一人。
  “呃!呃!呃!呃!呃!”几个反应速度足够快,及时拉住了坐骑的绿林好汉看着缓缓前推的骑兵方阵,嘴里发出绝望的悲鸣。
  以往的骑兵对决,双方摆出的都是纵阵。交手的瞬间也都是一对一,一击不中即扑向下一个,绝不会出现一个人同一瞬间需要应付三人以上,或者停下来马来互相对砍的局面。而现在,他们却弄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同时面对几杆骑枪,也找不到任何空隙与敌人错镫而过。只要两军相交,就是一个打一群!
  “轰!轰!轰!轰!”正在小步加速慢跑的漠北马,可不管对面的人是否停下来观望。食草类动物合群的特性,使得它们在彼此靠近时,本能地生出一种安全感。而只要整个队伍中大多数的同伴都在继续前进,它们就不会单独停在原地。只会随着大队迈动四蹄,无论挡在前路上的是虎豹还是豺狼。
  “奶奶的!”虎头寨大当家张黑虎朝地上狠狠吐了一口浓痰,大声叫骂,“真他奶奶的邪门儿。走,好汉不吃眼前亏,咱们绕到侧面去!”
  “绕,绕侧面去!”周围骑着马的绿林好汉齐声响应,纷纷拨转坐骑,设法躲开方阵的正面。四十匹战马并行,宽度不过百步。只要避开正对着方阵这一百步的宽度,大伙就可以重新从攻击其侧翼,给刚才稀里糊涂死去的其他豪杰讨还血债。
  他们的想法非常聪明,只可惜,此刻战场上的骑着马的绿林好汉只是少数。九成以上的其他山贼,都没有坐骑,只能徒步接敌。看到庞大的骑兵方阵朝着自己头顶压来,他们也本能地选择了避其锋樱。一时间,骑着的好汉与徒步的豪杰你推我搡,彼此争相夺路,居然在战场上挤成了一个个疙瘩,谁也无法达成最初的目标。
  “保持队形!”“保持队形!”“保持队形!”汉军骑枪方阵中的为数不多的老兵们,扯开嗓子向四周提醒。作为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幸存者,他们对战机的觉察远超过常人。经历了最初的震惊之后,迅速就意识到,己方看似胡闹的骑兵密集方阵,是今晚大伙脱困的最佳选择。顿时一个个抖擞精神,将平素训练时要求的动作,不折不扣地执行到底。
  “保持队形!”“保持队形!”“保持队形!”方阵中的汉军新兵,嘴巴机械地重复。对于骑战,他们心中并没有太多固定概念。既然宁将军觉得密集阵形好用,既然老兵们主动带头,大伙就毫不犹豫选择追随便是。反正换一种阵形和作战方式,效果未必如眼前好。大伙也未必能打得如此轻松。
  在老卒和新兵们的齐心协力下,骑枪方阵,变得愈发严整。像一把笨重的梳子般,沿着略带一点向下坡度的地面,笔直地向下推进。遇到挡路的敌军骑兵,碾过去直接扎成筛子。遇到挡路的步卒,也是碾过去直接扎成筛子。
  他们的速度算不上快,漠北马也从不以速度见长。然而,他们在行进时,却不带丝毫停滞。一伙来不及躲避的绿林朴刀手,转眼间就推翻在地,然后不见踪影。一伙绿林弓箭手慌慌张张地射了几支雕翎,然后撒腿向两侧奔逃。跑得最快的十数人侥幸逃出生天,跑得稍慢的数十人,却被骑枪接二连三地戳倒,然后被马蹄踩成一堆堆肉泥。
  “呀——!”眼睁睁看着一百多名同伙,连个泡都没冒,就被骑枪方阵活活碾死。紧跟在弓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