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宏图-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来传递命令的小吏王光顿时吓得一哆嗦,赶紧躬下身子,大声回应,“没,没定数。按,按道理,是,是任期满了之后,才回汴梁听候安排。然,然而有,有时候中书省觉得需要,也,也可以,可以临时做出决定。”
  “有时候是什么时候?”郑子明笑了笑,继续低声追问。
  连续几年在刀光剑影里打滚儿,他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怎么看怎么都人畜无害小肥。稍微皱一皱眉,两眼之间便有杀气翻滚而出。
  中书省小吏王光,被铺面而至的杀气逼得连连后退。大颗大颗的冷汗,顺着额头鬓角滚滚而落。“大,大灾之后。或者,大疫之,之后。或者,或者,朝廷中有大事未决,需要,需要征询地方上的看法。”
  “那沧州可有大灾,大疫,或者朝廷中可有大事未决?”郑子明松开手,抬腿绕过桌案。
  “没,没有!”小吏王光继续快速后退,一不小心,脚下绊了绊,摔了个仰面朝天,“郑大人,您别问了。小的就是个跑腿儿的,什么都跟小人没关系!您,您想回,就接了这个令。不想回,也随您的便!小的,小只管把命令送到,别的,别的真的管不着,真的管不着啊!”


第七章 国难(二)
  “哈哈哈哈哈……”议事厅里,众文武放声狂笑,一张张年青的面孔上,写满了不屑。
  这年头,兵强马壮者为雄。地方官员眼里,对皇权的畏惧感原本就没剩下多少。而刘承佑派遣刺客对郑子明下黑手的做法,又令众人对此人的品行和智力都产生了怀疑,因此,对刘汉朝廷的轻蔑就愈发地不加掩饰。
  郑子明本人,却没有跟着大伙一起发笑。而是快速向前走了几步,亲手将已经快吓瘫了的小吏王光从地上扯将起来。然后亲手替此人掸了掸衣襟上的尘土,温言抚慰:“你别害怕,郑某知道你乃奉命行事。郑某只是奇怪,郑某才上任不到半年,自问做事也算对得起朝廷。怎么朝廷,怎么中书省那边偏偏就看某如此不顺眼?”
  “不,不是。是,是……”小吏王光低着头,不停地抬手抹汗,嘴里说出的话语也是颠三倒四,“不是中书省看您不顺眼。是,是,是史枢密,不,不,不是,是,是……,唉!郑大人,您就别难为小人了。小人真的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啊!”
  “真的?”郑子明微微一笑,掌心又缓缓握住了刀柄。
  “真,真的,十足十的真!”小吏王光魂飞魄散,噗通一声跪了下去,叩头如捣蒜,“大人,您既然心里都清楚,就,就别再逼小的了。小的正是因为混得不如意,才给打发到您这里来。小的但凡是个耳目灵通的,怎么着也不会被逼着前来找死!”
  “怎么又是找死了?我这里又不是龙潭虎穴?”郑子明见状,心中立刻了如明镜。笑着又将小吏王光从地上扯了起来,大声说道:“行了,你不用害怕,我不会难为你。来人,取些地方上的土特产,给王大人压惊!”
  “是!”当值的亲卫大声答应,快步跑向了后堂。数息之后,就端来了一个粉白色,不知道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雕花小箱,被阳光依照,瑞气萦绕。
  郑子明从亲卫手里将箱子接过,亲自递向了小吏王光,“沧州地处偏僻,也没什么好东西。王大人远来是客,这份土产,就请大人收下,算是郑某对大人的一点心意!”
  “折,折杀了。下,下官怎么,怎么敢收大人您的东西。下官,下官……”小吏王光只求能活着回汴梁覆命,怎敢收郑子明的“心意”?一双手刹那间摆得如同风车。
  “莫非王大人瞧不起郑某?”郑子明忽然把脸一沉,低声断喝。
  “不,饶命——!”小吏王光嘴里发出一声尖叫,赶紧双手将箱子接过,紧紧搂在了怀中。“大人饶命。下官,下官这就收,这就收下!”
  “这就对了,你是奉命而来。无论朝廷对郑某是何居心,至少咱们俩个之间,并无私人恩怨!”郑子明脸上的乌云迅速消散,摆了摆手,和颜悦色地补充。
  “是,是,下官,下官跟大人,下官对大人一直佩服,佩服得很!”小吏王光流着汗连连点头,不经意间,汗珠掉在了箱子上,居然迅速溅起了点点桃花。
  “嗯?”他心里顿时打了个哆嗦,腾出一只手,迅速抹自己的额头。原本以为额头上流出了血,所以也会将汗水染红。仔细看向手掌心去,却是寻常水渍一团,压根儿不带丝毫颜色。
  很显然,古怪出在怀里这个不知道是什么材料雕琢而成的小箱子上。汗水遇到了箱子,才会突然变成点点桃红。
  “是用巨鲲胸口处的骨头雕的。沧州东面是一大片浅滩,夏天时总有巨鲲出没,祸害渔民。郑某恨其歹毒,就用床弩射死了几头。”郑子明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带着明显的炫耀滋味。
  “巨,巨鲲!”王光手顿时又哆嗦了几下,差点儿将箱子丢在地上。
  但凡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庄子所做的逍遥游中,关于巨鲲的描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而现实中,鲲虽然没有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庞大,但至少也有十几丈长,宫殿般高矮,在大海中肆意往来,根本找不到任何对手。
  就是如此凶猛的庞然大物,居然被郑子明说宰就给宰了,连骨头都给雕成了珠宝箱子!如此算来,郑子明的武力,会是何等强悍?恐怕李孝恭,王彦章重生,顶多也是跟他打个平手。万一此人被朝廷给逼急了,挥师南下,就凭现在朝廷中君臣失和,将士们心灰意冷的情况,谁人能站出来阻挡他的兵锋?
  重,无比的重。小吏王光自问不算文弱,却被怀中的箱子,给压得气喘如牛。两条大腿,却像脱了力般,又酸又软,颤抖不停。
  而那郑子明,却示好不体谅他的心情。笑了笑,顺口补充道,“只是个头大一些的鱼而已,其实没有多凶。肉也太肥,不堪入口,只能用来炼油点灯!倒是胸骨和肋骨,白里透红,适合拿来打造些小物件儿。虽然比不得象牙珍贵,好歹也能算个稀罕!,”
  “呃!”小吏王光的身体又晃了晃,差点被怀中的箱子给闪了腰。
  肉肥,只能用来炼灯油!骨头拿来打造小物件,还被嫌弃价值比不上象牙!这海中霸王巨鲲,遇到郑子明,简直是肥猪遇到了屠户!而大汉国此刻虽然比沧州庞大百倍,双方真的兵戎相见,鹿死谁手,恐怕真的未必可知!
  一只蒲扇般的大手迅速伸过,在箱子落地之间,将起托住。随即,郑子明的另外一只手,将箱子盖子稍微向上拉了下,又迅速盖紧。
  数道柔和的黄色光芒,透过缝隙,射入了小吏王光的眼睛。虽然一闪而逝,却令他心中勇气陡生。毫不犹豫地双手将箱子抢过,死死地抱在了怀里。
  黄金!鲲骨做的箱子,里边装的是大锭的黄金!天可怜见王某,因为得罪了上司,才被派到了这个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差事!而谁能料到,王某此番竟然因祸得福,一趟公差,就把几辈子的薪俸全都挣了出来!
  “多谢,多谢大人赏赐。小的,小的感激,感激不尽!”想到回家后将黄灿灿的金锭拿在灯下与妻子一道把玩的情景,小吏王光顿时心中勇气陡生。先躬身给郑子明行了个礼,然后压低了嗓子补充道:“大人军务繁忙,晚几天去述职,其实也没大妨碍。小的,小的回去后,就说,就向上头汇报,辽寇又在越境打草谷。大人,大人带领弟兄枕戈待旦,实在,实在脱不开身前往汴梁!”
  “朝廷通常会做如何反应,会不会牵连到你?如果那样的话,郑某心里就实在过意不去了!”见对方如此上道,非但隐晦地暗示自己不用去汴梁,并且连理由都一并替自己找好了,郑子明也不愿做得太过分,笑了笑,设身处地的替此人考虑。
  “没事儿,反正小人就是个跑腿的。把朝廷的命令送到了大人这里,把大人的回音带回去,就算尽了责。其他,都是大人物们的事情,与小人无关!”此刻的王光,正应了那句‘财壮英雄胆’,摇了摇头,非常豪气地补充。
  “那就好,郑某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拖累朋友!”郑子明对他的态度非常满意,笑了笑,轻轻拱手。“来人,把土特产再拿一箱子出来,也好让王大人回去之后,跟上司和同僚都有个交代。”
  “折,折杀,谢,谢大人赏!”王光习惯性地想要客气,然而看到郑子明那又在缓缓握紧的手掌,立刻躬下身子改口。
  郑子明笑了笑,伸手相搀,“这就对了,郑某其实对朝中诸位大人,还有皇上,都尊敬得很。也不知道哪个不开眼的,专门给郑某下绊子,恨不得立刻置郑某于死地!”
  ‘当然是皇上!’王光心里暗叫,脸上,却装出一幅同情且激愤模样,瞪圆眼睛,大声说道:“可不是么,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大人您放心,回去之后,下官,下官一定想方设法,替大人分辨。让同僚们都知道,大人对朝廷是一片赤胆忠心!”
  “那就有劳了!”郑子明笑着拱手道谢,随即,又装作十分惋惜的模样摇头,“其实郑某,也巴不得回汴梁看看呢。就是边境之上,一日三惊,实在不敢这个时候丢下弟兄们,自己一个人躲回去。唉——!”
  这几句话,虽然没有一句属实,却带上了如假包换的汴梁口音。小吏王光听得耳熟,立刻顺口问道,“大人,大人莫非是汴梁人?这……”
  话说到一半儿,猛然想起朝廷中,关于郑子明真实身份的传说,他又瞬间汗出如浆。低下头,苦着脸,真恨不得狠狠给自己来上几个大嘴巴!
  郑子明将此人的表现都看在了眼睛里,心中暗暗叹气。扭过头,将侍卫们再度拿来了珠宝箱,双手摞在了此人的怀中,“这份土产,王大人也请收好。唉!郑某糊涂了,忘记大人是个文官。来人,帮王大人把土产送回驿馆里去!”
  “谢,谢大人赏!”小吏王光被两箱子金锭,压得根本直不起腰。却坚持着,先给郑子明行完了礼,然后才将箱子小心翼翼地放在了自己的脚边儿上。“其实,其实小人也听说过一些传闻,只是,不知道,不知道……”
  一边说,他一边迅速左顾右盼,两只眼睛,滴溜溜转得如同车轮。郑子明顿时心领神会,摆摆手,命令麾下众人暂且回避。不多时,议事堂中,就只剩下了两张堆满笑容的面孔和两个粉白色的珠宝箱,有动有静,相映成趣。
  “好了,没有外人了,王大人有话请放心大胆的讲。出你口,入我耳,绝不会有第三双耳朵听见!”郑子明的声音,迅速在议事堂中响起,带着与年龄既不相称的成熟。
  小吏王光的声音紧随其后,带着如假包换的讨好味道,“小的听同僚胡说,也不知道当不当得真。好像几位老国舅,做事都很仗义。特别是宣徽使李业,乃太后幼弟,与陛下自幼相交,关系极为亲近。年初的时候有几个吏部官员卷入了李守贞的谋反案,原本该被抄家灭族。可李业进宫见了一次太后,这几人就都洗脱了嫌疑。只是损失了一些钱财而已!”
  “哦?”郑子明的声音陡然转高,“有此等事,把握大么?”
  “据说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但具体如何,小的也只是听闻,未曾亲眼看见!”小吏王光咬了咬牙,说得斩钉截铁。“大人不妨尽力一试,总比,总比老是被人惦记着好!”


第七章 国难(三)
  如果刘承佑多少有点儿人样的话,哪怕大权旁落,王光这种京畿小吏也不敢对他失去敬畏。然而此人即位之后,除了断袖分桃,就是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加官进爵,细数起来,竟一点儿正事儿都没干。所以王光之流再出卖他,就不存在任何精神负担了。
  倒是郑子明,没想到在五个顾命大臣的联手压制之下,外戚们的影响力,居然依旧能膨胀到如此地步,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再度沉声询问:“李业等人如此胡闹,史枢密就不管他们么?还有杨相和苏尚书,他们难道也愿意眼睁睁地看着吏治日渐败坏?”
  “不眼睁睁地看着又怎么着,史枢密驳了皇上的十次,总得让皇上说得算一回吧?况且苏逢吉早就投了皇上那边,最近专门跟史枢密对着干。至于杨相,几个月前因为出面阻止皇上给李家子弟随便封官,回家路上被太后堵了个正着,差点抓了个满脸花。他若是再老跟国舅们过不去,以后朝堂就成东市口了,每回光吵架拆台就得折腾一整天,什么正经事都不用再干!”小吏王光一边冷笑着撇嘴,一边竹筒倒豆子般,将朝堂上最近的种种丑事,给数落了个够。
  “噢!我真还是第一次听说,多谢王兄赐教。”郑子明越听越觉得稀罕,越听,心情越是复杂。到最后,竟然不知道自己该高兴,还是该愤懑,叹了口气,朝着王光轻轻拱手。
  “不敢,不敢,大人是何等的身份,下官万万不敢跟大人兄弟相称!”小吏王光又给吓了一大跳,立刻侧着身子跳开,连连摆手。“今天下官承蒙大人厚赐,无以为报,才顺口多说了几句。出了这个门,下官就会把所有的话全都忘掉,还请大人勿怪下官凉薄!”
  汴梁城内,一直有传闻说,沧州防御使郑子明乃是前朝二皇子。所以才被皇上视为眼中钉。无论这个传闻是否为真,凡是跟此人称兄道弟者,恐怕将来都未必能落到什么好下场。故而,收钱归收钱,出主意归出主意,哪怕郑子明今天再折节相交,王光都不愿意将彼此之间的关系继续拉近分毫。
  郑子明自己,原本也没指望跟全天下的人都能一见如故。见了王光的反应,也不着恼。只是笑了笑,轻轻点头,“理所当然!出了这个门,郑某就当今天的所有事情都没发生过!”
  “其实,其实去打点几个老国舅,未必,未必光是用钱!”见郑子明如此好说话,王光反倒有些扭捏起来。犹豫了片刻,结结巴巴地补充,“就像,就像您今天赏赐给下官的这种鲲骨箱子,到哪都是稀罕物!送到几个老国舅手里,恐怕比真金白银效果还好。还有,还有珍珠,珊瑚、砗磲、玳瑁等物,只要个头足够大,就不愁入不了皇亲国戚的眼!”
  “哦?这些东西,郑某手里倒是不缺。但是该如何送出去,还请王大人不吝多加指点!”郑子明听得心中一喜,赶紧虚心向对方求教。
  沧州东临大海,近岸处受黄河所携带泥沙影响,海水很浅,却物产极丰。而因为战乱和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地人只是靠种田和煮盐为生,很少将目光投向海底。所以郑子明最近在巡视沿海村寨时,只是稍加点拨,其手下的兵卒们,就从海水中捞了盆满钵溢。
  以当地的购买能力和加工水平,这些捞出来的东西,一时半会儿肯定“消化”不下。这几天郑子明和长史范正两个,正在冥思苦想,如何才能把海上的收获推销出去,给沧州军换取更多的辎重和钱粮?小吏王光无意间提出来的“行贿”方案,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几个老国舅出身都颇为寒微,所以胃口都不算大,做生意也很讲究信用!通常像给四品地方官员说好话,只需要七八两现银就已经足够。大人您的情况特殊,恐怕要翻倍。但也不是……!”小吏王光,哪里知道郑子明手里的海货都堵满了仓库。本着让对方的馈赠物有所值的想法,非常耐心地给郑子明“出谋划策”。
  有道是,术业有专攻。京畿的官员,天生就比地方官员懂得如何打点疏通关节。在王光的全力帮助下,只花了半个多时辰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