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宏图-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可曾记得,去年我等设计铲除石延宝之事?”
  “怎么不记得。奶奶的,也不知道是谁走漏的消息。结果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非但未能将姓石的干掉,反而成就了其威名!”刘承佑闻听,脸上立刻露出了几分沮丧。咬了咬牙,沉声骂道。
  “不是别人泄密,而是这汴梁城内,到处都是他们的耳目爪牙。陛下和臣的人还没出城,消息就已经送到了河北。那石延宝即便再笨,提前做足了准备,也是稳操胜券!”郭允明轻轻叹了口气,低声补充。
  这是刘承佑这辈子所遭受到的最大挫折,只要想起来,就怒从心头起。“对,就是这么回事儿,郭爱卿说得对!他们把朕当成囚犯了,关在皇宫里不准出门。外边全都是他们的人,朕,朕做任何事情,都得通过他们,否则就根本不可能成功。他们,他们口口声声都说不敢辜负父皇的知遇之恩,呸,他们哪是不敢辜负父皇,分明是放不下手中的权力而已!”
  “的确,他们都是窃国奸贼!”郭允明迅速接过刘承佑的话头,将其强拉回自己先前的方向,“但眼下敌我双方实力依旧悬殊,陛下必须继续与其虚与委蛇。”
  “朕,朕忍,可,朕究竟要忍到什么时候?”
  “快了,用不了多久了。”郭允明笑了笑,继续温言软语,“微臣正是因为吃了那次的亏,才发现几位顾命老臣树大根深,我等轻易难以撼动!所以微臣就建议陛下换了另外一种策略,表面上不再让陛下跟四位顾命起争执,暗地里,整训新军,提拔良将。此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双方力量对比没发生逆转之前,臣请陛下,切勿再轻易显示自己已经对几位顾命的敌意。反正他们都已经时日无多。”
  几句话,就将小皇帝的怒火,化作了满腹的歉疚。红着脸,刘承佑低声说道,“这,这,唉!朕,朕真是个……朕真是个急性子,辜负了爱卿的一番安排。朕,朕明天就想办法,跟几位顾命大臣缓和关系。保证,保证让他们觉得,朕依旧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依旧能被他们玩弄于鼓掌之间。”
  “那倒不必了。陛下做得过于刻意,反而会令他们更加的警觉。”见刘承佑从谏如流,郭允明也不敢对其过分苛责。摇摇头,柔声补充,“陛下就像刚才一样,装作小小胜了一局,便得意忘形就好。几位顾命大臣见了,定然认为陛下心里藏不住事情。虽然对失去一部分权力不满,却不至于铤而走险。”
  “刚才,刚才朕,朕不是装的!”刘承佑闻听,脸色愈发尴尬。压低声音,向郭允明解释。
  “陛下未失赤子之心,乃天下臣民之大幸!”郭允明当然知道刘承佑刚才的志得意满不是装出来的,但是,他却有足够的本事,将愚蠢说成聪明,“陛下就拿这种赤子之心示于几个顾命大臣就好,其他事情,由臣等悄悄地做!”
  不用做任何掩饰,只需要表露本性,这提议,跟刘承佑绝对合脾气。当即,他就又开心了起来,眼巴巴地看着郭允明,用力点头。“朕,朕听你的,朕全听你的。郭卿,幸亏有你,否则朕真的就大意了。当然,还有你们,你们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朕将来必不敢负!”
  “臣等,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李业、后赞、聂文进等人齐齐躬身下去,大声表达自己的忠诚。
  作为小皇帝刘承佑的亲戚和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他们这些人,无论彼此之间合得来合不来,都必须共同进退。对面那五位顾命大臣,就没一个在杀人时眨过眼睛。万一刘承佑夺权失败,等待着他们的,可不只是丢官罢职这么简单的下场。
  “比起赴汤蹈火,朕更愿意跟你们富贵共享!”刘承佑哈哈大笑,伸出手,将众人挨个拉直。“咱们君臣就不用这些虚礼了,这江山是朕的,其实也是你们的。咱们君臣一道,打翻那些拦路的垂垂老朽,一展心中抱负!”
  “臣等,遵命!”李业、后赞、聂文进等人被说得心头一片火热,再度肃立拱手。
  大汉国的是刘知远打下来的,江山理所当然属于刘知远和他的后人。几个顾命大臣,打着替皇帝分忧的幌子把持朝政,原本就是欺君罔上。只有在场的这几个,才是真正的忠臣良将,才是大汉国未来的栋梁柱石。才能替皇帝铲除奸佞,还朝堂,还大汉国一片郎朗晴天!
  “喀嚓——”一道闪电,忽然在东侧的天空滚过,将雕梁画栋震得簌簌土落。
  正在激动中的君臣纷纷愕然转头,只见有一柱乌黑的云气扶摇而上。很快,就遮住了东侧的半边天空。紧跟着,空气里就透出了清新的草木味道。
  “陛下小心,这是黑龙吸水!”众太监哑着嗓子高喊了一声,丢下竹竿,抱住刘承佑就往最近一间屋子里拉扯。
  龙吸水,是中原极不常见的一种景象。每次出现,往往都预示着一场稀奇古怪的天灾。要么是狂风将方圆数里的庄稼席卷而去,要么是闪电将某个村落的民宅尽数劈成火球。更有甚者,天空中还会落下大量的鱼虾,将躲闪不及的路人,砸得头破血流。
  “扯什么扯,朕是真龙天子,怕什么过路的妖龙!”刘承佑丝毫不觉得害怕,掰开太监们的手,跳着脚指天骂地。“来啊,来跟朕较量一番。看朕这真龙厉害,还是你这妖龙厉害!来,朕在这里等着,朕迟早有一天,将你们全都碎尸万段!”
  “喀嚓——”“喀嚓——”“喀嚓——”又是数道闪电劈落,照得周围人影晃动,宛若一群白昼出行的鬼魅魍魉。


第一章 新春(五)
  暴雨滂沱,将地面上的血迹和污浊冲洗的干干净净。
  几株嫩草芽儿,从曾经被血浆板结的泥土上倔强地探出头来,给茫茫雨幕,平添几分颜色。数只云雀,顶着雨,在青灰色的楼台间追逐吟唱。比起人类,它们似乎更懂得珍惜这短暂的春光。
  辽国南京幽都府,几栋青灰色的房子内,烛影摇摇晃晃。
  一队身披蓑衣的将士,迅速从窗子前跑过,沉重的脚步声,打碎了雨幕中的静谧。
  “谁?”屋子中有人发出一声惊惶的质问。
  屋子外,没有人开口。回答他的,只是十几杆投矛。糊在窗棂上的湖纱,转眼支离破碎。紧跟着,将士们踢开屋门,蜂拥而入。屋子中的人怒骂,尖叫,求饶,呻吟。最后,随着一阵闷雷滚过,所有声音都消失不见。身披蓑衣的将士再度出现于门外,脚步所过之处,雨水泛起一圈圈红晕。
  红晕接连成串,从一处宅院通向另外一处宅院。
  耶律赤犬、韩德馨、韩德临、韩德封,以及其他一干德字辈的韩氏子侄,各地带领着大队的蓑衣将士,在雨幕中奔走穿梭。很快,每队人马所经过之处,都出现了一串串红色。就像水面上燃烧着一团团野火。
  “咔嚓——!”
  “咔嚓——!”
  “咔嚓——!”
  闪电伴着惊雷,一记又是一记。仿佛要把这丑陋的世界彻底劈碎、重塑。
  雨也越来越大,隔着三步远就再也看不见对面的人。云雀们不再吟唱,躲进树叶茂密处瑟瑟发抖。刚刚舒展开叶子的小草,也被染满了鲜血的靴子踩倒,再度被蹂躏成泥。
  当暴风雨终于停下来之时,已经是第二天清晨。
  地面上的红色被雨水稀释得无法分辨,空气中的血腥也被风吹得干干净净。住在城内的大多数人,都没察觉到昨天傍晚和前半夜所发生的屠杀,该做买卖的继续做买卖,该做力棒的继续做力棒,为了全家老少每日的两餐而忙忙碌碌。只有极少数目光敏锐者,才会发现城中心靠近枢密使衙门的数处院落,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升起炊烟。
  然而,目光敏锐的人,通常头脑也不会太差。他们知道,要想让自己的家不遭受池鱼之殃,有些话,心里明白就行了,无论如何都不能宣之于口。
  他们知道,他几处院子的主人都姓卢。
  他们也知道,卢家在幽州的影响力有多大。
  然而,南京卢家,这个曾经在幽州显赫了数百年的大家族,一夜之间,居然被彻底连根拔起。家族中所有成年男子,或者被诛杀于任上,或者被诛杀于自家宅院,无一漏网。其中甚至还包括一名回家弹探亲的翰林学士,一名南枢密院副使,一名知枢密院事。
  同一天晚上被杀的,还有卢家的主支所有男女老少,旁支的所有青年才俊,以及十几个为官者麾下的所有心腹爪牙。总人数,具有心人粗略估算,竟高达七百到八百人。而如此大规模的一场屠杀,起因居然只是城中最近几天才悄然兴起的流言,“幽州有一大族心向刘汉,试图勾结郭威,重夺燕云!”
  至于卢氏家族的是真的勾结了刘汉国大将郭威,还是被栽赃陷害,恐怕就只有极少数被杀者和下令杀人者心里清楚了。毕竟这里是幽州,山高皇帝远。外边的人想查清楚真相,比登天都难。
  “连,连卢学士都给一道杀了!大哥,万一皇上问咱们要证据,恐怕不太好交代!”也不是所有杀人者都肆无忌惮,至少都指挥使韩匡献,在杀完人之后,就有些心神不宁。趁着早餐后自家兄弟小聚的机会,低声向主持整个幽州所有事务的兄长韩匡嗣抱怨。
  “若不是你轻敌大意,陷身于贼。我当然会等卢学士返回上京途中,再让他死于盗贼手中!”大辽国南院枢密使,幽州节度使韩匡嗣狠狠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回应,“问题是,你倒是给我争点儿气啊,被人生擒活捉了不算,居然还腆着脸写信要我赎你回来。那封信若是被卢家抄了偷偷送到上京,咱们韩家上百口男女老幼,下场又能比卢家好多少?”
  “呃——,这……”韩匡献的脸孔顿时涨成了紫茄子,低头看着脚下,恨不得找个地洞往里头钻。
  一个半月前,写给韩匡嗣那封求救信,并非出自他的本意。在被俘当初,他也的确下定了决心,要宁死不屈。怎奈那郑子明实在卑鄙,居然在他的饭菜里下了一种非常奇怪的毒。无色无味,无形无迹,最初几天只是令他胃口大开。可随后的日子里,一但到了吃饭的时间,却没品尝到那种加了特别“佐料”饭菜,他心里就好像有一百只猫挥着爪子在挠。无奈之下,只能主动向姓郑的屈服,答应了此人的所有要求。
  定州、祁州两座城池,六万余原本要被押往幽州的百姓,还有四万石军粮。这,便是郑子明为韩匡献和其他被俘的幽州将领,所开出的“身价”。虽然双方的交易是在绝对保密的状态下进行,在符老狼和郭威两人也带领麾下兵马抵达战场之后,幽州军根本不可能守得住那两座城池。可血战之后毁掉城池撤退,和将城池原封不动地拱手想让,毕竟存在着极大的差别。真正知兵者,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猫腻。
  “大哥,匡献他也是没办法。姓郑的小子,也不知道从哪里学了一身歪门邪道。我加了十二分小心,尚且被他给算计得差点丢掉性命。匡献他落到此人手里,恐怕什么事情都身不由己!”南枢密院副使韩匡美跟韩匡献同病相怜,忍不住走上前,替他开脱。
  “你还好意思说!”韩匡嗣的怒火,立刻改变的宣泄方向。狠狠瞪了他一眼,大声数落,“打了一辈子仗,最后却被几个汗毛都没长齐的后生杀得落荒而逃。要不是我怕你出事,又专门安排了人去接应,说不定就得拿涿州城去换你!”
  “呃——,这……”韩匡美也被羞得面红耳赤,半晌,都说不出任何话来。
  李家寨一战,是他这辈子最大的耻辱。带着数倍与敌的大军汹汹而去,最后却差一点儿老命都搭在那里。而此战之后,郑子明、韩重赟、赵匡胤三个小贼,则踩着他韩匡美的脑袋,一战成名。个个都成了顶天立地的少年英雄,个个都被定、易、祁、镇四地的优伶编成歌来传唱。


第一章 新春(六)
  “四少爷,四少爷留步!”正尴尬间,门外忽然传来一声惊叫。紧跟着,有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闯了进来。
  “谁让你……”韩匡嗣正在气头上,本能地就竖起眼睛来喝斥。然而待看清了来人的模样,心中的无名业火顿时就消失了一大半儿,“姚哥儿,你怎么跑来了。今天的功课做完了么?”
  “是啊,姚哥儿,你怎么来了?”韩匡献和韩匡美二人也赶紧搓了一把脸,柔声询问。
  被唤作“姚哥儿”的小男孩儿,是韩匡嗣的四子,大名韩德让。自幼聪明伶俐,活泼可爱。非但被韩匡嗣自己视作心头肉,其舅舅萧思古,舅母燕国公主耶律荣,也对其青眼有加。若不是几个皇子尚未定亲,耶律荣甚至希望将自己的大女儿萧胡辇嫁给“姚哥”,两家亲上加亲。
  因此在幽都韩府,“姚哥儿”基本能横着走,即便是误闯了白虎节堂,韩匡嗣也会一笑了之,绝对不忍心对其苛责。这回,显然也是一样。
  只是,“姚哥儿”自己,却不想继续被当成小孩子。抬起水汪汪的大眼睛看了看父亲和两位叔叔,拱手施礼:“见过阿爷,见过四叔和六叔。孩儿有一件事不明白,想当面向阿爷请教。”
  “嗯?”韩匡嗣先是微微皱了下眉头,随即笑着反问,“什么事情?是有人托你问的么?”
  时令已经接近初夏,屋子里,却无端就涌起了几分寒意。仿佛有股子阴风,忽然从地狱里吹了出来,令追进来的侍卫们,顿时齐齐缩了一下脖子。
  “姚哥儿”本人,却好像根本感觉不出自家父亲话语里所包含的滔天杀气。摇摇头,继续大声说道:“没有,没有!我只是想出去找灵哥儿他们玩儿。但是,阿娘却不准我去。我问阿娘什么原因,她,她却始终,始终顾左右而言他。”
  “噢——,原来是这样。”韩匡嗣又笑,躬下身体,轻轻揉弄儿子的头发。屋子里的寒意瞬间遁去,代之的是明媚的阳光。“灵哥他们家搬走了,搬去了很远的地方。你即便去了,也找不到他。”
  “是啊,你要是找人玩,就去我家找安哥儿和镇哥儿,他们两个肯定愿意陪着你一起玩儿。”韩德美也躬下身体,笑着替自家兄长圆谎。
  被唤作灵哥儿的孩子,是南院枢密副使卢延年的长孙。昨天已经与他的祖父及其他家人一道,被韩府的亲卫斩草除根。这种完全属于成年人世界的残酷与血腥,韩氏兄弟当然不希望太早地被孩子们知晓。所以,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欺骗。
  然而,他们却过低的估测了“姚哥儿”的聪明。只见乌溜溜的大眼睛快速转了几转,眼眶里迅速涌满了泪水,“父亲,你杀了灵哥儿是吗?你把灵哥儿和他的家人一起杀死了是吗?他昨天上午到咱们家来玩儿,你怎么舍得把他也给杀了?”
  “放肆!”韩匡美和韩匡献两个,齐声呵斥。随即各自搬住“姚哥儿”的一个肩膀,轻轻推向门外,“怎么能这么跟你阿爷说话?赶紧去书房,抄写《孝经》十页,以为惩戒。快去,快去!”
  他们是怕孩子挨打,所以才越俎代庖。怎奈“姚哥儿”根本不肯领情,先向前跑了几步,摆脱了两位叔叔的控制,随即,又转过身,站定,仰着头,冲着自家父亲韩匡嗣继续大声追问,“孟子曾经说过: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阿爷您也常拿这几句话来教导孩儿。但是,但是阿爷您,为何无缘无故,就要杀灵哥儿他们全家?难道阿爷您教给孩儿的这些道理,都是糊弄人的吗?”
  无边的寒意去而复来,瞬间笼罩了整个屋子。韩匡美和韩匡献两兄弟脸色大变,追上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