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宏图-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重伤风,但已经引发了时邪。必须立刻就分营,然后下发药物,防患于未然。否则,必将蔓延全军!”(注1)
  “时邪?怎么会爆发时邪!”韩匡美用手在自己额头上拼命揉搓,好不容易才揉通了血脉,恢复了视觉。然而,他的头依旧昏昏沉沉,效率不及平时的十分之一。“留守在营地的人,已经趴下了一大半儿。嘶,怎么会这样,早不来,晚不来……”
  时邪也好,重伤风也罢,都不是要命的病。轻者五六天,重者半个月,即便不吃药都能挺过去。但两军交战之时,忽然有一方的营地内爆发了时邪。若是消息被对方得知……
  “不行,来人,封锁营门,严禁任何人出去樵采!”心脏猛地一抽,他果断做出决定。当务之急第保守秘密,不让敌军知道,不给姓郑的可趁之机。至于是留在陶家庄全军闭门静养,还是立刻撤出山外,倒可以从容……
  “不——!”冥思苦想该如何应对之际,猛然间,韩匡美眼前闪过自家两个侄儿抹着鼻涕跟自己表功的情景,嘴里不由自主第发出一声惨叫。“擂鼓,擂鼓聚将。甭管谁,甭管生病还是好着,只要还有一口气,指挥使以上,全都到中军议事。三鼓不至,军法无情!”
  注1:时邪,重伤风,都是中医的说法,指重感冒。感冒病毒潜伏期很短,爆发剧烈,但服用古代中草药后,通常都不会致命。因为医学极度不发达,古代欧洲有大规模致命记录。


第十二章 少年(三)
  这场时疫,并非祸从天降,而是有人蓄意为之!
  是郑子明,阴险狠毒的郑子明,先利用早春寒热交替,疫病多发的特点,设法让被俘的幽州将士染上了重伤风。然后,又利用了韩德馨哥俩儿急于将功补过的心态,把患了重伤风的将士和身体完好的将士一并送回了陶家庄!
  而那耶律赤犬、韩德馨小哥俩,早就被姓郑的给打成了惊弓之鸟。能从此人身上占到些许便宜,已经是喜出望外。怎么可能想得到,这些许的便宜,竟是对方刻意让自己所占,里边竟然隐藏着一份绝世杀招!
  不光耶律赤犬和韩德馨二人想不到,换了自己,韩匡美也不认为自己能够看破此人的阴谋。筑冰为城,泼水浇山,连请人烤火吃肉,都暗藏重重杀机。诸多手段,无不匪夷所思。怪不得易定瀛三州的豪杰,谁都惹他不起。怪不得马延煦和韩倬等小辈,会一败涂地。
  而连时疫都可以利用起来作为克敌制胜手段,那个姓郑的小子,岂能没有其他后续杀招?如果自己不以最快时间拿出应对方略,再拖延两天,自己就会成为第二个马延煦。尸山血海里趟出来的半世英名,就要彻底付之流水!
  不愧为早已成名多年的“老”将,发觉了自己有可能中计之后,韩匡美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追究责任,而是如何摆脱眼前危机。
  留在营地内静等时疫缓解,是绝对行不通的。重伤风这东西虽然不会直接要命,但爆发起来极快,如不及时分营,三日之内,必定会蔓延至全军。而那郑子明既然懂得用传播时疫这种卑鄙手段来坑害大伙,就不会放任幽州军从容休养。他一定会在幽州军病得腿软脚软,人心惶惶的最艰难时刻,忽然从山上杀下来,给大伙以致命一击!
  “韩福,你伺候我把脸洗了,然后去找张红纸来,给我脸上涂些颜色!”一边快速地想着对策,韩匡美一边低声对心腹家丁发号施令。虽然头脑远不及平时灵光,但每一条命令,都清晰分明。“韩寿,你去前堂,找人多点几个碳盆。然后多吊些铜壶在火上烧水。顺便让随军郎中拿些艾绒、薄荷之类的药物,煮在水里,给大伙提神醒脑。”
  “是!”两名心腹家丁大声答应着,分头开始忙碌。不一会儿,韩匡美从头到脚被收拾得焕然一新,脸上也用红纸硬生生第蹭出了几分血色。乍看上去,只是精神略微显得有些憔悴,但绝不会被人发现,事实上,他已经病得几乎站不起身。
  临时由一处乡绅大宅改造出来的议事堂里,也被炭火烤得暖融融的,并且空气中飘满了湿漉漉的药雾。虽然未必能够有效化解伤风,至少,坐在这样的屋子里,病患的感觉会好上许多,鼻腔和喉咙不再痒得无法忍受。
  为了避免动摇军心,韩匡美抢在众将抵达之前,先让家丁把自己扶到了帅案后,坐直了身体。然后强打起精神,取了一卷兵书摆在案头,装作好整以暇地模样缓缓翻动。
  兵书乃为他此番南下,从一个刚刚投降的节度使手中所得。名字唤作《六军镜》,假托是唐初名将李靖所著,事实上,很多内容都非常“新鲜”,行家一眼就能看出来此书的诞生,不可能早于黄巢之乱以前。
  然而书的作者虽然为伪,里头许多话,韩匡美却认为说得很有道理,特别是关于攻城和野战方面,有几句话简直说到了他的心窝子上:“统戎行师,攻城野战,当须料敌,然后纵兵。夫为将,能识此之机变,知彼之物情,亦何虑功不逮,斗不胜哉!”(注1)
  “老夫今日之亏,就亏在了未能料敌上!”轻轻合拢书册,韩匡美叹息着摇头。手边随时放一卷书的好处,并不只在能装腔作势。偶尔读上几句,还能迅速使自己分神,缓解脑袋中的晕沉感觉和心中的焦虑。
  而就在他将精气神调整到最佳的时候,麾下的武将们也都纷纷赶到了临时中军议事堂。闻见空气中的艾草与薄荷味道,个个精神都顿时一振。随即,以目互视,都在彼此的脸上看到了恐慌。
  生病的,原来不止是自家一个!在场诸为袍泽,至少已经有一多半儿染上了风寒!照这个比例,一万六千大军,岂不是要有八千人已经无法再提刀作战?万一情况被李家寨的贼人获知……
  后果不堪设想!
  未到中军应卯之前,众将佐,还都以为只是自己一个人,因为连日冒着风雪行军,才不幸病倒。到现在,才终于发现,倒霉的不止是自己一个,而是营地中的一大半儿!怪不得,今天的聚将鼓,擂得如此之急!怪不得,一路向中军行来,大伙所看到的弟兄如此少,感觉到的气氛如此压抑。
  “老夫本想,带领诸位一战扫平李家寨,为我幽州拔了此眼中钉,彻底洗雪几个小辈两度战败之耻。”唯一让大伙赶到安慰的是,自家主帅韩匡美看上去并未受到时疫的波及。说话的声音抑扬顿挫,脸上也隐隐泛着健康的红光。
  “然老天不作美,居然在此冬春之交,让营地许多弟兄们感染了风寒。”在众人欣慰的目光下,韩匡美继续侃侃而谈,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股子从容不迫。“是以,老夫也只能顺从老天爷安排,让贼人再多嚣张今天。先把大军撤往山外调养,待春暖之后,再择一个日子重新入山,将其彻底犁庭扫穴!”
  “大帅所言极是!此时寒热交替,弟兄们最容易生病。先全军撤往山外最为稳妥!”
  “是也,是也,大,咳咳,咳咳,咳咳,大帅,咱们没必要为了几个小蟊贼,冒上让弟兄们尽数病倒之险!”
  “啊,阿嚏!这,这陶家庄前后都是山,过于闭塞。先前马延煦在此驻扎时,又不注意打,打阿——嚏,打扫。屎尿遍地,污秽之物成堆。真的,真的不宜大军久留!”
  “末将愿领一军断后,护送大伙平安离开!”
  “末将不才,愿意带领本部弟兄,替全军开道!”
  “末将……”
  受到韩匡美刻意所表现出来的从容姿态感染,原本心里有些发慌的将士们,站起身,红着脸,抹掉鼻涕,或附和,或请缨,豪气干云。每个人都暂时忘记了身体上的不适,更不会将大军如今所面临的尴尬境地,往敌军用计方面去想。
  “老夫虽然决定暂时放贼人一马,却不能坠了我幽州兵威!”见自己的安抚人心手段奏效,韩匡美将手向下压了压,大声补充。“撤,自然要撤,但临走之前,必须给贼人一个教训!否则,他还以为老夫怕的是他,而不是风云莫测的老天!”
  “大帅,咳咳,大帅尽管示下。么可我等,我等莫敢不从!”
  “大帅,大帅,咳咳,怎么教训贼人,您,您尽管安排!”
  “啊,阿嚏!”
  “咳咳,咳咳咳……”
  打喷嚏声,咳嗽声,和众将佐的表态声响成了一片。谁都没来得及发现,自家大帅韩匡美后鬓角处隐隐渗出来虚汗,以及眼神里不经意留露出来的悲凉。
  “好!”韩匡美聚集起全身的力气,狠狠捶了一下帅案,震得令旗令箭全都跳了起来,四下飞落。“众将听令,速速回去整顿麾下兵马,准备下山。韩匡献,韩德威……”
  “末将在!”右军都指挥使韩匡献和亲卫都头韩德威二人双双出列,拱手听命。
  “你们两个!”韩匡美的目光送二人身上扫过,心中翻起一阵酸涩。但是很快,他就将这股酸涩感觉强压下去,用不容置疑的声音吩咐,“从右军和近卫中,挑选两千弟兄。饱餐战饭,然后前去挑战郑子明。不惜任何代价,务必打掉此子的嚣张气焰!”
  “遵命!”韩匡献和韩德威毫不犹豫,上前拾起一支令箭,转过身,大步而去。
  “尔等,速去整顿兵马!”韩匡美挥了挥手,示意其他将领也可以退下。然后,双手扶住桌案,强撑着让自己不要软倒。直到所有脚步声都渐渐远去,他的身体才猛地向前倾了一下,张开嘴巴,喷出一股妖异的红。
  “大帅——”两名贴身家丁抢步上前,用力将其扶住,低声惊呼。“大帅你——”
  “别嚷嚷,把血擦掉,不要给人看见!咳咳,咳咳,咳咳……”韩匡美脸色黄得如同冻干了的牛粪般,一边咳嗽,一边用力摇头,“将乃三军之胆,老夫要死,也必须死在山外边!”
  “是,大帅!”家丁韩福和韩禄,低头抹了把眼泪。一个弯腰将韩匡美背了起来,另外一个俯身快速开始收拾。
  韩匡美艰难的笑了笑,继续低声吩咐,“等会儿,你们俩,去,去偷偷替老夫传令给六老爷和德威,让,让他们虚,虚晃一枪,即,即可……”
  猛然,他又紧紧闭上了嘴巴,咬牙切齿,脸上的肌肉上下抽搐。良久,张开通红的牙齿,喘息着补充,“不要去了,听,听天由命吧!谁,谁让他们两个姓韩呢!”
  “是!”两名贴身家丁似懂非懂,抹着泪点头。
  韩匡美又艰难第笑了笑,随即,如同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般,闭上了眼睛。艰难地喘息,艰难地咳嗽,满脸痛楚,却不想再多说一个字。
  一个家族,若想屹立千年,就必须有人为之牺牲。
  今天,轮到的是韩匡献和韩德威。
  这两个人,一个是他亲弟弟,一个是他生死与共多年的贴身侍卫头领。都没有染上风寒,都对韩氏家族忠心耿耿。
  注1:李靖是唐初著名兵家,但后世所传李靖兵书,却都是伪作。一部分是宋代熙宁年间,几个官员奉皇命搜罗整理。另外一部分,则是清代汪宗沂编纂。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没有多少领兵作战经验。


第十二章 少年(四)
  也许,压根儿没想到平素对家人十分照顾的韩匡美,会让他们去送死。也许,想到了韩匡美的图谋,却甘之如饴。右军都指挥使韩匡献和亲卫都头韩德威两个,很快就从大军当中挑选出了两千名尚未染上风寒的劲卒,饱餐战饭之后,再度扑向了李家寨。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鼙鼓声惊天动地,震得树梢头簌簌冰落。来自幽州的劲卒们,在五名指挥使和韩匡献本人的统率下,分成前、中、后三波,一波接一波,缓缓靠向了冰墙。
  每一波,都由两个营头组成。每个营头里,都足足塞满了三百名战兵。亲兵都头韩德威则带领一百多名手持鬼头大刀的壮汉,在距离冰墙三百步远的半山坡上呈一字排开。如果有人在鼓声响起后,敢退向这道人墙,迎接他的,必将是兜头一刀。
  总结了昨天与守军交战时吃亏的原因,韩匡献在临出发之前,几乎把营地内所有大型盾牌,都搜刮一空。故而此刻每一个营头的最前方,都竖起了几十面高大的盾牌。包在盾牌外侧的铁皮,被早春的旭日一照,像镜子般,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几百面“镜子”在山坡上梯次铺开,寒光层层叠叠,令天地间一切顿失颜色!
  没有拿到盾牌的兵卒,则排成稀落的纵列,紧跟在持盾者身后。除了紧握在手里的兵器之外,他们每个人背上,都背了粗粗的一大捆干草。随着人脚的移动,干草捆儿也不停地上上下下。于高处望过去,就像一群正在滚粪团的蜣螂!
  “奶奶的,他们要干什么,点火烧开水么?”冰墙上,呼延琮被幽州军的古怪打扮,弄得满头雾水,瞪圆了眼睛,四下找人咨询。
  “呵呵呵……”人群中爆发出一阵轻松的哄笑。虽然猜不出敌军的用意,但无论是李家寨乡勇,还是太行山豪杰,都没感到丝毫的压力。
  他们昨天已经给过敌军一次教训,今天肯定还能给敌军第二次。事实早已证明过了,所谓幽州精锐,其实就那么一回事儿!也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挨了刀子后会死,中了箭后会喊疼。只要你能狠狠给他们几下,就不必在乎他们耍什么花样。
  然而,很快,大家伙的笑声,就变得苦涩了起来。
  幽州军出阴招了,他们把手中的盾面,遥遥对向了城头。
  早春的旭日挂在东南方,明晃晃的盾牌树立于冰城之北。盾面与冰城相对,一道道寒光从斜下方腾空而起,一瞬间,就把城头上的汉家将士,照得几乎睁不开眼睛。
  呼延琮身材高大,盔甲华丽,因此被好几面“镜子”同时照顾,晃得双目不能视物。“奶奶的,韩匡美你个王八蛋。有种就快点儿冲过来受死,拿着破镜子晃来晃去,算什么本事?!”抬起右手护住自己的双眼,他用左手指着冰城外,破口大骂。泪水,鼻涕,稀里哗啦流个不停。
  “韩匡美,王八蛋!有种就快点儿冲过来受死,拿着破镜子晃来晃去,算什么本事?!”
  “韩匡美,王八蛋!有种就快点儿冲过来受死,拿着破镜子晃来晃去,算什么本事?!”
  “韩匡美……”
  来自太行山的绿林豪杰们,向来唯大当家呼延琮的马首是瞻。也齐齐扯开嗓子,将叫骂声一遍遍重复。
  然而,无论他们怎么努力叫骂,山坡上的幽州将士都充耳不闻。只是继续高举着盾牌,呈分散阵形,一波波,缓缓上涌,上涌。盾面上反射的寒光越来越亮,越来越强,摇晃,摆动,从东扫到西,再从西扫到东,把守军将士刺激得头晕目眩。
  “呯!呯!呯!”陶大春忍无可忍,率先指挥着床弩向敌军发起了攻击。三支粗大的床弩带着风声扑向层层叠叠的盾牌,一支落空,两支命中。被射中的巨盾瞬间四分五裂,锐利的弩箭余势未率,将藏在盾牌后的幽州兵卒挑起来,继续飞行,所过之处,鲜血淅淅沥沥在山坡上洒出了两道醒目的竖线。
  几名不幸被人血浇了满身的幽州兵卒,尖叫着跳开,挥手在脸上乱抹。然而,没有被床弩波及到的幽州兵卒,则对半空中抛洒的鲜血视而不见。他们继续跟在其他盾牌之后,紧握长枪、短刀、角弓,默默前行。每个人的眼睛里头,都闪着坚定与疯狂。
  “呯!呯!”又有两只床弩脱离城头,呼啸着扑进了盾牌之海。一支落空,另外一支,则将一名幽州十将连人带盾牌,钉在了地上。倒霉的十将手握弩杆,惨叫着挣扎,旋转。两条染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