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宏图-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边哭,他一边断断续续的说,如同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忽然看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亲生儿子。
  韩晶在一旁,看得眼圈儿发红。赵匡胤举在手里的包铜大棍,也无奈的戳在了地上。只有柴荣,忽然皱了皱眉头,用略显生硬的契丹语喝令:“住口!松开你的手,离他远一些!你到底是谁,怎么会跟这群契丹人在一起?!”
  “老奴是陛下的贴身秉笔!”老太监冯思安的哭声嘎然而止,先用汉语回答了一句,随即,主动又换成了契丹语,“老奴是被他们逼着来认人的。他们说,他们说你们四个里边,肯定有一个是陛下的亲人。所以,所以才把老奴给抓了过来,以免认错!老奴,老奴是被逼无奈啊,殿下,老奴先前根本不知道会遇到您!”
  最后两句,他又自动切换成了汉语。前后两种语言之间,转换得毫无停滞。
  “把你的爪子松开,退后!”韩晶也猛然想起,石重贵曾经亲口说过,他身边的亲信早就被别人杀光了。立刻收起了眼泪,用短剑指向老太监的眉心。
  “老奴,老奴……”冰冷得剑锋,立刻刺激得老太监汗珠乱滚。赶紧松开抱着宁子明双腿的手,快速挪动膝盖拉开距离,“是陛下,是陛下见了你们之后,大醉酩酊。那个完颜遂就看出了情形不对,汇报给了耶律将军。耶律,耶律将军派人去追你们,却发现你们没有回营州,而是半路转向了南方。所以知道自己上了当,立刻亲自带兵追了下来!”
  这话,倒也严丝合缝。柴荣、赵匡胤和韩晶满脸疑惑,却不方便继续越俎代庖,纷纷将目光转向宁子明,等他做最后的决定。
  宁子明心神激荡,哪里有什么理性可言?然而,发觉几个好朋友都一眼不眨地看着自己,立刻意识到此刻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想了想,沉声问道:“你是几时做上我父亲贴身秉笔的?跟了他多少年了?!”
  “好多年了,老奴,老奴也记不太清楚。但,但做了陛下秉笔的事情,却是,却是陛下北狩之后,之后才有的事情。”冯思安的心脏偷偷打了个哆嗦,脸上却依旧保持着又惊又喜的表情,快速回应。“按说,按说原本轮不到老奴这笨手笨脚的,可,可机灵一点儿的,要么被契丹人给杀光了,要么半路上自己逃了。老奴,老奴就被临时提拔了起来!”
  “嗯!”宁子明皱了皱眉头,低声沉吟。
  对方的话,跟父亲在酒宴上跟他自己说的话,倒也能对得上号。让他从里边挑不出任何毛病。然而,老太监杀人时那娴熟狠辣的动作,却让他心里暗生警觉。本着被拖累几个好朋友的想法,沉吟了一下,他继续问道:“那你可知道,我外祖家是谁?我有几个舅舅,他们可否还在人间?”
  “殿下的外祖父从训公乃本朝名臣,曾任后唐的宪、德二州刺使。殿下有两个舅舅,讳彦儒、彦斌,一个无意仕途,另外一个是高行周帐下的步军左厢都指挥使,甚得依仗。”冯思安心里一松,毫不迟疑地给出了答案。
  依旧跟宁子明自己掌握的东西扣得严丝合缝儿,令少年人无法找出任何破绽。想了想,苦笑着摇头,“你既然叫我一声少主,还给我换过尿布,那你可知道,我是何年何月所生?”
  “当然,当然知道!”老太监冯思安跪直身体,举着手大声汇报,“殿下您是长兴四年二月生,老奴当时就在院子里。亲眼看到,您诞辰当晚,红光满室。高祖当时还未登基,得知后龙颜大悦,说您是石家麒麟儿,必给家族带来鸿运。当年冬至月,高祖果然被加封为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另兼职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地军队蕃汉马步军总管……”
  “好了,你不用再说了。你今后有何打算?”没等他把一段陈年往事说完,宁子明摆摆手,笑着打断。
  “当然,当然是跟着殿下您!殿下,老奴,老奴会说契丹话,还认识回中原的路。老奴,老奴愿意为您效犬马之劳!”冯思安没想到自己这么容易就过了关,心中一阵狂喜。用力磕了个头,大声回应。
  “噢,是这样!”宁子明闻听,脸上立刻露出了意动的表情,想了想,抛出最后一个问题,“那你临行之前,可曾知道姓耶律的,是否把消息传了出去?”
  “没,没有!”冯思安急于表现,大声回应着摇头,“他当时恼羞成怒,急于挽回面子,除了身边这几个人之外,根本没对其他任何人透漏说要去干什么。即便他送出了消息,殿下也不必害怕。辽东不比中原,地广人稀。除了有限了一两个关卡之外,其他险要,咱们都有办法绕过去!老奴知道路,老奴这一年多来,无时无刻不想着怎么才能平安返回中原!”
  “也好,正巧我们缺一个向导!”宁子明深吸一口气,很高兴地点头。“你起来吧,把这里收拾一下,然后咱们立刻动身!”
  “谢,谢殿下,谢殿下收留!”悬在嗓子眼儿的心脏终于落回了肚子内,冯思安恭恭敬敬地又给宁子明行了个全礼。从地上爬起来,捡回自己的解刀,开始挨个翻检地面上的尸骸。
  他人老成精,唯恐留下活口。因此每走过一具尸体,都毫不犹豫地在其喉咙处割上一刀。然后才开始掏空尸体上的所有衣袋,挑选对南行有用的东西。
  柴荣、赵匡胤和韩晶虽然对此人依旧非常不放心,但毕竟其属于宁子明的家奴。本着打狗也得看主人的顾忌,不想干涉太多。所以互相看了看,迅速去收拢山谷内尚且能用的战马。
  那契丹将领耶律亦舍虽然只带了二十名亲卫就匆匆来追,战马却带了足足六十余匹。此刻扣除受伤和死去的之外,能继续骑乘的,还剩下了五十挂零。再加上马背上驮的干粮、精料和水囊,足以让大伙沿途不用再做任何补给就直达幽州。
  待大伙将战马收拢完毕,老太监冯思安给地面上的尸体补完了刀。双手捧着几面明晃晃的金牌,满脸媚笑走到了宁子明面前献宝,“少主,这下咱们可省心了。拿着它,沿途关卡都畅通无阻!”
  “有劳了!”宁子明轻轻摆了摆手,笑着道谢。
  “不敢,不敢!您是殿下,老奴伺候您还不应该么?”冯思安媚笑着将身体侧转,摇头晃脑。
  “我刚才忘了问你一件事,我到底是大皇子,还是二皇子?”宁子明又笑着点了点头,顺手将钢鞭抄了起来。
  “您,您当然是,是大,不,是二殿下!”冯思安脸色大变,倒退着叫嚷,“殿下,您怎么能怀疑老奴?老奴给你换过尿布,换过尿布哩。老奴对您,对陛下的忠心,天日可鉴!”
  “包括带人来追杀我么?”宁子明上前一步,钢鞭高高地举起,“长兴四年我祖父既然尚未登基,家中怎么可能敢用太监?!更何况我父亲只是他的养子,私下蓄养太监在家,即便不被后唐皇帝抄家灭族,也得被我祖父大义灭亲!又怎么可能活到现在?!”
  话尽,鞭落!
  冯思安慌忙丢下金牌,拔刀抵抗。手臂才举到一半儿,“喀嚓”一声,脑门儿已经被打了个粉碎!


第五章 逝水(四)
  “啊——”韩晶一直试图寻找机会提醒宁子明,老太监的话语里破绽重重,却没料到后者忽然就动了手,吓得尖叫一声,连连后退。
  赵匡胤却一个箭步窜上前来,先扶住了韩晶,随即大笑着说道:“杀得好,杀得好!这老东西拿别人当傻子,却不知道他自己才是最傻的那个!我要是你,就等过了白沟河再杀了他。让他小心翼翼伺候你一路,最后依旧做个孤魂野鬼!”
  “二弟,不要胡闹!”只要不上阵厮杀,柴荣就总是一幅不紧不慢模样,摆摆手,笑着喝止,“有千日抓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那老太监已经人老成精,真的跟他一路走到白沟河,咱们兄弟还不知道被他卖了多少回呢!”
  “那倒也是,咱们没办法日夜都睁着眼睛!”赵匡胤想了想,笑着点头。然而,很快就又摇了摇头,快速补充道:“不过还是有些可惜了。此人契丹话说得比大哥你还地道,又熟悉回中原的道路。这么早就杀了他,咱们等于白白浪费了有一个现成的向导!”
  “你不去做生意,才是可惜了呢!”柴荣瞪了他一眼,笑着打趣。随即将目光转向已经有些神不守舍的宁子明,低声安慰:“我原来以为你会心软,还琢磨着该如何劝你早做决断。没想到却是小看了你。世伯早就说过,他身边没有任何可信之人。而这老东西嘴里根本没一句实话,多留着他一天,咱们就多承担一份风险!”
  “小弟明白,小弟刚才让大哥和二哥担心了!”宁子明回过头,强笑着拱手。
  刚才动手之时,他一心想着不能因为自己优柔寡断,连累了两位哥哥和一位嫂子。而现在,却忽然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已经习惯了用杀戮来解决麻烦。至于这种变化到底是好是坏,放眼四望,却没有任何长辈能给他指点。
  父亲说自己是捡来的,两个舅舅从去年自己被郭允明劫持到现在,都没有主动联系过一次,想必也是不愿受到石家的牵连。而此番南归,再来辽东还不知道是何年何月!即便自己最终能积攒起来足够的实力,谁又敢保证父亲真的能等那么久?
  “自家兄弟,客气什么!”知道宁子明有心结暂时无法解开,柴荣也不多说。笑了笑,转头去安排南归事宜。
  有了耶律亦舍主动“送”上门的战马和物资,旅途自然变得轻松了许多。兄妹四个打扮成贩卖马匹的商人,汇合上郭怒等三名死士,一路绕开为数不多的关卡和军寨,只花了十多日光景,就平安抵达了蓟州。
  再往南走,赶着一大群军马招摇过市就太显眼了。好在柴荣在此早留下了暗桩,找了个机会偷偷接上头,将军马换成了挽马和大车,将大车上装满甘草、地黄、红花、黄芪、防风等草原特产药材,兄妹四个摇身一变,就变成了在当地颇受欢迎的药材商人。
  原本留在檀州、蓟州等地收购土产的伙计们,也纷纷赶着车马前来汇合。商队越往南走,规模日渐壮大,里边的货物种类也越聚越多。待商队抵达幽都,也就是辽国的陪都南京附近时,已经看不出任何破绽,包括各类通关手续,都早已通过南枢密院下属的衙门,办得一应俱全。
  再一次到了自己家门口儿,韩晶心里好生为难。想要回家与父母一聚,却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赵大哥。想着与赵匡胤双双南归,却既舍不得父母,又不知道自己这一路上死缠烂打,会不会被未来的公公婆婆看轻贱了,从此永远冷眼相待。整日间,瞻前顾后,左右为难,比胳膊上又还了一刀,看起来还要楚楚可怜。
  柴荣是过来人,岂能察觉不出韩晶的情绪变化?找了机会,把兄妹四人聚在一起,笑着提议,“二弟,晶娘,你们两个别嫌我这做哥哥的多嘴。这一路上千里相送,又千里相随,瞎子都能看出来你们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不如干脆就捅破这层窗户纸,彼此给个痛快话。汉辽虽为敌国,可国事和家事却没必要混为一谈。抛开国事,汴梁赵家和幽州韩家,却也算得上门当户对!”
  话音未落,韩晶已经羞得掩面而逃。双腿却忽然没了力气跑得太远,躲在一棵只有手臂粗细的柳树后,竖着耳朵偷听赵匡胤的答案。
  “不瞒大哥,我这几天,一直琢磨着怎么跟晶娘说!”赵匡胤虽然自诩粗豪,却也弄了个面红耳赤。拱了拱手,大声道:“我,我在像子明这么大时,家里,家里已经给安排了一门亲事。姓贺,其父与家父乃生死之交。虽然,虽然贺氏不太合我的意,可,可她过门之后,也,也能做到孝敬公婆,持家有方。所以,所以若是,若是再贪心,恐怕,恐怕就会让晶娘受许多委屈!”
  “你……”柴荣闻听,立刻开始呲牙,“你怎么不早说!”。
  怪不得自家二弟做什么事情都干脆果决,唯独在晶娘身上拖拖拉拉。原来二人之间,还隔着如此大的一座高山。
  这年头,战事频繁,活下来的成年女子是男子的数倍。所以一妻多妾,在民间也非常普遍。但以韩晶的家世身份,肯定不能委屈了做妾。而赵匡胤若是无缘无故休了先前娶的妻子,跟岳父家无法交代不说,其本人的名誉,也会瞬间臭不可闻。
  “小弟,小弟一直心里为难,所以,所以也拖延至今!”赵匡胤也知道,自己在这件事上,有些对不起人。偷偷朝晶娘藏身的柳树后扫了一眼,咬着牙补充:“停妻再娶的事情,小弟无论如何都不敢做。所以,所以才打算回到中原后,立刻跟着大哥去军中效力。只要马上博取了功名,便有资格并嫡,只是,只是,只是又要委屈晶娘久等!”
  这几乎是唯一的办法,按照中唐以来的习俗,只要地位足够,即便不是王侯,也可以同时娶多个妻子。官方称之为并嫡,妻子之间彼此不分大小,生下来的孩子也可以都被视为嫡出,有平等继承家业的权力。(注1)
  柴荣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当然明白,赵匡胤的想法大有可行之处。看了看已经满头是汗的自家二弟,再看看躲在树后不肯露头的韩晶,微微一笑,故意板起脸呵斥道:“你想得倒是美,晶娘又不是上辈子欠了你的,凭什么要眼巴巴地等着你去博取功名?我看,这事儿还是算了吧,你们两个长痛不如短痛……”
  “谁说我不愿等了?”一句话没有说完,韩晶已经从树后飞身跳出。三步并作两步“飞”到柴荣面前,指着他的鼻子尖叫,“你又不是他亲哥哥,凭什么给他做主?只要他不负我,我这辈子就跟定了他。甭说等上三年五年,就是等上一辈子,也心甘情愿!”
  注1:并嫡,是唐代中晚期盛行的一种多妻风俗。不同于传统的一妻多妾,底层官吏和地方大户,豪商,也可以像王侯一样娶多个妻子。近代发现的敦煌唐户籍中,一男注籍领二妻现象很普遍。已经从贵族蔓延到民间。


第五章 逝水(五)
  “此话当真?别遇上些麻烦,就哭天跄地!”柴荣心中暗笑,话却说得愈发声色俱厉。
  “哭天跄地我心甘情愿!我这辈子就跟定他了,姓柴的,你休想……”韩晶跺了下脚,尖声叫嚷。话吼出了一半儿,忽然察觉到对方的脸色怪异,瞬间羞得无地自容,双手捂住脸,飞一般远遁。
  “还不去追!”柴荣抬脚轻轻踹了正准备过来道歉的赵匡胤一下,大笑着提醒,“这么点儿小事儿都搞不定,我都替你着急!”
  “多谢大哥成全!”赵匡胤也恍然大悟,丢下一句话,拔腿追了下去,转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费劲!”柴荣朝着二人的背影摇头而笑,心中好生为成全了一段姻缘而得意。转过身看见脸上带着几分羡慕的宁子明,想了想,又笑着打趣,“看什么看?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可有了心仪的女人,如果有的话,哥哥我回头也去替你做一回媒!”
  宁子明眼前飞快地闪过一个淡绿色的身影,脸色微红,笑着摇头:“多谢大哥!不过我的事情,还是过两年再说吧!好歹自己先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否则任何事情都是空想!”
  柴荣年龄比他大一轮有余,又常年走南闯北,因此用眼睛微微一扫,就猜到前一段时间某些在诸侯之间的传言恐怕并非空穴来风。想了想,笑着补充“这话,听起来好像也有几分道理!但不完全正确。有道是,花开堪折直须折……”
  “那也得有地方安置花枝才行!”宁子明轻轻叹了口气,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