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知足常乐 快穿-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座又一座的城池,组合起来才是整一个京城,再有京郊的一大片山林村镇,大晋朝的京城,比刘芳前世所在的京市也不遑多让。
  而前世的京市有将近千万人居住其中,但现在的大晋朝京城只有三百万人左右,真正的地广人稀!
  所以,京城里无论外城,内城,皇城的街道都很宽阔,房屋商铺都十分整齐,错落有致。区别只在于,皇城的房子很大,内城的房子有大也有小,外城嘛,那就是小房子多,大房子少。
  可一进的正经四合院是最基本的,最大的也有国公府的一半。
  总之,在大晋朝买房,那是比在现代买房要划算的,至少占地面积大,还没有公摊。房子也够宽敞,住的敞亮!
  当然,那种一二十口人挤在一个一进院子的就不必说了,就跟现代十口人挤在两房一厅的房子里是一个样的。房子不够,人太多,这再怎么折腾也是白搭。
  正常的居住面积,那就是古代完胜现代,无论哪个时空都一样。
  刘芳不是第一次看大晋朝的街道繁荣景象,但每次看,心里都会感慨:要是她前世是这个样子,人口没有爆炸,自己也不用汲汲营营地为了房子而奋斗到过劳猝死了。
  不过,人口多也有人口多的好处,人口少也有人口少的弊端,总之,各有得失,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历史的车轮总是往前的,个人的力量在历史的大势面前实在太渺小了,她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过好自己的日子,一生安稳无忧,如此也就无憾了。
  当然,若有可能,她也会做一个对世界有所贡献的人,前提是她能力足够。
  现在么,她还是安安心心当她的小姑娘,以后的贤妻良母就好了呀。
  安荷作为姐姐反而是最坐不住的,一会儿让丫鬟去买小吃,一会又指着布庄跟刘芳叽叽喳喳地说着新款布匹如何如何,一路上是没安静过,听得刘芳都想毒哑她了。
  实在是太吵了!
  京郊有好几处佛寺,最为有名的就是安国寺,顾名思义,这就是大晋朝的国寺,因为皇家姓安,加之晋元帝的大哥在此出家,由此得名。
  因而,这里的香火是最鼎盛的,日常也只招待勋贵世家,皇族宗亲等官宦人家,平民百姓来上香不是不行,只是大多数人都是怕冲撞贵人的,因此百姓来的并不多就是了。
  这样一来,久而久之安国寺就成了大户人家专门礼佛上香的地方,百姓基本很难看见。
  不过,山脚下还是有百姓聚集而成的集市,卖些吃喝玩意儿以及香烛啥的。
  安国寺离京城并不是很远,马车出了城就可以加速奔驰,不过大半个时辰,便到了安国寺山脚。
  山中有专门上山的宽敞道路,马车直接驶上山,在寺门口
  停下,那里有宽敞的广场停放马车,也有专门看守马车的武僧。
  刘芳一行人正坐着马车准备上山,突然马车一个急刹停了下来,让毫无准备的刘芳,安荷以及书墨,香婷两个丫头都撞成了一团。
  “哎哟!疼死我了!”
  安荷捂着额头,香婷,书墨也相互扶着,各自捂着额头。
  刘芳反应快点,双手抓住了车厢倒是还好,没有撞到。
  她见安荷脑门上肿了,赶紧稳住自己,问道:“十七姐,您没事儿吧?”
  “头晕,脑门疼。”安荷委屈得眼眶泛红,眼泪汪汪地看着刘芳,扁嘴道:“好疼啊……”
  刘芳:……行叭,姐姐撞疼了,撒撒娇也是正常的。
  刘芳见车停稳了,松开手,挪了一下身子,坐到安荷身旁,抱着她,给她额头呼呼:“好了,十七姐,不疼了啊。香婷,拿点药膏过来给十七姐抹上,顺便你跟书墨两个也都抹点。”
  “喏,十八姑娘,奴婢这就去。”
  药膏还在后头的马车上,这儿除了茶水点心就是安荷买了一路的小吃,没有药。
  见香婷出了马车去后头拿药了,安荷扁扁嘴,好歹是没有哭,把眼泪憋回去了,委屈哒哒地靠着刘芳:“小安芳啊,你再给我呼呼,还是疼……”
  刘芳:……能怎么办呢?╮( ω )╭也只能继续了。唉~
  香婷没一会就拿了药过来,给安荷抹上,又跟书墨相互抹了药,这才说道:“奴婢刚才问了,说是前面的马车撞到人了,所以才累着咱们了。”
  刘芳想也是这样的。只是不知道前面是哪一家,撞得又是什么人。
  折腾了一通,大概是前面已经处理好了,马车又开始往前走,这会车速慢了许多。
  等刘芳她们经过事发地时,才看见,路边有个女子正满头是血地跪在地上,旁边围着一圈穿着一样服饰的人,大概是哪家的家仆。
  女子正在哀哀哭泣,好不可怜,围着她的那几个仆人十分不耐烦地翻白眼,而且还长得五大三粗的,一脸凶相,让旁人见了不由得想:这是欺负人呢吧?
  安荷正拿着手帕捂着头,透过车窗的纱帘看了一眼就没搭理了,刘芳却是扯了扯嘴角,无语看天:这女子该不是把旁人都当成傻
  子吧?
  只听那女子还在抽噎着说:“你,你们是郡主府的人也不能如此欺辱平民吧?小女子被撞了,难道还求不得一个公道?”
  这时,正巧有一群书生上山,听闻女子的话都停下来,其中一人气冲冲地对那群仆人说:“真是可恶,哪家的郡主如此无法无天,竟然光天化日之下就做出此等残害良民之事?还有没有王法了?”
  仆人:……
  他们说什么了?他们做什么了?还残害良民?!
  一人无语翻了个白眼,怼道:“这位公子,我家主人可是好声好气地与这位姑娘说了,先去医馆看伤,一应费用,我家主子自然会付的。至于这位姑娘说的被撞一事,是非曲直自然有京兆府来判断,我家主子才不怕呢。
  再者说了,众目睽睽之下,所有人都看见了是这位姑娘,自己个儿往我家主子的马车上撞的,可不是我家主子的马车故意撞上她的。
  公子,您不知者勿妄言,否则,我家主子郡主的封号也不是摆着好看的。
  告您一状还是绰绰有余,您说呢?”
  书生被怼得面红耳赤,只色厉内荏地回了一句,“只有你的一面之词,谁知真相如何?”
  其他书生看了他一眼,默默地扭头,其中一位还悄悄地向后一步,正想转身离去,却被那位女子看见,高声呼喊了一声。
  “那位公子,请您明察啊,小女子并不是故意撞上郡主的马车,实在是马车速度太快,小女子反应不及才会如此。请您帮帮小女子吧!”
  被女子紧紧盯着的书生:……??
  在场众人都集体看着他:……
  顿时,场面一时安静下来。


第6章 第5章
  那位书生身穿青衣,看着模样倒是俊逸,但身上的衣服却已经洗得隐隐褪色了,就是十分干净,纤尘不染。
  青衣书生本来是打算先行一步,远离是非之地,却没想到自己这多走了一步仿佛是站出来要为女子出头一般,让他十分无奈。
  他叹了口气,微微一笑道:“这位姑娘,您头不疼吗?”
  女子脸微微一红,有些羞涩地低头,带着哭音说道:“疼的。”
  青衣书生继续笑着温和说:“既然疼,为何不先去医馆看伤?”
  女子脸上神色一僵,那哀哀哭泣,梨花落泪的样子也继续不下去了。
  青衣书生仿若未觉,继续说道:“在下看姑娘留了好多血,实在是有碍观瞻。况,出了这么多血,姑娘你不头晕么?不恶心么?”
  不等女子回答,青衣书生便又说道:“大概是姑娘觉得,跪在这里跪到死,血流尽了,才能让郡主受到非议,受到惩罚,还你一个公道,对么?”
  最后问的两个字明明温和至极,但却让女子脸色发白,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刘芳坐在马车上差点没笑出声来,她大概是能看懂女子的内心旁白:你是魔鬼吗?
  安荷也是看得乐滋滋的,连额头的伤都忘了。
  “可以嘛,这书生,看得够彻底的啊,也说得够损的。”
  刘芳笑了笑,“人家可是很认真地在关心苦主啊。”
  安荷噗嗤一笑,“是,真是够认真的啊。”
  刘芳笑眯眯,这个书生人不错,脑子清醒冷静,没有看到美女就发昏,最重要的是,他长得还挺好看的。
  作为出生在颜值很高的刘国公府,刘芳现在审美的眼光也提升了许多,至少,现在能打动她,让她觉得好看的人,是很少了。
  安荷看了看妹妹发光的小脸,再看了看外头的那位青衣书生,飞眉入鬓,凤眼微斜,高鼻薄唇,加上一张微微瓜子的白脸蛋,身姿颀长挺拔,墨发全部束在头上,绑着一根发带,衣着虽是简单看着也很旧,却纤尘不染。
  总体而言,是个谦谦君子。而且看样子,脑子也挺好使。
  对比一下旁边的其他书生,尤其是方才出头的那
  一个,青衣书生更是鹤立鸡群一样的存在。
  安荷笑了笑,娇媚的脸上满是原来如此的心照不宣,等经过这群人往山上而去时,她对刘芳说:“好妹妹,小安芳,你跟姐姐说说,是不是看上那书生了?”
  刘芳笑眯眯地点头,“嗯,这人还不错。”
  “哦……”安荷意味深长地看着她,笑了笑。
  嫡母对她们从来没有要为家族联姻如何如何的打算,从大姐开始,到她,到安芳,从来都是适合才是最好的。
  因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大姐嫁到了镇国公府;
  精明世故,八面玲珑的五姐嫁给了八皇子,成了亲王妃;
  同样聪慧有加的八姐则嫁到了大长公主家。
  而二姐呢,性情温和,嫁的是国子监祭酒家的嫡长子;
  三姐泼辣,嫁给了镇远将军府的嫡次子,四姐精明爱财就嫁给了皇商裴家的嫡长子。
  六姐憨厚就嫁了安阳侯府的庶出子,六姐夫生母早逝,一成婚就被分出府了。他性子老实,守着分家的田产过着地主富户的日子。
  七姐性子恭顺,就嫁了嫡母的侄子——异姓王成亲王的嫡幼子,一个爱好游山玩水的书画大家。
  九姐爱琴成痴,正好遇上了世家孔家七房的嫡幼子也是同道中人,也就嫁到了孔家。
  十姐喜欢做木工雕刻,嫡母愁白了头才找到了工部尚书的旁支侄子与之相配。
  十一姐、十二姐……
  所有姐姐的婚事不管门第如何,最终,所嫁之人当初都是与她们很相配的:有相同的爱好,或者志趣相投,总之她们并不是完全因为家族去牺牲而联姻。
  到了她,安荷的未来夫家也是十分合她的心意——文意伯府的嫡幼子,他跟安荷一样,都喜欢玩儿,也都好吃。
  所以,在安荷心里,安芳这个妹妹嫁给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自己喜欢。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
  只是,从小儿吧,安芳这个妹妹都没有特别喜欢的东西,有时候她也好吃,但没有像安荷自己这样,非得要求一大堆,随便吃点什么也是可以的。
  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爱财,更没有说格外喜欢做些什么。
  琴棋书画诗酒茶,她也学,她也挺喜欢,女红烹饪和管家她也一样学
  的很高兴,很努力……
  仿佛她什么都喜欢,可又好像她都不怎么喜欢。
  所以,安荷跟其他哥哥姐姐们也都是一直有些担心她的,担心她以后受委屈。
  说真的,家里这么多兄弟姐妹,真正脾气好的绝对不是六姐安菀,更不是七姐安茉,而是最小的妹妹安芳。
  六姐敦厚归敦厚,却也不是一个愿意吃亏,无私奉献的傻子,占她的便宜可以,可下回你不让她占回来,她绝对跟你没完!
  七姐安茉的性子的确恭顺,可作为同母的姐妹,安荷很清楚,七姐的心眼儿小的很,要是惹了她,她绝对不会让你好过。而且还是那种终生难忘的难过,绝不想再尝试。
  至于其他的哥哥,呵,安荷会告诉你,都没一个好惹的,平日里看着最憨厚的九哥安廑(jin)都是个芝麻馅儿的,更何况是旁人?别被卖了还替他们数钱呢。
  反正,在安荷眼里,整个家里最简单的就是四个人:父亲刘国公,七姨娘,妹妹安芳以及她自己。
  安荷不是不懂怎么算计,只是懒得费脑子,而且就她这智商也比不上其他的哥哥姐姐们。
  父亲刘国公就不说了,要不是他是他们的父亲,日常对他们都挺好的,恐怕早就被底下的儿子们都哄得团团转,裤子都当(四声)没了那种。
  七姨娘就不说了,就是一个傻白甜来着。
  妹妹安芳就是能忍,特别能忍,或者说,很多事情,很多东西她都可以不计较,也都不怎么在乎。
  她只在乎两样东西:亲情,真心。
  这样的傻子,让安荷他们这些做姐姐的,哥哥们都觉得妹妹太善良了,太好欺负了,以后肯定会受委屈的。
  通常越是懂事,越是纯粹的人,就越是容易被伤害,也越容易被辜负。
  自家人肯定是舍不得辜负她,伤害她,但以后她的丈夫呢?她的儿女们呢?
  所以安荷他们真心替安芳发愁。
  说真的,他们巴不得安芳别出嫁了,就一直待在家里,由着大哥养着,甚至可以大家一起轮流养着她,也没事儿啊,反正哥哥姐姐这么多,一家一个月,一轮下来也得三年了。
  对他们而言真心不算什么,绝对供养得起就是了。
  只是,嫡母不同意,说
  是总是要走这么一遭才知道未来如何,要是连试都不试一下,那就算他们以后养了安芳一辈子,她也不见得就高兴了。
  安荷也觉得嫡母说的对,至少吧,让小妹妹自己个儿选自己的人生该怎么过,而不是他们这些家人自认为对她好这样安排她的人生。
  也许,他们能把安芳的未来安排的很好,但并不见得她就真的快乐了。
  人生短短数十年,过得开心才最重要,别的啊,其实真的不是那么要紧的。
  至于安芳看上了一个穷小子?呵,无所谓啊。只要他们这些做哥哥姐姐的能立得住,以后妹妹想怎么过就怎么过,谁也欺负不了她。
  即使真的有那么一天,安荷觉得,最后凄惨的一定不是安芳,而是欺负了她的人。
  没办法,谁让他们这一辈的兄弟姐妹就是如此护短呢。
  马车安安稳稳地到了山上,安荷,安芳下车,到前面马车扶着刘国公夫人下车,然后与镇国公夫人以及大姐姐安苏一起进安国寺上香。
  安国寺不愧是国寺,面积大不说,殿宇也高大巍峨,景致也十分不错。
  安荷陪着嫡母,姐姐,妹妹上了会儿香就不太乐意继续陪着她们了。
  刘国公夫人跟镇国公夫人还打算去听经。大姐安苏早已出嫁多年,自然是要先陪着婆母,况,她年纪比安荷她们都大许多,说是姐姐,实际上对妹妹也相当于母亲一般的心情。
  见安荷眼珠子转来转去,显然是待不住了,安苏笑了笑,转头对刘国公夫人与镇国公夫人说道:“母亲,婆母,还是我陪着您们去听经吧。妹妹们还小,难得出门,也让她们松快松快,许她们在寺内逛逛吧。”
  安荷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刘国公夫人没好气地摆手,说,“罢了,一看你就是待不住了,去吧去吧。不过要照顾好妹妹,可不许你只顾自己玩乐。”
  安荷拉着刘芳的手,笑眯眯地行礼,“喏,母亲,女儿一定看好妹妹,您放心。”
  “走吧。”
  安荷又拉着刘芳向镇国公夫人行了礼,这才带着婆子丫鬟浩浩荡荡地去别处逛了。
  镇国公夫人看着她们走远,笑着对刘国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