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知足常乐 快穿-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安荷对自家的九哥那真是自幼落下的阴影,惧怕甚深。
而现在,杨安这位小姑爷,就要面对来自这么多位大舅哥的“亲切问候”了。
…………
周围百姓看到这般壮观的场面十分激动:太难得了
!哪家嫁女儿能出动这么多风采各异的美男子啊?!也只有刘国公府这么一家了!
所以说啊,刘国公府盛出美人真不是假话,只看看现在这骑着骏马的二十二位国公府的爷们儿,个个都容颜俊郎,各有风姿,气度非凡,便可知传言不虚啊!
迎亲队伍慢慢走近,杨安即使心里忐忑,也得硬着头皮上了。
世子安庚依旧面无表情,九爷安廑却十分和善,待杨安骑马缓步上前,才缓缓开口道:“妹夫不必紧张。咱们家里人多,所以呢,就早点出来,把该办的事儿都办完了,妹夫也好赶上吉时回去拜堂啊。”
杨安心头苦笑,脸上却不敢露出分毫,只微笑拱手行礼,“多谢兄长赐教。”
九爷安廑笑笑,道,“我呢,年纪比你大太多,若是出手吧,就以大欺小了。大哥身为堂堂世子,也不好为难你。
这样吧,咱们和气点。
就让二十一弟与二十二弟与你一文一武地切磋一下,点到为止,怎么样?”
杨安还能怎么办?只能答应呗。
当然了,虽说是一文一武地切磋,却不可能真的就动刀动枪地打架,比试的项目十分文雅:投壶与比诗。
迎亲被拦,这很正常,但谁都不会真的去为难新郎,又不是想悔婚,和和气气地闹一闹也就罢了。
第18章 第17章
不过嘛,必要的下马威还是要有的,至少得让新郎知道知道妻子的娘家可不是好惹的。
所以啊,别看刘国公府阵仗摆的挺大,实际上根本没有真的想为难杨安的意思。
摆出这样的阵仗来,也只是为了告诉他,刘芳可是有很多哥哥疼的哦,你可不要欺负她哦,要不然……呵呵!
因而,比诗上,安庄就稍微让一下杨安,随意做了一首,普普通通——毕竟他是正经的进士出身,还是出过诗集的人,就不好真的欺负人了。
杨安松了口气,心里也感激舅兄承让自己,让他好歹第一回 合没有真的输,两人打了个平手。
到了与安庆比试投壶,不好意思,安庆就是来给他下马威的,因此,杨安真是输的很惨!
包括他身边的好友,也没人能抵挡得住安庆的高超技术。
第19回 合,杨安惨败!
九爷安廑笑着让兄弟们让路,对杨安笑着说:“妹夫,慢行啊!”
那笑容让杨安心中不安。
安庆好歹跟他见过两面,上回还丢下过他,虽然是事出有因,但也实在失礼,所以他就对杨安悄悄地说了一句:“保重啊,妹夫。我妹妹还等着你呢。”
得,他明白了,后面还有呢。
怪不得他们这么早就出来半路拦截了,看来后面还有不少人啊!
的确!
亲哥哥们出动了,那表哥们也得来一波啊!
成亲王府的三位小王爷就在前面不远等着呢。
闯过了表哥们,还有一群侄子们呢,正在刘国公府大门处拦着。
这群晚辈,大的已经定亲,小的才刚刚断奶,那闹腾的,让看热闹的人们都纷纷大笑,乐得不行。
总算是打发了这群小恶魔们,进了府,迎面就碰到了嫂子们了。
这群女眷那也是各有各的长处,文的武的,啥啥都会,折腾得杨安够呛,连连求饶,散了许多红包,说了许多好话才得以过关。
刘国公府世子夫人,也就是刘芳的大嫂,捂着嘴笑道:“哎呀,还是小妹夫嘴甜,哄得我们这些嫂子高兴。”
其他嫂子纷纷笑着赞同。
杨安心内苦笑:……你们高兴就好啊。(︶︿︶)
过了嫂子们,还有国公府的下人们呢,先是护卫群,再是陪嫁的仆人……
好不容易来到了后院,还有最后的关卡:姐夫们和姐姐们!
姐夫们当初也是经历过一番刘国公府特有的迎亲招待,所以现在看到杨安,心中颇有同病相怜的感觉。
所以,这一关,杨安是过得最轻松的。
但后面还有姐姐们呢!
长姐安苏,五姐安菲为首,带领着其他姐妹们挡在了安适院的院门前。
安菲双眼发光,看着风度翩翩,俊逸非凡的杨安走过来,十分激动!
“小妹夫,你总算是来啦!”
安苏转头看了她一眼,安菲第一时间感应到,立马收回自己激动的神态表情,恢复亲王妃该有的风度,微笑优雅地说道:“妹夫一路辛苦了。”
安苏这才回头看着杨安说,“妹夫,时辰不早了,我们也不为难你。只要你当着我们所有人的面说出你今后能做到的承诺,便可过关。”
至于他能不能做到?
安苏表示:无所谓啊!
他能做到固然最好,要是做不到?呵,她也自有手段让他哪怕是装呢,也得在妹妹面前装一辈子!哄着她高高兴兴的。
这些,就不必让妹妹知道了。这是她作为长姐应该做的,小妹只要高高兴兴地就行了。
杨安听到这样的要求也是一愣,不过他是一个言出必行之人,对于感情也好,为人也罢,他从来都是量力而行,不会轻易许诺,但也绝不会说大话哄骗别人。
因此,他郑重地高声道:“我,杨安,在此许诺:此生无论贫富,也只有妻子刘安芳一人,绝不辜负!若有违背,愿受天谴雷劈,生生世世皆不可为人!”
跟随而来看热闹的亲朋宾客都被此话震住!
安苏也没想到对方会做出如此重的许诺,她脸上的笑容真心了许多,笑着道:“好。妹夫之诚心,我们都听见了,希望你与妹妹二人,白头偕老,子孙满堂,恩爱一生!”
杨安暗自松了口气,笑着行了一礼,“多谢长姐。”
安菲眼睛发亮,对杨安说:“妹夫等急了吧?赶紧的吧,去接新娘子啊!”
此话一出,让众人皆哄然大笑!
杨安的脸也顿时红成一片!
安苏这次只瞪
了安菲一眼,便让开了路,其他的姐妹也都站到一旁,微笑看着杨安穿过她们去接人了。
…………
房中,刘国公夫人带着妾室们最后跟刘芳说说话,等杨安来到房门外时,她才红了眼,拿起红盖头准备给刘芳盖上。
七姨娘拉着刘芳的手哭得泪流满面,刘国公夫人本来是很难过的,一看她这副生离死别的模样,顿时无语了。
“行了,时辰到了,让孩子给你磕个头,待会还有得折腾呢。”
七姨娘听了,顿时憋住了眼泪,乖乖地坐到一旁。
其他姨娘也都无奈,要不是深知七姨娘的秉性如此,她们还真是不想搭理她:明明嫁女儿是喜事,被她这么一哭,倒像是这门亲事有多不好似的。
刘芳对自家生母的性子也是没办法,只能对她委屈巴巴的眼神视而不见,规规矩矩地给她叩了头,说道:“谢阿娘生育之恩。”
这句话说的是真的。
姨娘生母给了她生命,嫡母却教会了她如何在这个世界活的自在,保留自我。
生恩不忘,养恩同样不能辜负!
也就是在刘国公府才会有庶女出嫁前还能给生母姨娘磕头的了,换做别家的姨娘,那真是在这一天连出来见一面都不可能。
所以,刘芳感恩嫡母做的这些,也铭记在心。
六姨娘站在旁边看着,眼眶也红了,旁边的四姨娘奇怪,“你怎么也哭了?”
六姨娘回答:“想起安荷出嫁的时候了。”
“哦。”
府里一直都是这样的规矩,她的女儿们那是早就嫁了,所以现在感触没那么大,六姨娘嘛,去年安荷才出嫁,现在有点触景伤情也是正常。
要她说啊,最难过的恐怕就是夫人了。
唉……也就是她们运气好,碰到了这么一位好主母,事事都愿意体谅他人。要换做别家的主母啊……呵呵。
刘国公夫人待刘芳行礼以后,给她盖上盖头,这才挥挥手,让人放杨安进门来。
杨安激动不已地进门,先是拜见了刘国公夫人,再给各位姨娘们行了一礼,这才在媒人的指挥下把红绸交到刘芳手中。
门外众位兄长已经等候着,等到媒人发话,便从安庆开始,依次来轮流背着刘芳出门。
这也是刘国公
府特有的送嫁方式:哥哥太多,总是让世子大哥背妹妹出嫁,别的哥哥也不乐意,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规矩。
国公府是很大的,往常,刘芳一直都这么觉得:你能想象得到自己家跟后世公园一样的面积吗?反正以前的她是想象不到的。
可今日,她却觉得,国公府是这么小,路这么短。
从内院到大堂,与杨安一同向刘国公与刘国公夫人叩首拜别,然后再重新被背着踏出国公府。
一路上,哥哥们都说:“别怕,有×哥在呢。要是他敢欺负你,我就带着人去揍(收拾)他!”
最后是世子安庚背着刘芳送她上花轿,杨安一直牵着长长的红绸跟着。
安庚说:“要是在杨家过得不快活,就回家来,大哥去接你。”
刘芳顿时泪流满面,哽咽着答应一声:“知道了,大哥。”
杨安:……大舅哥耶,我还在呢,您就不避讳避讳?
这一世,有这样的家人做后盾,真好!
…………
总算是顺顺利利接到人了,杨安咧开嘴傻笑,翻身上马,带着队伍吹吹打打地一路向着外城而去。
九爷安廑带着安庭几人一起送嫁,后面还跟着送嫁妆的队伍。
先是杨安雇佣的那群壮汉抬着的嫁妆,浩浩荡荡,后面还有跟随陪嫁的护卫,仆人们也都各自抬着嫁妆,刘芳日常用的物品一路跟随。
周围百姓看着,津津乐道,说嫁妆丰厚的,说陪嫁人数多的……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队伍绕着皇城从另一道门出内城再回到外城,然后一路回杨家。
杨家中等待的人也赶紧放了鞭炮迎接,踢轿门,跨火盆,拜天地……一番折腾之后,刘芳这才安坐在新房之中,等待着杨安挑盖头。
等所有礼仪都结束了,媒人退了出去,仆人也都到门外等候,两人这才相视一笑。
“太累了。”刘芳扶着凤冠,直皱眉。
杨安看着她,眼神痴迷,笑着道:“你先洗漱歇息,吃点东西,我,我还要到外面敬酒呢。”
刘芳看他的样子觉得好笑,也有些害羞,点点头,道:“那你赶紧去吧。”
杨安伸手扯了扯她的衣袖,依依不舍,“那,那,我去了啊。”
刘芳红着脸,嗔了他一眼,“
那你倒是走啊。”
杨安笑,“你今天太好看了,我舍不得。”
刘芳顿时低头,脸红彤彤的。
磨叽了好一会儿,杨安才不甘不愿地出去敬酒了,书墨带着书画进来先伺候刘芳洗漱更衣。
“你们也都累了,赶紧去吃点东西吧。”
洗漱好了,刘芳赶紧对书墨她们道,“让琉玉她们过来伺候也是一样的。”
书墨笑着回道:“放心吧,姑娘,奴婢们已经分好班了,一会儿就去。”
“这样啊。那就好。”
“姑娘也赶紧吃些东西歇一歇吧。”书画提了食盒进来,在桌上摆好,对刘芳说。
第20章 第18章
“嗯,好,我自己吃就行,不用你们伺候了,赶紧下去歇歇。”
“那好吧,姑娘。您先用膳,一会儿奴婢们过来收拾。”
书墨她们也是累了一天,现在也不好硬撑,毕竟今儿还得守夜呢。
“嗯。”
等书墨她们下去了,刘芳自己坐在桌旁慢慢吃着:一碗鸡丝面,几道咸口的点心,都是合她口味的,因此她吃得很满足。
等刘芳吃饱喝足,书墨带着人过来收拾好了,那边杨安还没结束。
直到刘芳都挨着床边睡着了,杨安才带着酒气回房。
又是一番洗漱折腾不说,等刘芳扶着杨安在床上躺好,她一下子就被扯进了杨安怀里:“娘子……”
刘芳闭眼:该来的还是得来,她早有心理准备。
这一夜,注定是火热得直烫人心的……
…………
杨家并无长辈,所以第二天刘芳与杨安只要开祠堂祭拜一下先人,再把刘芳的名字写上族谱,然后去恩师家拜见道谢一番,顺便认认亲也就可以了。
一整天,杨安都粘着刘芳,小姑子杨慧也时刻跟着嫂子的身后,倒是让杨安有些郁闷。
刘芳的陪嫁仆人很多。
因此整个杨家光是放她的嫁妆以及安置这些仆人都已经够呛。
这一天刘芳就赶紧整理自己的嫁妆,安置好陪嫁的仆人们的差事,让他们赶紧该干嘛干嘛去。
如此一来,倒是让陪嫁仆人少了三分之二。
国公府的嫁妆是有定额的,但因为刘芳是她那一辈最小的,所以得到的添妆也就最多,倒变成了她的嫁妆是最丰厚的了。
不过呢,大多数都是田庄商铺,宅子这样的固定资产,也有一部分压箱底的银票,其他的布匹字画古玩首饰什么的,那简直就是一箱箱的。
有是聘礼里头的,也有刘芳自幼到如今用过的,还有亲人添置的,特意定做添妆的……
杨安索性也没事儿,就也帮忙着整理。
一边整理,他一边心惊:国公府这么有钱的么?
刘芳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想什么了,在一旁边看着嫁妆册子边说:“也就是我遇上了好时候。
当初长姐出嫁时,府里可没有
这么多好东西陪送。
我还记得,到了七姐出嫁的时候,府里都还过得紧巴巴的,也就是八姐,九姐她们出嫁的时候,府里才好了许多。
那时候,大哥已经在大理寺立住脚,虽然官职还低,但好歹是在皇上面前露脸了,也让大家看到了他的才干。
后来,八哥孤身一人去了边关,拼着命挣回了功勋,被封了将军,府里才真的渐渐好过了起来。”
刘芳笑了笑,满是怀念,看着杨安道:“你大概是想象不到,我小时候啊,府里吃点心都是有数的。
因为没钱。只有在有客人来府中拜访的时候,府里才会做些糕点,用来招待客人,维持府中体面。
然而日常里啊,我是见到街上的糖葫芦都会流口水的馋嘴猫。
那时候啊,我小哥每天就是计算着他那不多的月银,数着铜板,每天给我买一支糖葫芦,然后咱们两个一起分着吃。
哦,对了,还有十七姐。她呀,好吃,也贪吃,每月的月银都不够花的。所以啊,每回小哥买了糖葫芦回来,她就会跑来争着一定要吃上一个的。”
杨安真是没想到,“我原以为,你出身高贵,日子一定是过得极好的。”
刘芳摇头笑着道,“倒也没有过得不好。只是府里人多,要维持体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说别的。每次咱们姐妹出门赴宴就得花费不少,制作新衣,新的首饰等等。并不是我们家喜好奢靡,而是世情如此。
身在这样的位置,就不能丢了国公府的体面。
所以,日常在家,我们过得就简朴了一些。
实际上,平日里,该吃该用的,我们一样不少,一样还是锦衣玉食地长大,并没有你想象的那般艰难。
只是相对而言,糕点零食这些,母亲一来管的严,不允许我们随意吃用,二来,府里也是确实在这方面格外节省。
所以才让我小时候特别馋嘴罢了。
长大了以后,也就好了。此乃天性,倒也不算什么。
至少我过得比普通老百姓家要强许多,不愁吃穿不说,穿金戴银,每天还都有鱼有肉,还有仆人伺候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