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金凤凰-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队员们自然都想到了韩家,但韩庆斌斗大的字不识一筐,而且脾气暴躁,不太适合当队长。
  但韩庆军就不一样了,他参过军,还识文断字的,虽然腿残疾了,但也不耽误什么,而且他的腿也是为了国家才被炸断的。
  韩庆军的媳妇刘梅,是国家正式教师,知书达理的,比张永顺的媳妇可强多了,不会仗着自己男人当了队长,就在生产队里扬武耀威的,不干活白拿工分不说,还整天指使村民们到她家给她干私活。
  所以队员们一致推举韩庆军当队长,韩庆军退伍以来,一直在家务农,闲暇就带孩子。一个大男人毫无用武之地,过的也很是郁闷,现在能出任生产队的队长,可以继续为国家发光发热,他也很高兴。
  而县里知道他们推举的人,是一位退伍军人,也没有什么意见,很快就拍板决定了,韩庆军也很快就走马上任。
  而徐蓉自然得到了警局给开的证明,打掉了腹中的孩子,还被特批了回城名额,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一切圆满落定,韩晓棠顿觉轻松了不少,安安生生的在家休息了好几天。
  前几天,她忙忙叨叨的整天往外跑,丁玉英担心,现在她整天窝在家里休息,丁玉英也担心,一会跑去看一下,没过一会又去看,惹得韩晓刚抱怨她偏心眼。
  还是韩庆斌说她耽误闺女休息,丁玉英才作罢,韩晓棠好好的休息了几天,又生龙活虎的了。
  没事就和韩庆斌他们一起去山上撸洋槐树叶子,山里还有很多野果,野桃子,还有杏,栗子野核桃,还有猕胡桃,只是个头比较小,也就兵兵球那么大小,但是很甜。
  一棵藤蔓上能结很多,摘下来带回家,放一段时间开始慢慢变软,就能吃了,而起猕猴桃也很有营养。
  韩晓棠在家吃的好,睡的好,心情舒畅放松,连起色都好了很多,期终考试瘦下去的肉肉又让丁玉英给补回来了。
  山上的植被很厚,落满了树叶,下雨过后,会长出了很多野蘑菇,村子里的人有吃野蘑菇中毒的,所以无人问津,倒是便宜了韩晓棠。
  但山上有很多蘑菇,一片一片的从落叶中冒出头来,韩晓棠认识的也不多,也不敢乱采。只摘那种红蘑菇,还有白色的长腿菇,别的她也不敢动。
  采回去拿到河里冲洗干净了,然后放进锅里焯水后,就可以炒了当菜吃,特别是用大油爆炒,出来比肉还好吃。
  开始韩晓刚还试试摸摸的不敢吃,可尝了一口就放不下了,那筷子跟失火了一样,一盘蘑菇他至少吃了大半。
  吃了两天,一点事都没有,韩庆斌他们才放下心来,也跟着韩晓棠采摘。吃不完,就焯水后晒干,冬天缺菜的时候,可以泡发了吃,还给了韩庆军和周姥姥都送了一些。
  日子过的快乐而逍遥,八月初,进入了雨季,整天阴雨绵绵,接连下了好几天都不停歇,有时候还夹杂着狂风暴雨,还有雷阵雨,家里的被褥都有点返潮,只要老天露出一点太阳,家家户户都把被子拿出来晾晒。
  一直下雨,地里泥泞松软的根本进不去,也无法出工,人们就在家里闲着。韩家人多,韩晓棠无所事事,就拉着韩晓刚他们打扑克。
  捉黑一,交公粮,斗地主,排长龙,玩的不亦乐乎,常常玩到半夜,还是韩庆斌嫌他们浪费灯油,才作罢,各自回去休息。
  深夜,韩晓棠睡的正香,却被丁玉英用力推醒,惊慌失措的大叫道:“晓棠,快醒醒……”


第102章 
  丁玉英心疼自己的闺女,早上韩晓棠赖床,也绝对不会来叫她的,这会一反常态的来叫她起床。
  韩晓棠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就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可是睁眼一看,外面的天空还漆黑一片,大雨呼啦啦地下个不停,还夹杂了狼吼一样狂风呼啸的声音,丁玉英焦急的说话声都给掩盖了。
  韩晓棠没听清楚她说什么,就嘟嘟囔囔的问道:“娘,怎么了?天还黑着呐,你叫我干什么?”
  丁玉英见她醒了,一把将她拉了起来:“快起来,发大水了,咱家被淹了,赶紧出去躲躲。”
  闻言,韩晓棠的瞌睡虫顿时全都吓飞了,一骨碌爬了起来,冲到正屋门口,就看见院子里的水已经淹没了一层台阶了。
  韩晓东和韩晓刚在院子里来回跑着搬东西,把厢房里面的东西,全部搬到了上屋,韩晓棠看的清楚,那水都到淹到他们的小腿了。院子里还漂浮着很多东西,随着韩晓刚他们奔跑的动作,而随波荡漾着。
  丁玉英找了一大块晾晒粮食时,盖的塑料胶单披在韩晓棠身上,拉着她就往外跑,一边还叫喊陈芳和韩晓刚他们。
  尽管丁玉英提高了声音,但狂风暴雨还是将她的声音吞没了大半,听起来模模糊糊的。
  韩晓东也没听清,但也多半猜出她说的是什么,就大声道:“娘,你先带晓棠和陈芳她们出去躲躲,我们把东西搬完就去山上找你们。”
  水位眼看越长越高,都快要攀上第二层台阶了,丁玉英也不敢耽误,一手拉着韩晓棠,一手拉着陈芳就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外跑。
  路上泥泞不堪,水也快到膝盖了,走起来很是艰难,三人紧紧拉着彼此的手往前走。路上陈芳不小心被石头绊倒,险些被水裹走,韩晓棠和丁玉英死死的拉着她。
  虽然披着塑料胶单,但是三人也淋的浑身湿透,狂风肆虐,大雨拍打在脸上生疼,而且还遮挡住了视线,看什么都模模糊糊,影影绰绰的。
  深夜,天色漆黑如墨,若不是她们在村子了里生活了很多年,大致能判断出山坡的方向,都要走岔了。
  但她们的速度太慢,几次险些被路面上,冲过来的石头和树枝绊倒,陈芳和丁玉英还好,走了几十年的山路,还勉强能走。
  韩晓棠却不熟悉山路,走起路来磕磕绊绊的,还连累了丁玉英和陈芳。韩晓棠就松开了她们的手,让她们先走,丁玉英哪里肯丢下她不管,死死地拉住她。
  正当几人艰难行走的时候,好在碰到了韩庆军,他正领着大队部的人,在疏散村民,见状立即叫了几个青壮年,把她们娘三送到了山坡上。
  山坡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但大多都是老人孩子,和女人。男人们在帮忙疏散群众,有的舍不得家里的东西,还在家里收拾。
  众人都被淋的落汤鸡似的,虽然是夏天,却也冻的一个个嘴唇发紫,浑身发抖。
  丁玉英娘三还好点,有一块塑料胶单可以遮挡住风雨,但她们身上也淋的湿答答的。裤管虽然卷起老高,但也被水浸湿贴在腿上。
  陈芳的鞋还跑丢了一只,光秃秃的脚沾满了淤泥,在漆黑的夜色中也分辨不出,一直到山坡上安定了下来,丁玉英才发现。
  但是也没办法,现在能保住命就不错了,哪里还能顾得上鞋,三人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取暖。
  雨还在不住地哗哗地下着,狂风也呼呼地刮着,山坡上的树木接受着狂风暴雨的洗礼,发出唰唰的巨响,在漆黑的雨夜,让人人听了毛骨悚然。
  经过韩庆军和村里男人们的努力,终于把全村的人都接到了山坡上,韩庆军照着花名册点名,一个都不缺,他这才长长松了口气,也不管地上潮湿,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显然是累坏了。
  韩庆斌他们也来了,还给丁玉英娘三带了几件衣服,韩晓棠穿上干燥的厚衣服,不停颤抖的身子才停住。
  丁玉英把塑料胶单全部打开,让他们也钻进去,一家人站在一起,虽然不能全部阻隔风雨,但相比那些站在雨地里的却强多了。
  韩庆斌叫韩庆军也过去,却被他拒绝了,韩庆军一瘸一拐地走到,聚集在山坡下的大水前,一直观察着水位的升降。
  住在河边有好处,可以灌溉稻田和菜园,洗衣做饭,吃水什么的方便,但也有这个坏处,一旦发大水,就会越过水坝,越过田地漫到村子里。
  麦地和玉米地都在位置较高的山坡上,旱涝保收,但稻田地和菜园地势都比较低,这次是全部被淹了。
  好在早稻谷已经成熟收割了,但秋稻谷是没救了,不过这也没法子,现在只要能保住命就是好的。
  大人还好些,但那些孩子正睡的香甜,却被抱进了大雨中,听着周围狂风肆虐,暴雨如注的声音,一个个吓的哇哇大哭,怎么哄也哄不好。
  大人们也很忧愁,秋稻谷毁了,自家的菜园也毁了,今年的收成肯定会减产,明年粮食就不够吃了,一个个唉声叹气的,商议着怎么办。
  韩晓棠睡的晚,刚才淌水过来,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这会又累又困,也不管狂风的呼啸声,大雨倾盆的哗哗声,她竟然爬在丁玉英的背上睡着了。
  等她醒过来,天已经亮了,大雨渐渐小了,山坡下的水位也降低了很多,有些地势较高的地方,已经裸漏出了黄褐色的地皮,还有很多枯枝败叶,一片狼藉。
  有人担心家里的物事,就趟着水回家去查看,韩晓棠一家也互相搀扶着往家赶,水面上漂浮着很多东西,有扫帚,有搂枯叶的竹耙子,还有各种各样的东西。
  也分辨不出到底是谁家的,都先打捞起来,堆放在大队部,等一切安排好了,各家各户再去认领。
  韩晓棠他们回到家,上屋地势高,还好点,没有进水。但灶火和厢房却进了一屋子的水,韩晓东他们就拿着盆,还有瓢什么的往外舀水。
  韩晓棠也去帮忙,可是她却只觉得自己的头越来越沉,还晕乎乎的,头还开始隐隐作疼,嗓子也发炎了,好似肿起了大疙瘩,咽口水都疼的难受,没到下午就病倒了,还发起了高烧。
  她昨天晚上虽然穿上了厚衣服,但里面的衣服却是湿的,风雨交加,穿着湿衣服睡觉,受了凉就生病了。
  虽然大水退了,但路面泥泞不堪,驴车根本就无法行走,韩晓棠烧的迷迷糊糊的,浑身无力,走起路来举步维艰,驴车也没法用,韩晓东只得徒步跑到红旗大队去抓药。
  但到了卫生所,才发现卫生所里围满了人,可见昨天晚上病倒的人不少。卫生所只是县医院在乡下设的点,里面只有一个医生,一个护士,平常根本没这么忙。
  面对这么多病号,根本就应付不来,忙的晕头转向,外面排起了长龙,也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但韩晓东是红旗大队的女婿,认识他的人不少,见他过来,就询问家里是谁病了。
  韩晓东实诚,就说是自己的妹妹病了,有人还刨根问底:“你哪个妹妹病了。”
  有人就嘲笑他:“晓东就只有一个妹妹,就是那个在省城上大学的韩晓棠。”
  一听是韩晓棠病了,很多人都自觉地让出一条道,让韩晓东先抓药。
  医生也趁机轻松了一会,仔细的问清了韩晓棠的症状,开了一些退烧药,还有消炎药,让他带回去。
  韩晓棠年轻,这病来的快,去的也快,吃了药,没两天就好了,但丁玉英也担心的不行,催促着她赶紧去省城。
  以前,韩晓棠去省城上学,她难舍难分的,这次却是催着她走了,但韩晓棠怎么放心得下。
  只是他们这届学生,要比应届的学生提前半月开学,阳历八月十五就开学,她和徐浩约好了,十号从家里出发去省城。
  韩晓棠以和同学说好为由一直托着,在家里帮忙收拾,一直等到十号,韩庆军亲自驾驶着驴车,把韩晓棠和父母一起送到了车站。
  韩庆军要到县里办事,把他们送到地方,和韩晓棠告别以后,就去忙自己的了。
  韩庆斌夫妻一直等到徐浩如约而来,等到汽车开动,等到汽车的影子消失在公路尽头,才依依不舍的去找韩庆军,然后一起回去。
  徐浩是接了赵旭阳的电话,要他来当护花使者的,虽然万般不情愿,但也没办法,好在也是顺路。
  两人坐上车,等车开出很远,回头还能看见韩晓棠的父母,还在依依不舍的张望。
  徐浩忍不住道:“你父母对你挺好的,大老远把你送到县城来。
  徐浩是男孩子,行李比较简单,就一个书包,还有一个小包裹,里面是衣服鞋子什么的,他的父母就没有过来送行。
  韩晓棠却是大包小包的,丁玉英给她带了很多东西,大半都是给赵鸿家的,谢谢他照顾自己的闺女。
  有在山里采摘的野生木耳,还有晒干的蘑菇,割的蜂蜜,还有红薯干,甚至还装了一包玉米仁和麦仁。
  韩晓棠也很无奈,但也没有办法,只得笑了笑道:“父母的爱比海深,比山高,你羡慕不来。”
  徐浩大笑:“一会,你提着上火车的时候,会发现比山还沉。”
  韩晓棠斜眼撇他:“我很担心你会不会孤独终老。”
  “求之不得。”
  知道徐浩的嘴损,韩晓棠不愿意和他多说,徐浩却不甘寂寞,抗力抗她的胳膊道:“我也是事后才知道,你们队长竟然逼婚,想让你嫁给他儿子,这是多想不开啊。就你这样的媳妇,白给我都不敢要,他还敢抢,真是嫌死的不够快。”
  “我要是有针线,就把你的嘴给缝起来。”
  对于她的挖苦,徐浩不以为然,继续接道:“听说当时,赵旭阳连夜从省城赶了过来,真的假的。”
  韩晓棠点了点头:“蒸的。”
  “听说当时市公安厅都来人,去解救你,你的面子真不小啊。”
  韩晓棠转首看着他,皮笑肉不笑的道:“听说赵书记要请你吃饭。”
  徐浩往旁边挪了一点,警惕的问道:“为什么?”
  “因为他以为你是我男朋友,所以想要多了解你一点。”
  徐浩双手举起,做了一个投降状,然后又往外让了一些,距离韩晓棠远远地坐着,再不敢多说一句话,韩晓棠的耳朵终于清净了。
  虽然徐浩嘴损,但人还不坏,没让韩晓棠真的一个人提,到了孟楼县,下车时候,帮她拎了大半的东西。
  这次等火车,有了徐浩一起,韩晓棠放心了很多,徐浩穿着不凡,一副桀骜不驯的嚣张模样,看起来就不好惹。
  一路上风平浪静的,到了火车站也没出任何意外,也许是徐浩真的起了作用,也许是火车的不法团伙,被铁路治安队治理的差不多,平平安安的就到了。
  赵旭阳一如既往在火车站接他们,先把他们送到学校,安置好后就接韩晓棠去他家,徐浩说什么都不去。
  赵旭阳也不勉强,就带着韩晓棠回到了家中,知道她回来,晚上赵鸿特意提前了一点下班,赶上和他们一起吃晚饭。
  晚上吃的就是韩晓棠带来的玉米和麦仁一起煮的粥,赵鸿赞不绝口,对于丁玉英送的山货也很喜欢,还嘱咐赵旭阳,明天晚上就让田阿姨做来吃。
  等吃过晚饭,赵鸿才详细的询问张家的事,韩晓棠把前前后后的事,都仔细的给他讲了一遍,很多细节是赵旭阳都不知道的。
  赵鸿也是第一次听说,对于刘家的仗义援手,他也很赞赏,还夸赞刘奶奶深明大义。对于张家,赵鸿也很不满,只是碍于身份,不想出手对付一个小人物。
  他被下放到大兴生产队时,张永顺给派到了最脏最累的牛棚,这他可以忍受。可是张永顺还把自己的妻子也挂在牛棚,白拿工分,诺大的牛棚,那么多活计都是赵鸿一个人干的。
  而他当时下放的时候,还带了很多东西,但是都被张永顺给没收了,最后都落到了他的腰包,只给赵鸿留下了几本书。
  所以张永顺一直担心赵鸿会报复,才会一直那么紧张,好在赵鸿宽宏大量,没有与他计较。
  但对付他可以,对付韩晓棠,却是赵鸿不能容忍的,张永顺之所以被重判,其中不乏他的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