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金凤凰-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雅茹的脸有点微微发红,但她不管什么事,从来都没有隐瞒韩晓棠,这次也一样,毫不犹豫的立即回答道:“嗯,说了,是他的补贴,他也插队去了农场。因为他会开车,就负责农场的运输工作,每次出差去外地,都有补助。”
  “你哥也在农场,虽然不在一处,但农场之间的差别不大,那个农场有这么雄厚的财力,一个司机的补助会给这么多。”
  经韩晓棠这样一提醒,谢雅茹的神情也严肃起来,刚才的羞赫消失的无影无踪:“晓棠,你想说什么,直接说就好。”
  “作为司机,还是长途司机,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毕竟两地之间,有些东西的物价相差很大。而且有些东西,有钱都买不到,如果有人能从外地转运过来买卖,一定很受欢迎。”
  虽然两人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韩晓棠也没敢直截了当的说,但谢雅茹也听懂了,如果这些钱,并不是出差的补助,那可能就是夹带私货,在两地之间买卖,那可是走私,被抓到是会坐牢的。
  看见谢雅茹的神色,韩晓棠知道她听懂了,就继续说道:“现在国家恢复了高考,以后肯定也会恢复经商和贸易,再坚持几年,政策肯定会变好的,不要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冲毁了头脑。”
  谢雅茹不知不觉的停下了脚步,微一沉思道:“晓棠,你们先走吧,我现在就回县城给他写信。”
  在队里也可以寄信,写好了信件,送到红旗生产队的供销社,邮递员来乡下送信的时候,会把要寄的信带回去,投进邮电局的邮箱里。
  但是这要耽误几天的时间,而且还有丢失的风险,而谢雅茹一点时间也不敢耽误,要是他再铤而走险,被抓到了怎么办,说完,转身就又往回走。
  韩晓棠哪里放心她一个人回去,也跟着她转身回县城,一边回头道:“赵旭阳,你们先走吧,我和雅茹忘了买样东西。”
  赵旭阳没有丝毫的犹豫,也转身跟着她们,侯亮微微犹豫了一下,也跟了上来。冬天天短,现在赶回去,恐怕都要走夜路,他们人多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但是只剩下韩晓棠和谢雅茹两个女生,赵旭阳哪里放心得下,就默默的跟着她们。
  谢雅茹见几人都跟着她往回走,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但她知道韩晓棠绝对不会抛下自己回家,如果她跟着,赵旭阳肯定也不会放弃,只得揉了揉酸涩的双眼,拼命忍着想要夺眶而出的眼泪,加快了脚步向县城走。
  好在他们还没走出多远,不一会就回到了县城,到了县城,谢雅茹直接去了邮局,没有丝毫准备买东西的样子。
  赵旭阳也不问,侯亮却有些纳闷:“你们不是说要买什么东西吗?怎么跑到邮局来了,再磨蹭一会,街上的商店该关门了。”
  韩晓棠朝他挥了挥手,示意他别问在外面等着,她陪着谢雅茹走进了邮局。邮局的工作人员正准备下班,韩晓棠不住的恳求,让他们再等几分钟。
  谢雅茹也不敢耽误,就从书包里掏出练习本,撕下两页,就趴在邮局的窗台上,匆忙写了一封信。跟邮局买了信封和邮票,在信封上填好邮寄人和收件人的姓名,地址还有邮政编码,就封号了信件交给了邮政局的工作人员。
  看着他们盖上邮戳,塞进邮箱里,才放下心来,和韩晓棠一起走了出来。此时连后知后觉的侯亮,也看出忘了买东西什么的,纯属是借口,也不多问,还跑去买了些包子路上吃。
  刚才和知青们一起,他们也不好吃独食,现在就剩下他们四个,就不用顾忌了。而且这两天都是他们请客,侯亮心里很过意不去,现在好不容易轮到自己,可以还人情,就买了好几个包子。
  几人一路吃,一路往回赶,毫无意外的在天黑之前,没能赶回村子,但这次有了赵旭阳这个武力值比较高的存在,韩晓棠还不是很害怕,一路上还和谢雅茹说说笑笑的。
  谢雅茹知道她是怕自己担心,才一直说话活跃气氛,也很配合的和她说笑,都是年轻人,不一会就把烦心事忘到了脑后。
  韩晓棠他们三人有上次走夜路的经验,倒不是很害怕,何况还有赵旭阳在,韩晓棠一点也不担心。
  一直回到村口,看见披着薄被子,站在村口等候的丁玉英,她的眼睛顿时一酸,眼泪不争气的涌了出来。大步跑过去,一把抱住了丁玉英,哽咽着道:“娘,这么大冷的天,你干嘛在这等我。”
  丁玉英把自己身上披的薄被拿下来,给韩晓棠披上,一边解释道:“没事,不冷,我披着被子呐。我见去参加考试的人都回来了,却不见你的人影,有点担心,就出来迎迎,反正在家也没事。”
  冬天,地里的活不多,但家里的活那有做完的时候,丁玉英整天忙忙叨叨的,现在却说没事,不过是在安慰她。
  韩晓棠哪里不明白,但也没有再说什么,亲亲热热的抱住丁玉英的手臂,就往家走,连身后的赵旭阳他们都忘在了脑后,还是丁玉英回头和他们三人打了个招呼,就拖着韩晓棠回去了。
  回到家,却看见韩庆斌愁眉苦脸的坐在院子里抽烟袋锅,火红的烟袋锅在夜色中,一明一暗的,照映着韩庆斌愁眉不展的脸,韩晓棠不由问道:“怎么了?爹。”
  韩庆斌抬头看了她一眼,才沉声道:“没你的事,锅里热着饭呐,赶紧吃了去睡觉,别瞎打听。”
  韩晓棠对他吐了吐舌头,就转身进了厨房,丁玉英已抢先走进厨房,在角落的小锅里舀了热水给她洗手。一边又忙着给她盛饭,昨天的包子也没舍得吃,还给她留着。
  韩晓棠见了忙道:“娘,我这两天在县城吃了很多好吃的,这包子留着你们吃吧。”
  丁玉英却不肯信:“出门在外,哪里有在家好,你看你的脸都瘦了。”
  韩晓棠失笑:“脸瘦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用心学习的缘故,不是饿瘦的。”
  天下同一个妈,都是妈觉得你饿瘦了,不过韩晓棠觉得瘦了更好看了,她以前是小圆脸,这个年代缺吃少穿的,肚子里没有油水,连脸型都变成了鹅蛋脸,但更加漂亮了。
  韩晓棠到底拗不过丁玉英,但吃了一个包子就不肯再吃了,抱着碗一边喝着热乎乎的糁子汤,一边好奇的问道:“娘,我爹怎么了?”
  正在刷锅的丁玉英叹息了一声,连动作都停住了:“还不是因为你大哥的婚事,陈家要的彩礼也不算多,但谁叫咱家穷呐,根本拿不出来,这亲事一拖再拖的。陈家放话,说陈芳年纪不小了,要是咱们家再拿不出彩礼,就要另外找人家。”
  说起这个事,韩晓棠也发愁,但现在不许经商,不许投机倒把。田地是属于国家的,山上的东西也属于集体财产,个人不能擅自买卖。
  就是鸡鸭,一家一户也只能养两只,下了鸡蛋也舍不得吃,都要拿来换盐和日用品。就算是要做什么生意,他们家距离县城十几里,一来一回要好几个小时。
  韩晓棠一边吃饭,一边苦思冥想,现在这个情况,她真的要想想办法了,韩晓东的婚事迫在眉睫。还有如果她考上大学,需要学费和路费什么的,也要花费大把的钱,但家里实在是拿不出钱来。
  晚上睡到床上,她还在想,但想出的办法都有不小的风险。想想下午她还在劝谢雅茹,现在她却要去冒险,但为了韩晓东的婚事,值得冒险。只是现在高考近在眼前,她暂时还不能分心,只能等考试结束以后了。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丁玉英还瞒着她一件事,还是第二天韩晓刚说漏了嘴,韩晓棠才知道,韩庆红趁着自己到县城去考试,又跑回了娘家,跟韩庆斌游说,说只要韩晓棠嫁到她婆家,给了彩礼就可以帮韩晓东娶陈芳。
  韩晓棠长的好看,要是能说动她嫁过去,韩庆红在婆家人面前张脸,还有很多不能言说的好处。却被韩晓棠破坏了,害的她被韩庆斌骂了一顿不说,过年的时候,她还蛊惑刘家宝打了自己一巴掌,韩庆红一直记着。
  现在见韩晓棠要去考大学,她更嫉恨了,她一向看不起自己的大嫂丁玉英,要是她的闺女考上了大学,那以后还不尾巴翘到天上去。
  刘梅转为正式教师,要是丁玉英也母凭子贵,那她在娘家那还有说话的地。何况要是韩晓棠考上了大学,就更不好拿捏了,所以不畏严寒的跑回来,极力的劝说。
  说韩晓东年纪大了,亲事不能再拖了,再拖陈家把陈芳另许人家,韩晓东怎么办。现在把韩晓棠嫁了人,就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乡下那家不是拿闺女换彩礼,给儿子娶媳妇,有的干脆用女儿给儿子换亲。
  退一万步说,就算韩晓棠考上了大学,那可是无底洞,学费,住宿费,还有路费书本费什么的,可要花一大笔钱。
  韩晓东娶媳妇都没钱,家里那有钱供她上学啊,再说就算供出来个大学生,等她大学毕业上班,都二十好几了,还不是便宜了婆家。
  但不管韩庆红怎么说,韩庆斌都不为所动,别的也许韩庆斌脑子一糊涂就答应她了,但是韩晓棠要考大学,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他还没忘赵鸿临走的时候,抓住他的手,对他说的那一番话。他也没忘记自己的父亲,明明家里穷的叮当响,却宁愿勒紧裤腰带,也要送韩晓东和韩晓霞去上学。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韩庆斌虽然糊涂,但大事还是拎得清的,以前他或许还会顾着兄妹的情面。
  但是经过这么多事,他也想明白了,自己掏心掏肺的对他们好,可韩庆红和韩庆生却是喂不熟的白眼狼。他们不管做什么事,都只会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丝毫也不顾忌别人,连他这个大哥也不例外。
  如果韩晓棠真的考上了大学,一家子脸上都有光,在队里腰板都能挺直了。可韩庆红却见不得他们家过的好,还这样费尽唇舌,想把自己聪明漂亮的闺女,嫁给刘家宝那种傻瓜,这心思也太自私恶毒了。
  韩庆斌的暴脾气顿时就忍不住了,拿起扫帚疙瘩,就没头没脸地把韩庆红打跑了。想想她刚刚出嫁的时候,被自己男人打,还是他跑去伸头,不许妹夫打韩庆红。
  可现在他这个兄长却动手打了自己的妹妹,他的心里也不好受,所以韩晓棠询问,被他劈头盖脸的给骂回去了。
  韩晓棠得知了实情,往日心中对韩庆斌那一点不满,顿时消失殆尽,殷勤的跑去给韩庆斌装了一锅子的烟,还讨好的给他点上,惹得韩庆斌以为她发疯了,频频拿眼撇她。
  但韩晓棠没空去给他解释,她还要抓紧时间学习呐,希望能考个好成绩,能选一个好的大学,毕业分配了赶紧挣钱,改善一家子的生活。
  韩庆斌蹲在地上,吧嗒吧嗒的抽着烟,目送她欢快的身影消失在路口,更加的发愁,如果韩晓棠真的考上了大学,这学费怎么办呐。
  儿子娶媳妇没钱,闺女上学没钱,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没用,连烟也抽不下去,把烟袋锅按在石头上,熄灭了,抓住自己的头发使劲揪,接连揪下好几根头发,里面还夹杂着一根白发。
  韩庆斌呆呆的看着手心里白色的头发,半响才用力扔在地上,起身用脚狠狠的把那根白头发碾在土里,好似看不见了,那自己就没有白头发一样。
  预考成绩很快就下来了,韩晓棠没有悬念的通过了预考,取得了参加高考的资格。而韩晓霞因为底子弱,直到国家恢复高考通知下来,她才临阵磨枪的去学习。
  哪里比得上韩晓棠早早就开始学习准备,而且考试那两天,韩晓霞吃不好睡不好,也影响状态,没能通过预考。
  书中,她和原主一起去参加预考,原主对她这个堂姐十分照顾。王玲重男轻女,即便韩晓霞去参加考试,也没舍得准备什么吃食,只给蒸了几个窝窝头。
  丁玉英却很疼自己的闺女,蒸了很多包子,原主就把自己的包子分给了韩晓霞,晚上还先跑到汽车站给韩晓霞占位置。
  韩晓霞吃的好睡的好,状态很好,考试的时候超水平发挥,虽然只超过分数线二分,但也过了预考。
  可韩晓棠却哪里肯照顾她,韩晓霞第一次蹭饭碰了个软钉子,也没敢厚着脸皮再去蹭。晚上也没能在汽车站候车室抢到位置,就在学校房檐下窝了一晚上,冻的半死,第二天考试状态奇差,距离录取线十万八千里。
  侯亮也没能通过,虽然韩晓棠早早就要他复习,但侯亮还是差了几十分没能到录取线。
  赵旭阳和谢雅茹根本就不用担心,两人都通过了,而且分数高出了录取线很多,尤其是赵旭阳,高居预考榜榜首。
  连县一高中的校长都惊动了,亲自跑到大兴生产队来,劝说赵旭阳去县里高中学习,准备最后的冲刺,但被赵旭阳拒绝了。
  而韩晓棠只比录取线高出了三十几分,成绩还是岌岌可危,五门考卷,语文,数学,还有政治各一百分,地理和历史一共一百分。
  语文地理和历史,这些需要背诵的科目,韩晓棠没问题。只是数学拉低了不少分数,还有政治也比较薄弱,这个年代的政治题目和后世相差很多,赵旭阳就专注帮她复习这两门功课。
  好几个知青也因为临时抱佛脚,没能通过预考,就自暴自弃的不再来牛棚学习,赵旭阳轻松了许多,可以专心的指导韩晓棠。
  但也要求侯亮继续学习,今年不能参加高考,可以等明年,被两人影响,侯亮也没放弃,还跟着一起学习。
  韩晓霞那个讨厌鬼没能通过预考,不用来学习,眼前清净的韩晓棠,心情大好,而且预考也给了她信心,更加的认真学习。
  转眼到了十二月,天气更加的寒冷,而预考是在本县城,但参加高考却要换别的县城,免得自己县城的老师,为了升学率而徇私舞弊。
  他们兰溪县的考生,被分到了孟楼县,距离他们县城很远,要提前一天过去,来回要三四天的时间,要坐车还要吃饭住宿。
  丁玉英出去借了一圈,才借到了二块多钱,这还是李秀莲给了大头。这个年代家家户户都困难,有的人家连肚子都不吃饱,哪里有钱借给别人。
  等丁玉英将一大把毛票拿给她的时候,韩晓棠死活不肯要:“娘,我有钱。”
  韩晓棠为了省钱,学数学演算的时候,不舍得用笔和钱,就拿着石头在地上算,把知青们给的钱,节省了下来。
  但丁玉英也硬塞给了她:“穷家富路,出门在外,身上没钱怎么行,你拿着,在外面好好吃饭,不要为了省钱饿着自己……”
  丁玉英一边絮絮叨叨,一边把钱塞进韩晓棠的口袋里,嘱咐了半天才放手,还不放心的送到了大门外,等她走的看不见人影了,才依依不舍的转身回去了。
  因为预考没有通过,去参加高考的人少了,而且这次还是正经的参加高考,大兴生产队的队长张永顺也不敢怠慢,提前一天就安排了驴车。
  驴把式也早早地把驴子喂的饱饱的,在村口等着,等人都到齐了,就把他们送到了县城。
  到政府院里,拿出介绍信登记了基本信息,就把准考证发到了各人的手中。学校的应届考生有老师带队,他们这些没进学校的知青,县政府就派人专一送他们去孟楼县。
  秦立民还专一抽出时间,见了赵旭阳他们,提出用县政府的车送他们去考试,但被赵旭阳拒绝了。
  他父亲勤政奉公,他怎么能搞特殊,为了私事用政府的车,就和韩晓棠他们一起坐上公共汽车,前往孟楼县城。
  七十年代的公路建设还不是很完善,距离远道路还不好走,一直到了下午天快黑的时候,才赶到孟楼县。
  有的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