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玑图-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试问谁会跟自己的夜壶说话呢?
  心里涌起一阵悲哀,游莲突然好难过。她想起就在不久前还与宗懿在一起时的你侬我侬,竟生出恍若隔世的感觉。
  可是很快的,游莲就不悲伤了——
  因为就在今天白天,完颜旻来到了九王府,出人意料地走到游莲的床头来看她。
  完颜旻满怀歉意地对游莲说:九哥儿不好,镇海大将军受委屈了。
  完颜旻眼角的鱼尾纹很深,笑起来的时候统统舒展开来,那种温和与宽容,像极了游继峰笑的时候……
  游莲突然有些想哭,她喉头发酸,眼眶也红了,想说话却说不出来。
  完颜旻看得清楚,他愈发慈爱地安慰游莲,并告诉她,自己已经决定了,待灵州的知县安排好,很快就会放灵州王回家。
  游莲听了,终于绷不住,眼泪哗一声流了出来。她靠坐床头与完颜旻鞠躬,游莲如此激动,已经不知道应该怎么感谢完颜旻了,只能一直语无伦次地对完颜旻说着:“谢可汗隆恩,谢可汗隆恩……”
  游莲向完颜旻申请,想自己接下护送灵州王回乡的重任。
  “末将是汉人,送灵州王回乡,也是末将个人记挂心头已久的夙愿。”游莲说。
  完颜旻听了沉思片刻,他觉得此事能行。放赵胥回家,彰显他这个女真可汗的宽容与儒雅,是为收拢天下汉民心而为的。
  而莲姨娘是汉人,还做了他完颜旻手下的将,如果由莲姨娘亲自护送赵胥,则更彰示了女真可汗的贤明与大气,用人唯贤不唯亲,是可以收拢天下文人豪客的心的!
  于是完颜旻点点头,豪迈地说一句:“好!这件事就交给镇海大将军了!待一切办妥,本汗亲自点兵,替你和灵州王送行。不过眼下嘛,还希望大将军你好好养伤,赶快好起来,不然耽误了灵州王回家,这个责任就要你镇海大将军一个人来承担啰!”
  游莲不断回味着今天完颜旻来芙蓉院时候的场景,心里跟吃了蜜一样的甜。因为赵胥是天下所有汉人心中的天子,天子归家,天下所有汉人的心便都完满了。
  而游莲会跟着赵胥一起,回到南海,那个真正属于她的地方。
  待到那时候,游莲自己的心,也完满了。
  游莲想得带劲,心驰神往。只她的眼底却无端有些涩,游莲闭上眼,想缓解这股干涩,却突觉脸上一股热流滚过,竟是一串眼泪划过脸庞,没入枕席……
  ……
  这一天,美梦初醒的游莲一睁眼,就看见床边立了一个人,
  定睛看去,是纳兰松月。
  游莲有些惊讶,她奋力向上,想要坐起,墨竹眼疾手快赶快过来帮忙。
  待墨竹把游莲安顿好,游莲抬头看纳兰松月,静静地等她开口。
  又这么一段时间不见,纳兰松月变得更瘦了,那高高凸起的颧骨似乎就要冲上云霄,衬得她的眼窝愈发深陷,像狼一样随时露一抹凶光。
  “莲姨娘身体可曾好一些?”耳畔传来纳兰松月幽幽的问候,与其说她是在关心游莲,不如说那语气,那声调更像在招魂。
  游莲听得打了个哆嗦,耸耸肩膀装作若无其事地把那一哆嗦给掩盖了过去:
  “奴婢好多了,谢九王妃关心。”游莲低头对纳兰松月行礼。
  游莲回完礼便等着纳兰松月回一句“莲姨娘免礼”,或“莲姨娘好好歇着”之类的客气话,接下来这主母关怀侍妾的一幕就可以圆满结束了。
  只可惜游莲弯着腰等了许久,却等不到纳兰松月的那句免礼。游莲弯不住腰了,便自己直起来,又重新靠进床头的软垫之中……
  游莲偷眼看了看纳兰松月,只见她正盯猎物一般盯着自己,又不说话,脸皮紧绷着,像块铁板。
  游莲低下头,也不说话,心里直犯嘀咕,这纳兰松月看上去好像越来越不正常了,来看病人又不说话,还真就这么干看着?
  两个人就这样大眼对小眼干坐了快一盏茶的时间,终于,纳兰松月自喉咙里挤出一声冷笑:
  “姬莲啊姬莲,可叹你看起来这么聪明的一个人,要本事有本事,要手段有手段,满手的好牌,竟也被你给打得稀烂……可惜啊可惜……”
  “……”游莲无语,不知道纳兰松月又怎么有感而发了。她不知道怎么回答,便咧开嘴,朝纳兰松月扯了一个特别生硬的笑,又低下头去,不再看她。
  “可惜可惜,真可惜……哈哈哈哈哈哈——!”
  纳兰松月一边说一边摇头,她后退着往房间外头走,还仰头哈哈哈大笑,就像发现了一桩特别好笑的事,纳兰松月笑得前仰后合。
  游莲不悦,心说纳兰松月这个疯子还好意思笑别人,也不看她自己都变成什么样子了,妒、怨、嫉、恨,所有深宫老怨妇的特征她都集齐了。再是九王妃又怎样?个中滋味也只有你独自一人品尝了!
  游莲抬起头,透过门帘上的软纱看纳兰松月远去的背影。纳兰松月依旧笑得恣意,笑声直冲云霄。她佝偻着背朝远处走,那步履蹒跚,竟如七旬老妪,沧桑,又孤独……


第112章 送别
  因着完颜旻来九王府与游莲说过的那番话; 原本颓废到尘埃里的游莲好似又看见了生的希望。她很快就又重新振作起来,努力吃饭,认真睡觉。
  游莲收敛了自己的行为; 不再对宗懿怒目相向; 宗懿果然“放过了”她。两人之间本就失了从前的和谐,一旦游莲让步; 宗懿不仅放过了游莲,更像丢弃一件没用的东西一样把游莲给丢到了脑后,竟再也不来看一眼。
  游莲不介意; 因为她根本就不稀罕宗懿这个人,而没了宗懿的“打扰”; 游莲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也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恢复。
  这一天; 游莲正在墨竹的陪同下坐在花园里看花,主仆二人正对着一片山茶花岁月静好的时候,游莲突然发话对墨竹说:
  “今天上京可是有什么庆典?在家里都听见锣鼓声了。”
  墨竹一愣,凝神听去,果然听见自远处的天空外; 隐隐约约飘过来欢快的锣鼓唢呐声,似乎还夹杂了间歇的人声欢呼。
  墨竹点点头,对游莲说:“是的; 莲姨娘; 今天可是个大喜之日呢!”
  游莲挑眉; “有什么喜?”
  墨竹答:“今天是六公主出嫁的日子,蒙古王和三皇子亲自护送公主西出祁连山,咱们的可汗也派了两万军队护送六公主出关……”
  “……”游莲惊呆了,手拿一条山茶花枝忘记了放下。
  “六公主不中意这门亲事; 听说她闹腾得厉害,可汗受不住了,便把六公主给关了起来,临到出嫁这一天才放出来。其实上京城里大家都在议论,说六公主又不是头婚,嫁过一回人,逃了原来的夫家,若不是因为她是六公主,早就被点天灯了。现如今仗着自己的身份嫁给了蒙古的三皇子,这已经是打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亲事了,也不知那六公主究竟还在嫌弃个啥……”
  墨竹低着头,嘴里絮絮叨叨地与游莲说着八卦。她没有看见游莲的脸瞬间变成惨白,又变成了铁青。
  游莲默默地听着墨竹说话,突然,她扔掉了手中的花枝,二话不说调头就往院门外面跑。
  不过一个眨眼,游莲便已经跑出去了老远,墨竹吓了一大跳,赶忙提起裙摆也跟着游莲朝院门外奔去……
  游莲冲到九王府门外,天边那聒噪的锣鼓声更加清晰了一些,此时九王府的管家正好从街上回府了,游莲奔上前截住了小厮正要牵走的马。
  一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游莲翻身上了马,跟一团绯红的火焰似的,催动马儿瞬间消失在街道的尽头。
  老管家这才回过神来,正要高声询问莲姨娘这是要去哪儿?却见身后又闪电般的冲出来另一个人——是墨竹。
  墨竹二话不说一把夺过另一位小厮手上的马缰绳,干净利落地翻身上马,朝着游莲离去的方向,也不过一眨眼,就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外……
  老管家呆立风中,花白的山羊胡子随风抖动,终于,管家用他苍老的声音发出一声怒吼:“愣着干什么?追啊!”
  ……
  游莲跟着那锣鼓声策马狂奔,她穿过了小巷,冲上了大街,越过青石架起的拱桥,她来到了横穿整个上京的沁溪旁,小河的对岸花红柳绿,人声鼎沸。人们追着一顶镶金嵌宝的华冠大马车跑,口中高呼着“六公主!”“蒙古王”……
  心脏在胸腔里狂奔,蹿到了喉咙眼。游莲催动马儿朝那辆华冠大马车离开的方向追去。
  送亲队伍在河的对岸,游莲找不到通往河对岸的桥。
  “六公主——!”游莲隔着沁溪河朝那喧嚣人群中央高呼完颜武琳。
  可锣鼓声太吵,人声太响,游莲的声音很容易就湮没在无边的喧嚣中。
  “完颜武琳——!”
  游莲气沉丹田,用尽洪荒之力朝着河对岸高喊出六公主的大名。她没有叫“六公主”,而是叫了武琳的名字,是因为游莲想让自己的呼唤声在这一片喧哗声中显得与众不同,可以让武琳能够更加容易的捕捉到。
  游莲张大了嘴呼喊,因为太过用力,她挤出了眼泪。泪水流进游莲的嘴里,触动游莲心底的伤痛,如突然遇水的霹雳炮,瞬间膨胀充满她整个胸腔。
  “完颜武琳——!你看看我啊——!”
  游莲疯狂地拍马,疯狂地喊。初春依旧料峭的风打在游莲的脸上,吹乱她的发,裹上她的脸,凌乱的泪糊满脸颊,满口满心都是苦涩的味道,游莲顾不得去擦。
  “完颜武琳!你看看我啊——!我是阿莲——!”
  也不知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还是游莲的声音实在太大,完颜武琳真的听见了她的呼喊?游莲看见对岸的人群散去,马车行进到了沁溪河的边缘。
  华冠大马车的车窗帘真的掀起了一个角,车窗里露出半张完颜武琳的脸……
  完颜武琳看见了远在河对岸催马狂奔的游莲,她唰一下拉开了整个车窗帘,朝游莲的方向张了张嘴,游莲却听不到她的声音。
  游莲破涕为笑,她隔着河对武琳狠狠挥了挥手,便高高扬起手中的马鞭打出一个大大的响鞭——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游莲对着河对岸的武琳高声歌唱,唱一句便甩一个响鞭。凛冽寒风吹得游莲的歌声七零八落,游莲却不管,依旧甩动手中的马鞭唱得愈发高亢。
  “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却是一曲阳关三叠。
  “旨酒,旨酒,未饮心先已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
  河对岸的完颜武琳哭了,她低头捂上了自己的脸,游莲听不见她的声音,却看得见武琳洒落一路的泪。
  眼看马车就要走到河道的尽头,拐入另一条小巷。武琳突然从马车里探出头来,伸长了胳膊朝游莲挥手,还朝游莲的方向说了一句什么。
  马车跑得很快,它带着武琳很快就转入了小巷,游莲没能听见武琳对自己说了什么,但她知道,武琳说的一定是让自己保重的话。
  于是游莲最后一次打出一个大大的响鞭,迎着风,流着泪,对着马车远去的背影高喊一声:“六公主!保重——!”
  ……
  游莲回到九王府,只觉周身疲惫至极,才送走了武琳,游莲这心里便突然空了一大块。
  因着金蚕蛊的事,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佐证,游莲一直认为是自己失误,牵连到武琳遭此“劫难”。如若不是因为自己识人不善、考虑不周,导致纳兰玉迁怒武琳,武琳不说一定会嫁一个翩翩公子,至少不会像今日这般背井离乡,被发配到蒙古这样的蛮荒之地去。
  游莲一想到武琳一个人坐在马车上,隔着小河对自己招手的样子就心痛到无法呼吸,她情绪低落,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只想倒头便睡。
  好容易坚持到吃过了晚饭,游莲再也坚持不住了,脸都没洗,就直接回房睡觉了。
  这一觉睡得出奇的安稳,待游莲再起床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
  墨竹给游莲端来了午饭,墨竹非常抱歉地告诉游莲,说今天厨房里的人都不在,是负责烧火的小丫头煮的饭,菜式有些简单,莲姨娘要不将就着用一点吧!
  游莲不以为然地摆摆手,示意墨竹赶快把饭菜都端上来。游莲其实并不介意吃几个肉菜,几个素菜,只要能填饱肚子,吃什么都是可以的。
  墨竹把饭菜端上桌,游莲扫了一眼,看见今天的午餐的确是制作较为简单的两个炒肉丝、肉片,两盘青菜,外加一盅蛋花汤。
  游莲已经很满意了,有肉就行,无论什么形态的肉,她都喜欢吃。
  游莲端起碗来准备吃饭,却在接触到米饭的第一口时,就又想起武琳那掩面哭泣的样子。
  口里的米饭瞬间变成了嚼蜡,一想到武琳公主从今以后有可能再也吃不到米饭了,游莲就觉得自己罪孽深重,连面前的肉丝、肉片也统统都咽不下去了……
  游莲哭丧着脸,脱力一般放下了手中的箸。
  墨竹看在眼里,端起那盅蛋花汤,放软了口气劝游莲好歹用一点:
  “奴婢倒不是不会做菜,只奴婢从前家穷,好东西也没有做过,除了能炕几个馍,别的什么都不会做。眼下奴婢也找不出旁的人来做菜了,莲姨娘要不先喝口汤暖暖胃,再用饭吧?”
  墨竹哪里知道游莲并不是因为挑食才不想吃饭的,可经墨竹这么一说,游莲便真的想起昨天上午自己出门的时候撞见管家,那老头子的确浩浩荡荡带了一大群女子,每个人的衣衫都五花八门的,一看就是在人市新买回来的婢子。
  游莲便问墨竹:“管家他们究竟在忙什么,我看他最近天天都在忙。”
  墨竹有些犹豫地一笑:“也……也没什么……无非就是添置一些被呀褥的,布置房间用。”
  听了这话,游莲一愣,眉头便紧蹙了起来。
  虽说游莲没有管九王府,但她管过游府,知道王府豪门里的各路门道。九王府是皇帝儿子的家,不差钱,吃的用的自然全府统一安排,不存在置办了东西却偏不分给哪一房的情况,哪有这样天天买东西,可府里各房却没见个响的?
  更何况现在又不过年又不过节的,游莲知道府里各房用的穿的也都才换过不久,现在添置东西,便只有两种可能:
  不是府里要死人了添陪葬,就是府里要来人了添新妆。
  王府里大家都活得好好的,也没听说宗懿生病或暴毙了,既然没人办陪葬,现在就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府里要添新丁了。
  宗懿没儿没女,孤苦伶仃就两个貌合神离的妻妾。现在这新丁究竟是什么丁,也只有傻子才猜不出来。
  游莲冷然,心说自己躺了这么久,连墨竹也开始瞒自己事了?于是游莲把手往一旁的小几上狠狠一拍,喝道:
  “狗奴才!枉自我姬莲待你如姐妹,你竟这般欺瞒于我?”
  说着,游莲把头一摆,狠狠看向墨竹,面若冰霜目似刀:
  “狗胆包天的贱奴才,事主不忠,我看你今天就是活腻歪了,要姑奶奶我亲自给你松松皮!”
  作者有话要说:  阳关三叠又称《渭城曲》。因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而得名。后入乐府,作为送别之曲,反复诵唱,称之为《阳关三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