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御膳房穿六零-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此之后,还有一些比较名贵的干货——山参,燕窝,滋补食材、
  甚至还有成套的,没有破裂的名贵餐具,杯盏,金银器皿……
  看着这些,尹小满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虽然她也知道,大灾之后,那些贵人们根本想不起来这些在他们眼中完全不值钱的物件,他们也带不走。
  可徒弟这是……
  这是准备把她后几十年的日子全给安排好吗?
  立春这是把御膳房中所有能吃能用,带不走她又拿得动的东西全都搬过来了吧?!
  也难怪她要一再交待让自己来拿。
  搬着些,她要怎么担惊受怕,必然也是吃了不少苦头。
  看着这一屋子的东西,尹小满的心里已经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了。
  眼前又一次模糊成了一片。
  她转过头,伸手在脸上抹了一把,然后目光又被旁的吸引了过去。
  她这才发现,除了这些,在靠近屋子最角落的位置,有一块地方明显比别处干净许多。
  那里放着一个不太大的木箱。
  那个木箱她认识,很多年前就在徒弟的房间里见过。
  尹小满走过去将箱子打开,发现里面也是放得满满当当。
  有些什么她来不及细看,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册子。
  她随手拿起一本,打开后握着册子的手不由得紧了几分。
  那是一本药方。
  字迹是立春的,应该是她誊录的。
  第一页写的正是当年王医女给她开的那个保胎的方子。
  而后面,则分门别类的录入了保养身体的,治疗心疾的,发热呕吐中暑的,甚至还有减缓孕吐的。
  那些方子品类非常的繁杂,一看就不是从一个人那里得来的。
  看着那端端正正的字体,尹小满仿佛看到了徒弟一页一页誊抄时的用心和郑重。
  她不知道这些方子立春是用了多少心思找回来的,可很明显她准备了很长时间。
  单看那本子的新旧程度就能够看得出,这绝非是一年两年就能够收集到的。
  放下这个册子,尹小满又拿起了另外一本略薄的。
  这一次即便她有了思想准备,可打开看后,心脏依然猛然跳动了一下。
  那个册子,应该记录了立春开的那个脂粉铺里所有的秘方。
  最开头的几个,确实是尹小满最早自己鼓捣出来的。可立春能把她那个店开成一个金字招牌,单靠那几个方子显然是不可能的。
  后面那些,足足二十多个脂霜,胭脂,粉饼的制作方法应该才是她的立身之本。
  而她却在此时毫不保留的将这些全都记录了下来,然后留在了这里。
  尹小满觉得她应该是早就有了这个打算。
  亦或者是她可能和自己一样,一直都在担心着分开的这一天会随时到来,只能提早准备。
  立春这是怕她供应不上那些面脂手霜之后,自己以后的日子不知道要怎么办。
  所以只能把这些留下。
  箱子里面其他的东西尹小满没有细看,她在这里待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可不细看她也知道,那些应该都是徒弟匆忙间将她住处中觉得能用得上的东西都整理在了一起,把能拿来的全给她搬过来了。
  比起徒弟,尹小满只觉得自己能为她做的实在是太少了。
  可是此时的她,已经全无办法。
  强忍住眼中的酸意,尹小满动用意念将这些东西全都送回了自己的小房间。
  送完后,一阵头晕眼花。
  在空间内部互相投运东西,以前对于她来说,是很轻易的,完全不费什么力气。
  可这一次,她甚至有了一点脱力的感觉。
  足以证明立春留下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即便尹小满这会儿没有功夫回自己的小屋,她也能够感觉到,东西都快要摞到天花板上了,房间满得估计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来不及再细想别的,她快速的回了卧室。
  好在这会儿几个孩子都还在收拾他们自己的东西,在和小伙伴们告别,也没有什么人注意她。
  她匆匆去了厨房,三两口的扒了一碗饭下肚,这才终于缓了过来。
  然后开始继续收拾东西。
  望着厨房里的瓶瓶罐罐,尹小满重新做了打算。
  之前她原本是准备将这些自己平日里收集,晾晒,整理好的吃食,用具都放进空间里去的。
  甚至锅碗瓢盆她也想着要带走。
  穷家富路,这些东西看着麻烦,可到了新住处之后,没有的话就要全部现准备。
  锅碗还好说,那些晒干的咸鱼,螺肉,买都没地方买去。
  可这些都是家里人吃惯了的,换了新环境,有一点旧物,不管大人孩子都应该能适应的快一点,开始的时候也不至于太过于着慌。
  至于男人会不会发现家里的东西变多这种事,根本不在尹小满的考虑范围之内。
  别说那人对这些根本不上心,估计到了京城之后,他会有相当一段时间忙得脚不沾地,什么时候能回家都不一定。
  等他想起来去看家里的东西,没准儿都得一年甚至一年以后。
  可现在,她却不得不打消了这些念头。
  她不知道御膳房还有小仓库在立春不在的情况下,她以后还能不能再进得去。
  她自己的小房间是无论如何也放不下了。
  比起这些锅碗瓢盆,她更舍不得徒弟的那些心意。
  既然拿不住,那就别留着了。
  所以在沈青耘和大宝骑着三轮车回到家之后,等待着他们的是另外一堆比人还高的大包小包。
  也全部是要送人的。
  接连忙活了两天。
  开始的时候,在看到自己朝夕相处,有极深感情的东西被送出时,所有人,包括沈青耘心里都还会有点难受。
  可到后来,只剩下麻木。
  再后来,别说大人了,连把小时言的连环画,小人书送人,他都已经无动于衷。
  所有人脑子里都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收拾完,赶紧结束吧。
  以至于真上了船,岸上给他们送别的小伙伴们哭声一片,离开的这一群小家伙们却连一滴眼泪都没有落。
  他们真得是太困了。
  一坐进船舱,根本不用大人说,全都秒睡。
  就连曾经对坐船向往无比的知华,也都没有扛过那席卷而来的睡意。
  反倒是尹小满和李芳,一点困意也没有。
  上船之后,军人和家属们就分开安置。
  沈青耘和石磊带着这次离岛的另外几个人一起去了前船舱开会,听这次随船过来接他们的团指导员给他们讲下一步的任务安排。
  而尹小满和李芳,还有其他十几个家属孩子则被安排在了后舱。
  “小满,你知道营长分到哪个部队了吗?”李芳看别人都没有注意,凑到她的耳朵边悄悄的问道。
  “不知道。”尹小满摇了摇头。
  想了想,她不禁反问:“不是说咱们这一批都分到了京城军区,到那儿报道之后再分吗?”
  “是啊。可……”
  李芳咬了咬下唇:“京城军区那么大,下属部队天南海北哪儿都有,这一分要是把咱们彻底分开那可怎么办啊?”
  说到这儿,她握住尹小满胳膊的手下意识的紧了紧:“我不想和你们分开。”
  听她这么说,尹小满也不由得沉默了。
  其实这么想的何止李芳,她也不想和这些人分开。
  别管平日里关系亲与疏,毕竟大家在一起十来年,都熟了。
  他们和别人还不一样,他们是真的朝夕相处。
  这些此时坐在一起的家属,都属于被圈在中山岛一圈多年的人。
  很多人从上岛那一天起,就再也没有下去过。
  不说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可也差不了多少。
  这种圈养的日子,平日里倒不觉得有什么,反正大家全都一个样。
  可猛一改变,没有人心里不着慌。
  十年时间,外面发生了什么变化,跟他们其实都没有太多的关系。
  他们不了解,也不理解。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防备的,忽然又要把他们放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面对着一群完全不了解的人……
  说不担心,不怕,那都是假的。
  可是怕又能怎么样呢?这也不是谁有能力解决的事情。
  “车到山前必有路,边看边说吧。”尹小满轻轻叹了口气,安抚的说道。
  心里却也跟着又沉重了几分。
  两个多小时以后,船靠了岸。
  家属们将自己家呼呼大睡的小崽子们全都叫了起来。
  知华揉了揉眼睛,打着哈欠从窗口看了出去。
  这一看不打紧,一个哈欠没打完,小家伙就哇的一下哭出了声。
  “这船咋就靠岸了呢?我还没看呢!我还没看海里是什么样呢,它咋就靠岸了?”
  他这一哭不打紧,另外几个同他一样,累得一上船就呼呼大睡的小崽子们,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也全都跟着他一齐哭了起来。


第111章 
  从船上下来之后; 军人和家属就分开了。
  军人们列队上了一辆一看就是要跑长途的车,直接去往了他们分配到的部队。
  而家属们,则在另外一个团里派来的干部的组织下; 上了一辆加了蓬的卡车。
  七月份的天气闷热无比。加了篷子的卡车虽然挡住了烈日,却因为空气不流通; 车厢内闷得要命; 就像是一个蒸笼一样。
  可这些对于常年待在岛上的家属; 特别是孩子们来说,实在是不算什么。他们差不多全都挤到了靠近车尾的地方,从那敞开的位置朝外四下里张望。
  如果不是带队的干部盯得紧,那些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家伙们,都恨不得探出半个身子出去。
  其实外面和尹小满上一次来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除了路两边的田地里如今绿油油的; 庄稼看上去长得不错; 其他的就是一条一眼望不到头的土路。
  可就连这样的土路小孩子们也没有见过啊,岛上的路都是曲里拐弯,哪儿有这么长的?
  加上刚才又都在船上睡了一觉; 并因此错过了他们心心念念好久了的; 从船上看大海的愿望……小家伙们这会儿可长记性了; 眼睛全都睁得大大的; 不愿意错过一点新奇的景象。
  上次来的时候; 尹小满觉得这条路很长; 可这次,同样走了两个多小时; 可仿佛一转眼也就到了。
  他们一行人被安排住进了招待所。
  因为此时相当于战时; 大家都在忙于赈灾; 来考察调研的工作组一个都没有。整个招待所也就只住了他们这不到二十个人; 所以住得极为宽敞。
  尹小满他们五个人给分了两间房; 她带着二妞住一间,大宝带着两个小的住一间。
  对于他们,团里也算是相当的照顾了。虽然团长早已经随着赈灾队伍去了灾区,可也提前做了安排。
  特意交待每天有专人送饭不说,还允许他们在团部非军事区范围内自由活动。
  这样的待遇是尹小满之前压根想都没敢想的,要知道上次她和乔麦来的时候,大半个月的时间连卫生院的门都没有出一次。
  午饭果然不出所料,是由周天成和吕丽夫妻两个一起送过来的。
  说起来这还是孩子们第一次和表舅还有表舅妈见面,虽然之前已经熟悉至极。
  那天两口子送完饭之后并没有急着回去,而是留下来一家人好好的说了会儿话。
  吕丽中间还特意又回了炊事班一趟,将她事先准备好的小零嘴儿全都拿了过来。惹得四个小家伙围着她,舅妈长,舅妈短的,那小嘴个个跟抹了蜜似的。
  可周天成却告诉了尹小满一个算不上好的消息。
  周天成跟她说,因为E市受灾情况太过于严重,现在是在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其他一切事情都要为救灾让路。
  如今无论是公路还是铁路,都以运送救灾物资还有赈灾人员为主,其他的民用的交通工具基本上都已经停运了。
  他们什么时候能去京城,这个现在真不好说。
  按照最好的估计,等个十天半个月的属于正常,再多一些时间也很有可能。
  周天成让他们做好长期等待的准备。
  在岛上的时候,因为忙于搬家,虽然也听说了E市地震的事儿,可以不仅尹小满,其实他们这些家属都没有太大的感觉。
  而此刻,听了周天成的话,他们才忽然意识到了原来灾情居然如此严重。
  “哥,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跟我们说说吧。”都是一家人,尹小满也没有太防备。
  听她这么问,周天成就将他所了解的情况捡不太惨的和他们说了说。
  可就是这些已经过滤过的信息,也让人内心沉重到无法言述。
  好一会儿,尹小满才出了声:“哥,现在团里谁负责?”
  “李副团,怎么了,有什么事吗?”周天成有点奇怪的问道。
  “哥,你能不能帮我们去和李副团说一声,我们也想加入救灾的行列。
  反正一时半会儿也走不了,我们在这待着你们还得派出专门的人手照顾我们。现在团里这么忙,我们都是团里的一分子,这是我们该做的。”
  她想了想,又继续说道:“我和大宝,二妞一直给专家组做饭,这团里领导应该都是知道的,我想着我们去炊事班帮忙应该没问题吧?
  包括李芳,她在岛上的时候也是炊事班的,我觉得她也能行。
  你刚才说现在炊事班的人都在忙着给赈灾的战士们准备干粮。烙饼,蒸馒头这些我们都能干。
  再不济择菜,洗菜这些也需要人吧?”
  周天成怎么也没有想到,聊天最后居然聊出了这样一个结果。他这次来真的就是想来看看表妹一家子,并没有其他任何想法。
  可他能够理解尹小满的想法,现在,有谁不想为赈灾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呢?
  既然说到这儿,他们两口子也没有多留,吕丽回去干活,而周天成则直接去了团部。
  而尹小满也没有闲着,她去了旁边的屋子,找了李芳还有其他几个同行的家属一起开了个小会。
  这次跟过来的都是部队家属,年龄都相差不大。
  在尹小满转述了周天成的话,说了灾情之后,所有人都和她之前一样的震惊和难受。
  还有两个年轻点的小媳妇,当场就哭了。
  所以在尹小满提出要去团里干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恨不得现在立刻就行动起来。
  还是她和李芳一起将这几个人给按住,大家讨论了一下分工。
  再怎么说他们也是拖家带口出来的,大人们去干活,一群小家伙们也得有人带。
  最后他们决定留下一个还在哺乳期的小媳妇,让她待在招待所看好孩子和行李,其他人则和尹小满一起去了团部。
  因为周天成已经提前去打了招呼,听说她们过来,李副团长亲自跑出来迎接。
  并且按照她们的个人情况,将她们分别安排到了炊事班和缝纫组去工作。
  毕竟除了准备干粮,团里还接了为灾区人民缝制冬装和冬被的任务。
  周天成说,她们有可能会在团里滞留十天半个月。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留差不多两个月就过去了。
  当李副团亲自来通知她们说,后天团里有一批物资要运往灾区,让她们准备准备跟着车走的时候,这些家属们恍惚了半天才意识到——
  原来,她们只是临时在这里驻留,还是要离开的。
  这一下,所有人都急了。
  因为当初她们下岛的时候是七月份,虽然知道京城那边和这里气候不同,可都是夏天,大家也没想着要去准备什么厚衣服。
  可现在都九月底了连在宁城早晚都要穿上长袖衣服了,那到了京城岂不是要穿夹衣,甚至薄棉袄?
  可这些人,谁家里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