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豪横-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濮骚扰边境,已然造成大启百姓伤亡甚多,且看那百濮的攻势甚猛,想来是没有息事宁人的想法。镇守边关的将军让人快马加鞭送来消息,问皇帝是要战,还是要和?
  皇帝当即气得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惊动了整个太医院,好不容易醒了过来之后,他伸出手,颤着声道:
  “战!给朕战!”
  “把他们给朕狠狠地打回去!”
  皇帝的命令已下,边关的将军自是没有不遵守的道理,他当即带着自己的兵马与百濮打了将近半个月,期间有胜有负,大启,并未占着什么便宜。
  要说百濮不过北方一小部落,平日里根本入不得大启的眼,可这一次不止怎地,竟是一个劲儿地抓住大启不放了,那将军几乎都怀疑百濮是举全国之力压在这个战场上了。
  但不论如何,大启对这边的战争并未多重视导致没有取得什么优势。也是因此,在停战不久后,百濮提出和谈之时,那将军思考了片刻,还是应了下来。
  于是,和谈的结果就这么传入了京城——
  他们要公主。
  作者有话要说:  开始走剧情啦~


第53章 
  皇帝可以主动提出送公主去联姻; 那是他给那些小国的恩赏。但是,别国主动要公主,还是在这种情况下要公主; 皇帝若是给了; 就有一种惧怕他百濮的意味,想要以此求和; 如此; 自是不能答应他们求和的要求。
  答应了,大启堂堂一大国的颜面何存?
  不过皇帝没有一口拒绝他们的要求,而是在当天下午,传了一些心腹大臣进宫; 细细商议了这件事之后,才把他们遣退。
  暮色已经来临,乾清宫的烛火在微风的轻拂下时不时地晃动; 映照得皇帝的脸明明灭灭,仿佛失了真。
  皇帝一手执御笔,一边细细思索。
  百濮,正在朔北之北。
  若是让魏北王出战; 让他们二人斗得个两败俱伤; 朝廷再从中获取渔利; 岂不两全其美?
  至于魏北王会不会拒绝?
  皇帝轻笑一声; 似乎心情很好。
  拒绝才好呢,拒绝了; 他才有明目讨伐魏北王。
  皇帝放下朱笔; 慢悠悠品了一口茶,眉宇间难得没有了近几日的烦躁暴怒。他悠悠起身往寝宫走去,只待明日一早; 就将圣旨颁下去。
  ——皇帝若是知道不过一个晚上,事情就能发生这样的变化,那他哪怕是到了子夜也会派人提前将这道命令发下去。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
  当天夜间,魏北王世子遇刺,虽无性命之忧,但也受了不轻的伤。
  皇帝醒来之后当即震怒,连忙派人搜查真凶,索性那人还未跑远,接连一上午城中禁卫军的出动,终于找到了那个刺杀者,但不料一着不慎,那刺杀者竟是服毒自尽——
  好在也不是什么线索都没有,禁军统领顺藤摸瓜,成功查明了那名刺杀者的身份——是河南道那边的一个义士,素来最爱打抱不平伸张正义,此次河南道那边观察使的所作所为几乎没给当地百姓一条活路,这义士对朝廷的所作所为心生悲哀,以为皇帝不仁治国无道,纵容手底下的官员横征暴敛,致使百姓遭此横祸。他绝望之下就来到了京城,想要在死之前先杀了这个不仁不义的昏君!
  但他也知道皇宫不是那么好进的,所以就把目标定在了太子的身上。一番打听之后,他自以为摸到了太子的活动踪迹,当天夜间就偷摸跟了上去,寻了个机会就去刺杀。结果人的确是被他伤着了,但他自己也没好过到哪里去,受了重伤,逃逃窜窜进了一个巷子里常年没人居住的人家,最后,被禁军给发现然后服毒自尽了。
  他也自然是不知道,他所刺杀的人,不是太子,而是魏北王世子。
  也就是说,魏北王世子是替太子挡了这一灾!
  这让皇帝如何能不生气?
  天子脚下,禁军包围,还能有人胆子大到刺杀皇亲国戚,借口还是他这个皇帝做得不好,这让他的脸往哪放?
  此外,魏北王世子进京是来交流学习的,但现在他因为皇帝、因为太子遭受无妄之灾受了重伤,至今还在府中修养,不论如何,皇帝都得给他一个交代——也就是说,他昨日刚想得好的对策,现在,是不能用了!
  ——人家儿子刚在你这里受了伤,你又迫不及待去搞人家的老子,皇帝就算再心急,也不能做的这么明显,白白寒了功臣的心!
  他只能捏着鼻子,心不甘情不愿的,将御医、珍贵药材一批又一批流水一般往魏北王府里送,面上一副和蔼关心子侄的长辈模样,好表现出他这个皇帝的态度。
  但暗地里,他却在怀疑,说不定这个什么义士就是魏北王安排的,目的就是不愿出征,好找个理由搪塞过去!但是现在皇帝也没有证据,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心情一落千丈,连带着最近对皇后都没什么好脸色。
  好在皇后最是喜欢看他吃瘪,每日心情好得不得了。
  魏北王出了这件事,那皇帝就算再可惜,出征百濮这件事也不好再派他去。他正寻思京城里还有什么合适的人既有能力身份有合适,就又接到了边关传来的战报——
  百濮方面态度真诚想要求娶大启公主,并且愿意奉上牛羊马匹,只愿同大启结交永世之好。并且若是大启愿意,他们立刻便可派遣使臣前来,与大启皇帝细细商谈这件事。
  百濮的姿态放得无比的低下,皇帝不得不说他的心情着实好了些许,对于他们的提议,也认真思索了良久。
  百濮那边身处北方,世代游牧而居,一些农业资源虽说比不上大启丰富,但他们那边的牛羊马匹却是让大启也极为眼馋的。更何况两国交战,一般只有战败国才会派遣使者去往另一个国家。也就是说,便是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在外面看来也不是大启怕了百濮,而是百濮主动求和,求娶公主,于大启颜面无损。
  更何况,送出去一个公主,就能换取两国之间的互不干扰边境安稳和大启垂涎已久的马匹牛羊,也不亏。
  皇帝这么想着,心里已然有了决断,当即写了一封国书递交给百濮国君,并且于第二日早朝安排礼部做好准备,迎接百濮使臣的到来。
  如此一来,文武百官自然是明白了皇帝的态度,也知道,百濮使臣的到来,怕是又要带一位公主离开了。
  而放眼后宫之中,唯一适龄的公主,也就那么一位了。
  建康侯府
  “爹,这么说,大启又要送一位公主去和亲?”书房内,赵双双紧皱眉头,无奈道。
  坐在桌子前面的建康侯看都没看她一眼,淡淡地嗯了一声。
  赵双双有些急:“可……”
  “可什么?”建康侯悠然地翻着书兵书,抬起眼皮子扫了她一眼,语气不咸不淡道:“你一个姑娘家家,整日里操心这些事做什么?”
  “我一个姑娘家怎么了?”赵双双先是不满回嘴,而后又回到正题:“不是,爹——”她拉长声音道:“咱们又不是说怕了周边那些小国,作甚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把公主送出去?”
  “不然呢?”建康侯一把合上书,看着她:“用一个公主,换取可能在战争中牺牲的无数将士的命,不值得吗?”
  “更何况,她们就算是去了,也依旧是吃香的喝辣的,养尊处优,那边王室看在大启的面子上总不会对她们怎样。”他语气淡淡。
  赵双双皱眉,反驳道:“爹你以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你以前明明说男人有男人的活,女人有女人的活。身为男儿就该保家卫国,若是只能靠女人才能维持一国安稳,那还要你们将士们有什么用?”
  建康侯装傻充愣:“我说过这些话吗?”
  “爹!”赵双双不满的看着他。
  父女俩大眼瞪小眼,许久之后,建康侯才把书放到一边,轻叹道:“你说的没错,你爹我身为将军,自该保家卫国,以战死沙场为己荣耀。”
  “我也的确看不起遇到什么事就把公主推出去,这样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可是之后呢?那些小国没被打服,就永远不会真心臣服于我大启,就永远还有可能发动第二次战争!”
  赵双双看着他,看着不复年轻时意气风发的父亲,又听他无奈苦笑道:
  “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建康侯慢慢收拾着桌子,也不知道是年纪大了还是怎么地,动作远远没有年轻时的利索,他说:
  “跟他们打?谁去打?怎么打?”
  “你爹我跟滕家那鳖孙要拱卫京师,轻易不得离开京城。朔北的那位打仗倒是一把好手,可无奈皇帝对他忌惮不已,别说放权给他了,现在没对他动手已经是不错了……”
  “我们老一辈的都不行了,要说年轻人,现在军中的年轻人都没长起来,我到现在为止也没听说过有谁能跟你爹我那时候相提并论的——”
  他絮絮叨叨地说,脸上的笑越明显,赵双双却是越心酸,她张了张嘴,刚想说什么,却见他忽然顿了顿,而后恍若回忆一般,叹道:“说起来,要是镇北将军今家的那位没出事,沈家那位没出事,大启哪能沦落到现在这般境地?”
  先帝在时,虽说私生活混乱了些,但在政事上还是知人善任,对于一些武将也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果果断断的放权。大启那时候军中有无数能人强将,打得周边国家落花流水,谁敢提出让他们的公主和亲的事?
  甚至不说先帝,就是大启建国这么多年来,也鲜少有让公主去和亲例子,就算有,那也是挑选的宗室之女,数量一只手也数的过来。
  可当今圣上在位的这些年,旁得不说,就只公主和亲的数量,马上就能抵得上前面各位皇帝的总和了。
  怪谁?怪当今圣上戒心太重?
  镇北将军今家,威远将军沈家,这两个家族,哪个不是大启传承好几代的忠勇将军世家,可偏偏,一个先一个后,不得善终!
  建康侯看着自己的女儿,轻轻笑了笑:“你爹我呢,没什么雄才大略。”
  就算有,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消磨殆尽了。
  心凉吗?身为一个武将,眼见着皇帝卸磨杀驴,下手毫不留情,怎么能不心寒?
  可是这又能怎样呢?他要是一个人还可以去拼上一拼,可他身上背着的是建康侯府上百条人命,由不得他任性。
  甚至比起今家和沈家,他建康侯府已经算是幸运了。
  就这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过下去,也没什么不好的……
  ·
  百濮求娶大启公主,皇帝也应了下来。对这件事,最先不淡定的,就是淑妃母女。
  大启后宫中,年龄适宜又没成婚的公主,也就四公主谢令嘉一个了。
  淑妃不知做了多少努力,下了多少功夫,每日端着精心准备的汤水点心在御书房外候着,可接连半个月,皇帝愣是见都没见她一面。
  半个月后,百濮使臣进京,皇帝设宴款待,于宴席之上,宣布将四公主嫁与百濮国君。
  宴会结束后,强撑着的淑妃还未走出大殿两步,就晕死了过去,惹得宫女太监们一阵慌乱。
  第二日一早,谢令从早早地就起了,果不其然,就听下人来报,说是淑妃娘娘请见。
  谢令从轻叹一口气,满面无奈,起身迎接。
  二人甫一打照面,谢令从就见她面色苍白,眼底青黑严重,便是涂了粉,也掩盖不住难看的脸色。
  谢令从还未反应过来,就见淑妃盈盈一拜,声音带着满满的无力与疲惫:
  “还请公主,能够帮一帮令嘉——”
  谢令从连忙把她扶了起来,对上她满怀期待、似是溺水之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眸光,她张了张嘴,心下不忍,却又不得不实话实说:
  “本宫,亦是无能为力……”
  ……
  将淑妃打发走之后,谢令从看着外面院子中哪怕现在这个时候还开的姹紫嫣红的花,一派失神。
  不是她不想帮,只是,三公主那件事……
  她慢慢蜷缩起身子,下意识往后一靠,就撞进一个温暖的怀抱。今晨摸了摸她的青丝,柔声道:“殿下不必太过忧心,凡事尽力而为便可。”
  谢令从面前一笑,看着外面平静的天色,却不知为何,总有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令芜、令慈,又来个令嘉……
  是夜,谢令从心事重重,辗转反侧许久也没睡着。等到更深露重的时候好不容易才有些困意,迷迷糊糊中,却又做起了那个噩梦。
  铺天盖地的火,火中那熟悉的人影。
  谢令从身形虚幻,一步步穿过熊熊烈火,如往常多少次一般往那烈火中的人影走去。
  一步,两步……
  她慢慢靠近,不由自主瞪大了双眼,屏住了呼吸。
  不同于以往,这一次,火中的身影很是清晰,她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去。
  鞋子、裙摆、上衣……
  视线慢慢往上,最后是,那张脸——
  “公主!”
  敛秋急急忙忙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公主不好啦!四公主自尽啦——”
  谢令从匆匆忙忙地披上一件外衣,脚步飞快地赶往淑妃的荣华宫,还未走到,就见偏殿火光冲天,谢令从脚下一软,差点没稳住身子。
  火,火……
  她踉踉跄跄地飞奔至偏殿,就见一群宫女太监正在忙着救火,她稳住身子,茫然的看向那处奢华的宫殿,而后眼睛慢慢睁大。
  只见那火光之中,慢慢走出来一个身影!
  谢令钧浑身被烧得不像样子,裸露在外的肌肤也被火烧得焦黑一片,让人看着触目惊心。但他好似没有痛觉一般,一步一个踉跄,背着背上那火红的身影,坚定地,走出了火海。
  而后又在脱离危险的那一瞬,猛地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身。
  周围人连忙扑了上去,一时之间偏殿一派慌乱。
  谢令从只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他背上那穿着火红衣裙的姑娘,身子一片僵硬。仔细看,便能发现她那凤眸中,藏着的深深的恐惧——
  火红的颜色,
  像血一般的颜色——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会揭露真相的~
  ps:着重点是红色,不是恐怖片哦~


第54章 
  谢令从喜欢红衣; 是受皇后的影响。
  自谢令从有记忆开始,皇后的面上就带着淡淡的忧伤。她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每当皇后穿上只有她才有资格穿的红衣之后; 她就感觉皇后面上的忧愁被那张扬烈焰的红色冲散了不少; 也是因此,她总是缠着皇后穿红色的衣裳; 这样; 她看着也不会太过担心。
  而同时,她自己也会换上红色的裙子,走到皇后面前,美美的转上一圈; 用那还带着奶声奶气的声音说:“天依和母后穿一样的衣服,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咱们是母女啦~”
  是的,别人一看就知道她们是母女。
  因为偌大的皇宫里; 除了皇后和她,别人再也不会穿红衣。
  谢令从有很多妹妹,除却温温柔柔小小年纪就表现出端庄大方的三妹妹令慈,她最喜欢的; 就是生得明艳动人; 性格张扬但不霸道; 还有一些小傲娇的四妹妹令嘉。
  而令嘉最喜欢穿的; 也是同她性子一般活泼明媚的红色衣裳。
  谢令从一直觉得她穿红色衣裳很漂亮,最起码; 看上去要比她自己要合适不少。
  所以; 她不明白,在一次父皇看到她和母后一起穿红色衣裳之后,为什么; 令嘉就再也没穿过红色衣裳。
  有一次在御花园中她看到令嘉,她疑惑问:“令嘉,为什么你现在不穿红色的裙子了?我记得你上次穿出来的红色上面绣着牡丹花的衣裳很漂亮,你怎么不穿了?”
  谢令从只是随意一问,谁知谢令嘉当即变了脸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