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咸鱼皇妃升职记-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静怡越来越看不清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了。
  崔玉明一边为刘芸擦身,一边噜噜苏苏的道:“其实,痘疮这个病,比起治疗,预防会更有作用。”
  之前就有人发明了一种人痘接种法,把患了痘疮之人所结的痂皮研成粉末,从健康人的鼻腔吹进去,经历一场轻微的感染之后,那人也将获得相应的抵抗力。只是,这法子并不十分安全,体质稍微差点的孩童,种痘后便很可能熬不过去,甚至死亡。
  也因如此,人痘法在王亲贵族间并未得过推广,至于平头百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谁又有闲钱费在这上头。
  可恨崔玉明不能尽展所长,难免牢骚。
  王静怡听他唠叨了半日,忽的说道:“其实,种牛痘也是一样,还更安全。”
  崔玉明一怔,“你从哪听来的?”
  从来没见过这种说法,不会是鬼扯的吧?
  王静怡懒得跟他分辩,“我就是知道,信不信由你。”
  但,就算知道,她也不懂如何操作,大周朝的牛大多用来耕田,连肉都少吃,奉为神物一般,自然少有人留意到这种现象。倒是北戎那边饲养牛羊为家常便饭,又惯喝奶茶,或者得牛痘的会更多一些。
  崔玉明出了会神,“若真如此,此法可就功在社稷、利在千秋了。”
  似是下定决心一般,他坚定的道:“草民会向陛下请旨,着手钻研这牛痘之法,到时,还望才人您助一臂之力。”
  王静怡:……
  她不过随口一说,这人怎么立刻就听进去了,还要去向皇帝讨旨,况且,这关她什么事呀?
  真是头一次见到这样“无私”的怪人。
  *
  夏桐见崔玉明来申请研究经费,二话不说就答允了他,至于皇帝那头,她自会交代——身为宠妃,这点越俎代庖的权利是有的。
  崔玉明踌躇道:“还有一桩,此法由柔福宫的王才人提出,草民想,恐怕少不得王主子从旁协助,因此陛下那边……”
  夏桐柔声细气的道:“无妨,你只管去吧,陛下不会介意的。”
  别说这人看起来就一根筋似的老实,皇帝也根本不会管王静怡去哪儿或做些什么——他老人家的后宫可以说是最自由的后宫了。
  这回,就是王静怡自己不情愿,夏桐也得催着她快些将牛痘疫苗研制出来。一物降一物,没准这崔玉明就是调动王静怡积极性的钥匙呢。
  为了自家两个孩子,不,应该说为了全天下的孩子,夏桐觉得自己可谓操碎了心。
  另一边,冯玉贞眼见王静怡天天往那间净室去,心里就不大舒服了,世子出事关她什么事,她不会想做人家后妈了吧?
  冯玉贞自己虽然最不喜欢小孩子,当初拒绝刘放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可眼见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哪怕是自己不要的东西,她也照样看着不顺眼。
  未免王静怡的诡计得逞,冯玉贞主动提出去西苑照顾刘芸。
  夏桐奇道:“好好的你怎么想起这出?”
  冯玉贞一脸圣母光辉照耀大地,“世子是陛下的侄儿,也便是咱们的侄儿。如今陛下忙于国政,临江王又因舟车劳顿累病了,倘这时世子无人照拂,或是生出意外来,咱们的罪过不就大了?姐姐,于情于理,咱们都该为陛下分忧才是。”
  夏桐瞥她一眼,“我是怕你受不住辛苦。”
  冯玉贞昂首挺胸的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姐姐,你不会以为我仅是尸位素餐之人吧?”
  夏桐:……
  她的确是这么想的。
  不过现在看来,冯玉贞却不像她平时表露的那样无情——想必她心中亦有一块柔软的地方罢。


第139章 种痘
  冯玉贞难得发一回善心; 可惜的是夏桐虽然批准了,刘放却不肯答应——她是没出过花的。
  哪怕冯玉贞反复申述,自己并不害怕那可怕的痘疮(系统还需要她这张脸帮忙做事; 怎肯让她染上天花这样能毁容的疾病); 刘放总是不允。
  即便他相信冯玉贞有抵御痘疮的妙招; 可他也不敢赌这个万一。
  冯玉贞一口老血堵在心头,这男人不是一向希望自己去当后妈吗; 怎的如今自己态度稍稍软化,他那边却变心了——难道才几天的工夫,他就被王静怡迷上了?固然王静怡那张脸比她低了无数个档次; 可身材却曼妙得没话说; 熄了灯照样是个绝代佳人呢。
  不知是痛恨王静怡耍心机还是担心曾经的备胎跑掉; 冯玉贞难得妒火中烧起来; 遂施展手段,含情脉脉地向刘放道:“妾挂念世子,非亲眼所见不能心安,那王氏虽自告奋勇,可毕竟小门小户出身,怎能照顾好世子万金之体; 王爷还是小心提防为妙。”
  悄无声息地给王静怡上了点眼药; 免得她将来真个成为王府的女主人。
  谁知刘放沉默片刻,却静静的道:“我不是担心她,是担心你。”
  冯玉贞心说这人怎么听不懂人话呢,正要分辩自己会做好预防措施才进去; 谁知刘放却望着她道:“小王知道; 婕妤您是真正牵挂小王; 才会爱屋及乌; 但,实在不需如此。人无完人,冯婕妤您,也不必勉强自己去做自己不愿之事,那样,只会令小王不忍。”
  冯玉贞满脸通红,心头却剧烈跳动不已,原来他早就看穿了自己的为人!她还以为他和别的男子一样都是傻瓜,还努力在他面前维持完美无瑕的女神形象,到底谁傻?
  然则,刘放眼中除了怜悯之外,更多的却是深情。他明知她自私、轻佻、势利、庸俗,可他还是无可避免地投入感情的漩涡里,现在想想,去年中秋后他不告而别,整整一年都未回来一次,恐怕也是怕会再度见面吧——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到他这里却颠倒过来了。
  他是爱她的,只因明知不可得,害怕愈陷愈深,才远远地避着她。那些垂涎于她美色的男子,他们岂能有这份领悟?
  冯玉贞只觉眼眶微微濡湿,这是她头一次在男人身上体会到尊重,抬手拂了把眼角,她沉声道:“放心,此番我的确是挂念世子的病势,与旁人无尤。王爷若觉得不妥,就请及时回避吧。”
  她还是去看了刘芸,而刘放也确实避着嫌疑,每逢她过来就特意躲出去,冯玉贞看在眼里,却只能引而不发——是她自作自受,从前刘放求亲的时候她没答允,这会子再改口徒添羞耻,她也拉不下那个脸。
  只能专心将精力用在孩子身上,冯玉贞发现小娃娃挺乖的,虽然病着,也不大吵大闹,可能是发着低烧的缘故。
  她一时母性上来,亲自给刘芸端了碗药,当然做了防备措施——在王静怡的强烈要求下,她两手缠着布条,面上也裹了好几层面纱,像个简易版的木乃伊,将她的美貌抵消了大半。
  难怪那姓崔的俊俏郎中都没多看她一眼。
  冯玉贞暗暗生气,且喜王静怡对孩子未表现出过多的热忱,看来她也没打算进王府,而是一心一意地与崔玉明商量起牛痘制法——冯玉贞撇了撇嘴,还真当自己是济世救人的大善人么?
  经过这段时日的观察,她当然已看出来了,这姓王的和姓李的多半和自己一样,都有些特殊本事,不过,李蜜还能凭她那些旁门左道挣些银子,王静怡这样辛辛苦苦地钻研为了什么?
  至于自己……冯玉贞难得惆怅起来,从前她以为征服男人是天下头等大事,只可惜没能让皇帝成为裙下之臣,可如今,她发觉这个也没多大意思,就算她成功俘虏了皇帝,皇帝也不可能一心一意地爱她,何况,她不打算要孩子,皇帝却总得找人生孩子,难道她这辈子注定得跟别的女人争斗么?
  哎,原以为这系统是个助力,如今看来却更像负累了。看着面前两人忙忙碌碌的模样,冯玉贞头一次觉得自己是个壁花。
  *
  经过崔玉明等人昼夜不息的劳作,牛痘疫苗总算问世了,但这还不算最麻烦的,麻烦的是该如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尽管夏桐的先知清楚认识到这玩意多有成效,但,别人未必会相信啊,就连人痘接种法推行起来都困难重重,何况是从牛身上提取的,却能对抗天花这种可怕的恶疾,任谁听上去都像天方夜谭。
  若是从宫外召人过来,一来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肉,谁甘愿冒此风险?二来,也有以势压人之嫌,对皇家的名声不利。
  但此前已经投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光牛种就买了上百头,夏桐怎么也不能看着打水漂,她决定以身作则,拿自己两个孩儿做试验。
  但,尽管孩子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宫中规矩严明,这事却不由她一人说了算。
  夏桐惴惴地去请皇帝示下,满以为会受一番阻挠,谁知皇帝却从容道:“那就去吧,朕的孩子若连这点挫折都受不住,未免太瞧不起人。”
  这话里便是很有信心了。
  夏桐松口气,“陛下可真信任崔大夫。”
  “朕是信任你,”刘璋捏紧她的手,“作为父亲,朕很清楚,你比谁都爱惜这两个孩子,因此,你绝不会害他们,对不对?”
  夏桐的脸慢慢红了,却并非因皇帝的语调多么缠绵,而是,她与皇帝竟已达到这样心灵相通的境界——倘在以前完全不敢想。
  自从生下枣儿后,夏桐的举止愈发舒徐坦率,刘璋已甚少见她露出此等娇羞模样,倒颇觉兴味,趁机在她脸上揉了两把。
  夏桐打落那只咸猪手,没好气道:“大家看着呢!”
  谁知一回头,却发现安如海等人早已自觉地扭头对着墙壁,做出充耳不闻的姿态来——大伙儿早已习惯了。
  夏桐:……
  种痘之后两三天,夏桐亲自将敦敦和枣儿送去刘芸住的那间净室,要验证疗效,自然得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小孩子又是最易感的,倘刘芸痊愈之后,这兄妹俩仍未染上痘疮,便可证明疫苗确实有效了。
  虽略有些不习惯,幸而那屋里乳母宫婢俱全,倒是不缺人照顾,夏桐日间也会去看他们。至于夜里虽稍觉冷清,可孩子大了总是要分房睡的,这么一想,及早锻炼他们的独立意识也算好事。
  宫人们瞧见夏宸妃这般惊世骇俗的举动,背后免不了嘀咕,可皇帝都发了话,自然也没谁敢指摘什么,少不得领命行事。
  却不晓得是哪个耳报神到太后跟前告了一状,太后当即将夏桐叫到宁寿宫,满面怒容的道:“哀家竟不晓得你如此狠心,自家孩子倒成了沽名钓誉的工具!他们究竟是不是你生的,你这样戕害他们?”
  夏桐少不得分辩,总得有人出头,难道因着皇家孩子尊贵,就去把别人家的孩子抱来,那更显残忍刻毒了。
  蒋太后道:“既如此,那就把公主一人送进去便罢,做什么把敦敦也带上?哀家的孙子若出了半点意外,哀家唯你是问!”
  夏桐这回可真是叹为观止,想不到宫中子嗣少成这样,做祖母的还有心思重男轻女,难道敦敦是她孙辈,枣儿就不是了?
  不管心中做何感想,夏桐面上对这位母后还是很尊敬的,但这回她实在忍不了了,遂冷笑道:“太后娘娘若顾念国本,依臣妾看也不必用上公主了,蒋家不是才出世了几个婴孩吗?干脆一齐抱过来,省得做两趟费事!”
  蒋文举虽然罢了官,可也没耽误造人,老婆走了,小妾可多着呢。他家又是最喜欢讲忠君爱国的,可不能光嘴上说说,得拿出实际行动来呀。
  蒋太后不意她竟敢反唇相讥,气得嘴唇簌簌发抖,当即就命她去院中跪下。若非夏桐已是妃位之尊,又育有皇嗣,得顾虑体面,蒋太后更想让她跪到外头。
  夏桐却是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儿,她如今身子比先前强健多了,哪怕跪上三天三夜也没什么,除非蒋太后不给饭吃不给水喝——就怕她不敢。
  蒋太后看着愈发来气,命人拣了本经书给她好好念诵,本想好好罚她个尽兴,谁知当晚皇帝就让安如海过来了,说是让夏桐陪着用膳。蒋太后又不敢暴露自己跟媳妇的口角,那样愈显得难堪,少不得忍气吞声将人放行。
  夏桐跟着安如海出了宁寿宫,却并非往乾元殿去,而是径直回关雎宫。
  刘璋早已在殿内候着她,手里握着一瓶药油,召她上前,亲自卷起裤腿为她擦揉,一边叹道:“你是个机灵的,当时怎么就犯糊涂了?倒跟太后顶撞起来,落人话柄不说,自己也受罪。”
  夏桐笑道:“也没什么,满打满算只跪了半个时辰不到,晚饭都没耽搁呢!”
  确实她以为蒋太后会罚得更久一点,谁知安如海却来得这样及时,倒像是皇帝时时盯着她一举一动似的——太后大约也发现了这点,才不敢强行将她留下。
  至于委屈,夏桐却没觉得如何委屈,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免不了欺压起下一代来。金吉娜算运气好,碰上宋氏这样脾性和顺的,至于蒋太后,她固然没多好,倒也不见得比天底下其他的婆婆更坏,不过因身份原因,更具威慑与杀伤力罢了。
  刘璋凝视半晌,沉默地拉起她一只手道:“你放心。”


第140章 痘疮
  夏桐和平姑等人商量一番后; 决定还是少去宁寿宫为妙,惹不起咱还躲不起么,倘蒋太后一定要见她; 她就称病好了——横竖有皇帝替她背书; 也不怕被人戳穿。
  反正装病是蒋家人的惯技,她不过活学活用。
  但; 大抵知道皇帝存心庇护,蒋太后并没再叫她过去,当然,也没说把敦敦抱出来——跟得了痘疮的人挨了两夜,没准这会子已经感染了; 挪来挪去的反而不安全。
  夏桐本想着老人家这样心疼孙子,不如让敦敦跟祖母住一顿时间; 谁知蒋太后疼惜孙儿; 但更爱惜自身性命,木已成舟,她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金吉娜得知夏桐跟老太后一场争执后,二话不说就将自家孩子送进宫来; 让夏桐为他们种痘; 一并送到净室去。
  夏桐劝道:“这是何必; 等结果出来再讨论这个也不迟。”
  谁知金吉娜冷笑道:“人家打量咱们谋害皇嗣呢; 既如此,安能不以身作则?如今夏家甘愿冒险,宁寿宫那头总没法说了罢?”
  夏桐没想到这姑娘如此烈性; 既感动又有些钦佩; 看来金吉娜到大周的这几年增长的不光是学识; 连格局都开阔了不少; 如今竟事事以夏家名誉为先了。
  金吉娜安置完两个孩子便头也不回地离开,并不提到宁寿宫拜访——身为外眷,论理她是该去拜见蒋太后这位后宫之首的,以往她也不敢缺礼,今番如此大胆,显然是因蒋太后那些话不快,有意地甩脸子。
  到底她是北戎人氏,不能以寻常命妇的规范来要求她,便是宁寿宫也只能说一句蛮人不可为伍,却不敢将金吉娜叫进宫来训斥。
  蒋太后气了个倒仰,朝着蒋映月怒极反笑,“瞧瞧,夏家人的气焰愈发猖狂得不像话,不过出了个娘娘,倒像是请了祖宗,连哀家也不放在眼里了!”
  金吉娜的所作所为或许出自她本人意愿,可蒋太后还是将这笔账算在夏桐头上,谁叫那蛮夷是她嫂子?连坐也是应该的。
  蒋映月劝道:“那也没法子,如今朝里朝外都在忙种痘这件大事,又是夏宸妃一力促成,您这会子为难她,倒像存心跟陛下过不去似的,不如算了。”
  蒋太后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她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夏桐不在身边,便只能发泄到侄女头上,冷笑着向蒋映月道:“说来说去都是你无能,但凡你有点儿本事,也不至于让夏氏一家独大,可你呢,白长了一副好皮子,别说独占恩宠了,就连平分春色都做不到,哀家要你有何用?”
  蒋映月饶是脾气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