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咸鱼皇妃升职记-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几天她日三省吾身,也觉得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太多,最大的错误便是御下太过严苛,以致失去人心,连最亲近的侍女都背叛了她,狠狠摆了她一道;如今总结经验教训,蒋碧兰誓要痛改前非,争取将宫中势力拉拢过来,到时候夏桐孤身一人,胜负自然不就分出来了么?
蒋碧兰先命人送了贺礼去萧婉婉和穆欣欣处,这两人一向有点怕她,如今大家位分虽在同级,却生怕她会拿自己撒气,宁可躲着她。蒋碧兰便要用丰厚的礼物打消二人的恐惧,再趁机抓住她俩的心。
二人收了礼物,自然得亲身过来谢恩。萧婉婉道:“贵妃娘娘……”
蒋碧兰容色平淡,“我如今已不是贵妃了,你也无须向我行礼。”
萧婉婉陪着笑,“昭容姐姐……就算陛下如今降了您的位分,可在咱们心里,您永远都是尊敬的贵妃娘娘,那夏昭仪家世泛泛,在宫中资历又浅薄,凭什么倒能站在您前头?”
昭仪为九嫔之首,哪怕蒋碧兰是仅次于昭仪的昭容,见了夏桐还是得矮一截。
蒋碧兰一反平时的骄矜之态,由衷道:“陛下立她为昭仪,自然有陛下的道理,何况她育有皇长子,而我入宫多年而无所出,别说是昭仪,哪怕陛下要取我而代之,让她做贵妃娘娘,她也是当得的。”
蒋碧兰深知世人皆爱怜贫悯弱,这会子她处境潦倒,越是表现得可怜,旁人便会越同情她,相反,那位高高在上的夏昭仪却会招来许多嫉恨。
谁知萧婉婉听完此语,却立刻大惊小怪道:“昭容姐姐,原来你已经知道了?”
“知道什么?”蒋碧兰被她说糊涂了。
“就是陛下要立夏氏为贵妃的消息呀!”萧婉婉一脸不忿,“咱们也是刚刚才听说呢!要说这夏氏的运气也忒好了些,才进宫多久呀,如今又怀上龙胎,陛下怕是连贵妃之位都嫌不够呢……”
蒋碧兰只觉眼前一黑,脑子里嗡嗡作响,险些栽倒在地,她挣扎着起身,撇下请来的客人不管,直奔披香殿而去。
蒋映月正在命侍女开库房盘点东西,夏桐身怀龙裔又得晋封,礼物的分量无论如何不能轻了去。
看见蒋碧兰,她脸上立刻显出欢喜之态,“姐姐!”
蒋碧兰却没空同她招呼,劈头问道:“陛下要封夏氏为贵妃,想必你已知道了?”
蒋映月看这样子瞒不住她,只得轻轻点头。
蒋碧兰尖声道:“你怎么一个字都没跟我提过?”
鼻翼两端的肉发红且颤动着,让她看上去像老了十岁——可想而知她此刻多么愤怒,
蒋映月反而镇定下来,“是姑母吩咐不许走漏消息的,姐姐,你应该知道为什么。”
蒋碧兰的性子太过急躁,一旦得知皇帝刚废了她就为把夏氏捧上去,必然得闹起来,她这么一闹,皇帝只会更添嫌恶,也会下定决心让夏氏身居高位。
蒋碧兰愤然道:“难道我就眼看着什么也不做吗?”
蒋映月安慰道:“姑母已经在同父亲商议了,无论如何,他们都会劝陛下打消主意,姐姐放心便是。”
蒋太后或许可以容忍皇长子出在外姓女手里,可她绝不容许皇帝这样一步步架空蒋家的权利,夏氏这回休想如愿以偿。
耐心劝说一回,蒋碧兰总算气平了些,肯回宫等候消息。蒋映月却望着侍女笑道:“其实,陛下愿意立夏氏为贵妃也不算坏事,可惜,她怕是没这福分。”
这回夏桐冒犯的可不是贵妃,而是太后和蒋家——皇帝的专宠,到底将她推到千夫所指的境地。
蒋映月其实挺希望有这么个不聪明的人挡在前头,什么事都会方便得多。她已经是淑妃了,很难再往前一步,那么最好的法子,便是让夏桐占住位置,这样,她的好姐姐蒋碧兰便再也爬不上去。
且蒋夏两家的敌对,无论鹿死谁手,对她而言都只有好处而无坏处。她是一无所有的人,所以,她根本不怕输。
蒋家毕竟不是吃素的,很快有了反应。街市上开始流传起皇帝将册立夏昭仪为贵妃的消息,就连先前清源大师为她批命的事都有人翻出来说。
本来,百姓们对于宫里谁得宠谁失宠是不甚在意的,历朝历代的宠妃数不数胜,不都各凭本事么?
可夏氏这一家子实在太诡异了些,一个不学无术的小儿能娶公主便罢了,夏家女进宫才一年有余还不到两年,这就要封妃,简直能破记录了。联想到先前的蒋贵妃并无大错却遭贬谪,众人不免疑心这夏家人是否会什么妖术,不会真是奔着皇后位子来的吧?
史书上虽然不乏借玄学之说为自己造势的贵人,可那大半是成功者的添砖加瓦,那些不成功的,则成了妖言惑众,汉武朝留子去母的钩弋夫人不就是个例子?
更重要的是,那夏昭仪并非表现出过分出色的德行,身为后妃而德不配位,难免叫人质疑——尤其当今尚未立后,贵妃便是六宫之统率,自然要能服众才好。
眼看着流言愈演愈烈,宫中却再度传来一条惊天秘闻,夏昭仪主动向皇帝辞去了贵妃之位。
蒋家人:……
说好的刚到底呢,怎么这么快就服输了?不过,夏桐如此识抬举,对他们也算喜事一件,至少这狐媚子的上位路被堵住了。
然而紧接着,皇帝却另外下了旨意,册封关雎宫夏氏为宸妃。
这下众人都傻眼了,你说夏昭仪不堪为贵妃嘛,好嘛,他就生造一个;且这回谁也不能拿德行来说事了,毕竟夏昭仪之前主动辞去贵妃之位了,证明她具备谦逊的美德,是皇帝于心不安才想着补偿一二。
谁要是还来质疑,那不成没事找事么?于是京中哑口无言。
夏桐捧着那道温热的圣旨,心中着实感慨,论起玩弄权术,没有比皇帝更厉害的,蒋家这回输得不亏。
至于这个封号,不晓得皇帝是随口想的还是从字典里翻出去的,反正夏桐看着很开心——正好她住关雎宫,如今又封了宸妃,皇帝莫非是在夸她像海兰珠么?
能和如此有名的美人儿共享尊号,夏桐倍感荣幸。什么贵妃,她才不稀罕呢。
第107章 玻璃
夏桐封妃一事; 有人忧有人喜,蒋家人不消说了,如冯玉贞; 她虽然羡慕嫉妒恨夏桐年纪轻轻就坐上四妃之位,对晋封本身却没什么不满的——因为皇帝在立宸妃的同时; 也下诏晋封她为婕妤。
冯玉贞知道,这都是因为夏桐在皇帝跟前进言的缘故,她先前帮夏桐整治程耀; 对夏桐算得功劳; 对整个后宫却未必。要名正言顺地升迁,便只能借夏桐的东风。
因此蒋家命人在外传谣言时; 冯玉贞却劝右相父亲不必掺和; 冯在山本就跟蒋文举不对付,自然犯不上帮他,且女儿这回也算沾了夏家的光; 于是冯在山非但不跟蒋文举同气连枝,反而暗地里拆对方的台; 若非如此,京中的流言不会来得快去的也快,
冯玉贞借此又在夏桐跟前表了一回功。
尽管夏桐如今已是正二品妃位,而她却只在正四品婕妤; 两人之间依旧隔着鸿沟,可饭要一口一口吃; 路要一步一步走,冯玉贞坚信自己走的是后发制人路线——她这么美的女人; 很不该明珠蒙尘。
蒋太后得知儿子不仅提了夏桐的位分; 也提了冯氏的位分; 反倒生出意外之喜来,难道趁着夏氏有孕,这冯氏反而引得皇帝注意?
尽管冯家跟蒋家一向不对付,左相派系跟右相派系在朝中又一向斗得激烈,可蒋太后也顾不了许多,当此紧要关头,谁能帮她制衡夏氏,谁便是她的大恩人。
蒋太后便推说身子不爽,叫了冯玉贞去侍疾。
冯玉贞一向以为自己是天下女人的公敌,连老女人也不例外,谁知蒋太后忽然变得和颜悦色,她反而一时不敢相信。
不过,能得太后垂青毕竟是好事,且王静怡也被赶出宁寿宫,如今无人能跟她轧苗头,冯玉贞自然得觑准时机把握太后的心——本朝以孝治天下,哪怕贵为天子也须遵从立法,皇帝每隔三五日都得来宁寿宫请安,到时候,想见面不是易如反掌?
于是她往宁寿宫跑得分外勤快。
蒋碧兰看在眼中,更添愁闷。她并不能理解姑母的苦心,只觉得夏桐诡计多端,自个儿霸着皇帝就算了,还分出一个冯玉贞去拉拢太后,这是要上天吗?
尽管对付冯玉贞易如反掌,可这会子蒋碧兰却不敢轻举妄动,她刚被皇帝贬谪,又失了太后欢心,若再出错,恐怕连蒋家都保不了她。
夏桐得知冯玉贞巴结上太后,心里却没觉得如何,冯玉贞本就是菟丝花一样的人物,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只要对她有所帮助,她都愿意去攀附——这种人的忠心当然是不可靠的,就连蒋太后都未必能让冯玉贞替她尽忠,只怕太后这回的算盘打错了。
不过,作为一个孝顺的儿媳,夏桐面上还是流露出淡淡的不甘来,蹙着罥烟眉道:“其实,太后既然抱恙,何不传召嫔妃轮流侍疾呢?妾虽然怀着身孕,也愿尽心竭力服侍太后左右,不敢有违。”
她的把戏从来瞒不过皇帝,刘璋斜她一眼,“那好,朕这便告诉母后你的心里话。”
作势要往宁寿宫去。
夏桐忙拉着他,陪笑道:“妾不过说句玩话,陛下您别认真呀!”
刘璋戳了戳她的脑门,没好气道:“朕就知道你没那么孝顺,小滑头!”
夏桐捂着发红的额头撒娇撒痴,“是太后先看不上妾的,就算妾愿意尽孝,那也得太后点头呀,陛下您说是不是?”
何况她怀着身孕是事实,若因为照顾太后把身子弄垮了,甚至小产,她想蒋太后也不愿意看到这情况。
论起诡辩,她口才向来不差,刘璋也只好看着她干瞪眼——婆媳关系现在就这么恶劣,往后可怎么处?
她现在只是妃嫔,太后不屑于同她计较,若真立了皇后,孝字当头,一顶礼法的大帽子压也能压死她。刘璋倒替小姑娘发愁啊。
夏桐却没想那么遥远,入宫年余就封妃在她看来就顶天了,她很知足,至于后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她不愿强求。
不过,未免冯玉贞因蒋太后的“偏爱”而滋生出野望,夏桐还是耍了点小聪明,“冯婕妤一人侍疾未免于礼不合,陛下,虽说臣妾分…身不暇,还请您下旨让其余几位姐姐也到宁寿宫侍疾吧,这样,太后也会感念您的孝心。”
这其余的嫔妃,自然指蒋淑妃、温德妃与徐贤妃,妃位以下平常连进宁寿宫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侍疾了。
有这么些人前去打岔,蒋太后想利用冯玉贞便颇费力气。况且,这对蒋碧兰也是另一重刺激——她如今降为昭仪,连侍疾的资格都没了,试问可不可气?
听说当天麟趾宫便碎了一套名贵茶具,蒋碧兰跟没事人般让侍女扫到垃圾堆去,夏桐却着实肉疼了会儿——该死的暴发户,不想要给她嘛,何必白白糟蹋?
其实,夏桐如今也算个小型的暴发户了。
之前虽也晋封过几次,可不过是赏赐多点,众人对她的称呼换个字眼,其实没多大实感。可正式封妃就不同了,首先带来的是份例上的变化,从前她每天的份例也就两斤鲜肉(皇帝另外赏赐的不算),如今却足足多了五倍不止,光鲜猪肉就有十来斤(彼时耕牛地位卓绝,吃牛肉还不十分普及),鸡鸭鱼鹅及羊肉之类的更不消说了,根本吃不完。
夏桐看着都发愁起来,哪怕她宫里一人长两个胃,都塞不下这许多,或者她该另外请个腌腊师傅过来,做些风干咸肉?
皇帝听她一顿埋怨,几乎没闪到腰,“你想故意笑死朕么?”
夏桐扁着嘴,一副受气小媳妇的模样,她很认真的在考虑嘛,有什么好笑的?
皇帝见她不似作态,连说了几声“小家子气”,这才耐着性子告诉她,那月例上规定的不过是个数目,若嫌吃不完,折算成现银也是一样;况且,如今天也渐渐冷了,皇宫里的地窖正好使用,有这等天然的保鲜工具在,何必费那功夫——那些干巴巴的腌货有什么滋味?
夏桐平白闹了出笑话,自个儿红着脸,心里倒把这杀千刀的骂了一万遍,这会子皇帝肯定觉得她是个小智障呢!
好吧,就算她智障,这位爷也好不到哪儿去,尤其他方才贬低腊味的一番话——腊味有什么不好,除了盐量高点,咸鲜可口得很,叫广东人听见得骂死他哩!
不过时下风气如此,寻常百姓难得吃上一回鱼肉,自然得费心攒起来留待逢年过节时享用,大户人家朱门酒肉臭,不存在此种烦恼,也就自然看不起腊味了。
现在特殊情况得控制饮食,夏桐决定等生完这一胎,天天吃腌鱼腌肉,叫皇帝看着干着急——馋死他。
*
除了鱼肉菜蔬,绫罗绸缎、珍珠宝石之类的赏赐也比封嫔时足足添了一倍,余外还有些过冬用的大毛衣裳、外头珍宝斋能卖百两银子一盒的胭脂,以及量身订做嵌着玉蝴蝶的绣鞋,各种式样精巧的花钿额黄等等,可见皇帝对她多么用心。
把来道贺的李蜜看着眼热不已,“陛下究竟还是对姐姐最体贴,什么好的都往你宫中送。”
夏桐道:“你若喜欢,不妨挑几件看得上的带回去。”
敦敦的玩具大半都是李蜜所造,作为一个称职体贴的保姆,这份嘉奖她自然担当得起。
李蜜假惺惺推辞了几句,手上却立刻动作起来,一面留心那些绸缎的花样,一面口中不停地向夏桐道:“姐姐你是没看到冯氏如今的模样,尾巴都快翘得比天高了,不就仗着太后跟她多说了两句话么,她倒好,俨然跟成了太后心腹似的,人家亲侄女都没她这么会来事呢!”
夏桐笑道:“太后肯抬举,自然是因冯氏自身出色,你说这些酸话又有何益?”
李蜜不屑的道,“她哪出色?不过是借了姐姐你的东风罢了。”
作为嫔妃中最学富五车的一个,李蜜自认还是挺有政治眼光的,皇帝既没召幸过冯玉贞,做什么平白无故晋她的位分?不外乎是因蒋家散播的流言,外头人指责皇帝专宠夏氏,堂堂一国之君岂能为妇人所左右?为平息物议,皇帝才把冯玉贞拉出来做挡箭牌,可恨冯玉贞非但不知感激,反而处处摇唇鼓舌,好像风水轮流转,会流到她冯家去似的。
李蜜一向就与冯玉贞不对付,先前因了一盒胭脂而大打出手,自那之后便不怎么来往了,可看着冯玉贞步步高升,李蜜心里难免不平衡——可惜,皇帝就算要推宠妃做靶子,冯玉贞也比她更合适。
她的价值,根本不在于美色。李蜜看着自己骨节微黑的双手,又想想冯玉贞那葱白似的光润十指,眼中不自禁流露出黯然来。
夏桐可没空陪她伤春悲秋,自斟自饮快活极了。
李蜜看她一眼,诧道:“姐姐你怀着身孕怎么还饮酒?”
“这个啊,不是酒,是酸梅汁。”夏桐笑道,晃了晃手里晶莹透亮的杯盏。
别看这只是普通的玻璃杯,来得可着实不容易呢。时下唯有波斯国掌握生产玻璃的工艺,价格可比黄金,哪怕皇宫也用不上大块的玻璃作为镶嵌,只能制些酒杯之类的玩意用来欣赏——所以皇帝对她真心很宠了。
可惜夏桐还不能饮酒,只能装些酸梅汁来解解馋,喝个气氛。
李蜜在心底默默吐槽一回古人的浅薄见识,随即灵光一现,既然玻璃如此稀有,为何她不能自己造呢?
第108章 无眉星人
要晋封就得立下功劳; 她没有冯玉贞那样天生绝美的容颜,就只能凭实力说话。
李蜜斟酌一回,小心问夏桐道:“我能捎一只回去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