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6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进来的时候,看到的正是自己这个小儿子,正抱着一只木头小鸭子,啃了半天,估计是嫌弃食之无味,还是自己的脚板啃得香甜,又要去抱脚板来啃。
  旁边的奶娘和小宫人习以为常,开始她们还拦着,觉得这样不好。
  可是皇后未进宫之前,是帮着照顾过家里的弟弟妹妹的,加上王永珠也曾经跟她说过育儿经,知道这是小孩子的习性,只要给他擦干净手脚,偶尔几次,倒也无伤大雅。
  更何况这样看上去,更觉得可爱好玩。
  所以只要九皇子季旦不是那种不啃着手指头脚趾头就睡不着觉的习性,也就任由他去了。
  皇帝虽然每日都来长春宫,可大部分时间,九皇子都睡了,或者正在吃奶,偶尔抱来玩一玩,倒是还没见过他这个样子。
  一时倒看呆住了,心里第一个想法就是,朕的儿子饿了?
  第二个想法:这脚板看起来还挺好吃?
  不过他马上回过神来,一把捞起儿子,将他的脚板解放了出来,点了点他的额头,扭头就问伺候的奶娘和宫人:“你们是怎么伺候九皇子的?这般怠慢?怎么能在一旁看着让他啃脚趾头?是不是都不想活了?”
  奶娘和伺候的小宫人早在皇帝进来的时候,就跪了一地,此刻听了皇帝的责问,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还是皇后听到动静,从里面迎接出来,解了围:“陛下误会了,这是臣妾让她们不要管的!定国夫人当初跟臣妾说过几句育儿经,说要想孩子养得壮实,身子康健,就得多让孩子接接地气。”
  “臣妾想着这话有道理,那些乡户人家的孩子,都是在地里打滚养大的,倒是泼辣皮实的很。反倒是我看着城里越是养得精细的孩子,越是容易有个头疼脑热的。我就生了小九这么一个,做娘的,也不求他别的,只求他身体健健康康的,也就是了。”
  “因此,倒是按照定国夫人说的,不那么精细,倒是小九身子骨还真的是不错。这都七个月了,连喷嚏咳嗽都没有,可见定国夫人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一边说着,一边就将皇帝往旁边花厅里引,一面又示意那些伺候的奶娘宫人下去。
  皇帝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理论,不过顺着皇后的话一想,也确实,听说乡下那些孩子,都是生下来后,大人哪里有空管他们,也没人伺候,都是大的拖着小的,倒是一个个活得好好的。
  可富贵人家的孩子,进行养护着,夭折的也不少。
  再低头看自己怀里的小九,长得珠圆玉润,玉雪可爱,小胳膊小腿看着就十分有劲,尤其是此刻被他抱着,笑得露出牙板来,兴奋得在皇帝怀里一蹬一蹬的,那力道,皇帝都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这小子,蹬得可真疼!
  再一想,这小九虽然生下来的时候艰难,凶险,可真生下来后,也不知道是不是否极泰来,的确长这么大,还真没见他生病,每次来看到他,要么精力十足,要么就呼呼大睡,看着就康健。
  再回想他其他的几个儿子,不说夭折的那些,就说如今站住的,都快成年的那几个,小时候哪个不是三灾八难,经常叫太医的?
  他们生下来的时候,太医回报可都是说母子平安,皇子身体健康的,为什么生下来后,反而经常生病?
  这里面固然有他们的母妃争宠的缘故,莫非真是太养得过于精细的原因?
  不过这些皇帝只在脑子里转了一下,他本来到长春宫来就是为了王永珠给皇后写信的后续事情来的。
  正愁怎么跟皇后开口询问这红袖添香之事。
  此刻皇后主动提起,那正好免去了他寻借口。
  因此一笑,跟着皇后进了花厅,皇后自从生产后,也就不爱在殿内用熏香了。
  如今天热,更是如此。
  只用各色果子摆在屋里,取那自然甜香。
  沿着窗户边的炕桌上也不摆名贵花卉,而是几盆清凉的薄荷草,再加上一盆露出几点白的茉莉花。
  窗屉上糊着天水碧的窗纱,又细又柔密,映衬得屋里格外的凉爽。
  加上角落的冰盆,这屋子里一进来,就让人暑气顿消。
  红绯和绿翠亲自端了茶水和点心上来。
  皇帝一年四季都是热茶,皇后倒是一碗井水里冰过的酸梅汤。
  九皇子闻到了香味,忍不住就往皇后怀里扑。
  皇后哪里敢让九皇子喝这个,怕酸了他的牙板,只选了一块点心,让九皇子抱着啃。
  皇帝喝了几口茶,出了一身热汗,这屋里凉快,一时倒是打了喷嚏。
  皇后吓得,忙起身道:“都怪臣妾疏忽了!陛下从外头大热天的进来,这屋里摆了冰,一热一冷,倒是受不住。不如陛下去洗漱一下,换身衣服?今儿个就在臣妾这里用晚膳?”
  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甭想以身相许的好事
  皇帝也觉得浑身不舒服,也就点头起身。
  长春宫里自然放着有皇帝平日的常服,皇帝宠爱皇后,经常留宿,这长春宫里伺候都是习惯了的。
  等皇帝沐浴更衣,换了一身舒服的袍子再出来。
  九皇子已经被奶娘给抱下去了,皇后迎了上来。
  皇帝左右看了一下,问了声:“小九呢?”
  皇后笑:“让奶娘把他给抱下去了,不然一会子用膳的时候,可不得安生。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脾气,看到大人吃东西,就一定要尝尝!不给尝就瞪着眼睛,啊啊的跟你发脾气!”
  皇帝听得可乐,附和着跟皇后说了两句九皇子的趣事。
  这才步入正题:“今儿个我在前头听说,定国夫人将红袖添香转给承恩公府了?”
  皇后知道,戏肉来了。
  从王永珠的信送到她手上,她就知道有这一天,倒是没想到皇帝这么有耐心,居然忍到了今日。
  反正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她如今一切都依靠着皇帝,自然不会隐瞒。
  也就老老实实的都说了,先说自己的那点子私心。
  说她知道自己的娘家父母兄弟,都是志大才疏,眼空心大的。
  以前因为自己压着,又因为家里没有爵位,倒是还算老实,就算有些什么不合规矩的,也还不算太出格。
  如今因为自己和九皇子的缘故,才得封承恩公,本已经是天大的恩典,可她知道娘家人,没啥本事,耳根子还软,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入朝为官的。
  可到底是她的娘家,不能为官,她就想着让他们得一场富贵,也算对得住他们了。
  因此,她本来的打算是将自己在红袖添香的份子转给承恩公府,他们只需要每年分红,就够一家子嚼用了。
  哪曾想,自家娘家人不争气,自己才一跟娘家人透露这个消息,满府里就骨头轻得,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重了,很是做了些丢人现眼的事情。
  定国夫人应该是得了消息,为免将来的麻烦,干脆就联合其他几个人,将这红袖添香半卖半送的都给了承恩公府。
  又怕皇后生气,所以来信交代了前因后果。
  皇后在深宫,本以为替娘家打算得挺好了,娘家人只要坐在家里等收钱就是了。没想到娘家人这么不争气,闹得千里之外都知道了。
  她收到信,派人回去打听了一番,才知道真相。
  这不就生气了么?申斥了承恩公府,如今让历九少的人还暂且管着,又从皇庄里挑选了一些人,跟着以前的管事学着。
  她连以后的打算,都跟皇帝坦白了。
  皇后想着以后就让皇庄里的这些人,打理这红袖添香的生意。
  三成的利润给承恩公府,剩下的,献给皇帝的私库二成,自己留下二成,剩下的三成给九皇子攒着。
  皇帝是大致知道这红袖添香利润的,听了皇后的打算,也忍不住眼神一亮。
  如今看似太平盛世,实际每年户部都喊国库没钱了,修河堤没钱,军费没钱,啥啥都哭穷没钱。
  他的私库也算不上宽裕,好多时候,国库不够,他私库都要添补一二。
  说来他这个当皇帝的坐拥四海,富甲天下。
  实际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简直就是大楚开国以来,最穷的天子了,连度夏的宫殿都好几年没修葺了。
  说出去简直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因此,听说能得两成的利润,心里就有些心动。
  要是有这笔收入,那夏宫可以慢慢就开始修建了。
  若是商道开通顺利,再熬上两三年,这交易市场,还有税收上来,就更宽裕了。
  因此皇帝嘴上还是推拒了两次。
  可皇后是什么人?不说最了解皇帝,也是能知道皇帝此刻是真推拒还是客套的。
  当下只执意要给,皇帝也就勉为其难的收下了。
  皇帝自觉今日收获颇丰,知道了皇后和定国夫人来往所为何事,又白得了一笔银钱入私库,真是龙心大悦。
  本来打算晚膳后,回前面去的。
  这拿了银子,也不好意思走了。
  再看皇后,生育后,又多了几分母性的光辉,更是温柔如水。
  而且对自己还跟以前一般,没有任何隐瞒,对娘家人的态度,跟定国夫人的来往,还有自己的打算,那点小心计和小心思都没瞒着自己。
  再加上,饭后皇后又让人将小九给抱来,母子俩在灯下咿咿呀呀的说这话,份外的温馨动人。
  看着灯下,娇妻幼子,皇帝那一贯冷硬的心,也忍不住柔软了下来。
  抱着皇后母子很是亲热了半日,然后顺理成章的自然就留宿了下来。
  一夜温存。
  第二日皇帝去上朝,还特地叮嘱长春宫的宫人们不要吵醒皇后,小心伺候着。
  临走前,还看了看九皇子,才匆匆离去。
  王永珠后来才知道,这皇后自己派人接手了红袖添香,倒是没再让承恩公府的人沾手了。
  只拿银子钱养着他们一家,这已经是后话了。
  如今是收到了皇后的回信,心中先是致歉,大意是没想到会给王永珠她们添这么多麻烦之类的客套话。
  后头才说到重点,同意了王永珠的说法。
  那最核心的方子,还有半年的利润,前期的投入一并折算了五万两银子。
  都是京城最大票号的银票,随着信一并送来了。
  王永珠看着这一堆银票,倒是没什么想法。
  历九少却忍不住撇撇嘴:“咱们这位皇后娘娘可真大方!”
  可不是,这前期的投入,这几年,其实差不多都回本了。
  当初王永珠就先说好了,即使是从她和杜老太医名下的花田里买鲜花,也要按照市价给钱。
  京城的铺子,除了最开始那一家是历九少的,其余的都是每年从收入里拿一部分出来购买或者租赁的铺面。
  这里面最值钱的,就是核心的方子,还有半年的利润了。
  王永珠一笑,将银票推给了历九少:“拿着吧!”
  以后历九少要组建商队,要采购货物,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他这几年虽然赚了不少,可铺开的摊子也大,每年的开销也不少。
  因此也不扭捏,爽快的接过了钱:“那行,这就算你还有杜太医投的份子钱。将来赚了分红,要是赔了,我就做牛做马——”
  王永珠冷笑:“若是赔了,你就做牛做马给我麻溜的挣钱去还钱!甭想着什么以身相许,卖身抵债的好事!”
  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心怀坦荡
  历九少瞠目结舌的看向王永珠,半日没回过神来,倒是一旁的宋重锦没忍住,一口茶“噗嗤——”一声,尽数给喷了出来。
  这一声倒是让历九少回过了神,连连苦笑:“你……你怎么成亲了,说话还这般口无遮拦?”
  这也亏得他如今已经尽数将那些心思都收起来了,加上宋重锦也在旁边,不然若是传出去,他也就罢了,王永珠的名声可就有妨碍了。
  王永珠哼了一声:“你懂什么?我这叫心怀坦荡,有啥说啥!要知道,京城那边,我们的陛下和皇后娘娘可就最喜欢我这么说话了。”
  这话说得让人没法往下接了。
  尤其是历九少,毕竟他投靠皇后几年,给她办事,也着实从皇后那边得了不少好处。
  红袖添香的事情,虽然开始有些让人气不过,可后续的处理,皇后已经算是贵人里格外大方明白事理的了。
  一国之母,平日里多少人巴结还巴结不是呢,哪里还会有人追着皇后要补偿的?
  更不用说,换做宫里其他得宠的贵人,哪里还会给补偿,跟你说句抱歉?
  直接露出点意思来,识相得,你就得老老实实的全部献上去,求着人家收下。
  到时候那些贵人,看心情给个三瓜两枣的,就算是仁慈了。
  这次能得五万两银子,除了皇后明理外,自然和王永珠脱不了干系。
  他本以为王永珠是跟皇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许还有别的方面的许诺,才让皇后这么大方。
  可今儿个听这话的意思,王永珠就那么大剌剌直白的跟皇后挑明了?
  历九少满脸的疑惑,一点都没掩饰。反正他自认为自己是个聪明人,可跟宋重锦这两口子一比较,自己脑子就有些跟不上了。
  王永珠冷笑:“咱们当今陛下和皇后娘娘,那都是聪明人,跟聪明人说话打交道,玩心眼你玩得过人家?倒不如有什么说什么,只怕他们还觉得你是个直爽的性子,高看你几分!皇后缺钱吗?缺!可她能拿出五万两银子来给咱们,那不仅是为了表明她是个明理仁爱的国母,更是因为我跟她都说了实话,没骗她瞒着她!”
  这话说出来,不仅历九少陷入了沉思,就连宋重锦也是若有所思。
  不过两人很快都收敛起心思,说起接下来的安排起来。
  按照京城传来的消息,顾子楷估摸着也就是这几日该到了。
  至于秦博涵,他身居高位,位置关键,一时也走不开。
  更不用说,如今才是谈判试探阶段,后续这样的谈判拉锯还有多少次,他也没必要守在这里,差不多定个界限,下面的人去发挥。
  等真差不多,该一锤定音的时候,才是他出现的时候。
  用王永珠的吐槽,打牌的时候,那王炸不也得留着关键时刻用么?哪里有一开始就将王炸摆出来的?用得着给他们草原这般脸面?
  秦博涵已经发下公函,委派了几位谈判的能手,还有一些辅助的人员,都已经随着顾子楷一起北上了。
  所以,这几日,宋重锦都在准备接待事宜。
  毕竟这些人到了这里,就不是短期能走的,恐怕会常驻下来,直到谈判结束,签订两国国书之后,他们才能回京城。
  因此,这落脚之处,也颇有讲究。
  来的人不少,估摸着约有十来个,这些人也不是就孤身一人,这出长差,肯定是带了随从伺候的人。
  赤城县的驿站虽然这两年扩建修葺了一番,可也容不下这么多人不是?
  更何况,这些人都住在驿站了,那这几年内,经过赤城县公干或者调任的官员只怕就住不进去了。
  因此得想其他的法子,将这些安排妥当才好。
  赤城县这几年因为宋重锦治理得好,加上有交易市场的存在,各处客商经常往来,县城内不仅增加了好几家客栈和酒楼。
  就是那些民宅都多了好多,有外地客商在此地买下落脚的地方,图以后方便的。
  也有本地的居民,扩建了自己的宅院,然后出租给外地客商的。
  不说别的,就赤城县城内的宅基地价格,如今都涨了不少。
  还好,王永珠这几年,陆陆续续的在赤城县置办了不少铺面,还有宅院。
  有几处小院落当初就置办在一起,彼此相邻,又在县衙不远处,只隔着两条街道,略微收拾一下,也就能住人了。
  这些人,两三家的,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