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5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夫人立断断然反对:“你这孩子,说的是哪里话?你自己挣的钱,自己拿着,咱们不能要。前几年,因为孩子他爹的病,多少银子钱也不够用,让你受了委屈不说,还要你补贴了两年。”
“如今家里的开销少了,有中宝挣钱就能够养活咱们娘俩了。要是他连家都养不活,还有脸见咱们?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你听娘的,你绣花挣点钱也辛苦,自己留着就好。家里开销很不用你操心!等过两年,咱们家宽裕了,当初用了你多少银子,娘双倍补给你!”
“你只注意身体,别老闷着绣花,这世上多少赚不完的银钱,只有身子才是最重要的。”
沈氏听了这话,和王永珠说的一般无二,忍不住有些出神。
吴中宝见她似乎没回过神来,也瓮声瓮气的道:“你若闲着没事,跟王家妹子帮个忙,咱们家有我不用你操心!”
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我养得活你们!”
沈氏心中滋味复杂,低头轻声答应了一声:“娘,我知道了。”
一夜无话。
第二日一早早饭后,胡嫂子就带着锄头上门了。
一点不见外的先将厨房收拾了,又说今日太阳好,正好晒晒被褥,将褥子拆洗一下。
吴夫人也就点点头,让沈氏不要惦记,快去县衙。
胡嫂子也道:“沈娘子放心,家里有我呢!”
沈氏这才交代了几句,往县衙而来。
见到王永珠,没等王永珠问,她就将昨日吴夫人母子的表现说了,难得露出困惑之意来。
王永珠知道她心里似乎有心结,也不多劝,只将花样子拿出来,又让姚大将人带进来,挑选丝线。
这是正事,沈氏收敛了心神,昨日打好了腹稿,心中有了成算,今日等那铺子的掌柜将各色丝线都摆在面前。
她也就顾不得许多年,只埋头挑选起来。
这绣花,要想绣出来的活计鲜亮,那丝线是最重要的,要光泽度高,还要柔韧。
这里面要数江南那边的真丝线最好,色彩鲜艳,光彩夺目。
尤其是用这种丝线,绣动物的皮毛,最肖似。
另外一种棉线,只是棉线过粗,绣出来的绣品略显粗糙。
当然还有一种金银线绣,这种线一般只能做盘金绣和菱绣,普通人家基本用不上。
真丝线里也有几个百年字号,出产的丝线不仅色泽艳丽,而且不易褪色,每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颜色,要十分熟悉他们家的丝线,才能知道。
沈氏挑选的就是这几个老字号的绣线,她只要上手摸一摸,看一看,再比一比,就能很迅速的挑出得用的丝线来。
见沈氏完全沉浸到了挑选丝线中,王永珠倒是将姚大叫到一边:“铺子的事情,怎么样了?”
姚大嘿嘿一笑:“有夫人发话,自然是办成了。就在东大街第二间,门面虽然不大,可位置极好。那铺子的东家,听说是去西域那边,遭了马匪,好不容易逃出命来,只可惜那些货全部打了水漂,几乎要倾家荡产了。所以才急着出手这铺子,要还债呢。”
“本来价格就没喊高,小的也没还他的价,就成了。那铺子以前是一家香料铺子,里头香料都被原先得东家贱卖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那些,因为小的不还价,他干脆就一起合铺子给了咱们。”
“等明儿个叫人去收拾出来,再重新整修,差不多一个月就能开张了。”
姚大办事一直稳妥,从来不说大话,他说一个月能开张,那自然就能开张了。
倒是他说的那个香料,王永珠倒是有了兴趣:“那剩下的香料,明儿个给我送来,我看看。”
姚大虽然不知道王永珠为啥又对香料有了兴趣,可他一贯是,只要王永珠吩咐的,都会不打折扣的执行,因此顿都没打一个的答应了。
还殷切的问:“夫人喜欢香料?最近听说几个铺子里都有一批上好的西域香料进来,要不买一些回来?”
上次宋重锦借马场一事,狠狠打击了齐国公王家的势力,如今齐国公王家在京城声势大损。
姚大和石头心里不知道有痛快。
他们跟着宋重锦和王永珠,就是为了报仇,如今更是死心塌地。
别说王永珠只说要些剩下的香料,就是要天上的月亮,他也会想办法搞到手。
王永珠知道香料这个东西,从西域运过来,价值不菲,等到了京城转手,那更是暴利。
想了想,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
反正自己买了用不了,到时候就转手卖到京城去,或者送人也是极好的。
姚大心里有了数。
那边沈氏已经挑好了,又选好了白绸的底布,还有其他一些绣花用的工具。
那铺子的掌柜笑得合不拢嘴,只要今儿个这定了下来,将来这县衙的生意岂不是都是自己的了?
因此还大方的又送了两样东西,才被姚大带下去结帐去了。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你是魔鬼吗?
沈氏也是个十分闲不住的,前些年,因为手头不宽裕,她买丝线什么的都挑自己能买得起的。
再不能如以前在闺中,亲娘还在世上的时候,接触的都是最上等的丝线和底布。
如今再能有机会,重新摸到,沈氏哪里还坐得住?
直恨不得现在就坐下来,感受一下的好。
王永珠见沈氏这般激动的样子,干脆就将厢房里给沈氏专门腾出一个房间来,将这些东西都给搬进去,归置清楚,专门给她绣花用。
沈氏此刻全部心神都在这些丝线上,丝线在哪里,人就跟到哪里,别的都完全不在她的关注范围之内。
王永珠就看着沈氏没一会,就直接上手了,先裁选了一小块底布,也不先描上样子,就直接开始绣了。
只见沈氏手指如穿花蝴蝶,同时双手双针,丝毫不乱。
王永珠以前见过江氏绣花,已经十分惊叹,觉得江氏已经算是心灵手巧,大师级别了。
可如今见了沈氏的这番操作,那才真叫一个行云流水,让人叹为观止。
屋子里的人,看着沈氏绣花,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动打扰了她。
沈氏心中有腹稿,哪里下针,哪里收针,都胸有成竹,一点都不停顿。
很快,一朵蔷薇花的轮廓就被勾勒了出来。
王永珠见沈氏这般,就给身边伺候的人使了个眼色,一起都小心的退了出来。
只吩咐其中一个丫头:“你就在门口伺候着,沈娘子有什么动静你注意着,别怠慢了。”
那丫头恭恭敬敬的答应了,老老实实的守在门口,眼睛眨都不敢眨,生怕沈氏有什么动静,自己没注意到。
王永珠这才往张婆子那边去了。
拉着张婆子感慨:“果然这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以前我觉得三嫂的绣工就十分了得了,如今看来沈家姐姐,才知道,什么叫做大师,果真不愧是古氏针法的传人!”
张婆子听了,顿时就不服气了,在她心目中,谁也没她姑娘厉害。
“天底下会绣花的女人多了去了,会做生意,做得这么好的,也就我闺女了!”
王永珠知道张婆子就这个毛病,也就一笑:“娘心里天底下就我最好了!”
张婆子嘀咕着:“那可不!”
母女俩笑一阵也就罢了。
到了午饭时候,让人去请沈氏,好半日才回来说,沈家娘子绣花都绣疯魔了,喊了半日都没理会。
王永珠和张婆子听了,对视一眼,起身到了厢房一看。
果然,沈氏全神贯注地正埋头绣花,王永珠她们进去的时候,她手下那朵蔷薇花已经差不多快要完工了。
两人走进一看,白色底布上,就看到一朵大红的蔷薇绽开,上面还有一颗晶莹的露珠,颤巍巍的,似乎要从花瓣上滴落一般。
不仅王永珠看呆住了,就连张婆子也深吸了一口气:“好鲜亮的活计!”
沈氏刚好收完最后一针,整个人才从那种魔怔般的状态里清醒过来,听到张婆子这话,低头看了看那朵花,摇摇头叹口气:“到底手生了些,还有些瑕疵。”
王永珠惊恐的看着沈氏,你是魔鬼吗?这也叫还有瑕疵?请问瑕疵在哪里?
沈氏指着花蕊中间,“这里过渡得还不够自然,还有这里,这里…”
王永珠凑近了仔细看去,先前太震撼了,此刻慢慢细细的看,还真如沈氏所说。
顿时心生佩服:“沈家姐姐,你这手绣工绝了!我都能想到,等咱们的铺子开了,肯定生意能红火!将来这铺子可都指望你了!”
沈氏抿嘴一笑,神色间也多了点自信和傲气。
王永珠忙拉着她坐到一边:“可是辛苦了,咱们先吃饭,吃了饭休息一会,可不能累着了。”
这可是财神爷,得好生供着才是。
饭菜都是清淡又滋补的,又王永珠妙语连珠,还有张婆子也十分热情,沈氏倒是没那么拘束了,倒是多用了半碗饭。
最后,还特意给她准备了一盅银耳红枣羹,沈氏也爽快的喝了。
饭毕,吃了茶,沈氏又回那准备好的厢房里,歇息了一个时辰,被丫头唤醒,整个人神清气爽,气色比早上还好些。
等沈氏回家,吴夫人和吴中宝看沈氏气色果然好了些,也不疑其他。
沈氏每日也就吃了早饭过来这边,绣上半日,用了午饭,歇上一个时辰,再绣上一个时辰,才回家去。
※※※
只说顾长却,一路顺风顺水,终于在一个月后到达了京城。
先前已经送了消息回去,下了船,顾家的人早就等候多时了。
见到顾长却,恨不得激动得哭出来,可算把三老爷给盼回来了,这次可得看牢了,不然若是又让人跑了,只怕他们也不敢回去了。
一路簇拥着,恨不得将顾长却给抬着终于是送进了家门,一干人才松了口气。
顾家老太太从昨儿个晚上就没睡踏实,一早上醒了,早饭都没吃,就问了不下十遍。
一家子人除了上朝的,几乎都在家里等着。
好不容易听前头门子来报,说三老爷回来了。
那二门口的婆子一路飞跑的进来给报信,顿时满屋子从一脸焦急盼望,立刻就喜气洋洋起来。
等到顾长却进了院子,顾老夫人扶着顾家大夫人的手,就站在门口等着了。
看到顾长却,眼泪忍不住就先下来了。
顾长却到底还是有些愧疚的,三两步上前,跪倒在顾老夫人面前,“娘,不孝儿回来了——”
顾家老夫人一把搂住顾长却,一边哭,一边狠命的拍他的后背:“你个狠心没良心的,你还知道回来啊——”
顾长却老老实实的任由顾家老夫人拍打了半天,自然有顾家大夫人和顾家女眷上来劝老夫人。
“娘,三叔既然回来了,那可是喜事啊!这长途跋涉的,还真忍心让他跪在门口?”顾家大夫人最是了解顾老夫人的,嘴里骂着,手里打着,心里指不定怎么心疼呢。
因此等老夫人意思意思的发泄了两下就劝。
顾家老夫人也就顺势不打了,只手下还仅仅的抓着顾长却的衣裳不放。
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回家
顾长却顺着顾老夫人抓自己的力道顺势站起来,跟在后头进了屋。
一家人又忙见礼,除了顾家大夫人,其他都是晚辈,自然要上前拜见。
顾长却也只点头道:“这次从赤城县回来,给你们带了几样东西,一会子都给你们送去。”
顾家晚辈都谢过顾长却不提。
顾家大夫人看顾家老夫人拉着顾长却,知道他们母子肯定有不少话要说,尤其只怕是要问他的身体情况。
这些事情,小辈们大都不知道,自然不能再留在屋里。
只给安氏使了个眼色。
安氏立刻就起身,找了借口,带着其他妯娌和小姑子们退下去了。
屋里就剩下顾家老夫人、大夫人和顾长却三人。
别的还没说,顾家老夫人自然是最关心顾长却的身体的,第一句问的是:“你信上说,你身子骨好多了?可是真的?”
顾家大夫人也关切的看着顾长却。
说实话,当初顾长卿可跟她说过来,说若顾长却真这辈子不能有子嗣,他已经决定,就将老幺顾子楷过继给顾长却,到时候给他养老送终,摔盆捧灵了。
顾大夫人最偏爱心疼的就是幺子,哪里舍得过继给顾长却?
不说顾子楷,就是其他几个儿子,她也舍不得啊。
因此,要说这家里出了顾家老夫人,也就她最盼着顾长却身子好转了。
此刻听顾家老夫人这么问,自然也提起了心。
顾长却点点头:“永珠托杜老太医,开了调养的药,这几年一直细细调养着。回来的路上,经过荆县,我特地去求见了杜老太医,他老人家也给亲自把了脉,确定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杜老太医话说了,只要注意保养,将来还能有子女缘——”顾长却知道顾家老夫人最担心的是什么,也就老老实实说了。
先前在赤城县,调养了几年,他自己就有感觉了,以前是什么状态,如今是什么状态?
尤其是第一天早上发现的时候,他都傻了。几十年没有的情况,如今再度出现,如何不让人激动?
当时他心里就有了数,急忙去找王永珠把脉,果然是有好转。
再后来,他一天比一天好,别人不知道,他自己个的身体,他能不明白?
尤其是王永珠到底对自己的医术不算太放心,也为了万无一失,让他经过荆县的时候去找杜老太医又把了次脉,才算彻底的放心了。
此言一处,不仅顾家老夫人,就是顾家大夫人都忍不住念起佛来。
顾家老夫人先是高兴得落泪,终于,她这个苦命的儿子,能有自己的后代了!
老天到底待她和幺儿不薄,没断了他们的念想。
顾家大夫人也松了一口气,自家几个儿子可算是保住了。
当下喜气洋洋的先给顾长却道了恭喜,到底怕顾家老夫人大喜太过,忙道:“娘,这下咱们就可以放心给三叔寻摸个好人家的姑娘了。对了,咱们还得备上一份谢礼,给杜老太医送去!多亏了他神医圣手啊!”
顾家老夫人也一迭声的道:“是得备厚礼!这杜老太医简直是老三的再生父母啊!可不能简薄了!”
顾长却忍不住道:“要说最大的功臣,还的咱们永珠,要不是看在永珠的份上,杜老太医怎么会如此尽心尽力?还有这三年来,用的那药,天南的海北的,不管是多贵重的药材,只要杜老太医说了,永珠是想着法的也给寻了来——”
顾家老夫人和顾家大夫人都知道顾长却的这个脾气。
一笑,都顺着道:“可不是,永珠就是咱们家的福星!多亏了她,一会子,老大媳妇,你到我那库里,寻几样好东西来,给永珠和妞妞她们送去。”
说道张婆子和王永珠,顾家老夫人此刻知道顾长却身体无恙,放下心来,自然就又记挂起她们母女来。
两人一起问起张婆子母女,在赤城县过得如何?
当初赤城县马场惊变,京城这边哗然,虽然宋重锦他们占上风,可两婆媳都是经历过的,自然知道这里面的惊险之处。
张婆子他们寄回来的信里也是报喜不报忧,就算说到当日,也是三言两语,是怕她们担心。
如今顾长却回来了,自然要好好盘问盘问。
顾长却挑挑拣拣的将那日的情形说了,虽然隐去了好多,可还是听的顾家老夫人和大夫人惊叹不已。
不过很快顾长却就将这掠过了,只说宋重锦和王永珠在赤城县如何受百姓喜欢尊敬,女眷们都以王永珠为首,事事都听从,再没有不如意的。
又说王永珠在那边开了几个铺子,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