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5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小金印又从何而来?
  王永珠倒是越猜越多疑问,干脆也就不多想了。
  谢过了齐夫人,就打算告辞。
  齐夫人回忆起了当年,也有些精神不济,也没心情送客,只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王永珠搀扶着张婆子走到门口,就听到齐夫人悠悠的声音响起:“永珠,不要再查下去了!当年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古来今往,凡是涉及到皇家私密的,从来都没有好结果!千万别查!”
  王永珠只回头说了一声:“师娘你放心!”
  却没有直面回应齐夫人的话。
  走出老远,还能听到齐夫人的一声轻叹。
  张婆子虽然不懂这些,可也听得出来,兹事体大,想说什么,看着闺女的脸色,还是把话给吞了下去。
  那边宋重锦和杜老太爷的话也说完了,正和金壶在外头等候着她们母女,将两人出来,笑着迎了上来:“娘,永珠,咱们回家吧!”
  出来,上了姚大安排好的马车,一路回家,金壶想说点什么,可看看自家奶的神色,十分有眼色的装自己不存在。
  一路无话。
  回到家,金壶十分机灵的就说自己困了,钻回自己的屋子去了。
  王永珠三人却没有睡意。
  在上房里,让谷雨送上茶水,在门口守着。
  先商量明日祭拜齐欢的事情。
  这才是正理,如今衣锦还乡,高中进士,自然是要告慰齐欢的在天之灵。
  宋重锦也是这个意思。
  王永珠就吩咐谷雨将姚大和石头叫来,吩咐明日一早就去采买祭拜用的东西去。
  姚大和石头听了,领命下去了。
  王永珠就要说今日在杜家的事情,张婆子却站了起来,打了个哈欠:“时候不早了,我老婆子年纪大了,不比你们年轻人,熬不住了。你们有事回自己的屋里商量去,我先歇下了!”
  说着就要赶人。
  王永珠知道,这是张婆子避嫌,涉及到齐家,她这个齐家外孙的岳母掺和实在不像。
  再看宋重锦似乎也有事情跟自己商量,这齐家牵涉到事情太多,她也不想让张婆子知道太多,免得她担心。
  也就从善如流的站起来,叮嘱了张婆子几句,跟宋重锦回了房。
  宋重锦先开口。
  他今日赴宴,自然不同往日,席上所有的人,那都是恭恭敬敬,一口一个宋大人,还有更奸猾一些的,更是一口一个世子爷或者世子大人。
  满目看去,都是殷勤的笑脸,满耳听着,都是阿谀之词。
  即使宋重锦心中再不耐烦,也耐着性子,跟人打招呼。
  还好他一贯冷脸,也无人说他冷傲,反倒觉得他能点头示意一番,就已经是极为平易近人了。
  想这荆县,从吕文光算起,又能有几人,能有幸和国公爷家的世子一起吃饭的?
  这说出去,能吹上半辈子好吗?
  大家都争相抢着给宋重锦接风洗尘,若是都答应下来,恐怕宋重锦每日啥都不干,就能从月头吃到月尾去。
  宋重锦自然没心思理他们,不过他在翰林院里,有顾长卿指教,还有宋弘带着,也学会了几分圆滑了。
  只推说,大家的好意心领了,只是不得闲,明日要去祭拜母亲。
  后日他做东,在酒楼定席面,谢长青书院的院长和夫子们,请吕文光和县尉还有县丞还有几个名声不错的乡绅作陪。
  大后日,他再回请大家。
  然后就要启程回老家,毕竟圣旨说了,让他回乡省亲呢,耽误不得。
  这么一说,谁还敢说个不字?更何况,宋重锦也还算面面俱到,来者都回请了一番,回去后也能说,曾经吃过国公世子请的席呢。
  才算脱了身。
  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拜祭
  先前他跟杜老太医在书房,说了些朝堂上的事情。
  王永珠虽然也说了京城的事情,宋重锦也没有隐瞒过她,只是,有些事情,朝中的事情,还是宋重锦亲自说来,更为详细。
  杜老太医曾经也是皇帝身边最为信任的人,自然更为了解皇帝。
  细细问过宋重锦后,又思忖了半日,才道:“当今陛下,心计极为深远。当日他为皇子之日,在诸位皇子中,名声并不显。然后最后却是陛下荣登大宝,可见其手段心机心性。”
  “你走后,恐怕京城一时不得安稳了,我说老大怎么会将君哥儿送到荆县来,恐怕也是担心,君哥儿如果不到荆县来,按照京城那边不成文的规矩,就该入太学院了。”
  “如今陛下一手促成了这文武之争,太学院的学生年轻气盛,容易被煽动,太容易出事了。这才将君哥儿送出来,也好避开这一阵。”
  “陛下借着你的名头,掀起了文武之争,也将你摘了出来,算是福祸相抵了。只是,发配你到赤城去,恐怕还有深意。”
  “我猜度着,只怕齐家的事情,恐怕还有后续。哪里如今是齐家已知的唯一的血脉,说不得陛下是以你为饵,引出他想引出的人。不然不会如此大费周章!”
  宋重锦此刻将杜老太医的看法说出来,王永珠心中一动。
  将齐夫人那边得来的齐乐的消息一说,两人对视了一眼。
  恐怕这里面有联系!
  只是如今齐乐生死不知,此事也只得走一步看一步。
  就算真如杜老太医说的,真能引出什么人来,也能解他们心头之惑。
  到底明日还要去拜祭齐欢,两人也不敢再多说,也就沉沉睡去。
  不知道是不是回到熟悉的地方,特别放松缘故,王永珠这一觉睡得特别的香甜。
  等醒来,早饭都已经得了,张婆子和宋重锦还有金壶都等着她。
  匆忙吃了早饭,两人都换了衣裳,宋重锦着七品官服,王永珠着孺人命妇服,带着各色祭品,被围随着浩浩荡荡,朝着城外的庄子而去。
  这一路,前头有亲兵开道,后头有亲兵拱卫,虽然没有县太爷那般,还要鸣锣开道,可就看着那亲兵浑身的煞气,百姓们都纷纷避让开来。
  一个个在路边,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的往中间看。
  毕竟宋重锦这才离开荆县不过半年左右,他长得又极为有特色,去年五月的龙舟赛又格外出风头,荆县的老百姓们一看就想起来了。
  “这不是去年龙舟赛那个救人的举人老爷吗?这是中进士,当官了?”
  “你才知道啊?这位可不得了,不仅是今年的新科二甲传胪,据说还是京城国公爷流落在外的骨肉,已经被认回去了,还被封为世子爷了呢!”
  “这算什么?这位大人可是奉旨回乡省亲呢!有这份荣耀的,据说本朝以来,还是第一个呢!”
  “你们还不知道吧?这位大人,回乡省亲后就直接要去任地上任了——”
  “可不是,你们没看到,这位大人今儿个是去拜祭亲人,咱们县太爷,还有其他老爷们,一早的都让家里的管事去采买祭品呢——”
  ……
  消息灵通的,七嘴八舌的就爆料起来。
  听得周围的百姓一愣一愣的。
  再看向那道路中,骑在马上,一身官袍威风凛凛的宋重锦,眼中不由得都流露出敬畏之色来。
  好不容易看着宋重锦一行人经过了,才有人小声的道:“那后面马车里的,可是大人的那位乡下娘子?”
  “那是当然!”
  “那位娘子可真好命,这跟着就翻身成了官家夫人了!”
  “可不是,这位大人也是个好的,中了进士,又认了个贵人爹,也没休了糟糠妻——”
  “可不是,宋大人看着面相冷些,心肠倒是好!不然去年能救人?”
  ……
  宋重锦和王永珠去得远了,倒是没听到这些话。
  人群中,古娘子听了这话,却忍不住咂舌,她本以为对门是秀才高中进士了,才有那样的派头。
  没想到,这以前对门那冷面的举人老爷,居然是京城里贵人的血脉?
  哎呦呦,他家居然跟世子大人成了邻居?他家两个儿子还吃了世子夫人做的吃食呢!
  这么一想,古娘子就站不住了,拎起裙子,咕咚咕咚往家跑去。
  这可是难得的机会,若是再能跟那世子夫人见上一面,说上两句话,也是大有好处的。
  她得回家找当家的商量去。
  街道的另外一边,小五站在人群里,看着远去的队伍,又是激动,又是有些忐忑。
  恩人回来了!这是莫大的好消息!
  尤其是恩人高中,还是什么世子爷,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官,可听起来似乎就很不得了。
  再看恩人今天这出行的架势,他若是想去见见恩人一家,给磕个头请个安,是不是也不能够了?
  他还不知道,恩人对他伺候的院子的花草可满意不满意?
  恩人走后,他每个月就要去几次,跟看门的都熟悉了,恩人院子里的花草,都是他一手养大的。
  恩人应该会喜欢吧?
  看着队伍终于拐个弯,消失不见,小五失落的低下了头。
  果不其然,如那些街坊所说,等到宋重锦他们出了城,到了庄子上。
  将备好的祭品往齐欢的墓前一一摆开,宋重锦和王永珠一起给齐欢磕头,来得及在心里说上两句:娘,儿子没给您丢脸!儿子中了进士了!还被皇帝钦点为赤城县的县令,不日就要上任了。
  赤城县您知道吗?那是齐家当年流放之地。儿子此去,娘无需担心这话还没说完,石头就来通报,说吕文光和其他人也都送祭品来了。
  没奈何,宋重锦只得起身,亲自去迎接道谢。
  等到送走这些人,都已经是过午时了。
  还好姚大已经带着丁婆子和米面菜蔬到庄子里,让庄子里看守家里的女人一起,弄了顿简便的午饭。
  吃了午饭,中午的阳光照在人身上已经有些热了,干脆就都在庄子里歇到了下半晌,太阳没那么厉害了,才回城。
  一进巷子,马车一停,王永珠刚掀开车帘子,就听到对面古娘子家的门吱呀一声开了,古娘子走了出来。
  见到王永珠一愣,不过马上就堆起了笑脸:“王娘子,哎呀,不对,王夫人!恭喜贺喜啊——”
  第一千两百九十八章 古娘子的主意
  王永珠也笑着点头:“古娘子,好久不见,家里一向可好?”
  古娘子笑得殷勤极了,上前打起马车帘子将王永珠给搀扶下车:“托宋大人和王夫人的福,都好都好!我说昨儿个一早,就听到喜鹊在对面院子里叫个不停,原来是应在这里。”
  “当初我就看宋大人就是那做官的样子,果让没让我猜错!哎呦喂,这不仅是大人家的福气和喜事,也是我们这整条街的福气和喜事啊。”
  “昨儿个大人和夫人刚回来,要收拾屋子,咱们不敢打扰,什么时候得闲了,咱们街坊邻居都说要凑上一桌,也请宋大人和夫人去坐坐,沾沾两位的福气才好呢。”
  王永珠一个不查,被古娘子挽住了胳膊,倒是不好抽回来,只得扶着她的胳膊下了马车。
  本来应该先下车的宋重锦,看到古娘子掀开车帘子,又伸手搀扶王永珠,倒是不好下车了,只得避让了一下。
  本以为古娘子说完就该放手的,没曾想,古娘子倒是挽着王永珠就不撒手了,生怕她跑了似的。
  而且一张嘴,那是叭叭的说个不停。
  古娘子也是没法子,她在街上看到了宋重锦和王永珠出门的那等威风后,就跑回家,跟自家男人和婆母商量着,好歹也是街坊邻居,以前相处的还算不错。
  这人家都当官了,不说别的,只要这宋大人在县令面前说上两句好话,他们家就受用不尽了。
  这王永珠和宋重锦虽然不在家,可张婆子在家的。
  古娘子到底跟王永珠她们做过邻居,知道宋重锦两夫妻极为敬重张婆子。
  就想着趁着王永珠夫妻不在家,她好生哄着张婆子,拍拍马屁,哄得张婆子高兴了,在宋重锦面前说说自家的好话,说不得这事就成了。
  可她想得到是挺美的,兴冲冲地一出院子,还没走近呢,那宋大人门口两个凶神恶煞的男人,就瞪着牛眼大的眼珠子,杀气腾腾的就看了过来。
  这门口守卫的自然是卫国公给的亲兵,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浑身的煞气,那是一般人看了就浑身直哆嗦的。
  古娘子也只是个普通妇人,这一眼一瞪,她腿就软了,差点没跪在地上。
  本来往宋家去的腿,不由自主的就转了个弯,朝着路口而去。
  出了路口,才感觉那两道利箭一般的视线消失了,古娘子才松了一口气。
  酝酿了好半日,才低着头跟做贼一样,溜回了家。
  也不敢开门了,也不敢出来,只得搬个小板凳守在大门后面,不时的透过门缝瞅上那么两眼。
  好不容易看到王永珠和宋重锦的马车回来了,知道这是唯一的机会,咬牙冲了出来。
  她也知道,这王永珠还算好说话,不是那发达了,就翻脸不认人的人,因此,也就仗着王永珠的好性子,厚着脸皮站着不肯走。
  心里想着,若是别人看到了,知道她跟这宋大人的夫人这般亲近,也得高看她一眼不是?
  古娘子打的主意,王永珠一眼就看穿了。
  一来,当初住在这里,街坊邻居虽然有极品的,倒也还和气。
  古娘子一家,虽然有些小毛病,倒也不是不能容忍,开始的时候,也帮了他们不少小忙。如今不过是想借着他们的,长长自家的体面,让人高看一眼,倒也无妨。
  二来,这当官后名声尤其重要,这次回乡,天晓得多少双眼睛看着。
  若是对街坊邻居都不耐烦,拒之门外,恐怕就有人指着这个说闲话了。
  因此也就顺着古娘子的话道:“古娘子客气了!当初我们住在这里,多亏了街坊邻居照应,这次回来,本就该我们请街坊邻居坐坐的,哪里能让大家破费?”
  “还要烦请古娘子通知一下大家,大后日就在这巷子里,摆上流水席,请大家赏光来坐坐。”
  古娘子一听,眼睛一亮,这可更好了。
  当下一拍胸口:“夫人请放心,都教给我好了!保管都通知到!后日办流水席,这家伙什还有帮工什么的,夫人也别找别人,都交给我们就是了。这街坊邻居的,能给大人和夫人帮上忙,也是咱们的福气。”
  “就这么说好了,那我就不叨扰大人和夫人了,先回去了——”说着,乐滋滋的回自己院子去了。
  王永珠和宋重锦对视一眼,才携手进了屋子。
  张婆子今日没去,在家歇息,早就听门口的守卫来报,说对门有个鬼鬼祟祟的娘们,一看就不是好人,眼神一个劲的往这边瞟,还想凑上前来。
  被他们兄弟给瞪回去了还不死心,搬着小板凳坐在门后看着呢,说不得就是在打什么坏主意。
  问张婆子,认不认识这娘们?是不是以前跟自家世子爷和世子夫人不对付?要不要他们兄弟去将人给捉来教训一顿。
  张婆子一听,就知道是对门的古娘子,这恐怕是知道自家女婿发达了,要来蹭热灶好处的。
  只做不知,让守卫拦着不让人登门就是了。
  一面又叮嘱吴婆子和两个丫头不许出门,也不许跟人随便说家里的事情。
  此刻王永珠和宋重锦回来,张婆子也就要跟二人商量这事。
  听王永珠说要开流水席宴请街坊四邻,张婆子连连点头:“这才是正理,如今女婿可是官身了,名声最重要。尤其是这街坊四邻的,咱们高中了回来,连饭都不请,也着实说不过去。尤其是在那起子小人嘴里,指不定怎么背后怎么说咱们呢。”
  “只破费点银子钱,就能堵了那些人的嘴。再说了,吃人嘴软,这街坊四邻的,吃了咱家的流水席,若是还说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