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皇家小和尚-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小徒孙被打击了,正委屈巴巴地等着那。
  “……师祖支持保康,明天捡回来地衣,有保康掌勺。”
  保康立即笑开了脸,转头对着师祖特高声地回答:“师祖最好。”
  “师祖,保康还知道怎么做凉拌荠菜。”
  师祖:“……好。”
  快乐大师的一片孝心,众人都明白,可瞧着他的小样儿还是忍不住“打击”一二。
  阿灵阿直接说道:“上次快乐大师也说小舅舅最好。”
  快乐大师:“……坐马车喽。”
  快乐大师迈开腿就朝街头的马车跑,第一次发现马车这么体贴可爱。
  阿灵阿:“……”
  众人:“……”
  侍卫撑着伞,师祖给小徒孙脱去斗笠蓑衣和雨鞋,抱着他上马车,反应过来的众人正要打趣他,就看到快乐大师从马车里探头出来,眉飞色舞,笑得灿烂耀眼且调皮邪气——
  阿灵阿实在忍不住,上前一步摸摸他的小光头。
  再次被摸头·保康:“……”
  “三舅舅——”
  快乐大师和三舅舅告状,三舅舅立马瞪一眼弟弟。
  阿灵阿呆。
  众人哈哈哈,哈哈哈,就是裕亲王看到阿灵阿这个混小子吃瘪也哈哈哈大笑。
  鸿德格和潘云一起“嘿嘿嘿”;快乐大师抬手打一个佛号,声音小得意;师祖对于他们的闹腾也是笑,最后阿灵阿本人也忍不住笑出来。
  脱去斗笠和蓑衣雨鞋放好,坐进马车里,随着快乐大师一声“出发紫荆关喽”的欢呼,骏马嘶鸣,朝“畿南第一雄关”紫荆关而来。
  位于易县城西北方向一百里处的紫荆岭上,建在依山傍水,两峰对峙的广阔盆地内,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京西内长城上一处重要关隘,也是和居庸关、倒马关并称的“内三关”之一。
  还是进入太行山的要口之一,“太行八径”的第七径的“蒲阴径”。
  容若老师特尽职和他们介绍:“关城东为万仞山,你们看,千岭耸立,峭壁悬崖;城西有犀牛山,看像不像一头牛?蜿蜒向西,与盘石口相接……”
  “这就是‘一关雄距于中,群险疵于外。’壮丽雄伟,屹然为畿辅保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保康在三舅舅的怀里,听着天地万物呼吸的声音,听着雨丝的声音,听着容若老师、石溪道人、小舅舅他们都略低沉的声音,眼睛望着眼前的紫荆关,好似不够使唤,永远也看不够。
  “始建于战国时期,汉时为土石夯筑,称上谷关,宋、金时名金坡关,后因山上多紫荆树易名紫荆关。历经各代扩建,修葺,到明洪武初年,改用石条作基础,以砖砌面封顶,并用石灰碎石灌注。”
  “明成祖迁都后,大兴土木。改筑、扩建关城,增设城堡、隘口,开凿盘山道等,使紫荆关形成一个较完备的防御体系——控扼西山之险,为燕京上游路,通宣府、大同。山谷崎岖,易于戍守。”
  “历史上,紫荆关曾发生的战争达一百多次。金贞佑元年成吉思汗攻居庸关不克,分兵紫荆关击败金兵,又从内夹攻居庸关。明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后,蒙古瓦剌部攻破紫荆关进逼京城。”
  “……”
  “……”
  师祖眼望面前的紫荆关沉默,鸿德格听到石溪道人说起金贞佑元年的战事,也沉默,潘云双手握成拳,也沉默。
  郑重地拜拜关前的庙宇,和庙里的和尚们念一遍经文;沉默地穿过棋盘一样的营地,崎岖的十八盘盘道露出一角。
  十八盘关路,由底升巅,崎岖若羊肠之险,东倚于岩旁,后天之畔,西临乎洞壑,蟠地之绝崖……南城两都,北极边陲,迁客骚人多游于此……既是关内关外联系的必经之路,又是关内关外战事的集中地。
  保康被三舅舅抱着踏上十八盘,经南天门至奇峰岭山顶,路过南天门的“畿辅第一雄关”石匾,仔细观摩后对着门外西坡上的一个,“天子阅武处”的碑碣,大为惊讶。
  “师祖,这字体,是‘县令’的字体?”这确实是“县令”的字体,保康绝对不会看错。


第32章 
  …………
  南天门门口静得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其他人都愣愣地一动不动。保康看一圈儿; 心里头更为奇怪,就是石溪道人、鸿德格、潘云几个人也都一脸懵。
  保康抬手揉揉眼睛; 再定睛一看; 没错儿; 是“县令”的字体:“师祖?”
  保康语气疑惑;师祖看一眼小徒孙; 也看一眼那个“天子阅武处”的碑碣; 轻轻点头:“阿弥陀佛。确是‘县令’的字体。”
  其他人:“……”
  凡是知情的其他人都是心脏剧烈跳动。
  师祖你怎么能说那?师祖你不能说啊。“知情人”都在心里无声地呐喊; 一起张口,可是嘴巴张开,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三舅舅发挥他大将军的应变能力,反应特快地,特干脆地,脸一板,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裕亲王反应过来自己的疏忽,也想和法喀一样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可是……
  纳兰容若、阿灵阿都一起看向他,都将自己撇得一干二净——引得快乐大师也看向他。
  石溪道人、鸿德格、潘云也看向他。
  裕亲王懵。
  裕亲王呆呆地站在那里; 脑袋急速运转,偏偏他越着急脑袋也不灵光; 偏偏鸿德格等不到裕亲王的回答; 当场发挥他“铁憨憨”的直觉,接口说道:“是不是皇上来紫荆关阅兵,留下的碑碣?”
  保康:“……”
  裕亲王:“……”
  石溪道人摸着胡子,琢磨道:“应该是。”
  潘云好奇地跑到西坡上想要看得更清楚; 鸿德格也耐不住,皇上的亲笔,不说磕头行礼,膜拜一番总是要的。
  两个孩子都挺激动。潘云还说:“快乐大师,皇上的字好看。是学得董其昌。原劲秀逸,平淡雍容,字间与行间疏朗匀称,典雅静穆之气充盈字体之间。”
  潘云清楚地记得,他初初上山,得知快乐大师是皇子阿哥时候的震惊,后来又经历快乐大师作为皇子阿哥被扔在五台山的愤懑,快乐大师要回京的惊喜,此刻眼见快乐大师的皇父留下的字迹,特别开心。
  “快乐大师,大清朝野上下的文人才子一定都跟着皇上学董书,快乐大师要学吗?”潘云过早接触世情,首先挂心快乐大师的“争宠”问题。
  “快乐大师不喜欢董书,喜欢魏晋唐碑。”鸿德格是真憨憨,首先关心快乐大师本人的喜好。
  快乐大师满脑袋都是“皇上亲笔字”,嘴巴张大,眼睛瞪大,人呆呆的,毫无反应。
  容若和法喀、阿灵阿都在心疼小阿哥,都觉得皇上做事不着调,还什么也不能说,只能沉默。
  法喀轻轻拍拍小外甥的背;裕亲王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急得额头冒汗,想说“那是‘县令’受皇上嘱托写得字……”说不出来。
  不说谁敢代替皇上留下“天子阅武处”的题词,就他皇上弟弟那笔字……咳咳,好是好,可实在是,尚且算不得名流大家。
  保康却是好似没察觉到他们之间的“暗潮汹涌”,他听着鸿德格和潘云讨论学习董其昌书法的事儿,低头看向三舅舅,又看向师祖。
  那个眼神儿,迷茫、无助、懵懂……好像出入人间的小幼崽面对纷繁的世界,师祖心脏一抽,心疼。
  师祖抬起右手打一个佛号:“阿弥陀佛。保康到了京城,一切便知。”
  “保康只记得,自己的心,即可。”
  保康人呆呆的,也抬手打一个佛号,口中说着“阿弥陀佛。师祖,保康记得”,人却还是没反应过来。
  石溪道人、潘云都察觉到哪里不对劲,就是铁憨憨·鸿德格也不再说话。南天门除了这两处题词之外,还有前朝荆坡道人所作“重修紫荆关盘道记”,参将韩光所作的七律诗,众人沉默地观摩完这些书法真迹,沉默地进入二重门。
  二重门两侧有八字墙向左右伸展,顺着盘道向上,再内是三重门,坐东朝南,券上嵌有“紫塞金城”四字,上款题“万历十七年岁次乙丑孟秋吉量立”,下款为“钦差分守紫荆关参将韩光”。
  保康看着北门瓮城里面券上,“表里山河”和“河山带砺”的匾额,“万历丁亥夏”,“聊城傅光宅书”的名款,以及“紫荆关”三个大字,眼睛模糊。
  紫荆关的内部主城分东西两部分,东城设文武衙门,西城为屯兵之所。拒马河北岸有小新城,与主城之西城隔河相望,有铁索相连,为关城的前哨……共有城门九座、水门四座、战台十九处。
  “万里蜿蜒壁,千峰拥塞门。风雄秦上谷,气压赵楼烦。”如此一座雄关壮丽,地势险要的“紫塞金城”,最让人感怀万千的,却是它的历史悠久,悠久的历史。
  鸿德格和潘云还有些懵懵懂懂,只震惊于眼前的景色和气氛;石溪道人的眼泪止不住,阿灵阿一腔热血沸腾,容若也感觉自己胸腔里鼓动着男儿豪情……
  春秋战国,魏晋汉唐,宋元明清,一代代下来,这里经历的烽火硝烟,战场厮杀,其中的惊心动魄之处,他们没有经历过,只稍稍感受这里充斥的的忠魂烈骨,就有一腔家国天下的情怀在心里激荡。
  可是,石溪道人、鸿德格、潘云、容若、阿灵阿……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保康在三舅舅的怀里,他三舅舅站在师祖的身边,保康从古老的烽火台口,朝下看,朝外看,不由地眼泪出来。
  “这里是什么地方知道不?紫荆关,三千年历史的紫荆关。狼牙山五壮士的发生地,就是它的旁边,日寇入侵,各民族的人一起抵抗外敌的地方。”
  胡哥提溜着顽劣少年的他,站在紫荆关上,手指狼牙山的方向,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国家,什么是男儿担当。
  保康的眼泪无声无息地流下面颊。
  今夕何夕,自己身处何地,眼泪模糊他的视线,他的认知也好像模糊。
  法喀误以为小外甥是因为皇上欺骗他而伤心,担忧无措地看向师祖,师祖轻轻摇头。
  裕亲王瞧着在场之人各自不同的反应,磕磕绊绊地说道:“现在是一家人,一家人……现在我们的屏障是人心的长城,不是这石头铸就的长城。”
  保康还是不吱声,他三舅舅给他擦眼泪,却也没有再哭。
  水洗葡萄一样澄澈的眼睛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和灵透,以及那份苦苦纠缠一朝明悟后的安定和勇敢。
  师祖微微笑:“阿弥陀佛。师祖的小保康长大了。”
  保康在三舅舅的怀里伸胳膊,师祖接过来小徒孙,抱着他。
  老少两个四目相对,保康对着师祖露出调皮的笑儿。
  “师祖,保康没长大,保康刚刚可以自己走稳当,保康还不会飞。”
  师祖:“……”
  其他人:“……”
  到底还是师祖的修为最高,内心最强大,就见师祖面色不变地回应:“好,师祖等着看保康长到飞天。”
  “保康一定可以飞天。保康长大后飞天,带着师祖一起飞上蓝天。”
  师祖:“……”
  “好。师祖和保康一起体验‘千里江陵一日还’,飞飞飞。”
  然而,“师祖,不是‘一日还’,是一个时辰。”
  “……好,我们保康‘千里江陵一个时辰还’。”
  …………
  潘云最先忍不住:“快乐大师,‘千里江陵一日还’是说坐船顺风。‘千里江陵一个时辰还’,不可能。”
  鸿德格也呆呆地问:“从鄂尔多斯到京城,也可以‘一个时辰’?不是,一日?”
  鸿德格觉得,一日就已经超过他的想象了,一个时辰?
  保康大话满满:“当然可以。”
  还好一副“词严义正”的姿态:“秦始皇没吃过葡萄和茄子,他无法想象葡萄、茄子、火器的模样,他也没去过南方的南方,小琉球的地方。世界很大,鸿德格,潘云,你们要想象。”
  鸿德格和潘云:“……”
  想象什么?想象自己长了翅膀,和海天青一样飞飞飞?
  他们两个人恍恍惚惚的,其他的大人们都听得,脸上肌肉抽搐。
  如果人真有可以“飞天”的那一天,这些雄关铁城,崇山峻岭,那都不再是阻碍……阿弥陀佛,小阿哥言语梦幻,严重超过他们的想象。
  …………
  这一次的紫荆关之游,堪称裕亲王心里最为心惊肉跳的一次。不过保康侄子不光没有再纠结皇上或者县令的事情,他还,奇迹般地,想通了。
  快乐大师不再排斥进京,从紫荆关回来后,快乐大师大声宣布,他要进京。
  “明天起来,直接启程进京。”快乐大师声音欢快,眉眼舒展,眼睛望着京城的方向,闪闪发“亮”。
  其他人默契地忽视快乐大师眼睛里的亮度,都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情,就是裕亲王也感动的眼泪哗啦,大声附和:“大队人马全力开进,后天就可以进京。”
  阿弥陀佛,甭管快乐大师到了京城怎么闹,咳咳,那都是应该,大大的应该。
  但凡是知情的人,都对皇上,县令,没有一丝丝同情,都抱着可以趁机看热闹的态度。什么你说快乐大师吃亏?哈哈哈,虽然大不敬,虽然不知道为何,莫名的,就是认为快乐大师不会吃亏,哈哈哈。
  众人都笑逐颜开,师祖望着小徒孙也笑得开怀。
  快乐大师的心结解开,不光是要进京,他还兴奋得来——
  洗漱沐浴后,他硬是赖着和师祖一个床睡,在被窝里和师祖呱呱呱:“师祖,‘县令’得过天花,皇帝也得过天花;‘县令’的举动明显不是普通人,保康还看不出来他的未来;大喇嘛对‘县令’明显态度不对……”
  “师祖,保康早该想到。”保康小小的懊恼,“师祖,‘县令’……师祖,县令他还教导保康那些‘知识’,宫里的皇子都学这些,将来岂不是要‘父子相争’?”
  快乐大师那个小模样,那明显是要看“县令”的热闹;师祖抱着小徒孙,却也没有说“不应该”。
  “自古以来,皇家人对皇子们的教育,一直偏向于早立太子,专门教育,对于其他没有可能继位的皇子,一般都采取放养的策略。这造成一些国家动荡,毕竟‘太子’不一定都能长大成人,继承帝位。”
  “可即使如此,为了安稳,一般来说,皇家、皇帝都会这么做。可是满洲皇家不一样。他们是八旗制度,八旗共举大汗。皇子们作为大汗的儿子,将来都要有一定的能力,然后八旗从皇子中选出最好最合适的一个继承汗位……”
  保康简直听呆了。
  “师祖,保康就是保康。”保康不要为了一个汗位,和皇子们挤破头,跟朝臣们斗来斗去。
  师祖笑容慈爱:“保康说得对。保康就是保康。保康最勇敢。”
  保康小自恋,在床上动来动去,翻来滚去的闹腾。
  师祖等他闹腾够了,给他盖好被子,嘱咐道:“时间不早了,快些睡觉。”
  保康笑嘻嘻:“保康马上就睡觉,师祖晚安。”
  保康心境平稳,心无杂念,说睡就睡,几个呼吸就睡了过去。师祖瞧着小徒孙睡着后的小模样,感觉自己对未来也——充满期待。
  半圆的月亮挂在中天,星星眨眼,保康睡得沉沉,驿馆里的人也都在熟睡。
  康熙二十一年二十日辰时左右,易县发生二十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水灾,先是狂风吹倒下山上的小树,吹倒下老旧的民居,接着就是瓢泼大雨,河水猛烈上涨,滚滚山洪一泄而下,毁天灭地一般吞噬人间的一切生灵。
  庄稼、房屋、一切的一切……都消失在浑浊的洪水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