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皇家小和尚-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人痴迷弘晏小阿哥皱巴小鼻子睥睨天地的小气质,有人崇拜弘南小格格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尘不染却手起刀落的小霸气,更多的人心疼他们的经历。
  这个岁数,在其他人家,还在祖父母身边扭糖儿撒娇,还在学院里发愁明天的作业。
  可再想想他们的父辈,想想他们的祖辈,哪一个不是小小的年纪就承担责任?
  他们没有选择,他们也不需要选择。皇家没有孩子,他们也不是孩子——戴上那顶王冠,就要承担那份责任,就要顶起来那片天空,他们甘之如饴。
  前线的战事打得如火如荼,胤祥十天后来到西藏,面对侄子侄女们打出来的气势,笑一笑,一直提着的心的放下来。
  胤祥心疼,不光是心疼弘晏和弘南,每一个跟着打前锋的侄子他都心疼。可这是保康哥哥的孩子,这是皇家的孩子,应该有的模样。
  除非他们要一辈子藏在父辈和祖辈的荣耀里。
  胤祥骄傲、欣慰,各种感情不一而足。他连夜给京城写信,附带一些战地小编录制下来的影像,接下来专心处理西部事务。
  西部,准格尔大将军策零,和罗布藏丹津合伙,还有沙俄在北方于武器粮草方面协助,三方人一起来势汹汹,印度那边临阵退缩,谁也不敢得罪……
  当然,印度只要不捣乱就是最好的友谊,大清对印度没有一点儿期望,也没有失望。而大清国富兵强,唯一的弱点,就是担心战争破坏他们这些年好不容易建设起来的西部,不想使用破坏性武器。
  准格尔大将军,准格尔汗国的继承人策零,连夜看着各方消息,垂目沉思,脑袋里浮现的却是当年瑞亲王殿下在准格尔教导他的画面。
  弘晏、弘南,他在嘴里咀嚼这两个字,心里一丝丝的酸,更多的还是不服气。当然这份不服气不是当年年幼无知的幼稚,而是来自所有准格尔人开疆拓土的心愿。
  弘晏、弘南,当年他叔祖噶尔丹曾经想要给他定下来弘南,瑞亲王殿下没有答应,他清楚地记得,当时瑞亲王殿下的回答。
  “我曾经答应老朋友联姻,但,不可能是弘南。弘南,会在战场上和策零见面。”
  他记得当时叔祖的表情,那是震惊、骄傲、看热闹等等不一而足。
  他还记得当时大清皇帝的表情,那种心里有气不能发出来的憋屈屈。
  弘晏、弘晏,当时一个是两三岁的胖娃娃,一个是刚出生几个月的胖婴儿,现在都长大了,都和他在战场上碰面。
  弘晏、弘南,弘南即使是女儿家,也要做一只翱翔天际的鹰。
  策零的心里蓦然又涌起豪情万丈,扬天大笑。
  策零的实力在那里,年龄和经验也在那里,自然不是好相与,几方人打得胜胜负负,胤祥和随后赶来的胤禵只管西部局势,保护孩子们的安全,任由他们展开第三代人自己的战事。
  西部的老百姓也看出来战事的不同以往,不管那一方人都自觉地不侵犯当地人的生命安全,也不侵犯他们的财产。他们一边落泪,一边感谢他们的皇上,他们的瑞亲王。
  京城乃至大清其他地方也都关注到这一点,也都跟着流泪。
  新时代的战争所体现的,不光是火器装备运输的改革,更是文明的进步,是他们生活变化巨大的最直接映射,他们如何不哭?
  一个大清士兵,因为没有银子付钱买马追丢了一个准格尔士兵,他也没有理所当然地抢马,他的长官不光没责备还表扬他。
  一个准格尔士兵,在一个伤重的大清士兵面前,第一反应不是收割他的头颅做战功,而是救他。
  变了啊,年幼之时于战乱里流离失所的老一辈人哇哇大哭,哭着他们曾经受过的苦难,哭着他们曾经见过的践踏。
  变了,真的变了。和平时期,老百姓不再是没有尊严的家畜;战争时期,老百姓不再是“人命贱如狗”。
  这是大清国所有人的感受,也是世界人对大清国的感受。一直以来,人文觉醒的西方人总是认为东方的世界是官本位的世界,普通人根本没有尊严。
  虽然现在还是这么认为,但他们知道,瑞亲王殿下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
  瑞亲王·快乐大师·保康哈哈哈大笑,暮色下的畅春园花影绰绰,他的身影隐在黄昏下的光影里,朦朦胧胧的风流。
  抱着“啊啊”叫唤的胖儿子弘曚,听北北念各个小报上的报道,对各方人士对他的夸夸照单全收。
  面对小闺女北北崇拜的小眼神儿,“谦虚且矜持”地表示:“阿玛很高兴,这场全世界瞩目的战事能打成这样。”
  北北眼里的小星星一闪一闪:“阿玛棒棒哒,哥哥棒棒哒、姐姐棒棒哒。”
  亲亲阿玛重重“嗯”一声:“阿玛的小北北棒棒哒。”
  北北小小的害羞,随即又低了头,小小声地问:“阿玛,北北不喜欢战争。”
  身上明亮的气息黯淡下去,长长的眼睫毛遮住眼里的星光,好不纠结的模样儿,保康忍不住笑:“你姐姐喜欢打仗,所以她去打仗。”
  北北一愣,抬头看她阿玛,她阿玛笑得自在,笑得那么天经地义,她阿玛告诉她:北北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
  北北就感觉她心里冒出来一束烟花,烟花冲上夜空,漫天绽放。
  她一头扑到阿玛的怀里,脑袋蹭蹭阿玛宽厚的胸膛,娇滴滴地撒娇:“谢谢阿玛,阿玛最好。”
  小闺女因为哥哥姐姐的“行为”有了压力,保康很高兴小闺女直接和他提出来,而不是憋在心里。
  “阿玛最好,阿玛的小北北最好。”
  保康一手护着胖儿子乱动的胳膊腿儿,一手摸摸小闺女毛茸茸的小脑袋,冷不防弘曚一嘴巴亲在北北的脸上。
  北北登时激动得来——
  “弟弟最好。”“吧唧”一口亲亲小弟弟,亲完额头,亲亲胖脸蛋儿。
  弘曚因为姐姐的亲亲激动地“啊啊”叫,保康看看手腕上的时间,干脆放他下来做到地毯上,给两个孩子自己玩一会儿。
  一举头二抬胸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四个月的弘曚恰好处于会翻身,会看人能认人的时候,他还可以双手撑起上半身,虽然还不能坐起来,但翻身翻得特利索,和三姐姐玩起来那绝对是精力充沛。
  北北自从做了姐姐就特有姐姐的模样,对待亲弟弟特有耐心,特喜欢,一边举着拨浪鼓轻轻晃动,一边问弟弟:“听听那边的声音?”
  等到弘曚的目光和手脚追着声音跑,她又换一个方向摇动,再问弟弟是那一边的声音,自打弘曚一出生就乐此不疲,因为太医说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弟弟的听力发育。
  白白胖胖的弘曚和姐姐玩得开心,手脚欢快地舞动,翻来翻去的不停,逗得北北自己都“咯咯”笑,抱着弟弟亲了一口又一口。
  北北被弟弟亲了一脸口水也没嫌弃,反而特开心;保康在一边看着乐呵,清清锻炼出来,看到这三个人果然又玩得忘记时间,自己也笑。
  三十岁怀这一胎,需要更多的时间花费更多的努力恢复身形,可她每次看着顽皮的胖弘曚,都觉得特值得。
  弘曚和弘晏、南南、北北都不一样。弘晏是长子,不管他多懒,一家人都对他赋予重担;南南是本身的性格气场,打一出生就不同;北北是贴心小棉袄,弘曚却是一个标准次子的模样,顽皮、乐呵……
  用皇上的话说,这就是一个纯然的小纨绔样儿,能皮上天的那一种。
  清清看看时间,抱着弘曚亲一口,问北北:“北北和额涅一起玩水,好不好?”
  “好。要玩半小时。”
  “好。半小时。”
  清清给弘曚吃完一顿奶,收拾完一顿尿尿,交给他阿玛,任由这父子两个去玩水,她去带着北北洗漱沐浴加游泳。
  阿弥陀佛。其实要清清说,这么养孩子,真养不起几个,幸好他们家就四个。可这样养孩子,父子母子包括孩子们之间的感情都特好,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和庆幸。
  保康带着弘曚玩水,时间到了给他洗干净擦干净,给小肚脐上药,穿上绣着小鱼儿的小肚兜,守着他睡着;清清和北北玩了一场,给她讲完一个狼和羊的童话小故事,守着她睡着。
  夫妻两个收拾妥当上床,正好九点的熄灯时间。
  保康亲亲媳妇儿,有模有样的送上欢喜:“媳妇儿辛苦。”
  清清脸一红:“……爷辛苦。”
  “嗯,辛苦。”
  “……”
  清清自觉她永远比不过自家爷的小自恋,乖乖地道“晚安”,保康捏捏她的小鼻子:“晚安。”清清的脸又红。
  七月中旬的夜色朦胧,圆圆胖胖的月亮高挂苍穹,稀疏的星子自顾自地闪动光芒,更夫的打更声一声声响起,有了电灯后依旧信奉早睡早起养生的人们,渐渐进入梦乡。
  清清发觉身边人的呼吸绵长,悄悄儿翻身,借着月色星光的光亮趴在他的脸上细细地瞅。
  果然,那道皱纹还在,右边眼角,好似也有一道皱纹要“长”出来的样子。
  她不由地在心里呼出一口气,说不清楚是放松还是紧张。
  其他人脸上有皱纹是开始变老的证明,自家爷脸上的皱纹那是成长的证明!
  自打弘曚出生,她在自家爷的脸上,左眼眼角上,发现第一道皱纹,她就一直担着心,哪知道他家爷一点儿反应也没有,皇上和皇后都高兴地念佛,其他皇子们公主们也都过年放鞭炮一般的高兴。
  特别是那眼睛尖长着玲珑心的大臣们!瑞亲王殿下长皱纹的事儿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扬开来,人人都跟“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高兴,甚至还有庆贺的!
  清清承认,其实她的心里,也是有着隐秘的欢喜的。
  她家爷,终于开始继续成长,长了皱纹了!
  清清悄悄伸手,握住身边人的手,躺正身体,盖好被子,脸上带着少女般梦幻的笑容睡去。
  保康:“……”
  你们高兴就好。
  保康沉沉睡去,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去上早朝,咳咳,他汗阿玛过完七十大寿自觉年龄大了,早朝也不上了,太子殿下、直郡王、胤祉、胤禛、胤祺都不在京城,唯一的保康,只能负责起来早朝的任务。
  早朝,大朝初一、十五固定,御门小朝,勤快的皇帝,有事儿的时候一天一次,不忙的时候两三天一次;不勤快的皇帝半个月一次,半年一次,几年一次……
  现在恰好是小忙的时候,恰好保康自认他还是一个勤快人。
  保康领着人上完早朝,对某一部分大臣专门盯着他脸上看的行为,视而不见。
  早朝后陪着他汗阿玛用完茶点,等值班大臣休息好,他将今儿的折子汇总汇总,分成不同的小份儿,分发下去。


第196章 
  然后; 他就清闲了。
  中午的时候来看看有没有其他问题,晚上的时候来查查进度即可。
  除了关注前线消息,军事情报之外; “一般一般”的轻松。
  前线还在打仗; 虽然保康对胤祥和胤禵有信心,对孩子们也有信心; 但说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保康看完胤祥和胤禟寄回来的信件; 各种录像; 眼睛微合。
  弘南的身量还长起来,脸上的婴儿肥明显; 笑起来的时候还是香香软软; 可是他可以看出来,闺女的眼神儿不一样了。
  见了血,眼睛依旧清澈明净; 一尘不染,但是那个眼神里,不到一眼到底; 里面有了小旋涡; 有了内容。
  保康的一颗心丝丝缕缕地犯疼。
  弘晏一开始坐镇后方; 两个叔叔到来后,他和弘南、和堂兄弟们一样都去了先锋营,风里来雨里去,枪林弹雨里穿梭……
  以往在家里的时候; 虽然没有养得不能吃苦; 但真没吃过这样的苦。可能; 战场上的气氛; 战场上的杀戮; 胜负的重担……无不让他们顾不得“吃苦”的小事儿。
  西部的天气早晚温差大,早晚变化大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他们身穿保暖的厚衣裳不敢脱,粗粮饼子和罐头,配着一口热水大口吞咽,晚上和将士们睡大通铺,值守的时候一夜不睡……
  录像中,弘晏脸上黑乎乎的,眉眼间疲惫不堪,却坚持着哄着妹妹,抱着妹妹等着妹妹先休息,自己靠着帐篷睁眼休息……保康看着,心里酸酸涩涩的,骄傲,又不可抑制地心疼。
  做了父亲可能就是这么奇怪的心理,自己当年怎么苦都不觉得苦,看着孩子们吃一点点苦就恨不得以身替之。
  战争和和平,准格尔、青海、西藏……所有的事儿都在他的心里翻滚,朝廷要彻底青海和西藏,使其变成大清国永远的一部分,还要开始对准格尔动兵,有计划地一步一步收复准格尔的伊犁……
  这也是保康的计划。大清国不可能放任准格尔的存在,更不能放任准格尔的扩张,对沙俄也是。
  他看完各方送来的消息,提笔给胤祥和胤禵写信,又给大姐姐、二姐姐、三姐姐、四妹妹去信,看看时间,换一身衣裳,提脚出来清溪书屋,出来畅春园,来到城西的一处大宅子。
  三舅舅法喀年龄大了,最近身体尤其不好,这是保康最挂心的事儿。
  他到了钮钴禄家,听说他三舅舅刚刚用了药,此刻恰好睡着,他也没打扰,让三舅妈去休息,他守着三舅舅。
  钮钴禄家的三福晋守着自家爷守了大半夜,此刻疲惫不堪,听他这么说,瞬间眼里含泪,她也知道自家不需要和瑞亲王殿下客套,行了礼退下。
  屋子里没有其他人,窗户大开,太阳光照射进来,风儿吹进来,也挡不住屋里浓浓的药味儿。保康看着他三舅舅黄黄的脸色,鼻子一酸,强忍着眼泪没出来。
  给他三舅舅诊诊脉,确定比前几天好了一些,放下一半的心,拿起三舅舅床头的一本书大致浏览,时刻关注三舅舅的反应。
  三舅舅脾气倔强,这次西部战事起来,他不顾自己的身体情况,把钮钴禄家里的但凡是年龄合适的儿郎们都派出去,如今身边只有三福晋,一个嫁在京城的女儿,四个儿媳妇,一干年龄小的孙儿孙女们。
  女儿毕竟不好贴身照顾父亲,儿媳妇更不能,孙儿孙女们要进学,还有的在吃奶,导致只有三福晋一个人照顾着,保康放心不下,白天有空就来帮忙照看。
  …………
  下人送茶水上来,发现瑞亲王殿下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跟雕塑一样,又是惊奇又是感叹。
  法喀一觉醒来,醒来后发现外甥坐在他床边看书,忍不住笑出来。
  保康也笑。
  “三舅舅今儿感觉好一点儿没?要不要出去走一走?”
  法喀笑着点头,保康扶着三舅舅坐起来,给他披上外衣,穿上鞋子,扶着他出来房间。
  外头的大太阳跟一个大火球似的要把人烤化,法喀休养的园子采用江南园林的规制,草木茂盛,水流潺潺,走在院子里的走廊上,还有微微的小风送来阵阵凉意。
  出来外头到底是精神头好一些,法喀迷瞪着老花眼,看着眼前的夏花烂漫,蝴蝶儿飞舞,声音里带着不认同。
  “人老了毛病多,休息休息就好。你那么忙,不需要天天来。”
  保康嘻嘻笑:“保康一天也就来这么一会儿。”
  法喀摇头。
  七十出头的老人,头上唯一的小辫子花白,胡子花白,除了依旧挺直的脊背,满脸的皱纹和昏花的老眼,无不昭示他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法喀公爷,他在老去。
  可是老去的法喀公爷依旧不服老。
  “前线战事如何?”
  “顺利。青海的叛乱已经平定,大清在青海和蒙古不再封藩王,和内地一样有官府统一治理。至于准格尔,胤祥和胤禵采取稳扎稳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