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之皇家小和尚-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
保康有模有样地感叹完,一抬眼,立马对师祖讨巧地倒上一杯茶,双手奉上:“师祖,保康这也是最近这两年才琢磨出来。之前保康误会汗阿玛了。”
师祖不想搭理他的赖皮,抿一口茶,细细解说:“废索额图,彻底打压赫舍里家永远无法起复,这是必然。任何一代的辅政大臣都要承受一定的清洗,这不光是权利的重新洗牌,也是维持各大家势力平衡。
赫舍里家……家世本就不被王公大臣接受,如果就因为皇帝娶一位皇后,册封一位太子就可以永远傲视王公大臣宗室……以后这天下,谁还拼命做事谁还拿命换功劳?都去和皇家联姻?”
保康:“……”
师祖看一眼小徒孙,知道他不忍心,却还是要继续教导:“当年索尼接下太皇太后的诱饵走这一步棋……堵死了赫舍里家所有的退路。现在皇帝就是再不忍心,也只能给保康选一个伴读,给赫舍里家一个希望。”
“当然,索尼这步棋也不是没有赢的机会。皇帝对太子父子情深,任何一个皇子都比不了。皇帝废掉索额图,太子成为没有母家的太子,瞬间获得世人的同情,过往一切都过去。
“可事实是,太子还是尊贵的太子,完全不受其影响。
太子的身份是皇帝册封,只要皇帝不动他,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太子只要能稳住,就可以重新走出来一条全新的路……而只要太子有一天登基,赫舍里家必然复起。”
“明白了吗?”
“明白了。”
“真明白了?那你说说如果太子登基,会如何对待曾经支持他的人,包括赫舍里家?”
师祖问的随意,但是保康一个激灵——太子若登基,也会打压赫舍里家等等功臣,就和汗阿玛当年一样,和先皇当年一样。
保康小小的焉巴。
“国家的未来,整个家族的未来,为何就不能踏踏实实地做事一步步兴起?保康知道这很难,太皇太后摆出来一个天大的机遇在索尼的眼前……”
师祖微微笑:“保康之前不是劝说太子,要太子去做其他皇子不乐意做的事儿?保康当时没想到,只是出于一片孝心,希望一家和乐,希望太子去做点儿真正让世人记住的事情。也是殊途同归了。”
“个人的选择,不后悔即可,无需找任何理由。太子那么聪明骄傲,他终会明白过来,不需要任何人给他找理由。”
保康重重点头。
看着师祖嘻嘻笑。
师祖抬手,轻轻拍一下他的小光头。
保康:“……”
保康对着师祖笑得讨巧。
“师祖啊,你看,前朝的嫡皇子继位的多,奈何长于宫中,之前又被父亲防备闹着‘二龙不能相见’,不说权利基础获取,朝堂斗争的实践,对民事更是没有任何体会。”
“当然也不是说前朝的体制不好。明太~祖皇帝为了江山万代耗费心思整出来各种条条框框,还一力恢复汉朝以前的藩王分封、军户、匠户、士族……世世代代世袭制度,只可惜,事与愿违。”
摸摸下巴,再给师祖续一杯茶,笑容越发灿烂讨好。
“纵观历史,唐太宗‘玄武门兵变’,导致大唐一朝,后来的朝代,当皇帝的人都‘防火防盗防儿子’。
宋太~祖‘一袭龙袍坐上皇帝’,一上位就‘杯酒释兵权’限制大宋的军事发展,说‘朕和士大夫共天下’。
明太~祖从一个农家子,到一个和尚,再到一个起事之人,到自己做了皇帝,好吧,一心要老百姓世世代代安安分分。”
师祖嘴角一抽。
可是小徒孙说得也确实是一方面事实。
华夏几千年文明,最发扬光大的不是技艺,而是研究如何更好地坐稳自己的位子,从皇帝到一个木匠,一个农户,基本都是。
“国家终是要发展,自己不发展,就会和那些殖民地一样,被迫在西洋国家的带动下发展。酸苦自己知道罢了。”
“元朝那么庞大的帝国,纵横东西方选出来的最优质文明,师祖相信,元太~祖的心胸非常人可比,终元一朝没有实施思想管制……历朝历代唯一没有文字限制的朝代,可结果,百年亡天下。”
“明太~祖皇帝岂能不知道这个教训?”
保康赶紧讨好地附和:“当然元朝灭亡的原因很多。但这么大的教训,先皇和汗阿玛自然也要严格警惕。”
师祖:“……”
保康:“……”
保康还没明白哪里不对,师祖气得又一个响崩儿敲在他的小光头上。
保康懵,特委屈。
师祖板脸:“时间到了,去用晚膳。”
保康:“……保康去看看清清和弘晏。”
保康站起来撒腿就跑,生怕师祖再给他来一下。师祖望着小徒孙的背影,微微笑。
…………
保康在五台山过完九九重阳节,在他汗阿玛连续好几封信的催促下,带着媳妇儿胖儿子回京。
一回京就受到全家人的热情欢迎。
无他,瑞亲王妃怀二胎。
大清的老百姓瞅着皇上颁发的公告嗷嗷叫唤,期待一个小瑞亲王,或者一个和瑞亲王妃一样美美的小格格。皇家人则是:快说说怀孕的秘诀!
保康:“天地阴阳生万物,小娃娃也是。有关于世界的终极奥秘,哥哥弟弟们自去研究。”
哥哥弟弟们:好气嗷。可又打不过嗷,委屈!
奈何再委屈也没用,保康弟弟/哥哥根本不搭理他们。
“除了胤禩,哥哥弟弟们哪个子嗣少了不成?胤佑说你要嫡子?你要只有一个福晋没有其他侍妾还没有嫡子,再问这个问题。”
被点名的胤佑:“……”
被优待的胤禩:“……”
被一通训话一番嫌弃的兄弟们:“……”
总之,保康对于这帮子兄弟,除了胤禩,没有一个给脸色。
保康这次回来京城,那是有正经事儿。
“保康要去刑部。大理寺也行。”保康和他汗阿玛开门见山,他汗阿玛登时一口茶喷出来。
“不行!”
皇上回绝的特干脆。
吹胡子瞪眼的,那姿态,坚决不让他去折腾刑罚这一块。
保康也瞪眼:“保康就要去。”
皇上气得捂着胸口,指着他的手也在一颤抖一颤抖:“你去做什么?现在大清是要以稳妥为主,那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在那里,只要活着,舌头和牙齿都有矛盾,能没有案子发生?”
保康一腔正义:“有案子发生是事实,但是怎么断案子,这事儿不能容忍。”
皇上:“……”
皇上气得简直要晕过去。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
“你师祖知道你这么做吗?啊?瞎胡闹!你媳妇儿怀着胎,你要去刑部?”
第162章 番外
他汗阿玛是想说“你媳妇儿怀孕; 你要老老实实的别折腾”,还想说“你媳妇儿怀孕; 你去刑部那地儿,也不怕犯忌讳”……
保康~生气,但事关媳妇儿和小娃娃,他也要谨慎。保康老老实实地回去陪媳妇儿,找到最懂这些的侍卫询问,越听越气不顺。第二天上午就晃到澹宁居找他汗阿玛。
皇上刚刚下朝,正要准备待会儿的经筵讲学; 一看到他就不想搭理。但是保康完全不受他汗阿玛的影响。
“保康昨儿了解了刑狱的一些事儿; 不公平; 不公平。”保康只嚷嚷; “人们对盖章的皇帝大夸英明,对审案子的官员顶礼膜拜,却对行刑的人视若不祥; 这是什么道理?
“那行刑的人,就那刽子手; 一没犯法; 二没犯罪,老老实实干活拿钱,凭什么就不能娶妻生子了?”
气呼呼的小样儿; 皇上反应过来,当即反驳:“刑部官员只审案子?刑部官员那是朝廷命官。那刽子手,杀人伤阴德; 一般都断子绝孙者居多; 哪家正经人家嫁姑娘过去?
“还光明正大地娶妻生子?能光明正大地过日子; 安享晚年; 那就是运气好的。”
保康:“……”
大大的不服:“死刑犯那都是犯了国法,罪大恶极,和刽子手有何干系?就算是冤案错案,那也是九卿科道会审的结果,和刽子手有何干系?如何说刽子手伤阴德?”
皇上:“……”
皇上这次气得也不装“颤抖”了,抬脚就踹。
保康一个闪身躲开,知道他汗阿玛忙碌,喊一嗓子“保康去给皇祖母和额涅请安”,人就不见了。
皇上气得来。皇上对着熊儿子消失的方向,怎么也气不顺,在今儿的讲学上就提出来这么一个问题。
“世人厌弃刽子手,对否?应该否?”
这些大臣们自是一番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唾沫横飞……可都说不到点子上。
无他,刽子手犯罪了吗?没有啊。
皇上就叹气。
“贱籍都废除了,八大胡同的人都可以正经做人,为何世人对执行刑罚的刽子手如此严苛?此事,各位爱卿回去后好好琢磨琢磨。”
各位爱卿:“……”
皇上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到底是什么意思啊??那刽子手被歧视好几千年了,皇上你说实话是不是王爷的原因?王爷回京了肯定要闹事,我们就知道!我们就知道!
皇上淡淡的眼神一枚:知道就好。要么自己办了要么等着他折腾,自个儿选。
各位爱卿垂头丧气:可以选“想哭”吗?呜呜呜。
…………
保康不知道他汗阿玛因为担心他对大清刑狱一事大动,决定“主动出击”。保康陪着汗阿玛额涅用完晚膳没事儿,就想出去逛一逛,这不正好秋天勾决犯人,执行死刑?
他汗阿玛他额涅抱着弘晏不撒手,保康转头对媳妇儿说道:“清清要不要出去逛逛?”
清清哪里能猜到他逛街的目的?就是皇上和皇后也没猜到。
“难得今儿你能想起来带清清去逛街,快去吧。”
“正好今儿天气也好,好好逛一逛。要汗阿玛给点儿银子不?”
皇上和皇后都这么说了,清清自是高兴。怀孕三个月,出去走一走更好。于是小夫妻两个开开心心地告别老的和小的,拿着皇上赞助的十万两银票,欢欢喜喜出门逛街去也。
…………
如今四九城的大街,那真是和他们的儿时大不一样。
还是一样的建筑,一样的街道,一样的酒楼店铺客栈,一样熙熙攘攘的行人各种五花八门的吆喝声,一样的马车轱辘轱辘……但真的变化特大,可谓是翻天覆地。
两轮车成为每个人出门的必备,除了散步的,乘坐马车的,几乎人手一辆。
服饰方面也变了,以前不长不短的长马褂彻底变短,变成上衣式样。
长袍都变成一裹圆式样,加不加腰带都可,方便简单舒适,玉白色或者天青色,轻慢抬脚,一看就是斯斯文文的气质特好。
男子在辫子发型之外多一个光头的发型,还有那偷偷给辫子加粗的,从金钱鼠尾变成黑黝黝的麻花大辫子……
女子的发型变化更大,从两把头到各种利索的盘发辫发,都对比以往简单多了,京城八旗女子开始出门做事儿,做事哪有功夫天天那么收拾自己?其他女子被带动的,也不大喜欢插满头珠翠,谁空闲了怎么滴?
保康和清清临出门前被嬷嬷们叮嘱,自然也是这样的时兴打扮。
保康一身玉色暗绣葛丝一裹圆,白玉腰带,腰带上挂满玉佩络子等等,端得一排风流倜傥大家公子、玉树临风谦谦君子。
清清一身玉色牡丹绣花葛丝旗袍再一个简单的盘发,一根菊花玉簪,除了手上的玉镯子衣襟上的十八子压襟串儿耳朵上的六只菊花耳坠儿,其他都没有,淡雅娴静、落落大方。
随着他们的行走,周围的目光都看过来,保康心情特好地打招呼,一点儿也没有被人看的不好意思,清清因为他带着墨镜,也没阻止他。小两口特自在地看着四九城热热闹闹的欢乐,自在欢喜。
“清清要吃玉米吗?”保康闻到秋玉米开锅的香气儿,一眼瞄到玉米摊贩前冒着热气的大锅。
“一半。”清清不饿,但很显然有人特想吃,还特想分享。
“好嘞。”特想吃还特想分享·保康欢乐地答应一下,牵着他的手就朝摊贩前走。
来到买水煮玉米的摊贩前面,虽然他大白天的戴着大墨镜,可谁叫他身材高大,一看就是气质棒棒哒戴着墨镜也能看出来其五官精致?
特别是他身边的小妇人,虽然长相格外美丽,可那通身的气派,一看就是大家主妇。
混四九城的都是人精儿,立马投来注目礼。
保康大大方方地买了一个水煮玉米,友好地对着众人笑一个,拉着媳妇儿做到一边的小桌子上,一道气劲,一个玉米棒子分成两份,周围就响起叫好的声音。
“公子这身手好!”
“哪里哪里,耍帅的把式,不敢称‘身手’。”保康“矜持且谦虚”。
“耍帅才好,新时代的巴图鲁就要这般。不过公子这墨镜也挺好,摘不摘?”
“不摘。媳妇儿会吃醋。”保康小小的“委屈”,浑身上下都是“显摆”。
…………
清清刚好伸手接过半截玉米棒子,听到他的话立马脸一红,轻轻瞪他一眼。
众人:哈哈哈,哈哈哈。
一边笑一边佩服这位哥们儿果然是“显摆”的行家,谈笑风生间杀死一大片没有媳妇儿的四九城儿郎,还有另外一大片是天天被媳妇儿嫌弃“就你那长相能有瑞亲王一指甲盖儿……”的。
一时间围观的老少爷们都散开,免得继续受打击。
保康就对着媳妇儿嘚瑟地笑,尽管有一大墨镜遮住大半张脸可还是精髓毕露。
清清:“……”
清清不搭理他得意洋洋的模样,专心吃玉米梆子。
…………
要说这玉米棒子,那真不是什么普通吃食,晚膳时候一家人还吃了玉米窝窝头玉米炒火腿。
玉米,自从在大清国繁衍生息,那就是大清老百姓必不可少的一道吃食。立秋前后,其他作物尚未收割,四九城里就出来“快籽白”和“小老黄”的玉米。
老百姓将籽粒饱满的青玉米放入大锅里用清水煮沸,扑鼻的香味四溢而出,浓浓清香在各个小四合院里飘荡。
煮熟再看那金黄色白玉般的老玉米,没吃到嘴边就让大人小孩一起垂涎欲滴。
尝秋鲜的人们一边啃着青,一边品着鲜,亲朋好友邻里到处谈笑风声乐成一片。
保康就特喜欢那个玉米窝窝头。
保康用着水煮玉米,满身愉悦之情溢于言表,清清就感觉她光看着就心里甜甜的,比那玉米还甜。
清清:“蒸得的窝头外表粗糙,表面毛毛烘烘的,还有个土名儿叫‘刺猬窝头’,但真的挺好。松软可口,味道香甜。”
保康立马表示出遇到“知音”的激动:“可惜只能吃这么一段日子,过季节存储的也不好吃了。”
清清微笑:“过了这个季节,还有其他的新鲜吃食。晚上我们去吃爆肚。”
保康:“……媳妇儿言之有理。”
家里长辈们和嬷嬷们管着,天天说内脏不能吃,天知道,他们两个多么想念京城秋天的爆肚。
“偶尔吃一次没事儿,就少吃一点点。不要辣的大油的。”保康的模样,一看就是生怕媳妇儿反悔暗搓搓怂恿。
清清乐得眉眼弯弯,重重点头:“嗯。”
两个人吃完一根玉米棒子,保康起身的时候,一眼瞄到一个小孩子来买玉米。
一个五六岁的小儿郎,刚刚剃辫子头,明明长相清秀斯文讨喜,但周围的人对他避之不及的样子,他也好像很有自知之明,将三文铜钱放在桌子边上,等摊主将两个玉米棒子放到桌子上,他才伸手去拿,拿到就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