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投胎系统在后宫-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不知道殷疏是怎么回绝的。依着段嫣对殷疏的了解,这人向来说话滴水不漏,就算回绝也让人生不出气来。可这回,看这王婶的怨气可是不小啊。
  于是段嫣对这件事就更好奇了。
  王婶晾好衣服,随手将木盆里的水泼了出去,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段嫣的裙摆当即被泅湿了一大块。
  段嫣拎着裙摆,抖了抖上面的水,依旧不曾说话,王婶则往屋里去。
  昏暗的里屋,罕见地亮了灯,似乎是模仿了有钱人家读书昼读不离堂,白天点灯的做派。王婶一眼看见了自己的小儿子,乖巧地坐在一旁,临摹大字。
  一看就知道是个读书的料子!
  王婶那板得像溪边女人们常年洗衣服的硬石头的的脸,终于扯出吝啬的笑容,大脚板踏在地上振起细小灰尘。
  “刘良人,”她拿捏着腔调,有模有样的端起一副大户人家的做派,丝毫不觉得自己这称呼有什么问题。殷疏却不着痕迹皱了皱眉头。
  自古良人之称,多是妻子称呼丈夫。现在王婶这一三十妇人竟也这般称呼。
  殷疏想起前几日来王家村的戏班子,唱的正好是寒门子弟一举高中得娶公主的《驸马记》,即使离得很远,那青衣婉转的一句“良人”还是传进了耳朵里。
  王婶估计是听了戏,以为良人是什么身份高贵之人称呼地位比自己低的人的叫法,于是今日才这样叫。
  但殷疏现在有求于她,自然不能揭她短。只是垂着眉眼道:“王夫人这句良人,实在不敢当。”
  “这点礼仪规矩,我们王氏还是懂的。不要看我们现在住在这小村里,我们的来头可不是你能想的出来的。”王婶鼻孔朝天。
  殷疏指尖轻捻,上面是被王婶儿子砸出来的淤青。他顺着王婶的话道:“原来是大族之后。”
  但这话并没有让王婶感到愉悦,她轻蔑地睨着殷疏,好似在看着来攀关系的下贱人,“刘良人还是做好自己的本分的事,套近乎就免了。”
  良人二字,让殷疏脸上又是一僵。
  王婶虽然看不懂摆在桌上的纸张上写了什么,却还是一把抓起几张纸,看了几眼。
  “这水平,也就勉勉强强。要是我王氏没有遭难,哪儿轮得到你来教我家礼文。”
  殷疏看着被拿反了的纸张,而且还是前不久王婶那自夸是个神童的儿子写出来的大字,没有解释。
  “你说能交我家礼文习字,我才给你们吃给你们喝给你们住的,可我瞧着你这水平也不怎么样啊,就这还想白吃白住?”王婶眼神一闪,将纸张扔在地上,还上脚碾了碾。
  “我可是记得,你给你那病秧子妹妹抓药的时候,还剩了不少银子啊?”
  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王婶已经不满足于殷疏先前允诺的东西,想要更多。
  殷疏脸色不变,只是眼底冷了一些。
  屋外,段嫣闭着眼睛晒了会儿太阳,方才被泅湿的裙摆只干了小半。听到声响,她睁开眼,看到殷疏从里面出来,脸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疲惫。
  殷疏教王婶家的小孩儿习字,王婶便暂时将茅屋借给他们居住。现在殷疏出来,看样子是教完了。
  因着一些怀疑,段嫣完全不提找机会回宫的事情,她状若无意,说起王家村,“偏僻地方,没想到也有好风光。这村子虽小,却景色宜人。”
  段嫣感觉到隐晦的目光落在脸上,她神色不变,问道:“殷伴读觉得如何?”
  殷疏不动声色打量一会儿,而后眼帘微垂,“此地名为王家村,与您外祖同姓,倒也是巧。”
  段嫣挑眉,她还真没将这个王家村同琅琊王氏联系起来。于是玩笑一般说:“说不定百年前也是王氏一支,如今没落而已。”
  两人说了会儿话,很快就到了正午。
  王婶指示女儿烧火做饭,饭弄好后先是眼珠子似的照顾三岁的儿子吃饭,她家男人上镇里干活,午间很少回来。
  王二丫站在一旁,局促地扯着短了一截的袖子,“娘,你真不打算让、让他教礼文了啊?”
  那个人的名字到了嘴边,滚了一圈,终究还是女儿家的羞怯占了上风,没好意思念出来。王二丫觉得脸滚烫滚烫的,她从来没见过那么好看的人,眼睛像天上的星星,想到这里,王二丫又羞滴滴地低下了头。
  “他敢不教?!”王婶啐了一口,“拿了我的好处还想跑?”
  那不是你说不让人家教的?
  王二丫嘀咕一声,又说:“那娘还说他不再添点钱,那破屋子就不给他住了。要是他真走了怎么办?”
  心里舍不得,王二丫却还是找了个借口,“咱们村里没私塾,隔壁村倒是有,但还要花钱呢!”
  王婶说得理直气壮,“毛都没长齐的小子,能让他留在咱们王家村,还让他给礼文启蒙,那是抬举他!他要是敢跑,他那个病秧子妹妹可跑不远,到时候抓住那病秧子,看他给不给咱们家干苦力。”
  “娘,咱们村真那么大来头?”王二丫半信半疑,“那为啥我们还要种地,过苦日子?”
  王婶给小儿子喂饭,听到王二丫的话顿了下,然后一下子又像是被刺激了一般,表情凶恶起来,“你个死丫头没事干了?问东问西,怨我们没把你生成千金小姐是吧?”
  碗被重重摔在桌子上,里头的白饭粒洒了些在桌上。
  王二丫吞了屯口水,脖子缩起来。
  她还不知道白米饭是什么味道呢……


第57章 
  “殷伴读可是当了不少东西?”
  住的是王家人的茅屋; 吃食却是不提供的。当殷疏小心端着汤碗和饭食进来的时候,段嫣好奇地问了声。
  看王婶那性子,也不可能是善心大发送午食。所以只可能是殷疏拿了银子换的。
  “没当什么东西; ”殷疏抿着嘴笑了笑。
  若是以前,殷疏估计会隐晦透露些出来; 好让段嫣知道他的付出。但此时殷疏却一句带过; 看那模样确实是不打算继续说下去了,段嫣便也不再提。
  殷疏在宁平伯府势弱; 平日里用的东西也是那继室捡着殷乐辛不要的货色送过去埋汰他的。公侯伯府里的东西,放在这乡间虽然也值点钱,但想要多的却也没有。从她醒来那日就一直在用的药; 到每日的吃食; 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估计殷疏是把身上的东西都当得差不多了; 才让两人撑到现在。
  这样看来; 拖延时间留在这乡野之地,对殷疏而言也没什么好处,他到底想做什么?
  段嫣从最初的警惕,到现在慢慢带了点兴趣; 她是想瞧瞧殷疏接下来的动作的。好似暗中瞧着一只装乖的白猫,偶尔能猜到他下一步干什么,有时候却又完全没有头绪。
  人总是免不了被这种新奇感吸引。
  段嫣也是如此。
  孟冬变幻无常; 之前连着几日的阴雨; 如今则是一连晴了好多日。
  王家人堆的土块矮墙上留着枯黄的草木尸体; 呈现出萧瑟之感。不时吹过阵冬风,随处可见的枯叶被卷起来,四处游荡。
  段嫣伤还未好全,不宜见风; 便只半躺着,支着头看外边。
  有个头上缠着青布条的中年妇人走到王家人土墙外,喊了句:“二栓他家的,在不?”这妇人嗓音尖利,听声音便知道是个吵架的好手。
  王婶从里头走出来,一手的脏东西,她随意往墙上擦两下,回道:“叫魂呢?”
  那头上缠着青布条的妇人名叫张翠,还未嫁人的时候和王婶是同一个村子的,只不过这两人可不是什么相亲相爱的好姐妹。嫁进同一个村,关系不仅没亲近起来,反而更加紧张了。一开始比男人,生了孩子就比孩子。王婶头一胎生的是个女儿,张翠可没少在背后说她闲话。好不容易第二胎生了个带把儿的,张翠家的那个都已经在上私塾了。
  张翠家男人时常在城里弄些小物件卖卖,倒是凑出来点闲钱供儿子上私塾。可王婶家就不行了,只能眼巴巴瞧着张翠炫耀。
  殷疏给王礼文启蒙,不用给银子还不用管饭,就将自家不用的那破茅屋扔过去就行了。王婶对殷疏百般挑剔,嫌弃这嫌弃那的,可张翠一来,王婶就生怕她知道殷疏的事情。
  于是一双耷拉下去的眼睛斜斜撇过去,嘴角也垮着,“忙着呢,有事儿就快说。”
  张翠也不恼,朝里面探头探脑的,没见着什么,脸上就露出一点遗憾来。她手上像模像样地捏了块帕子,说话的时候还拿帕子遮了遮嘴,“二栓他家的,我没事儿就不能来看看你啊?再怎么说也是老相识了,有好东西也不能藏着掖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啊?”
  王婶恨得差点撕碎了自己的衣袖,她冷笑一声,阴阳怪气道:“苍蝇都没你盯得紧。”
  “哦——”张翠捂着嘴,拖长了声音,“原来还真有好东西,你还是和以前一样,脑子没长进过。”
  王婶一愣,很快就明白过来自己是被诈了,她登时气得脸色凶狠,看样子随时能冲张翠呼几耳刮子。
  张翠仍旧没有收敛,她笑吟吟的,整个人看起来风韵犹存,衬得王婶好似年纪比她大了十数岁。
  “听说还是个通读诗书的小夫子,在教你家礼文习字呢现在。快把人叫出来,让我也瞧瞧呗,别这么小气。”
  这妇人倒是牙尖嘴利,每一句话说得都让王婶脸色不好。
  段嫣默不作声看着外面,听到那张翠迫不及待,毫不掩饰自己来分杯羹的想法的话,眼神落在王家大门处。
  而王婶脸上黑了又黑,她盯着张翠,一副恨不得扑过去咬下一块肉的模样。看那模样是不会如张翠愿的,可王婶不知怎么想的,眉头拧着挣扎一番,最后竟还是喊了殷疏一声,让他出来。
  段嫣又看向站在土墙外的张翠,她眼神贪婪,眼睛紧紧盯着大门处。
  殷疏听到王婶的声音,从里面走出来,看到两人对峙的模样稍微怔了下,很快收敛好表情,文雅朝王婶道:“王夫人。”
  这称呼似乎让王婶顿时虚荣心膨胀,她脸上竟然露出点笑,终于愿意正眼看殷疏了,“我们家礼文没捣乱吧?”她假惺惺问道,仿佛自己真是那个掌管后院的“王夫人”,颇有些屈尊降贵的意思。
  王礼文三岁多,性子却完全被王婶养坏了。殷疏之前被他撒泼砸中了手指,上面的淤青现今还未好。可王婶明知道自己那儿子什么样子,仍然自信心十足,在这种情形下逼着殷疏说违心话,让他夸赞王礼文好给她脸上添光。
  殷疏最擅长的不外乎人心,光看王婶的神情,同对待外边那妇人的态度,就推测出这两人不合。
  他摩挲了下指尖,年岁渐长却愈发明澈的眸子弯着。“王公子自然是乖巧。”
  王婶脸上露出一种近乎得意的扭曲表情,斜着眼看向张翠。那张翠也不管这挑衅,径直越过王婶,冲殷疏道:“小夫子还收不收弟子啊?我家小子在私塾上过些时候,聪慧着呢!”
  殷疏道:“这声小夫子可使不起,王夫人愿意让我教授王公子已经是极为信任了,但实在是能力有限,教不得第二个。”
  段嫣一直在看戏,听到殷疏这话的时候,瞬间感觉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
  眼神在张翠同王婶两人脸上游离,果然有一瞬间在两人脸上看到了被殷疏的话挑起的不甘。
  看来殷疏也是对目前的情况不满意啊,趁着张翠此人的出现,开始使用他极擅长的挑拨离间手段。
  都说有人的地方即是江湖。即使是偏僻贫困的村落也不缺少这可以称之为基础的现象。人依靠竞争突显自我,邻里攀比,如同王婶同张翠,你争我抢,纵然手段不利落,但在这种近乎原始的社会里也随处可见。
  殷疏大概是瞧准了那两人之间的不合,且恰到好处地拿捏住了这一点,准备借着张翠让王婶退让。
  段嫣听到殷疏那句话的时候,顿时心领神会。
  分明看出来了张翠的意图,却还是将王礼文拖出来挡着,让张翠产生一种明明自己儿子有机会,却被王礼文给抢先了的错觉。那之后,估计张翠就会与王婶彻底站在对立面,并向殷疏抛出更好的条件。而王婶定然也会坐不住,且为了向张翠示威,给殷疏允诺更多好处。
  世人向来怜弱,总认为弱势的那一方仿佛天生就是该被保护的。弱势者更容易引起人的共情,所以大部分的人情不自禁地怜惜宽容甚至无偿帮扶。
  殷疏很好地利用了自己年岁小这一点,且他之前给自己编造的可怜身份,半路遭遇劫匪,同父母走散,亲妹重伤,按理来说怎么也能让那两人放松警惕,心里产生一点同情的。
  但终究事不如人愿,殷疏的计划竟然落空了。
  这情况连段嫣这个局外人都没猜到。
  ……
  破茅屋里只有一块长板,类似于床,这当然是给段嫣睡的。因各种限制,两人只能同居住在一间房内,不过殷疏还是守着礼仪,努力弄了个隔帘出来,他还是用农家多得随处可见的稻草杆在地上铺了一层,晚间的时候就睡在上面。
  估计是白日的失败让人心绪纷杂,四处静悄之时,段嫣还能听到房间内翻身的动静。
  殷疏还没睡。
  屋外除了风穿过枝杈的声音,并无起他扰人的响。冬夜严寒,手脚冰冷,却有衾被得以裹身。并无哪里不好,是个极适合入睡的时段。
  段嫣这样想着,原打算忽视殷疏的异常,早些入睡的。她伤势未愈,不宜疲惫。
  过了半晌,她却还是睁着眼,空茫盯着某一处。
  “殷伴读睡不着?”
  寂静中细微的声响顿时停住,似乎是惊诧,在段嫣话音落下后,隔了一会儿,黑暗中才传来殷疏的声音。
  “是打扰到公主了吗?”
  仿佛是已经调整好了,嗓音里听不出一点异常,舒缓得如同最能令人放松警惕的乐章。
  段嫣见过无数人往前奔跑的样子,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好的也罢,坏的也罢。俱是咬着牙红着眼往前,脚步不停。有人挺直了脊梁,却也在时光与磨难中渐渐佝偻下去。
  成功是什么,段嫣不知道,也尚未体验过。但硬要说的话,只能用成长一词来代替,跌跌撞撞长大,估计才是常态吧。
  殷疏终究也难以避开这个过程。
  大可说无往不利的手段的失败,似乎在全盘否认着什么。
  段嫣回想到白日里殷疏的神情,有那么一瞬间的不知所措。如同行走中的人突然忘了该怎么使用双腿,战场上最骁勇善战的将领忘了如何挥起手中长剑。
  茫然、悲哀、抑或是无穷无尽的恐惧。
  很突兀地,段嫣想到前世的自己。
  总是佯装镇定,但仔细一看,又会发现其实每一处肌肉都是紧绷的。
  细微到能被忽略的颤抖,连呼吸都刻意压得又稳又轻,忍耐着,压抑着,竭力装作若无其事,岁月静好。
  但只要一点动静,就能打破这层强装的外壳。
  风雨侵袭,谁人泰然处之?
  帝王公侯,当真心如石定?
  不过表象罢了……


第58章 
  “暗沟之鼠; 天穹苍鹰,殷伴读认为两者有区别否?”
  段嫣淡淡问道。
  “暗沟之鼠”这四字让殷疏垂下眼帘,神色藏匿于黑暗之下; 无人能看清。
  过了一会儿,黑暗中才传来声音。
  “《诗·魏风·硕鼠序》中有言; 硕鼠; 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 蚕食於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 若大鼠也。天穹苍鹰; 志在高远; 鼠类自然不能与之相比。”
  “听殷伴读之言; 似乎极为厌恶鼠类。”犹如正在耐心设置陷阱的猎人,嗅觉敏锐,不放过一点缝隙。
  屋外的风忽的一下变急,拍打在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