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七零做知青-第3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门的时候还嘀咕着,“也不知道贵不贵。”
想着也要是粮食太贵了,他们就还自己种植。再多的钱也比不上吃饱肚子啊 。
到了镇上,粮站人已经很多了,都在排队买粮食 。
刚来的村民凑在前面看了眼,白白的大米和面粉,面条。比自家做的可好看多了。
这一看就是精细粮啊 。
这买的起吗?
他们朝着旁边黑板看了看。最近扫盲倒是学了字,价格还是认识的清楚的。
价格不同,有两毛一斤的,两毛五一斤的,三毛一斤的。
买便宜的大米,一百块钱也能买五百斤了 。
买个一两千斤粮食完全够吃了 。还能余下几百块钱去添置点别的东西。
这么算下来之后,村民们心情好极了。觉得这和自家种地也是一样的,而且还能够旱涝保收,也没那么多操心的事儿。
最主要是还能余钱 。
以前自己种粮食,统购统收,卖价并不算高。卖的钱也不够用。
也是因为没钱,所以他们懒得下山来镇上逛。
现在有了余钱了,也准别把 过年的东西购置一点。
比如油盐。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粮食。
虽然粮站说常年供应,可他们还是不信任 ,所以家家户户都是几百斤一起买,然后全家人出动,背的背,扛的扛。往家里运粮食。
于是几乎在同一天,整个青山县出现了一条特色的运粮风景线。
几乎人人“负重前行”,偏偏各个还都看起来十分满足开心。
粮食运回家里之后,都往米缸里,往粮仓里面放。
完了还出去和隔壁左右的唠嗑 ,说自家买来多少粮食,花了多少钱 。
有收入多的,今年家里还买了大白面,买了肉回来了,准备过个丰盛的年。
这就把其他收入少的羡慕坏了。
收入少的基本上 都是分了家单过的。家里人口少,分的地就少。收入就显得少点。
虽然他们也吃得起肉,可看看收入总数,心里就舍不得了。
今年冬天对于青山县人民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
气氛自然也比往年要热闹。家家户户都在谈论药田的事情,谈论收入的事情 ,谈论买粮食买肉的事情 。
也是在这种气氛中 ,一个消息迅速的在各个村子传递着 。
政府种的药田 ,一亩地能收入三四百!
这消息简直如同惊雷一般,把所有人惊的脑子都懵了。
就那些东西,能换那么多钱?
真的假的?
去镇上开会回来的村干部们斩金截铁,“当然是真的,开会的时候会议上都表扬了收入高的村子呢。”
一亩地收入三四百啊 ,那 ,那 ……家里地多的,一年不就就几千块?
几年不就成了万元户 ?
这要是这么多收入,他们犯得着买粮食的时候扣扣索索的吗?
能为了吃两斤肉就嘚瑟吗 ?
可这也只能想想了 ,这是政府的收入,又不是自家的 。
让自家来种,他们可没那个本事。种好了也不知道去哪里换钱。
这也不能当饭吃 。
虽然这么安慰自己,可多数人心里还是方不下那一亩地三四百的收入。总惦记着 ,总有些不甘心。
同样是种地啊……
就在这个时候,县里就发了明文规定了。
介于草药种植需求量大,为了鼓励农民同志种植药材,所以农民同志可以自主选择将药田租给种植,或者收回去自行种植。
为了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允许私人承包药田,但是私人承包也要自己承担风险损失。
并且严禁以非法手段胁迫承包他人田地。
这消息传出来,又让整个青山县炸开了锅。
村干部办公室差点都被来咨询的人给挤烂了。
林楠冒着风雪去了几个村子视察情况,回来就把这事儿和苏青玉汇报。
“苏市长,这可真和以前大不一样 。特别热闹。”
她都不敢相信这些就是以前”无欲无求”的青山老百姓。
她算明白了,这些人不是无欲无求,而是压根不知道求什么 。
开了眼界,知道如何赚钱了,谁还能够抵挡得住诱惑,这不就积极主动上进起来了?
苏青玉道,“没人能够无欲无求,所以我们才要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致富道路 。以免未来他们开了眼界却没钱 ,走上别的路 。”
“让基层干部们年底加个班 ,把各个村里想自己种植的老百姓给统计出来 ,开春引导他们自己种。这一年要是也成功了,那青山项目也就成功一大半了。”
林楠道 ,“只成功一半?还有一半 ?”她以为这就是致富成功了。
苏青玉笑道 ,“还有一半是思想,是观念。这是长期的过程。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影响。我们做好引导工作就可以了。总而言之,这青山项目,我们已经踏出成功第一步了。来年可以在边州其他地区开展了 。所以咱们也别松懈,来年可比去年还要忙。”
青山项目开展到这个进度,苏青玉也没有必要继续留在青山这边了。
项目已经成熟,青山干部自己也能继续做下去了。
所以她这边把资料提交给市里之后,就接到了吕书记的电话,让她尽快交接青山的工作。回市里待命。
吕书记长话短说,说完之后就挂了电话。
苏青玉甚至都没机会关心他的身体状况 。
不过回边州这事儿却是肯定的。
她赶紧给通知青山的高县长交接工作 。
她手里实际上也没什么工作需要交接的,在青山,她更多的是引导。
高县长知道她要走,心里十分复杂。
一方面是觉得顶头上司走了 ,自己也算是可以当家做主了。
另外一方面是心里感激苏青玉为青山做的一切 ,还有些舍不得这个领导。
“苏市长,您以后可要经常来我们这里视察工作呀。大伙儿都很舍不得您。”
苏青玉笑道 ,“你这么说了,那我肯定是要经常过来看看大家工作到不到位的。”
高县长:“……”
“行了,客气话就不说了。接下来的工作你们可要做好,农民同志自己种植,才是致富路的开始。这需要你们比去年更细心的引导。也是最关键的一年 。所以可不能出乱子 。我人虽然离开了,还是会格外关注你们的 。”
高县长立马表示一定会比去年更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干部们。
“那就好,我明天就离开了 。也不用通知其他人,搞出什么大动静,我不喜欢。”
“是是是。”高县长连忙答应了。
等高县长离开,林楠也开始收拾东西了。
包括目前住的地方的东西也要收拾。
看着大家收拾东西的样子,苏青玉这才多了点离别的愁。
想想来这里一年多的日子,总觉得还是昨天一样。
她让大伙儿收拾东西,自己则出去街上走了走。
青山县里多了学校,工厂。
厂里一直在工作,穿着工装的年轻工人们在厂里走动。
新建的住宿学校应该是青山县最美的建筑了。
也是最热闹的地方。
学校里的孩子也还没放寒假,似乎在准备考试。有些孩子不用考试 ,但因为是住宿的,所以正在操场上面跑步。
一边跑步还一边背诵课文。
还有孩子在做游戏。
看着校园里,孩子们欢乐的笑脸,她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街上赶集的人也多了起来。
农民同志们今年手里有了钱,也来县城里打年货。因为多买了一斤肉,脸上就露出满足的神色。
看着这些变化,苏青玉也微微笑了。留下了这些,总算没白来啊。
第二天离开的时候,苏青玉果然没惊动其他人。
也就县里几个高层干部一直送到县里路口,苏青玉就没让他们送了,让他们回去好好工作 。然后径直回了边州市。
作为边州市的常务副市长,苏青玉当初来这里没多久就去青山主持项目。
如今阔别一年多的回归 ,可以说是衣锦荣归。
她做出来的成绩是亮眼的,听说连省里领导都惊动了。
今年省里开会还特意提了一嘴 。
另外还有关于吕书记病退,苏青玉有望往上面提的消息传出来,更是让她在边州地位不容小觑。
所以哪怕她离开边州市班子一年多,谁也没有轻视她。都客客气气的打招呼。欢迎她回归。
第464章 第464章
苏青玉回到边州; 第一件事儿就是要去给吕书记汇报工作。
结果压根没见到人。
吕书记在她回来之前就已经离开了边州,前往省城去治疗。
据说是省里领导强制要求的,不允许他再拖着。
苏青玉一方面庆幸吕书记去省城治疗了; 另外一方面又有些遗憾; 没能和吕书记再见一面,告诉他关于青山的改变。
她安顿好了之后,首先就去和徐市长汇报工作了。
徐市长对苏青玉心情有些复杂。
一方面肯定她的能力,另外一方面则觉得有些压力。
苏青玉给他的压力和吕书记是不一样的。吕书记是靠多年来的积累,苏青玉则是势不可挡。
他安耐住复杂的心情,满脸严肃的说起了吕书记的事儿; “以后这边州也要靠大家多努力了。”
苏青玉点头; “市长; 您放心; 我们大家都会努力的。”
“对你我还是很放心的。”徐市长微微笑了,“吕书记离开之前也多次提起你啊。干的很不错。给我们边州作出了成绩,现在省里领导都很重视这个药材种植的事儿,也等着看我们边州作出成绩来。”
苏青玉道,“我正准备和您说这事儿呢,今年我们就准备全市推广了。”
徐市长笑道,“我这几天也是考虑这件事情呢,这次可和之前青山不一样。青山范围小; 面积小,好开展工作。现在全市实行,任务就重了。”
苏青玉刚想说没问题; 自己有了经验了; 后面有了依据章程; 办事效率就能提高。
结果徐市长道; “而且你这一年多一直在青山那边工作,很多农业方面的工作都没顾得上,也不是很熟悉。我怕你开展整个市里的工作会有些困难。这样,开年我们重新组个小组,多找几位好同志一起干。这样你也能减轻负担,工作也能开展的更好。”
苏青玉:“……”
她看了徐市长几秒钟,然后笑道,“能够得到其他人的帮忙,当然是更好了。边州是大家的边州。如果大家都能出一份力,早日做出成绩来,边州人民也能早日致富,过上好的生活。我没意见。”
徐市长大概没想到苏青玉这么好说话,准备好的说辞竟然都没来得及说出口,这就答应了?
他一时间差点没反应过来。
“那……就这么安排了,今年你也好好休息休息,开年再忙。
苏青玉点头,“确实不能太着急,好些准备工作还需要时间做呢。”
比如土地测量,下面老百姓思想工作,以及药田栽培。这都需要时间,今年开春还不一定能种多少药材。
这事儿谈的意外的顺利,一直到苏青玉离开办公室,徐市长都没想明白怎么就这么顺利了。
他不信苏青玉这么好说话,这么没脾气的。
难不成看不出来他的意图?
没错,他就是想趁机培养边州本地的干部们。
青山模式的成功,让徐市长看到了边州未来发展的希望。这是一条好路。
但是这条路是苏青玉走出来的,纵观苏青玉任职时间,她在一个地方是待不长的,最长也就是在云城,待了几年。做出成绩之后,立马就走了。
徐市长认为,还是得让边州的干部们积累更多的经验,手把手的干这些事情,才能最快的成长起来。那么等苏青玉离开之后,他们边州干部们依然有丰富的致富经验。
另外他还有一些隐蔽的想法。这些年来,因为吕书记在边州的威望,他这个市领导一直被压制着,过的有些憋屈。现在吕书记走了,他要升上去了,就也想当家做主了。
而苏青玉是吕书记栽培的人,给她留下了班底。再要是让她做的太出色了,自己岂不是又要被压制?所以干脆找人分点成绩。
只是没想到苏青玉这么容易就答应了,反而让他这心里有些琢磨不透。
总觉得这年轻干部心思有些深,让人看不透。
苏青玉心里还真没这复杂。
相反,她想的很简单。
徐市长目前还是市长,统管边州市全市经济发展。是自己的直系领导。他发了话,苏青玉也会尊重。只要他是支持这个工作,而不是阻拦,那都好说。毕竟大家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
至于什么功劳方面的,她也没想那么远。这项目是她发起的,该她的,谁也拿不走。
但是其他出了力的人拿一些功劳,那也是应该的。不存在抢功劳之类的。总不至于她发起的事情,就不让其他人做了。
而且现在正是职位变动的时候,她也觉得以稳为主。
离开徐市长办公室之后,她就给于秘书打了电话。
吕书记离开之前,也给于秘书进行安排了,在下面边州城区的东城区担任副区长。
接到苏青玉电话,于秘书也很高兴。”您回来啦,我这边有东西要交给您呢。”
苏青玉道,“什么东西。”
“是吕书记留给你的东西。您看是我送过去,还是您出来。”
于秘书觉得还是苏青玉出来更合适,毕竟他现在这反身份也不好再直接去找苏青玉了。
苏青玉也考虑到这一点,“我出来吧,一起吃个饭。”
在外面找了一家饭店,林楠定了个包厢,双方就在包厢里面见了面。
于秘书见面,就把一个公文包给了苏青玉了。
说是吕书记留给她的东西,都是这些年吕书记在边州积累的经验,对每个地区岗位的人的了解情况。
吕书记在离开之前,都还在整理这些东西。就是在最后的时刻给苏青玉再留点什么。让她在边州的路更好走。
“吕书记说,你是他找过来的,就要为你创造好的工作环境。让你少走弯路。”
苏青玉问道,“吕书记是在省城医院吗,我想去看他。”
“您还是先看信吧。看完就知道了。”
于秘书提醒她看吕书记留下来的信件。
这封信很长,写着吕书记这些年来在边州的一些感悟。
写他前期的摸索,后期的无奈。也写他对苏青玉能来到边州的惊喜。
“边州是好的,只是没能遇到一个带它走上发展之路的领导。青玉同志,我相信,你就是那个能带它大步向前的领导。”
”我给你留下的资料,你可以参考。那些名单上的人,都是这些年来我观察的结果。这些年来,他们都默默无闻的在各自的岗位上面为边州默默奉献……
边州不缺好干部,只是千千万万的好干部,也需要有人带领他们。”
“也不必再来看我了,我这一辈子奉献给了自己的理想,给了边州。唯独没有陪伴自己的家人。如今边州有了你,我终于可以安心放手,好好陪伴自己的家人了。”
苏青玉心情沉重。
沉默了好一会儿,这会儿她也接受了一个现实,吕书记真的把边州交她手里了,他是真的离开了。
她问于秘书,“吕书记的能好起来吗?”
于秘书沉默。
吕书记这么一离开,倒是没人知道他消息了。
连徐市长他们打听,都打听不到。倒是省里的任命很快就来了。
徐市长果然接了班,成为了边州□□。以后就是徐书记了。
而苏青玉这位才在这里任职一年多的常务副市长,也直接接了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