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七零做知青-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康先生听出来,苏青玉对他这次投资的想法并不是很热衷。
他也没说什么。
他不相信这种贫穷的地方会不需要投资的。
双方怀着不同的心思,先是在苏青玉家里吃了饭。饭桌上也没谈工作,饭后喝茶的时候才议论起了如今的华国变化。
短短的几年时间,华国的变化非常大。
票证已经逐渐的离开人们的生活。个体户,私营企业也开始遍布全国各地。
“华国的市场越来越广阔了,未来的竞争也会越来越大。”老康先生感慨道。
苏青玉笑道,“竞争越大,也会刺激市场需求。”
老康先生笑了起来,“你说的对啊,你的眼光一向独到。我就总是想,如果你不当干部,而是从商,成就可不会比元归小。”
元归道,“这方面我不如她。”
苏青玉笑道,“二位就不要恭维我了。我也就是纸上谈兵,真让我做生意,我可是只会亏本的。”
老康先生笑道,“那你这次就帮我谈谈看,我到底在青山适不适合投资。”
这就把话题扯过来了。
苏青玉和元归对视一眼,然后微笑,“康先生,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得先了解康先生你的目的是什么。你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扶贫。或者是想做某种投资。”
老康先生沉默片刻,道,“算投资吧。”
“那您投资错了方向。”
苏青玉直截了当道。
老康先生也知道这两口子都是聪明人,只怕他们也猜到了自己的想法。就实话实说道,“我年纪大了,家里那个也不争气。本来想在国外发展,但是国外的那些人也是虎视眈眈。思来想去,还是国内环境比较好。最起码可以给我儿子留点家当。”
“可是之前我儿子做的事情影响非常不好,康莱的未来的路不好走啊。我确实想找个依靠,但是也并不是想让康莱怎么样,只希望以后有事情的时候,有个人能够护一下。”
苏青玉道,“康先生,你愿意和我说这些,代表你信任我。那我也和你说实话,我并不能庇护谁。华国是讲究法律的国家,康莱如果没有违法,谁也动不了它。如果违法,谁也护不住它。如果你还是觉得担心,那我给你提建议,你与其投资我一个人,不如投资整个国家。”
老康先生顿时心里一怔,“怎么投资整个国家?”
“康莱有资金,有技术。也有一定的渠道。而像边州这样贫穷的地区还有很多。像我这样想要扶贫的干部也有很多。我建议你不如打出扶贫企招牌,以扶贫为名义,支持贫困地区建设。
康莱的能力也不可能扶持到每个地区,这就可以有一个筛选的过程。你们可以自主的选择一些有潜力的地区,干部,以及项目进行投资。在保证可以盈利的基础上进行投资建设。”
“钱虽然赚的不如以前多了,但是只要你们铺的摊子够大,康莱的未来会差吗?”
会吗?
当然不会!
康莱扶贫如果成功,当地经济就有康莱一席之地。
当多个地区都有了康莱一席之地,谁还能随便动康莱?
政府也会扶持这种政治正确,思想正确的企业的。
苏青玉道,“现在就看康先生你自己有没有这个决心和魄力了。毕竟投资都是有风险的,特别是这种扶贫投资。一招不慎,就有可能会损失。。”
元归在边上,边喝着茶,边欣赏老康先生沉重的表情。再看向苏青玉的时候,双眼微微泛着光。
心里还很怀念,青玉多久没和他这样说过话了。
老康先生心情就不像他这样放松了,这毕竟是关系到康莱未来的大问题。
一旦和苏青玉说的这样来做,康莱的方向就要发生改变了。
“我……得考虑考虑。”
让一个资本家一下子成为扶贫先锋,这个跨度太大了。
苏青玉笑道,“当然要考虑清楚。正好我还要带康先生在青山转转,了解这里的情况。也给你思考是否要投资贫困地区做一个参考。”
老康先生点点头。
下午,苏青玉就亲自领着老康现在在青山各处考察,几个工厂选址也参观过了。
也给他看了一些青山目前现有的野生药材和茶叶。
“华国的市场很大,中药的功能也是很多西药无法取代的。所以未来这些药材不愁没有市场。”
“我打算把边州建设成华国的中草药输出地。长远来看,也许还会输送到全世界。”
“而且康先生你如果了解中草药,应该知道,药材的利润也是很高的。”
康先生道,“如果我在这里开一家制药厂,利润应该会很大。”
苏青玉笑道,“只要你有相关的技术,利润方面确实不用愁。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利润都很大。未来我们也是要吸引制药企业来这边发展的。”
康先生感慨道,“如果我每一个投资碰到的干部都和苏市长这样,那我就一点都不犹豫了。”
苏青玉不认可道,“康先生,华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发展这么快,你认为会缺少我这样的干部吗?比我优秀的大有人在。”
“你说的有道理,华国确实不缺优秀的干部。”老康先生在了解青山的发展计划之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了。
这么贫穷落后的青山都能被苏青玉给挖掘出发展潜力,华国其他地方应该也不会差。
而且他心里也确实相信,华国有很多和苏青玉这样优秀的干部。
与其投资一个苏青玉,不如投资更多的优秀干部。为康莱未来的发展争取更多平稳的时间,他儿子不行,还能有时间培养孙子辈。总能够培养出一个合适的接班人来的。
第451章 第451章
康莱决定成为华国的扶贫企业; 苏青玉自然也就不再拒绝他的投资。不止不拒绝,还会一起合作宣传,将康莱扶贫企业的名声打出去。
康莱决定在边州建一家制药厂。投资数额高达千万。
这可是一笔超大投资了。
这也是他对苏青玉的信任; 相信苏青玉确实能够将边州打造成未来的中草药大输出地。
只要这个计划达成了,那他的制药厂就能够在这里具有很大的优势。
为了这笔投资; 苏青玉还特地领着他去了一趟边州见吕书记。毕竟这笔投资并不是在青山县,而是在边州。总要让边州的领导们都知道这个事儿。
吕书记听了这消息果然兴奋不已。
这可算是边州这些年来最大的一笔投资了。对待老康先生也很是热情。
“这企业建在边州; 我们肯定会大力扶持的。”
老康先生道; “我们也不是以赚钱为目的; 主要是为了边州的老百姓。希望能够略尽绵薄之力。推动边州经济发展。”
吕书记听着心里感动。
“我代表我们边州老百姓; 感谢康先生支持。”
任何愿意帮助边州的人,都值得他的感激。
老康先生又客气了一番; 然后才决定离开边州; 回南方去安排相关事宜。
毕竟现在康莱并没有医药方面的企业,他们要办制药厂,就需要去收购各种技术。还要准备资金和人才。当然,最方便的还是去收购一家制药厂。这都是要提前准备的。
吕书记他们一路送到高速路口才回来。
一路上,吕书记这脸上笑容就没落下过; 对坐在他旁边的苏青玉道; “你在青山这么快就做出成绩来了; 真是比我想的效率还要高。而且现在还邀请到了康莱的投资,这是立了一大功劳啊。”
苏青玉笑道,“书记,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也是大家的功劳。康先生主要也是看中我们边州的未来了。”
“那也是你创造的未来啊。”吕书记微笑道; “没让我失望; 甚至让我很惊喜。青玉同志; 我对你越发有信心了。我相信边州在你手上; 会大变样。”
“书记,虽然我也有信心,不过这个过程可不会短。现在光是一个青山就才刚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吕书记闻言,心里生出遗憾。
遗憾自己未来可能看不到那一天了。
不过转念一想,能够看到这份希望也是不错了。真有那么,他也走的放心。
康莱的投资,苏青玉并没有插手,而是交给了市里负责管理相关工作的郑副市长。她太忙,没这个时间和精力去对接 。更何况这也不是她负责的一亩三分地,没必要掺和。反正这个企业建设起来,也是和她的农业种植互相辅助的。
她这安排可把郑副市长激动极了 。
他就没接过这么大的工业工程。哪怕是市里自己投资建厂,都没这么大规模的。
他就没想到苏青玉会把这个交给他。
想到之前自己对她的工作还有些不是很支持 ,心里不免纳闷,不知道苏青玉为什么要这么做。
哪怕是收买人心,也不至于把这么大的政绩给他吧。
他心里琢磨着,就去找自己的老伙计徐市长商量。
别说他了,徐市长都摸不清楚。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苏青玉可能是为了收买人心。
“可能是想你支持她的工作。”
郑副市长道,“我就是想不支持也不可能啊,吕书记看着呢。完全没这必要。”
徐市长道 ,“难不成白给你的?”
郑副市长摇头,“也不该这样吧,要不,我再多支持她的工作?”
徐市长点点头,觉得这是应该的。就算和这个苏青玉不是一条心的,可是这有来有往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规矩。
这主动支持和被动支持就不一样了。
之前市里只是在应有的范围内给与一定的支持,毕竟哪怕是吕书记 ,也不能要求整个边州市集中资源支持一个青山县建设。这不符合市领导的大局观。
在这种基础上,郑副市长自然也不会主动去给青山多余的支持。
现在郑副市长还主动给青山县出主意了。比如资金不足,市里本来就有工业建设方面的专款预备金额。也可以借一笔款子给青山县建厂。后续青山县有钱了,还给市里就行了。
当然,这其实也是做好了还不了的准备的。
毕竟下面的同志那是真穷,青山尤其穷。
有了这笔钱,青山的干部们激动的差点喜极而泣了。
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露 ,及时雨。
苏青玉听到消息之后,特意给郑副市长打了电话,对他表示感谢。
郑副市长笑着道,“青玉同志为边州邀请来了这么一大笔投资,边州也要感激你。”
这意思就是,咱不欠你人情。
有来有往。
苏青玉顿时了然了,合着是为了这事儿呢。
她心里好笑,觉得这位郑副市长可能是想多了。但是也没解释。误会就误会吧。良性的礼尚往来也不错。
有了市里这笔钱支援,青山的干部们压力就减小很多了。
连苏青玉也放松几分,如今只要看着他们把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就行了。
她现在做的最多的事儿,就是去各地视察。
视察工厂建设工作,视察技术人员培训工作。视察学校教学场地安排,以及新校区建设。
就这些工作,也忙的每天在家里待的时间少。
想到元宝过完暑假就要回南方去了,又要半年见不到,她心里不免愧疚。还专门抽时间,带元宝在青山县里转悠。也让她多看看外面不同的世界。
让她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和她生活的地方那样美好。
苏青玉希望自己的孩子无忧无虑,却也不希望她过于天真。更不希望她过惯了好日子,就养成过于高傲的性子。
得让她知道,这世上有不同的人,但是不管贫穷还是富贵,每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 。
元宝虽然才三岁,但是三岁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思想了。特别是她这种被科学开发过智力,进行过专业教育的孩子,她的思想已经很具有逻辑了。
她看到那些“教室”,就好奇问道,“妈妈,这里怎么上课啊。黑板好小。课桌也很小。”还破破烂烂的。
这是她学过的词儿。
苏青玉道,“这些都是临时的。因为新学校还没建好。但是哥哥姐姐们都长大了,要念书啊。所以就只能先在这里上课。”
“那为什么不先建好啊?”以前都不念书的吗?
“因为他们之前都没念书啊?”
“为什么之前不念书?念书很好 。我最喜欢上课了。”元宝想不通还有人不念书的,她老早就开始念书了。而且很喜欢学习。每次学到新的东西,爸爸妈妈都会夸赞她。特别是爸爸 ,总会奖励她。还带她去海边捡贝壳,陪她一起给妈妈做礼物 。去海上坐大船。她还可以换上自己的小裙子在海里游水。爸爸说妈妈是童话里的美人鱼女王 ,她就是小美人鱼公主。
苏青玉可不知道自家闺女丰富的内心世界,蹲下来挨了挨她的脸蛋,“因为哥哥姐姐们要帮家里干活 。他们都是很努力的好孩子。以后他们在学校里面也会很努力的学习,还要努力的自己赚学费。”
“那元宝没有努力干活,元宝是不是坏孩子 ?”元宝蹙着小眉头 ,有些不解,家里人都不让她干活啊。她要帮着叔叔一起修草坪,阿姨们都把她抱开 。
苏青玉道,“元宝也很努力啊,元宝不是在努力学习吗?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只要努力,就是好的。”
元宝问道,“那他们为什么不在漂亮的教室里学习。我的教室很漂亮。爸爸给我装了特别漂亮的大灯。”
苏青玉对着元归无奈笑了笑,都想到了一个典故,何不食肉糜。
小元宝真是还小呢。
虽然小,苏青玉也很耐心的教导她。告诉她,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蛋糕吃,有漂亮小裙子穿。元宝的小蛋糕和小裙子是爸爸妈妈很辛苦工作才有的,而哥哥姐姐们以后也会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小蛋糕小裙子。
至于为什么小哥哥姐姐们的爸爸妈妈没有为他们创造,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学知识 。因为现在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少 ,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可以幸运的得到机会 。
“妈妈是个幸运儿,小元宝也是,以后这里的小哥哥姐姐们也是。他们都会学到知识。以后也会和小元宝一样幸福 。”
小元宝在妈妈细心的解释里听懂了一个道理 ,能够学习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而她现在能在漂亮的教室里穿着花裙子,吃着小蛋糕学习,是特别特别幸运的事情。
但是如果不好好学习,不学到知识,就没有蛋糕和裙子了。就和这些小哥哥小姐姐的爸爸妈妈那样。
她皱着小眉头,“妈妈,我要学习,买蛋糕裙子!给爸爸买,给妈妈买!”
苏青玉笑着揉揉她的小脑袋,“嗯,好。”
爱学习的元宝没等暑假就要回南方去了。
元华集团和政府合作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工作需要元归处理,他在这边耽误不了。
苏青玉忙,也没法看孩子。元宝就跟着爸爸回去了。在南方有太爷爷照顾,还有老师们看着,比在这边好。
元宝还很失望,本来想看看那些努力的哥哥姐姐是怎么努力的。
要和这些哥哥姐姐们学习。
苏青玉笑着答应道,“妈妈替你看,然后到时候告诉你。以后我们还会照相,元宝就能看到啦。”
元宝这才放心的和爸爸一起离开。临走前还指着家里门框上挂着的风铃。
“妈妈,我为你做的风铃,你要听啊。”虽然是爸爸穿的 ,可贝壳都是她辛苦捡的!
苏青玉看了眼小贝壳串起来的风铃,笑着道,“我会每天听的。”
元宝笑的弯弯眼睛。
苏青玉也忍不住跟着笑。
她多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