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七零做知青-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候。先跑的必定是会占有更多的资源的。
可他身体已经不好了,多年边州的生活,让他很多时候有心无力。而且 他也感觉随着年龄的发展,他的锐气慢慢的没有了,缺少了点让边州欣欣向荣的精神。
“这几年我时常想着,如果我走了,未来来接替边州的人,能不能带领边州富裕。我想到,我自己都没有给别人留下一个好摊子,我哪里有脸去对别人提出要求 。我就想着,走之前,能给边州带来多少发展,就搞多少发展。总要留点好基础。”
苏青玉对这种一心为民的老干部敬佩不已。
对一个地区几十年的付出,哪怕是她,也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能有几十年的时间呢 ?
相当于是奋斗了一生了。难怪这位老书记都要退休了,还放不下边州这个穷苦的城市。
她也不好和这位老书记说,哪怕未来经济腾飞的时候,边州依然是出了名的贫困地区。全国里面也是排的上号的。
也不知道这位老书记那时候是什么想法。
“书记,国家不会放弃边州的,边州是华国的边州,老百姓是华国的老百姓。不会放弃他们的。”
这也不是假话,后来国家确实重点扶持边州这样的贫困地区。
只是因为已经落后太多了,所以艰难。但是边州人的生活确实也改善了一些了。
吕书记道,“我不能把希望放到上面,指望上面来救我们。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学会自救,自己发展。不能给国家添麻烦。就和花岗一样,自己富裕起来,还能给国家减轻负担。带动经济发展。”
苏青玉脸上有些不好意思,“您说得对,自力更生确实才是好思想。”
吕书记道,“我就希望,以后能有你这样的好干部去我们边州,给我们边州带来新生力量。”
苏青玉听到这话,心里咯噔了一下,觉得自己似乎听出来那么点意思了。
吕书记笑道,“像青玉同志这样,不怕苦不怕累,一心搞发展,还这样有能力的同志,正是我们边州需要的。”
事儿太突然,苏青玉有点没反应过来 。她倒是不排斥去边州这种地方,只不过,她觉得花岗这边她还脱不了手。
苏青玉道,“您这样信任我 ,我心里也很光荣 ,不过这事儿,我还真没个准备。”
吕书记笑着摆手,“你也别着急,我也是提个建议。我知道你在云城也是很受重视的。你们赵书记和我聊天的时候 ,都提过了,说要重点培养你,可能就这两年你就能去市里当副市长 ,做个实权的常务副市长也是很有可能的。你在云城的路确实更好走。不过以我对你这几天的了解,我认为,你也不一定会选好走的路。”
这话倒是说到苏青玉心头上来了。
她可能就是一个喜欢不断攀登,不断超越自己的人。
所以当初她没选择留在首都,也没选择回苏家屯去。未来花岗发展好了,云城经济也不差看,她也不想在这里享受胜利的果实。
她会去寻找更需要她的地方。
她认真道,“吕书记,现在我没法给您确切的答案,但是未来如果有机会,我也确实不排斥去边州。”
吕书记就笑了,“有你这句话就行,未来的事情谁说的准呢。我现在也不敢保证给你多大的帮助 。给你提供多好的岗位。但是我会在退休之前,尽量多为你提供合适的工作条件。总而言之一句话,边州欢迎你。有时间你可以过去看看。也许,你会喜欢这个施展你能力的舞台 。”
一直到吕书记离开之后,苏青玉还在回想两人的话。
也开始正式边州这个地方。
未来 ,也许她还真有可能去这个地方 。
毕竟干部调动 ,一般没特殊因素,都是市内调动或者省内调动。全国范围的可能性很少。除非是省级干部。
她留在湖云的可能性是更大的。如今吕书记对她提出来邀请,未来她过去的可能性很大。
她自己在湖云地图上找到了边州的地理位置,离云城还很有些距离啊。而且还真是边缘地区。隔壁就是其他省了。
第416章 第416章
回到家里; 苏青玉还是和元归讨论了这个事儿。
毕竟现在也是成家的人了,在工作上她有自己的选择,但是也会尊重家人的意见。
元归认认真真的听完了她说的这个情况; 心里有些担心; “边州的情况你可能没了解清楚; 我虽然没去过,但是从这次捐款建学校就可以看出来; 那边的思想很落后。工作会很难做。为担心你去了那边; 会很辛苦。也许会承受失败的结果。”
苏青玉靠过来; 一手抱着孩子; 一边和他道,“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找机会过去看看。”
元归也知道是这么个结果。
在青玉面前,就没有害怕这两个字。
她就是喜欢逆流而上,去完成别人看来无法完成的事情。
“要是失败怎么办?”
元归问道。他怕青玉回一蹶不振。
苏青玉笑道,“我也不知道,唯有坚持与勇气吧。要是我真的失败了,实在没有这个能力,未来会有比我有能力的同志顶上。毕竟是我们华国的领土上,是我们华国的老百姓,没人会放弃。哪怕不能致富,也要先脱个贫。”
元归道; “那我就不担心了。你放心去办吧; 如果遇到困难,还有我。”
“谢谢。”苏青玉弯着眉眼笑; 凑过去; 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元归也笑着看她; 眼眸温柔。
两人正含情脉脉,小元宝蹬着小腿就凑过去在元归脸上亲了一口。亲的脸颊湿润润的。
两人顿时又好气又好笑。
这二人世界可真是难了。
苏青玉认输,“好啦,不讨论工作呢,还早着呢。咱现在好好陪着咱家元宝玩。”
雪越下越大,花岗的路都被盖住了。
今年的冬天国外的冷,特别是临近过年的几天,都二月了,还下雪。苏青玉还挺担心各地的防寒保暖问题,虽说之前都没催下面工作,但是还是忍不住,去好山视察工作。
她这突击检查,可把好山一群干部们惊到了。
好山镇政府的领导班子都匆忙从工作岗位跑来迎接了。
结果苏青玉已经直接去了村子里,他们立马又跑村子去了。
好山下面的村子村干部们倒是没时间迎接苏青玉,都忙着呢。
苏青玉去的时候,都还在各个养殖户家里检查,关心养殖户家里的防寒保暖问题,生怕把这些金疙瘩给冻坏了。
今年年底发的奖金,让村干部们对这份工作更加喜爱。
他们自己家里也参与养殖,今年年底又大赚一笔。在种种收获下,这些干部们也更加卖力的工作,都希望能够保持这样的好趋势,未来能够赚更多的钱。
过过好日子的人,谁还想回到过去过穷日子呢?
还是村里人来通风报信,才知道苏区长来了。这大冷天的,几个村干部热的脸都通红了,急急忙忙的跑过来的。
苏青玉见状,倒是不好意思了,“打扰你们工作了,我就是过来看看。这天气太冷,怕你们遇着困难。”
“没困难,今年物资发放的都很齐全,稻草棉垫子都有呢。”村支书赶紧儿道。
苏青玉笑道,“你们都辛苦了。也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好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什么困难,就和组织上提。”
普普通通几句话,可把这些村干部们感动坏了。
辛苦的工作,不就是盼着能得到老百姓和上面的承认吗?
这可是区长呢。不也是大老远过来关心他们的工作吗?
他们都谦虚的说不辛苦,能为老百姓做事儿,那是应该的。
气氛正好,镇上干部也匆忙赶过来了。
苏青玉就不高兴了,“你们来做什么,这不是耽误工作吗。我要是需要你们迎接,我不直接去找你们?”
镇上领导:“……”
苏青玉道,“我不想耽误你们工作,就是想随便看看。你们都别管我。不过既然来都来了,就一起看看吧,今年好山的工作做得相当好啊。”
镇上领导正紧张呢,听到这话,顿时都松了口气,心里都还挺高兴的。
今年这些辛苦可没白受啊。
于是一行人又跟着苏青玉一起在村子里视察工作。
面对村里干部的时候,苏青玉还是和颜悦色的,对待这些镇上干部,她就严肃了。一路上就叮嘱他们,平时要多来基层视察工作,多了解各个村的情况。这不是不信任基层干部,而是要时刻了解他们的困难。
要学会主动关心。
苏青玉希望尽量的让这些镇领导们能够养成习惯,别整天在办公室里坐着,没事儿的时候,也要出来转转。
基层工作可不能在办公室里做好。
她相信,一个人的品性不好改变,但是一个人的习惯是可以培养的。
苏青玉这会儿还不知道,未来,整个花岗区的干部们都喜欢视察基层。
这是一代代的干部们传下来的习惯。后来直接形成了惯例。
作为花岗的第一任区长,她的工作作风,直到很多年以后,还在深深的影响着这片土地。
干部们视察的时候,还在家里取暖的老百姓们也听说了干部来村里视察,关心保暖问题的事儿了。
一个个的都谈论着这个消息,还有人去才凑热闹。
说新社会就是好啊,他们老百姓坐在家里取暖,干部们在外面视察工作。这要是旧社会,官老爷得在家里休息,他们这些穷苦老百姓才得在外面讨生活呢。
一个老大爷吃着炒好的花生,喝着散装的清泉酒,“这日子过的就是有滋味。”
好山的情况让苏青玉十分的满意。
说明好山的基层干部基本上都是达标了。
不管是不是因为今年第一年考核,所以都做的极为认真,反正这情况都是好的。未来只要时间长了,老百姓们都习惯了,要是哪天干部们不积极了,老百姓也不会同意了。
苏青玉一直觉得,最好的监督者不是上级,而是无处不在的老百姓。
就在这冰天雪地里,好山的新年也终于来了。
为了让保姆回家过年,苏青玉老早就给保姆们放了假了,自己在家里带孩子。这次年饭也是她和元归一起准备的。
这还是一家三口第一次过年,她们一家子也不乐意随随便便过了,该有的程序都是要有的。
一早起来做肉丸,鱼丸,还用油炸。
家里用的是煤炉子,孩子就坐在她的椅子里面自己玩着玩具,苏青玉和元归一边准备年饭,一年看着她。时不时的伸手逗弄一下。惹得元宝咯咯咯的笑。
两人再相似一笑。
一年的这个时候,算是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候了。
如今元归也学会了一两道华国菜,苏青玉做肉丸的时候,他还能炒个菜。
他做好了,苏青玉就接着上。
两人合作,愣是整除了八个菜。
开饭前,还得放鞭炮。苏青玉捂着元宝的小耳朵,看着门外元归点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传来,小元宝看的一愣一愣的。
苏青玉则高兴的在她脑门上亲了一口。
元归跑过来,也凑够去,在她和元宝脸上各亲了一下。
吃饭的时候,就关上大门,电着灯火,一家三口暖洋洋的吃着年饭。
七个月的小元宝已经可以吃一点辅食了,吃着肉泥汤。她还不会自己吃饭,只会拿着勺子看着。苏青玉也不准备喂她。
而是自己和元归吃着菜,喝着红酒。
元归还心疼。苏青玉道,“心疼啥啊,咱两才辛苦呢,她嘴一直没停过。咱们先吃点热乎的。”
然后端着红酒杯和元归碰了一下。
元归笑着和她碰杯,将闺女放一边。
元宝拿着小勺子在自己面前的碗里弄着,还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时不时的舔一舔自己的小木勺。
苏青玉看她那样子很欣慰。她闺女果然长大了,等过了一岁,就可以开始训练她自己吃饭了。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她可怕孩子等到了好几岁了,还需要人追着喂。
这一家子吃年饭的时候,林楠则刚从办公室工作完出来。
作为一个在这里没有家,在别的地方有家也没法回的人,她从来没有假期。也不喜欢放假。
哪怕是年三十,也宁愿加班。
就是食堂这边没有饭吃。她还得去镇上饭店吃饭。
刚出来,左亮也开着车从家里出来,看她下班,就喊道,“林秘书,你今天还上班啊,区长没给你放假?”
林楠笑道,“左师傅,我是自己要加班的,又没什么事情,在办公室工作也挺好的。”
左亮想起她的事儿,也很理解,就道,“对了,你吃年饭没有,今天食堂是不是放假了。”
“我这准备去饭店吃呢,镇上饭店还没停。”
“去什么饭店啊,走,咱们一起吃去。元华今天也是好些没回家的工人一起吃饭,我就去找他们一起混混的。你也一起,咱正好做个伴。”
林楠担心,“这样不好吧,我也不是你们元华的。”
“那有什么啊,我们也不讲究这些。再说了,你是苏区长的秘书,也算半个元华人了。走走走,这大过年的,一起热闹热闹。那边都是没回家的。”
说着打开了车门。
林楠有些心动,这大过年的,谁还真的想孤零零的一个人吃饭啊。区长倒是邀请她去家里过年,可是她不想打扰人家两口子。这会儿集体聚会,就谈不上打扰了。
她点头,上了车。
“给你们添麻烦了。”
“这有什么啊。”左亮发动车子,“反正就多一双筷子。我以前也是和那些没回家的人一起过年的。”
林楠问道,“你不和家里人过吗?”
左亮道,“我爸妈是华工,早年在国外干活累死了。我被元家收留的。”
林楠道,“对不起啊。”
“没什么,早就习惯了。我这样的还有很多呢。每年我们这些人都是一起过年。就是后来我回国了,然后跟着区长一起,和他们离得远了,就没一起过年。”
林楠突然想起好早之前徐主任提过的事儿,说想知道左亮有没有成家的,就问道,“你家里呢,你夫人呢?”
“没,没成家。”左亮笑道,“我之前是跟着元先生的,他每天忙,我也没时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跟着元先生身边工作的,多数都单身。就之前有个小章助理,都因为工作,失恋好几次了。后来不做助理了,才终于找到对象成功结婚了。”
“我本来以为跟着苏区长会好点,没那么忙,也确实好点,可机会也少啊。这边没什么合适的女同志。我这年龄都不合适。你说说,我跟着的这两个领导都互相结婚了,怎么就剩下我了。”
林楠闻言笑了,“你可别让苏区长听到,这一下得罪两个。”
“没事儿,你不会告状的,我相信你。”
苏青玉和元归倒是不知道他们被左亮吐槽了。高高兴兴吃完年饭,一家人又去写对联。这已经是他们家里的传统了,就算有再精美的对联卖,也要坚持自己写。
苏青玉那一手毛笔字还是很工整的,至少元归这个不会写的人觉得写的相当好看。
苏青玉写完之后,他就去贴对联。苏青玉则在一边监督,是贴高了还是贴歪了。
要是刚刚贴好了,苏青玉就让她闺女鼓个掌。
元归就会微微自豪的笑笑。
下午孩子睡着了,两人又一起包饺子。
元归包着包着就笑了,“我还记得第一次和你一起包饺子,吃到了一枚糖。你说我会心想事成。”
苏青玉看他。
元归笑了,“真的心想事成了。今年我们再包一颗吧。我想再许一个愿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