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七零做知青-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了,这年头一粘上出口两个字,这档次似乎就上来了。
赵市长也不例外,“真要出口?”
“是真的,只是这个需要时间问题。不过国外市场我倒是不看好,毕竟白酒子在国内市场是最大的。这还是得组织上承认。要是湖云领导们吃饭的时候喝咱这酒……”
赵市长当然知道这好处了。领导们都喝,老百姓们肯定也会觉得这酒好啊。
可他还真没这个能力让领导们都喝这个酒。
毕竟湖云也不止一个云城市,更不止一个清泉酒厂。总不能都去让领导喝酒吧。
他皱眉道,“我只负责去省里开会的时候带点过去,到时候他们用不用,我不能保证。”
苏青玉笑道,“这就足够啦,您送这酒过去,回头他们想喝的时候也方便。”
赵市长无奈的笑,“你倒是有信心。你说说你一个区长,怎么还管着推销的事儿。”
苏青玉道,“您让我当区长,不就是发展经济吗?清泉酒能不能发展好,对清水当地经济影响很大。要是能有帮助,别说我给组织推广了,就是让我去当垆卖酒都行。”
赵市长笑着叹气。
他之所以对这个年轻人看重,一方面是觉得她很有能力,另外一方面,可能就是因为她踏实。
胆子大,敢想敢拼,想的计划都很宏大。但是一点小事她也乐意亲力亲为的去做。
没有当干部的那种架子。
“这个清泉酒的事情,咱们云城尽量帮你们往外推,但是能做到什么程度啊,还是得看你们的。”
苏青玉立马道,“有领导这句话,我心里特有底气。后续我们肯定不让市里组织失望。”
赵市长点点头,让她没事儿就赶紧走。
虽然他不生气,可想着自己要去推销酒,还是有些堵心的。
苏青玉搓了搓手,问道,“领导,我十一的时候想多请几天假。”
赵市长满脸稀奇,“听说你过年都不请假的人,你十一还舍得请假?”
苏青玉笑道,“有事儿,挺大的。”
“什么事情啊,需不需要组织上帮忙?”
“也没什么,就是解决个人问题。”
赵市长一愣,这才想起来,这个苏青玉还是个没结婚的年轻女同志呢。
他平时都忽略了这个同志的年龄了。
赵市长爽快的批了假,还说只要她工作上安排好,多休几天也行。
赵市长又问她对象做什么的。
苏青玉说做生意的。
“你这……行吧,好好处。”赵市长倒是也没说什么,心里就是可惜,觉得苏青玉应该找个组织里面的。这样对她未来是有帮助的。
别看做生意的有钱,可是他们当干部的其实已经不看重那些钱了,政治上的道路才是最终的目标。不过人都要结婚了,他倒是没好多说。
第370章 第370章一更(抓虫)
有赵市长的安排; 清泉酒在云城每家饭店都备上了。特别是政府的国营饭店,用来招呼宾客的酒席上面,都摆这种清泉酒。
清泉酒作为云城当地的特产酒水,得到了云城全体干部们的推广; 干部们一喝这酒; 其他老百姓们也开始追捧起来。
特别是清泉酒本身味道也好; 比一般的白酒味道要醇香; 光是闻着味道就馋嘴了。很多人觉得这个味道很好,不愧是领导们饭桌上喝的酒。
除了云城开始使用清泉酒之外; 苏青玉也花钱在报纸上进行刊登了清泉酒的广告。另外还通过和小红旗的合作,在小红旗的分店里面卖酒。
除此之外; 苏青玉还给清泉酒厂的负责人建议; 拿钱赞助一部电视剧,然后电影里面但凡是吃饭的环节; 都放一瓶清泉酒。
这种广告在未来是很被广大网友们唾弃的; 不过现在这会儿倒是没人会对这个嫌弃。
酒厂的厂长是从市里国营企业调过来的,履历还是苏青玉亲自挑的。
三十多岁; 性子也是敢想敢拼的那种。
这会儿遇到苏青玉了,简直就和遇到伯乐一样。听到苏青玉的建议; 他立马知道了这投资的好处。
这会儿电视已经在很多家庭普及了。特别是城镇家庭; 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了。
这会儿人唯一的娱乐也从看报纸变成了看电视。就算没几个台; 依然也整天守着电视看。
可见电视对老百姓的影响。
利用电视机出传播,明显比报纸效果要好。
毕竟看报纸的人虽然多,但是报纸已经太寻常了。
他甚至想的很周全; “我们要是用了这个办法; 其他酒厂肯定也会有样学样; 这个办法得一次就来狠点的; 多投几步。后面的人反应过来的时候,我们已经迈出一大步了。”
苏青玉笑道,“那当然可以,只要你们有钱。”
“钱还能赚嘛,”酒厂厂长自信道,然后问苏青玉,“领导,那,能不能和区里借点。”
苏青玉看着他笑,“你把区里当银行了?”
“……懂了,我去银行借。”这厂长立马就想到了借钱的好去处,赶紧儿离开了,生怕被苏青玉批评。
苏青玉乐了,“要钱要我这里来了,我还想找谁要钱呢。”
再一想到现在都不乐意看到她的江/书/记,她觉得自己也挺为难的。
“明年就好了,明年各个镇的收入都会大幅度增加。不差钱了。”
她这么一想着,心里又开始琢磨着明年要建啥了。
其实压根也不用想,需要修的太多了,光是路边绿化,公园,图书馆之类的就需要建设了。她还准备修汽车站,公交车站,购买好车。在区内建设好一个完整的交通运输系统。
另外如果有钱了,她还是想提升一下当地老百姓的福利待遇。
比如教育补贴,医疗补贴之类的。
走廊尽头办公室里,江/书/记莫名的打了个寒颤。
酒厂想要贷款还是很容易的,毕竟是新建设的厂房,配套设施都很新,规模也算大。所以他们贷款比苏青玉要容易多了。都不用说,只露出一个意向,就有银行主动找上门来了。
酒厂也不敢多贷,就只贷了一批足够的广告费用。
这位年轻的酒厂厂长在酒厂会议上激情昂扬的诉说了广告的好处,以及花钱打广告可以带来的巨额利润。
然后以如果失败,自己引咎辞职为代价,换来了所有领导层的同意,开始大规模投放广告。
九月中旬,苏青玉就在报纸上看到了清泉酒铺天盖地的广告信息。
基本上每天都有,而且版面很大,一看就是砸了钱的。
苏青玉每天都要翻着看看,对清泉酒厂这份魄力十分欣赏。
她就喜欢这种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的气势。有政策支持,有老百姓支持,有投资商投资,要是还畏畏缩缩的不敢动,稳扎稳打,那才叫错过好时机。
九月下旬,这些广告一直都在。不过苏青玉倒是没注意看这些广告了,她被另外一则广告吸引了。
南方已经建立了无线通讯基站,将在十月一号正式运营。
报纸大篇幅的描写了无线通讯基站的用处和意义。然后表明未来会在京市,海城,等各大重要城市和省份,率先建立基站。
值得一提的是,湖云作为中部城市,也被纳入了即将建设基站的名单里面了。
苏青玉看到这信息,兴奋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成功了!
她替元归高兴,更替国家高兴。
无线电话的投入使用,让信息交流更加方便,这也是国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为这则消息,苏青玉心情极好,还往南方打了个电话。
被告知元归已经离开南方,去向不明。
苏青玉想着估计是有重要任务,倒也没有追问,只说要是有信息了,让他回个电话。
与此同时,全国各个单位都看到了这则信息了。
很多人也不懂这个意义,看完之后就翻篇了,但是懂这些的就知道这有多么重要。
特别是被选中的城市和省份的领导们,心里都高兴不已,他们可太知道,比别人先走一步的好处。
国家还没有开始安排给他们建设,他们已经开大会,商量着如何建设,或者由哪些人负责了。
就连赵市长都高兴的召集各个区里开会,宣布这个好消息。
江/书/记是个很直接的人,“用的人也没多少,听说一个电话很贵。一万还是两万来着?”
听到这个数字,其他领导眼睛都瞪大了。
这么多钱,他们多少年能赚回来。
确实感觉用处不大啊。
赵市长笑道,“你们不用操心,上面组织已经说了,作为第一批使用的地区,县处级以上干部,可以申请配备一台。”
这又让一群人眼睛瞪大了。还有这么好的事情呀。
苏青玉也笑盈盈的,“咱花岗肯定是要申请,业务太繁忙了。”
江/书/记道,“这个是肯定的,我们确实是很需要的。”
其他区领导们都给他们送了个白眼。
花岗区是发展的好,但是自己夸自己,也太嘚瑟了。
赵市长笑道,“到时候写申请,上面会依据情况来安排的。”
听到赵市长这么说,大家都摩拳擦掌的,恨不得就在会议室写上一篇洋洋洒洒的申请书。
苏青玉和江/书/记倒是老神在在的,一点都不慌。
他们底气十足,都觉得花岗肯定是没问题的。
花岗要是都配不了,哪里还能配?
这会儿江/书/记看着苏青玉的眼神也透着几分欣赏。
虽然会花钱,可是做事也是很漂亮。最起码他这个地区一把手走出来有面子。
会议一结束,其他人就跑去写申请书了。
苏青玉也写了一封,言辞恳切,还表了一番建设地区的壮志雄心。
赵市长当时就给她签了。
就算花岗不申请,他也是要给配备的。就和苏青玉他们想的一样,花岗如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以这么说,云城是全市的经济文化中心,但是工业中心还是在花岗。
企业云集的工业区,以及在建中的公路,让花岗的地理位置越发的得天独厚。已经让云城市都不得不将一些企业安排在花岗了。
签完之后,赵市长问道,“你是不是要回去了?”
苏青玉笑着道,“嗯,就这两天就回去。”
赵市长从自己抽屉里面拿出一个钢笔包装盒来。
“礼金我就不送了,这个送你。希望你成家之后,事业更上一层楼。”
苏青玉一脸受宠若惊的接过来了。
“谢谢领导。”
赵市长笑着点点头,“好好干。”
对于他而言,苏青玉这个年轻干部已经不止是一个下级那么简单,更是他看重的后辈。
他也完全不用担心自己因为对苏青玉过于宽厚,让这年轻人骄傲。
从这一路看来,她还是相当稳重的。
回到花岗,苏青玉就给家里打了电话,说自己要回去结婚了,问家里准备的怎么样,还差什么。
苏奶奶道,“不差不差,啥都不差,我们都准备好了。对了,前几天小元他爷爷也来咱屯里了,按着咱们这边的规矩上门提亲,还送了聘礼。准备了结婚酒席要用的一些东西,准备的可细致了。”
苏青玉倒是没想到这茬,她道,“元归呢?”
“小元没来,他爷爷说忙去了,你们都忙,咱也不计较那些。反正他们家还是很诚意的。还特意安排了人过来帮衬着解决。还说要在咱们镇上这边建房子,等以后你们结婚回来住。”
苏奶奶说起来就高兴,她就怕青玉嫁远了。
虽然现在也离得远,可意义总是不一样的。逢年过节她就要去男方家里了。但是如果男方在附近住着,不也就能回娘家走走吗?
苏青玉笑道,“行,让他们自己安排吧,结婚是两家的事儿,也不能光你们辛苦。”
“瞧你说的,就咱辛苦也没啥,而且也不辛苦,大家都高兴呢。家家户户都来帮忙了。”
“奶,你替我谢谢大家。对了,海城那边回信没?”
“回了,说会来。”苏奶奶语气也不大好。她是头一次和自己儿子通话。对方对她是真一点感情都没有,说了一句话就给挂了。好在她也早就不期盼了。
苏青玉也没说什么,至少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花岗区的人都知道,苏区长要请假了。
请假回去结婚。
这还真让很大一部分人发现,他们的区长同志竟然还没成家。
连江/书/记都松了好大一口气,“成家好,成家了就稳重。”
区里还要给苏青玉凑份子钱,苏青玉都没接受。
表示自己不准备在这边办酒,拿钱不办酒,这不是犯错吗?所以份子钱免了。
大家在她不在的这几天能够把她的工作给分担了,她就很感激不尽了。
江/书/记道,“你放心,有我在,出不了问题。”
苏青玉笑道,“您就是定海神针。”
江/书/记笑着点头。
其他副区长则有些囧。
他们看着江/书/记,有点一言难尽。
因为苏区长不在,他们很多申请就得找江/书/记批。
比如用钱方面的。
这位问问题那叫一个细致。
苏青玉准备回苏家屯结婚了,可她还联系不上元归。
他们婚期定在十月二号。
虽然是定好的,可这新郎官在结婚前没有音信,她总有一种对方是不是逃婚的错觉。
虽然她知道绝对不会发生这种事儿。
所以她还是准备先回苏家屯。
结果第二天刚出门,元归就站在门口车边等着了。
苏青玉眼睛一亮,“你怎么来了?”
“都要结婚了,当然是要一起回去。”
元归笑着,满脸喜悦让他容光焕发。颇有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模样。
第371章 第371章
元归其实是来找苏青玉领证的。
因为领证要在一方的户口所在地。
苏青玉目前户口在湖云; 所以领证也要在这边。
原本苏青玉觉得元归忙,可能不会来这一趟,准备结婚之后休婚假的时候再领的。
但是元归等不及了,特意跑来了; 所以坐车回去之前; 两人就去花岗的民政局领证了。
元归连喜糖都准备好了; 一路上就洒着糖去的; 在民政局里面又洒了一批。
因为是给苏区长办结婚证,民政局的同志都激动坏了; 一个个的配合的特别快,一会儿就给办好了。
看着新鲜出炉的结婚证; 苏青玉和元归都有些没反应过来。
似乎都不敢相信; 就这么会儿功夫,两人就成法律认可的夫妻了。
还是工作人员高兴的送上祝福; 两人才恍然了; 一人接过一张结婚证,道完谢之后仔细的看。
左亮和江流就在后面拎着糖给大家发喜糖。
出了民政局; 两人已经把结婚证看了好几遍了,这会儿脸上都挂着喜悦。
元归想尽量的稳重点; 但是脸上笑容压也压不住; 咧着嘴笑。
苏青玉也笑的露出一口白牙; “这就结婚了?”
“嗯,结婚了!”元归给与肯定回答。然后问苏青玉,这结婚证谁保管。
他想拿回去锁紧保险箱里面。
苏青玉道; “不用了吧; 我这个就不用了; 有时候会用到。”
元归道; “那我给你办公室或者咱们房子里也放个保险柜。”
苏青玉乐了,“谁还偷这个呀。”
“以防万一。”元归认真道。这可是结婚证啊。
苏青玉见他认真,也不想让他失望,于是点头同意了。她不得不承认,元归同志比她更讲究一些。也就是更感性一些。
元归也没急着回去,愣是抬着两箩筐喜糖,请徐主任帮着分发给各个部门的同志。让大家沾沾喜气。
都是好糖,徐主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