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七零做知青-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解决完这两人,苏青玉就通知大家,召开公社干部会议了。
这下子大家心都提起来了,担心苏青玉要搞事。
不过即便这样,大家也都急急忙忙准备开会的事儿。
何穷也火急火燎的赶过来了,脸上有点兴奋,也有些紧张。
他直接来找苏青玉,“苏社长,这可太突然了,我一点准备都没有。”
苏青玉笑道,“我们不是时刻准备着吗?”
何穷吸了口气,感激道,“苏社长,我知道我能升上去完全是因为你。要不是因为你带我做出了成绩,我没这机会。”
即便他叔是个副县长,但是如果他没做出成绩来,县里领导不认可,他肯定是升不了的。
基层干部也不止他一个能干事的。
他叔也给他打电话了,说这次他能升上去,主要是沾了小严村的光。
上面想复制小严村模式,认为他有经验,可以协助苏社长开展工作。
苏青玉道,“当初要不是你支持我的工作,我也做不出成绩,所以啊,这成功都是大家付出努力的结果。缺了谁都不行。说实话,您能升上来我也很高兴,多个帮手了,不用再磨合。对了,小严村那边安排怎么样?”
“还没交接完,不过都是一个公社的,我慢慢交接也行。”
苏青玉点头,“那就好,小严村差不多稳定了,问题不大。你慢慢交接。公社工作你也要尽快熟悉起来。别指望我提点你,我和你说实话,我之前虽然管的农林渔,可我真没做过这方面的工作经验,我自己也要学呢。”
何穷嘿嘿笑了笑,“那没问题,我自己去学。”
当天晚上,公社干部们就在会议室开会了。
会议主题,就是建设带领社员致富。
之前这些干部们压根就没想过参与这工作中,如今苏青玉上来了,他们就跑不掉了,该做事儿都的做,该配合的也要配合。
“到时候因为各个大队忙碌,特别涉及到钱方面的事儿挺多,财务部门要做好查账工作,千万不能让大队账目出现问题。”
财务之前是郑社长自己管着的,现在也是苏青玉管着。她的安排,财务部门的都得听。
“另外田社长要做好治安工作,小偷小摸的事情要特别注意。如果人手不够,可以招聘一些临时武装人员帮忙分担。”
田副社长愣了一下,没想到苏青玉不止没剥夺他的权利,还给他增加了权利了。
他嗯了一声。
苏青玉道,“田社长,你不能光答应,你得有个方案。治安问题非常重要。我这几次去县里就发现了,失业人员有些多,我还发现一些大队有一些年轻人在县里去打牌,这方面得抓。时间长了,要出乱子的。特别是我们现在各个大队都搞发展,大队部和养殖场都有钱,别闹出大乱子了。”
她说这问题的时候十分严肃。
她印象中,八十年代初期就出现这些问题了。而前阵子她去各个大队的时候,也在路上看到一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出门。三五成群的,很容易出问题。
田副社长见她严肃,立马应了,“我会写一个方案,让苏社长看看。”
苏青玉摇摇头,“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可就靠你们这些司法武装部门了。”
她说着又看向王副社长,“教育方面也要抓紧,督促各个大队的孩子上学,不要让那些年轻人游手好闲。我准备在在公社搞个培训学校,专门收容这些没有一技之长又不愿意种地的人学习。虽然没学历,但是学一技之长,总不会没饭吃。你们到时候配合一下。”
王副社长赶紧点头。心里也对苏青玉这些安排有些奇怪。原本以为她会敲打自己的,结果这什么也没说,还给加担子。众所周知,加担子那就是加了权利啊。
最后苏青玉又点了江副社长的名字。他是管理组织的,相当于是组织部那种部门了。
“胡书记和郑社长的事情,大家都清楚的。他们本人没犯错,只是在工作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所以江社长,你们组织部门要对干部进行监督,教育。我建议啊,让公社一些年轻干部去大队实习一阵子,正好帮助大队搞建设,以免清闲时间长了,不知道怎么做事。”
“我会议之后就安排。”江副社长立马应了,心里嘀咕着,这是要让他们也参与到带农民致富中来?
会议最后,苏青玉才介绍了何穷。“何副社长,带小严村致富成功了,经验丰富。以后县里的农林渔归他管。”
何穷赶紧和大家打招呼。
这些干部们也一番热络的回应。
苏青玉道,“各位之前也干过农林渔方面的工作,会后就和何副社长好好交接吧。”
其他几位副社长顿时有些尴尬。
当初这工作还是他们从苏青玉手里分的。现在风水轮流转啊。
苏青玉道,“我希望大家各司其职,把自己本职工作做好就行了。人的精力有限,把别人的工作捏自己手里,就容易分散自己的工作,最后得不偿失。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以前的事儿我也不会去追究,因为我们的目标始终还是一致的,那就是发展花岗公社。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我认为,我们都是可以团结的。大家说是不是?”
众人互相看了看,然后看向苏青玉坚定的目光。
纷纷点头,“是。苏社长说得对。”
这会儿大家真的不免有些感慨。
这个年轻的领导,真的很不一样。和之前的胡书记和郑社长都不一样。
第291章
匆忙上任; 苏青玉没有任何时间适应。
好在她现在目标明确,今年时间并不算多了,短短几个月; 还要除去入冬大雪天的时间,留给她们搞发展的时间并不多。
苏青玉赶紧通知各个大队开始行动了。先把钱给收起来; 看看有多少钱; 再决定铺多大的摊子。
有了苏青玉的安排,这些大队的干部们才真的敢行动起来了。
当即底气十足的; 挺直腰杆的通知大队的社员们开大会。告诉社员们; 他们大队也要发展了; 要和小严村那样,带大家致富。
这下子,整个花岗公社就和烧开了的沸水一样; 热闹的厉害。
社员们都欢欢喜喜的去各自的大队打听,是不是真的要和小严村那样搞发展了; 具体怎么搞,是不是都能分钱。
各个大队的干部们就把自己队里的发展计划告诉大家了。
也把政策文件贴出来给大家自己看。
有大队主要开养殖场为主,扶持个人养殖为主。
也有大队是主要开厂为主; 培养个人手工作坊为辅。
也有大队以扶持个人养鱼为主,种植鱼饲料原材料为辅。
也有走原来自己的道路的,比如张青树所在的张家大队; 之前以采石场以及烧砖厂为经济支柱; 倒是干的也不错,但是因为规模不大,小打小闹的。加上这附近盖房子的人少,所以一直没扩大。
苏青玉也给他们提供帮助,让他们学更好的技术; 扩大生产。
毕竟未来花岗公社所有农民走上致富路之后,必定是要盖房子的,除了花岗公社,其他公社未来也是需要的。
所以建筑材料也是急缺的。这方面也可以接受社员投资,购买机器,扩大生产。
每个大队都尽量的因地制宜,走自己合适的道路。
社员们见这次大队还真搞起来了,都欢天喜地的回去找钱。
趁着人人都想搞投资赚钱的时候,管教育的王副社长倒是学着苏青玉在小严村搞劝学的时候的说辞,也在这些大队也宣传教育了。
大队建设需要文化分子,各家各户如果不送适龄儿童上学,那就是不支持大队搞建设。不支持大队发展,你怎么好意思跟着大队赚钱呢?这样说不过去。
并且他作管教育的副社长,比苏青玉当初劝学方便多了,都不用各个大队借钱了,直接让公社各个小学赊欠学费。但凡是在大队投了钱的家庭,孩子都可以赊欠学费,先读书,后给钱。因为投钱了,代表他们未来是可以有收入的,到时候直接找大队要钱就行了。
另外又要求,没投钱的家庭,只要参与队里扶持的致富计划,也是可以赊欠学费的。
苏青玉知道这个安排之后,十分满意。当面就认可了他的宣传。
“学校也不能没钱,公社年底的收入,多拨经费给学校,都撑起来,困难是一时的。孩子们成才之后,花岗公社就不一样了。”
王副县长一听这话,顿时对苏青玉印象又提升了一个台阶了。
这位还真不是想斗争,而是只想搞发展的领导啊。
只要他们好好工作,做出成绩来,还真会给与支持。就是当初郑社长对他们教育这边都没这么爽快过。郑社长更注重的是经济发展。
除了教育方面,治安方面的工作,这些领导也做的不错。
田副社长直接去各个大队进行调查,把这些队里游手好闲的混子给集合起来了,搞到公社来集训,天天操练。让他们没时间去搞事,等操练好了,再安排给那些老公安带着维护各地治安,当临时工。
至于管组织的江副社长也没闲着,在苏青玉安排各大队开展工作之后,立马将部门里一些不重要的干事都给下派出去了,安排他们去各大队驻扎。帮助各大队搞建设。并且还和苏青玉提议,这次他们做出的成绩作为他们以后评优以及升职的依据。
苏青玉看他们那这些操作,再次觉得这些人都是会办事的,之前可真是耽误了。
有这些部门配合,苏青玉可就能安安心心的搞经济了。
光是忙着每个队里视察工作,宣传这事儿,就忙的脚不沾地了。
好在因为小严村的例子在前,这些社员从之前的被动,到如今早已主动的不得了了,大队一声令下,都抢着投钱。
不过每个大队也学习小严村那样,限额了。以免投资失败,反正以后每年还可以追加投资,第一批投资,大家都以稳妥为主,主要是给大家一个念想。也给大家赚第一桶金。
大队的钱很快就收起来了,边收钱,队里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建厂房的大队,苏青玉倒是不着急,他们不用赶着时间下鱼苗,倒是可以先挖地基,然后开始搞建设。至于机器设备,以及技术,她后面可以去联系海城的饲料厂。
之前和他们的合作,小红旗那饲料厂可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利益了。苏青玉和他们也是保持联系的,这个倒是不成问题。
倒是养殖场的工作比较繁重。
几个大队都是要建设养殖场的。
而且规模虽然比不上小严村,但是也不小。
这会儿小严村的社员们就有用处了,他们都是参加过培训班,还在养殖场干过一年活的,都差不多成内行人了。
这次大伙儿就被聘用到各个大队帮忙搞建设了。也不白干,人家给工钱。
这可把小严村的社员嘚瑟坏了,集合的时候都在吹牛,说自己都成大师傅了。
严队长,如今的严书记呸了一声,“都别嘚瑟,好好干,别把咱小严村的脸给丢干净了。咱得给苏社长帮上忙,别一个个的掉链子。谁要是干的不好,影响公社发展了,那来年投资,咱得找社员投个票,看你们能不能通过了。”
这下子大家不敢不尽心了,这要是队里真限制投资了,那都没地方哭的。
“不就是养鱼吗,咱懂,咱好好干就是了。”
社员们嚷嚷道。
然后又想笑,又不敢笑。
反正就是觉得自己从来没这么嘚瑟过的。
因为有了经验,这些大队建设养殖场,倒是比之前小严村要好多了。
之前小严村除了有技术支持,对管理方面可都是一窍不通的。连苏青玉都是现学现用,慢慢摸索才办起来的。
如今小严村的干部们都是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所以苏青玉还安排小严村的干部们在各个大队进行干部培训,教他们怎么建设管理养殖场,把经验都传给他们。
这样一来,这些人就不用摸着石头过河了。
讲课的时候,这些干部们又吹了一下当初养殖场建设初期,遇到的一些惊心动魄的问题。然后如何化险为夷,说的和人家说书一样激烈,热闹。
大队的干部们握着严书记的手,激动道,“再也不羡慕你们了,你们也不容易。都是好人啊。”
严书记道,“那可不,咱牺牲特别大。”
高书记道,“这话我去和苏社长说说。”
“……”严书记咳了咳,“总要有人摸着石头过河的。我们不过谁过呢?”
其他大队干部们都笑了起来。
回答道,“咱都乐意先过。”
严队长侧目,心道一个个都不老实的。要不是咱先过了,有成果了,你们能这么爽快吗?
当然了,看在苏社长的份上,咱也不和你们计较。咱得团结同志搞发展。
有小严村提供技术,经验,资源以及设备支持。几个养殖场建设工作顺顺利利的完成了。
十月中旬,大队的养殖场终于投入了第一批鱼苗了。
因为资金问题,数量当然比不过小严村了。不过大家也不着急。按着小严村养殖场的说法,后期还可以增加。持续放苗。反正钱慢慢赚,能有赚的,大家已经很满意了。
今年能够这样迅速的就把事儿办起来,已经是超出大家的预期了。
要是按着以前的惯例,今年提计划,明年执行,后年出成绩的。
就这效率,大家没什么挑剔的。
以后边捕鱼边放苗,这就是个聚宝盆了。
放苗这天,各个大队的社员们兴奋的不得了,都在各自的养殖场看热闹。
欢喜的劲儿倒是一点都不比小严村少。反而因为盼望已久,所以才更加弥足珍贵。
有两个养殖场和胡场长他们办的养殖场都在一个湖。
他们闹出来的动静,连胡场长他们这都能远远的看到了。
看着那边热热闹闹的,自己养殖场这边冷清,新上任的胡场长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甚至他都有些羞于见到这些社员。
莫名的觉得有些亏心。
想了想,干脆进了办公室里面了。
他得好好的把养殖场办起来,总不能比这些大队养殖场办的差了。更不能比假正经差。他得证明自己宝刀未老,还是有能力的。
另外一边郑社长也是站在船上看了看附近养殖场的动静,然后背着手回自己办公室,
不得不说,那些社员欣喜的声音和欢乐的气氛,就和一根刺一样,刺在他的心上,
曾几何时,他也是让这些社员高兴过的。走集体的时候,他带着社员不挨饿,安安心心种庄稼。
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就把社员给忘了。只知道公社,忘了社员了。
他想不明白,就把矛头指向胡场长了,“都怪那个老狐狸,天天给我使绊子,让我都忘了干正事了。老狐狸,我这次养鱼,绝对要比你养得好。”
鱼苗下水了,养殖场的工作苏青玉也不用操心了,准备去给那些准备建厂的大队搞技术。搞设备。
第292章
除了饲料厂之外; 苏青玉还准备搞一些食品加工厂,这些不止可以给社员们提供工作岗位,同时也是当地经济来源的一部分。
有这么多现成的养殖场提供食材; 如果不开个食品厂也是浪费。
虽然资金上面可能有些紧张,不过苏青玉也不准备开很大的厂子。现在开的规模大了,他们也没人才来管理,所以只准备先开个小规模的; 一步步的稳扎稳打的扩大。等以后人才培养出来了,单位也大了; 那就好了。
致富这种路,本身也不是一两年就能暴富的。
就和小严村一样; 每个人都羡慕小严村; 但是小严村现在也只不过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