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七零做知青-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不是社长,也要参加英语角,我很喜欢和你对英语。”
  “别忘了我们。”
  苏青玉认真的一一答应了。
  最后她又主持大家投票选社长,然后集体选了宋抗美。
  她外语成绩也好,当初也是创建者之一,人缘也好
  宋抗美笑着宣誓,“学外语,做花匠!”
  忙完了这些事儿之后,苏青玉也轻松下来,学校学生会人不多,也没多少事儿,她准备回头再制定一个发展计划。倒是想着要给苏家屯报个喜。
  自己好歹也是个学生会干部了,是荣誉,要和家里人分享。
  因为忙,她倒是有一阵子没给家里打电话了。
  电话是苏卫国接的,苏卫国一听是她的声音,激动的语无伦次了,“青玉,咱都看到了,报纸,你写的报纸咱都看到了,还读给大家听了,都说写得好。咱队里学校老师都看红了眼,说要好做花匠,好好栽培祖国的园丁。”
  苏青玉听着也高兴,“学校各项资源不要短少了,教育是根本。”
  “你放心吧。这事儿不会忘的。这次咱队里又出了一批大学生,还得了县里表扬了,又送了锦旗过来了。不止我们重视,别的队里也重视了呢。”
  这次高考,队里的知青们差不多都走了。留下来的也就几个人。他们倒是放弃高考了,安安心心在队里工作。现在苏家屯倒是整个县里出了名的大学生生产大队了。
  苏卫国又汇报了一些队里的事情。
  他倒是和苏青玉说了一个问题,说卫民已经和人玻璃厂定了一些玻璃瓶,以后卖小瓶子油了,队里虽然同意了,但是就担心成本高了。怕不好卖。
  苏青玉笑道,“这事儿他和我提过,让他去办。总要尝试。”
  “那行,有你说话我们就放心了。卫民就是胆子大。”
  “哥,没其他工作了?”
  “暂时没了,对了,咱今年收粮食收的挺好,这你都知道。你还有啥事交代不?”
  苏青玉道,“嗯,我当学生会主席了。”
  “啥,学生会主席啊。这得是多大的官啊!”
  苏青玉里面解释了一番,这不是官,只是管学生的,在学校内部有用。
  “甭管管多少人,那可都是大学生啊,你是学生里的主席,这得多有本事啊。”苏卫国在电话那头激动的说道,“我得和其他人说去。你还有啥事儿不?”
  “没了,让家里人不用惦记,过年我会回去的。”
  “好嘞!”苏卫国挂了电话,然后迫不及待的去报喜了。
  电话这头,苏青玉笑了笑。
  这就是成为别人骄傲的感觉啊。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明天见。


第205章 
  外语社团的事儿交接完了; 苏青玉这才开始整理学生会。
  对于苏青玉来说; 学生会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完整的组织了。
  但是现在的学生会还远远没有未来那么丰富。
  一共也就十来个人; 平时就帮着老师们做事; 分担工作。
  现在苏青玉接手之后,就希望能够丰富一下。
  比如职能部门完善一下; 分配学生的任务也具体一点。
  另外再以学生会为单位,举办一些活动。当然,因为时代不同,所以这些互动也不是像过去那种娱乐活动。
  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苏青玉利用课余时间做了个计划,准备周末和学生会其他成员开个会,大家一起商量一下。落实之后; 就和学校申请; 增加学生会名额,和职能部门。
  张娟她们见她为这事儿忙碌,就道,“学校里不是都安排了事儿吗; 你还自己计划了这么多工作?”
  苏青玉道,“学校规定的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儿,我还要考虑我们怎么把事儿做好。咱做好了; 学生会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
  牛芳道;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你能当领导了。别人是在圈圈里工作,你自己画了个更大的圈。”
  张娟道,“就像我婆婆做饼一样; 把饼做大了。”
  “对。”牛芳点头。
  苏青玉笑道,“哪有你们说的这么神,就是在其位谋其政,努力把自己的事儿做到最好。”
  李乐乐嚷嚷道,“赶紧的,都记下来,这可都是成功的经验之谈,以后咱们毕业了,也要这么干。肯定也能当领导。”
  “有道理。”张娟她们还真记录下来了。
  苏青玉:“……”
  周末上午,让副主席通知其他成员下午开会之后,苏青玉就出去给元归上课了。
  第一次来的时候,苏青玉还在和元归请教国外的事儿,第二次来苏青玉的稿子才发到内刊上去,还没个结果,这第三次来,境况就完全不同了。
  苏青玉成了全国名人,还成了学生会主席。
  元归看过她写的文章了,而已知道她现在一篇文章闻名全国了。
  他不知道这文章到底对那些想出国的人有没有用,但是他知道,这文章出来之后,这位原本就有些固执的苏老师,肯定更固执了。
  他对于拉苏青玉过来给自己工作的事儿也不抱什么希望了。
  毕竟她如今写了这篇文章,都传遍国内了,这样的情况下,苏青玉是不可能再为自己工作了。
  在国人眼里,自己就算是回来搞建设的,也还是资本家。
  一个爱国人士给资本家工作,就会被人指责谩骂。
  元归觉得这事儿基本上不可能了。他心里还有些后悔,早知道就该阻止她写文章的。
  本来是想让她认清楚点现实,谁知道现在是这么个结果。苏老师没认清现实,倒是让他自己认清现实了。
  这个华国生养出来的年轻人,让他尝到了挫败的滋味。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贫穷的土地上,为什么会养出这么爱这片土地的人。因为想不通,他上课还有些走神。
  苏青玉也察觉到他有些不专心了,问道,“元先生,你是工作忙吗?如果工作忙,可以改天。”
  元归摇头。“抱歉,我走神了。”
  “元先生你不用和我抱歉,毕竟你是付了工资的。”苏青玉道。下一句又严肃道,“但是基于我的责任,我还是得提醒元先生,别浪费学费了。”
  元归:“……我会认真的。”
  接下来他倒是集中精神听了课程。
  下课之后,苏青玉就准备走了,得回去整理学生会的事儿。
  她现在刚当上学生会主席。
  虽然之前也有学生会,但是因为特殊年代,所以都有些乱糟糟的,她这算是从头开始了,得自己整理个章程出来。
  既然担任了这个职务,就不能当个摆设。
  元归见她要走,邀请她吃午餐。
  苏青玉拒绝道,“元先生不必客气的,而且我也要回学校了。最近担任了一些职务,有些工作需要做。。”
  元归也就不勉强了,“喝一杯茶?”
  见他这么留自己,苏青玉琢磨着估摸着是想聊个天啥的,她看了看时间,也不算晚,笑着点头了。
  元归给她倒了茶,“还没恭喜苏老师,成了全国名人了,报纸我看了,写的很好。”
  苏青玉笑道,“说起来还要谢谢元先生提供的材料。”
  “我也没帮什么忙。”元归道,“不过我就是很好奇,我看的出来苏老师希望有才华的人能够留在国内建设,那你对于我们从国外回来的资本家,有什么看法?”
  苏青玉心里一琢磨,道,“如果都像元先生这样一心一意爱国,那当然是归国回来的爱国企业家,是建设祖国的一股力量。”
  元归笑道,“那要是有一天,让你加入这股力量呢?”
  “……”苏青玉仔细看他,这是想聘用她?
  得了,她到底是哪里表现的很适合当职场达人啊,怎么这些企业家都要招她工作。
  苏青玉笑道,“我已经有自己的组织了,这辈子都不能背叛自己的组织的,所以只怕是不能再选择成为别的力量了,不过以后未必没有合作的机会。毕竟不管是什么组织和力量,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元先生你说是不是?”
  听到苏青玉亲口拒绝,元归再没有一点想法了,笑着点头,“是的。你说得对。”
  苏青玉觉得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也问道,“元先生,我能冒昧的问你一个问题吗?”
  元归摊手,“请。”
  “爱国企业家,以后一直都会支持国家建设吗?愿意在祖国的每一片土地,留下自己的足迹?”
  “那当然,”元归毫不犹豫道。
  在华国遍地赚钱,这是他回国的目标。
  苏青玉笑了,客气道,“谢谢元先生,我相信以后合作的机会会很多的。到时候还请元先生照顾几分。”
  “当然会。”元归倒是没放在心上。他认为苏青玉作为大学高材生,以后必定是要分配到一些重要部门工作,但是以她的年纪,在重要部门也不会上升的很快,等她上升起来的时候,元华已经在华国站稳脚跟了,到时候她也许能作为元华的一个人脉,但是合作基本上是没有机会了。
  元归只是客套的话,苏青玉可放在心里了。
  她算是想通了,之前一直纠结这个元先生到底是不是真的有表现的那么爱国。
  毕竟他所做的事情和她曾经看到过的那些资本很像。但是这会儿,她想通了。
  既然这位口口声声自己爱国,而且以后也会走遍华国大地。
  那就当他说的是真的了。假如真是装的,只要他自己不主动露出真面目来,就让他继续装下去吧。
  有时候装不装的无所谓了,重要的是结果。
  喝了茶,苏青玉就离开了。
  元归一个人起身站在院子里。
  小章安排了人,想过来在院子里种点花花草草的。见元归上完课了,就和他汇报工作。“先生,找人重新设计了,按照您说的,不重新装修,只是恢复原样。另外再子啊院子里种点绿植,您看怎么样?”
  元归点点头,“我爷爷怎么说?”
  “老先生说不管,别问他。”
  老爷子现在心里憋着气,谁也不乐意见。
  元归道,“那就这么安排。对了,你再另外招聘一位助理回来,以后国内事情比较多。”
  小章道,“啊……您这是真的准备给那位苏老师升职啊。”
  元归笑了一下,“什么升职?她不会来了,另外找人吧。”
  小章楞了一下,一下子不敢相信还有人能够逃得掉元先生的高薪聘请。
  想想之前这位老师,一个星期四节课,一节课两小时,元先生都准备给她开两百的工资呢,这要是当助理,那得开几百啊,说不定比自己还要高。
  这在华国可比好些大干部工资都高呢。
  这都能拒绝?
  一时间都不知道是为自己没有竞争对手而高兴,还是为先生损失一个人才而可惜。
  他十分为自己大老板排忧解难,“先生,你放心,我一定会为你找到一位比苏老师还要优秀的人才。”
  元归觉得小章真的不适合当贴身助理,就一点,不够贴心。他缺人才吗?比这位苏老师专业能力强的多的是。他要的是一份默契。
  他想起之前自己和苏老师打配合的时候,那种默契。
  有些可惜的摇摇头。
  苏青玉回学校吃了饭,在寝室里午休了半小时,就起床去开会。
  这次十名学生会成员都到场了。
  两名副主席,宣传部、组织部、体育部、生活部、的政府部长。
  “各位同志,咱们以后就是学生会成员了,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们要负责做好学校规定的各项事务。咱今天是第一次开会,我就把我对学生会的安排计划,给大家看看。”
  说着就将自己的计划书给其他人传阅,自己也把另外一份宣读了一遍。
  在原有的部门里面,苏青玉搞了一个学术部门、外联部门、勤工俭学部门、财务部门。另外,又把原有的部门的职责增加了一些。比如生活部门除了管理一些宿舍卫生之外还要负责除了学校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真正的做到解决学生生活上的事情。其他组织部,以及体育部,宣传部也是这样的。都多多少少进行了增加。
  这样一来,学生会的工作就增多了。
  苏青玉道,“为了不影响大家的工作,所以我们得扩招,原本我们也是能自己招一部分普通成员的,但是原有的人数是不够的,得和学校申请,再增加人。我认为,咱们既然要做学生会,就要做好。把这个学生的组织团体,做到让学生信任,也真的能对他们学习和生活起到帮助作用。大家觉得怎么样?”


第206章 
  两个副主席都是男学生; 年龄也比苏青玉要大几岁; 原本也是参加过工作的。
  看到苏青玉的计划书; 他们只觉得输的不冤。
  他们之前想的是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到最好; 而苏青玉则是主动添加了很多职责进来了。如果不是用了心,并且敢于尝试的人; 不会这么干。因为一旦干不好,也很容易出错。
  副主席高前进道,“我们倒是没什么意见,就是这个勤工俭学部门怎么做?这从字面上来说,是要发工资吧。”
  苏青玉道,“没错; 我们学校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靠着领取学校的补贴生活的; 我认为可以为他们争取一些工作的机会。”
  “其他人互相看了看,“这个怎么争取啊,学校好像有勤工俭学点。会不会有冲突?”
  “学校工作机会太少了,这种工作需求量大。当然; 为了学生们不影响学习,我们到时候也会甄选工作的形式的。这个部门我前期会负责引导的,大家不要担心。”
  “财务部……咱学生会有钱?”
  苏青玉道; “外联部去拉了钱回来了; 就能有钱了。”
  其他人有些担心; “能弄到钱吗?”
  “能的,咱首都这么多单位呢,咱到时候给他们搞宣传之类的; 你们队现在市场情况不了解单位竞争其实很激烈的。所以他们也很需要增加效益的机会。咱们虽然是学生,可我们用处很大。比如我们可以组织文学部的同志,为他们写软文,夸赞他们服装的优点,参加重要场合的时候,穿他们服装厂的衣服,使用文具之类的,在学生之间进行一个宣传……我们京大好歹也有些名气,在全国大学中也有些影响力的。你们想想,他们拿出少量的钱来,却能得到很大的效益,谁会舍不得?”
  “……”
  所有人听的眼光发亮。
  竟然还能这么赚钱。
  能参加学生会的,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了,他们听苏青玉这番话可不止是当做学校的事儿听的,还能衍生到其他方面。
  苏青玉说的这些思路,给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苏青玉道,“当然,我们是学生,可不是做生意的,所以我们这不是交易,而是拉赞助。他们支持我们搞活动,我们也回报他们。一个投桃,一个报李。”
  听到这话,其他人顿时都笑了起来。
  咱学生会做事儿,那也要做的好听点,咱可不是资本家。
  高前进道,“这么说来,这部门还是很有用啊。真要是能弄到钱,那我们以后举办活动经费就足了。”
  苏青玉道,“对以后咱要钱的地方很多。这个部门很有必要。”
  其他人都举手赞成。至于其他部门就更没意见了。等拉了钱回来之后,得有财务部门管账。学术部门按着苏主席的介绍,就是高一些学术方面的交流活动,这也是很重要的。
  事儿办好之后,大家都在申请书上签字。
  周一上完课,苏青玉就把申请书送给负责管理学生会的老师了。
  一连等了两天,老师也没回复。
  苏青玉琢磨着再等一天,再去找老师问情况。
  不过这两天,她没等到申请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