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七零做知青-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章内刊本来主要是给老师们看的,然后放在班上传阅。
学校的老师们看完之后,立马拿到班上去朗读了这篇文章。
“同学们,我可以告诉你们,国外确实富裕,咱们能比吗,他们发展多少年,咱们发展多少年?他们的发展,是靠着多少国家的人才一起建设的?
也许未来,你们也会做出选择,是去为他国金碧辉煌的宫殿添上一笔颜色,还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我希望,你们的选择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从各方面考虑,而不要单独的,只为了追求口腹之欲,追求华服美衣。因为你永远也无法对别人说一句,你是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你永远都是华国人、华人、华裔……只有华国发展好了,你才能骄傲的告诉别人,你是一名华国人!”
下面的学生们听着久久沉默。
然后热烈的鼓起掌来。
在学校里,很多的班上,辅导员还专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为大家朗读这篇文章,和他们讨论这个问题。
经济学一班,李老师眼睛含着泪光,“知道我为什么对你们严厉吗,我和你们没仇,我为什么要这么严厉,因为我想让你们成长的好点。是,我以前是一名工农兵大学生,我也知道你们为什么瞧不起工农兵,觉得我们是受到推荐的,很多人没啥文化水平,我都承认!
我知道,工农兵里也有很多人才,为国家做出了贡献,比如说我,但是也确实有一批人,他们学问不够,学的不够好,因为他们上大学之前,可能只有小学文化,中学文化,来了大学之后,也没有好的学习氛围。以至于他们走上岗位了,连专业知识都不懂。就是因为这些,我才要让你们好好学,我们已经落后了,要抓紧时间,才能跟上。”
有之前和他顶嘴的男学生道,“李老师,你也别伤心了,我们这不是也都很努力吗?”
“谁伤心了,我那是不放心你们。不过现在好了,我放心了,好歹苏青玉同学是我带出来的学生。”
班上同学:“……”
“以后班长要好好带这个班级,把你的思想传递给他们,让他们好好学习,别整天想这想那的。特别是男生,是个汉子就好好的学,做个有本事的人,别以后让自己的媳妇吃糠喝稀!”
班上男同学:“……”
下课之后,李老师就眼睛红红的走了,可能苏青玉这篇文章给他带来了很多感触,为自己曾经逝去的青春。
班上的同学则聚在一起看苏青玉的那篇文章。
看的热热闹闹的。
最后,班上的那些准备搞辩论,支持在学校处对象的男生直接不辩论了,认输了。
高高大大的体育委员红着脸道,“最起码,我要建起高楼,然后带着我对象去高楼上看月亮,或者我们一起喝喝咖啡,坐着舒适的火车,去旅行,那种氛围比较合适。”
女同学们捂着嘴笑了起来。
苏青玉笑着道,“也不是不处,换个方式处。写情书的时候,讨论一下经济学论文,逛街的时候,谈谈要怎么做,才能搞好经济发展,让未来的下一代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处对象不是错,只要方式正确了,也能有助于进步,要不然,怎么会有革命战友呢?当然,这就比较考虑咱们的情商了,因为如果太生硬了,这个对象处着没什么意思,得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这就看各位同学们的智商和情商高不高了。”
处了对象的男女学生们都脸红的笑了起来。
又有人提醒道,“班长,你现在可是老李的得意门生啊,你这么说,给他拆台了,回头他得让你去扫厕所。”
“扫就扫了,只要你们能在处对象中进步了,那我这个厕所就扫的值得了。”
“班长,不要怕,老李真让你扫厕所,让那些处对象的都给你帮忙,不能又处对象,又不干活。”
“对了,谁处对象的,赶紧报个名,回头别跑了。”
那些发展地下恋情的学生们偷偷的互相看了眼,然后露出羞涩的笑容。
苏青玉这篇文章不止在各个系里的学生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让学校的领导们很重视。
金校长决定把这文章给投到报纸上面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特别是学生们。
因为这次林佳华这个学生的行为,也让他有了危机感。如今才刚打开了一个国门,就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首长家的儿媳妇。这要是未来彻底打开国门呢?
他可知道,中央最近已经在往这方面发展了。过不了几个月的事情了。
作为教育界的人,都比较重视年轻人思想教育方面的问题。
国家要培养人才,也是想留住人才啊。
要不然,自家的好苗子培养出来了,离开了,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于是金校长决定将这篇文章宣传出去。
一方面为京大正名,京大并不是都是如同林佳华那样崇洋媚外的学生,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让更多的学生看到这篇文章,看懂上面的思想。
他很想告诉这些年轻学生们,“孩子们,国外好不好,和你们没关系,可国内好不好,取决你们的决定啊。”
有京大这边负责投稿人,再加上文章的立意与如今的社会环境有些关系,国家也确实要宣传爱国思想,也要防止开放之后出现的各种情况,所以这稿子很快就登上了全国报。并且给的版面还很不错。
京大,经济学系,经济学一班苏青玉的名字,也传遍了全国。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十点半见。
第204章
这文章在社会也带了点水花。
年纪大的; 对国家十分有归宿感的老一辈们看着报纸; 哼哼两声; “外国有什么好的; 以前洋鬼子在咱们国家不把我们当人看了,还大搞租界; 一个个和大爷一样。好不容易送走了,咱还上赶着去找气受?咱现在可都当家做主了,”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老话还是不错的。”
“反正我家孩子以后肯定不能出国,我养的孩子; 可不是给外国人培养的。送他念书干啥啊; 那不也是为了有出息吗?你有出息跑国外去了,那不是白搭吗?”
“大学生包分配,以后吃商品粮,捧着铁饭碗; 坐办公室,还有啥不满的。听说国外人可瞧不起在哪,没准去了外面也坐不上办公室。”
“坐不坐办公室的咱也不知道; 就怕去了外面受人欺负了; 也没个地方讲理。人家在我们国家都不平等对待; 去了人家地盘还有什么指望?”
至于年轻人们,也引起了一点思考。
出国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遥远的; 甚至从来都没想过的事情。
苏青玉这篇文章出来之前,倒是也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出国。
出来之后呢,他们倒是开始想象了,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有选择,到底是会选择在国内生活,还是在国外生活。
他们发现,这是一个很艰难的选择啊。
因为这基本上代表着要抛弃自己在国内的一切了。亲人朋友,学业事业。
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从头开始。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抛弃这一切去国外,有必要吗?和这文章里说的一样,建设好了,那也不是咱自己的祖国啊。咱牺牲这么大,辛辛苦苦白跑一趟,结果给别人做嫁衣了。人家这些国家发展好了,回头可能还要因此瞧不起他们这些华国人。
顶多是吃得好点,喝的好点,可能住的也好点。
可这也不是十分重要。
胃口也就那么大,个头也就那么高,吃不了几口肉,也穿不了几尺布。至于住房,自己都是大学生了,包分配单位了,还怕没地方住?国外也不是白给房子吧,那不都一样吗?
与其如此,还不如好好的在国内奋斗,自己多少出一份力。做得好了,单位也会给分房,涨工资,肉票也会多发点。自己吃不完,还可以给家里人吃。
比自己一个人在外漂泊更有意思。
很多大学,都直接把苏青玉这篇文章登到了自己学校的内刊,让学生们学习。最好能常常思考,思考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国家确实给不了你们像国外那样的好生活,但是国家已经尽量给了能给的了。
经济这么困难的时候,所有大学,学费全免,而且还能申请补贴,基本上只要有证明就能申请到。
这么大的范围,这么多都人数,开销多大啊。
都是勒紧裤腰带供出来的大学生啊。
因为这些学校的大力宣传,甭管有没有起到什么明显效果,倒是掀起了一股像苏青玉同学学习的风潮,还未这种精神取了个名字,苏青玉精神。
苏青玉听说之后,从脸到脖子都红了。
她也就写了一篇发表自己观点的文章,感觉也没写的多好啊。搞的这么红火?
她自己觉得,最大的可能还是因为国家要改革开放了,正好这个时机,防止崇洋媚外,所以才会这么大力宣传的。倒是占了个时机的便宜了。
“青玉,你可真棒啊,咱们经济学一班走出去,可骄傲了。”
张娟高兴道。
李乐乐道,“何止啊,咱们外语社团也骄傲呢,这可是咱们社长,四舍五入的,咱也沾光了。”
牛芳道,“那我还是和青玉一个宿舍的呢,我是不是该更骄傲?”
“几人哈哈笑了起来。
苏青玉油墨道,“我倒是压力大了,我想着以后自己可要谨言慎行了,要是出一点错误,得被多少人盯着啊。然后会指着我道,看,就是那个写个文章火遍全国的苏青玉。还学习苏青玉精神,苏青玉自己也犯错呢。这多打脸啊。责任太大了。”
李乐乐道,“没事,到时候我们也写文章,帮着你骂,咱经济学系的也是可以写文章骂人的。”
李慧云见她们聊的开心,小声道,“苏青玉,我听人背后议论你,说……说你自己写文章不让崇洋媚外,但是你自己还学外语,还是外语社社长。”
听到这话,牛芳就站起来了,“谁说的?我倒是看看什么小人在背后说这种闲话。”
苏青玉拉了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咱就算管了别人的嘴,咱也管不到别人的心。不过这倒是给了我灵感了,我们社团可以有个对联——苦学外国种花技术,争做华国最好花匠。横批学外语的花匠。”
李乐乐他们顿时笑了起来,“不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吗?”
牛芳道,“不能用这句了,咱们和平时代,和平发展。咱们就是花匠,学技术,种桃花!”
张娟乐呵道,“我们以后都是种花家。”
李慧三人都看着她们乐呵呵的样子,有些不解,又有些羡慕。
感觉这种万事都不放在心里的想法,真好。
倒是以前针对张娟的时候,虽然有一种胜利的喜悦,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不开心的,看着她就不开心。
其实现在想来,完全没必要那么做。搞的大家都不开心。
苏青玉说到做到,还真的在社团上贴了这个不伦不类的对联。
外语社团的成员知道苏青玉被某些人背后议论的事情之后,都故意称呼自己为学外语的华国花匠。
学外语怎么了,学外语就是不能做花匠了?学外语就不能爱国了?学外语就不能不崇洋媚外了?
有本事你们学的课本,别用翻译版本,自己去读外语原本去,看认识几个字。
因为这会儿学校里也没什么别的娱乐,这事儿传出去了,好些系里纷纷效仿,学生们称呼自己为:通过学外语的花匠学经济的花匠/学文学的花匠/学建筑学的花匠……
这事儿让好些老师们听到,也哭笑不得,说这些年轻人就是想一出是一出。
有老师道,“学生时代,是他们最自由,最快乐的时代了,随他们去。”
“再自由,也得尽快成长了。还是得有人引导。”
学校里正好也筹备着开始选学生会成员了。
苏青玉的名字被报上去了。
除了苏青玉之外,外语社团的几个学生也在苏青玉的鼓励下报名参选了。
因为这次迎接新生,他们也是帮忙了的。而且搞的外语社团,也开始在各个系里搞分社,他们也有足够的经验。
再说了,自己社团的社长去参选学生会主席了,自己这边可不能不给面子。
学生会主席是由各院系的老师进行投票的。
各院系也报上了院系优秀学生名单过来。
和苏青玉一起竞选的人不少,甚至成绩比苏青玉还要优秀,而且之前在岗位上也是有丰富工作经验,做出成绩来的。
苏青玉和他们比起来,条件不算最优秀。要按照以前,还不一定能成功。
不过这次她却以百分之七十的支持率,被选为了京大学生会主席。
按着老师说的,工作能力重要,成绩也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能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
个人的成就,不能代表集体。得能带着几天一起成功才行。
苏青玉在集体上,搞了个外语社团,带着各个系里的学生提高外语知识,也做出了成绩。在思想上面,写了篇文章,引导全国年轻人爱国。
所以,学生会主席这个位置,实至名归。
落选的其他优秀学生则被安排其他岗位,比如副主席,各部门。
最后还和苏青玉友好的握手,“输给苏青玉,不丢人。”
苏青玉微笑道,“咱们不存在输赢,只是分工不同。未来,我们也是需要长期合作的同志了。”
其他人都轻松的笑了起来,因为落选而有点不自在的心情也没了。
“合作愉快,苏主席!”
“合作愉快,各位同志!”
成为学生会主席之后,苏青玉就把外语社团的职位给让出来了。
她一个人精力实在有限,而且也应该给其他人机会,自己一个人不必要霸这些位置。
于是当天就开了个会,提出了这个想法。
结果宋抗美她们倒还激动起来了,“社长,你这是要抛弃大家了?”
“不要啊,咱们社团刚刚壮大,我们名声才打出去呢。”
“没了苏社长,总觉得社团缺少了灵魂了。”
苏青玉被他们逗笑了,“都严肃点,这是正经事儿。”
“我们说的也是正经话。”
因为他们开会也是要说外语,还有人起哄,“口语好的多说点,别让社长跑了,咱们口语不好的,给你们提供精神上的鼓励。”
之前和苏青玉一起做过翻译的顾盼盼立马严肃道,“放心吧,比口语,没输过。”
苏青玉见他们这么挽留,心里又感动,又觉得欢喜。这说明自己做的还算不错,“当然不是放弃你们,而是一个人担任太多的职务,也管不过来。而且我已经是学生会主席了,那以后社团也是归我们管的,难道不是社长就不能管了?”
顾盼盼摊手,“抱歉,我口语说得过她,道理说不过,我认输。”
其他社团成员笑了起来。
宋抗美道,“真要走啊。”
虽然也不是离开学校,以后每天也能见,但是就觉得意义不同了。就和真正的分别一样。
其他同学脸上也有不舍。
毕竟在最初,苏青玉带他们走在了一起,搞了这个属于他们的地盘。
苏青玉道,“不止是我要走,以后等越来越多的新人加入进来了,其他管理者也会慢慢离开的。这就是传承。”
其他人莫名的伤感起来,又理解苏青玉了。
纷纷送上祝福。
“社长,以后好好干,我们信任你。”
“就算不是社长,也要参加英语角,我很喜欢和你对英语。”
“别忘了我们。”
苏青玉认真的一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