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七零做知青-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搭台子的时候,王部长也采访了这些学生们,问他们高考是怎么复习的,怎么取得了这样好的成绩了。
这会儿知青们可不会觉得害羞啥的,都能言善辩得很。
又都考上大学了,意气风发,问啥说啥。
当然,他们的开口都离不了一句话,“这得从我们书记说起……”
苏青玉:“……”
每一位考上大学的考生,说的基本上都一样。没有时候自己多努力,多辛苦,因为在他们看来,和别的队里比起来,他们实在是太舒服了。不用为了每天劳累的工作而分担了精力。也不用为了吃饭发愁,更不用担心没有学习的环境,没有学习资料。
在队里,学校有阅览室,有资料,有一群优秀的同学。队里给他们分配的工作也是适合他们的,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又能继续学习。
特别是复习这段时间,队里食堂几乎两班倒的有人职业给他们做宵夜,教室灯火长明。
连最后的考试,队里都安排车子接送,就为了给他们保持体力。
他们能考上大学,可以说,有一半的原因都是队里重视他们学习。
“我们这些考上的同志商量好了,以后每年都要寄书籍回来,让队里人都能接触更多的学习。队里帮助了我们,我们也要回报队里。有机会,我们也会回来建设这里。这里有我们所有人留下的美好记忆。”
王部长听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听的心里感慨万分。
原来这就是苏家屯能够考出这么多好成绩的原因。
因为他们重视教育。
虽然现在还在弘扬勤劳苦干做事情,认认真真学知识。但是人精力是有限的。除了十分有天分的人之外,普通人哪里能够有做好工作,又能学好?
所以啊,这就说为啥人才要培养。而不是任期野草一般的生长。
苏家屯这就是做到了培养人才,重视人才了。
他们培养出来的这批人才,日后进入大学,走入社会,那都是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
这就是给国家做贡献了啊。
王部长觉得这一点很有必要宣传。不止说让各个地区重视高考,更是要让更多的人重视教育,重视人才。
这不就是如今恢复高考的目的吗,国家需要人才。
另外一边,苏家屯的社员们也和宣传部门的干事们说的热闹。说起如何重视孩子的教育,在高考复习期间,他们如何照顾这些年轻娃娃们,帮助他们学习。
“好多工作我们也不会做,也只有他们有知识的人来做。他们做好,了,咱队里赚钱了。现在需要咱们了,咱们肯定也不能不干的,能干的咱都干了,给他们多留一点看书的时间。”
“主要也是他们都确实干出成绩来了。”
“也都挺乖的孩子们,以前刚来那会儿还闹疼,后来就长大了,懂事了。”
旁边的知青听着脸都红了。
开始来的时候他们确实闹过,还偷偷的把老乡家里的鸡给抓过。遇着不平的事儿也要去闹。
后来就没那个闲心思了。又要为了招工考试着急,到了岗位又怕做不出成绩。忙着忙着,就没那想法了。
当然,他们也知道这份改变是因为什么。
是当初他们的组长带着他们改变的。
特别是男知青,当初因为没有被特殊照顾还屡次找组长苏青玉抱怨,要说法。
现在才发现,正是因为组长当时对他们严格要求。所以他们在高考中才能够脱颖而出。
负责记录的干事可激动了。
这就是一出知识分子建设农村,农村老乡支持知识分子学习的感人故事啊。
爱是相互的。
这在苏家屯充分表现出来了。
这果然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总能有有这么多神奇的事情发生。
采访结束之后,队里举行了热热闹闹的授旗和颁奖仪式。
获奖的人拿着自己的高考录取通知书,还拍了一张大合照。
第二天这些完整的资料稿子都到了孙书记的桌上,还有大合照。
孙书记看完之后,感慨不已,“可见基层干部有多重要。当然,我们的政策也要好。从这次事情里来看,学校是很重要的,师资力量也很重要。开年要对各个公社的学校进行检查。看看合不合格,师资力量好不好。
然后亲自拿着这份文件送去了地区。
后续这些事儿,苏家屯倒是不知道的。大家开开心心的过了个年,就开始交接工作了。
各个学校开学时间不同,最早的二月底就要开学了。
过完年也没几天了。
苏青玉是打算让考上的学生都能回家一趟,然后从家里出发的。
所以其他人也要交接工作了。
也得亏了苏家屯的人才培养计划。
虽然走了这么一大批人,但是他们的工作都有人接手,而且已经做熟了。
交接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苏青玉也开始交接了,她虽然还担任书记的工作,可手里的工作肯定是不行的。
厂里的工作,她交给李青和苏卫华了。
李青暂时还没拿到通知书,不过她当时填报志愿的时候,是同意了调到中等院校的,所以还有机会。
她倒是也淡定,对于这事儿随缘。
念书虽然也是她的一个执念,可她也是个成年人了,知道自己最好的选择是在厂里好好做。
毕竟从中专出来了,也是分到单位,还得从头开始走。
可她在粮油厂里面可做到很好呢。也没多大的差别了。
苏青玉鼓励道,“要是能念,还是要去念书。趁着年轻要多学知识,时代在进步,咱们也要不停的进步。”
李青认真的点头。
有苏青玉这样一个好榜样,她永远也不会松懈的。
厂里工作有人接手了,苏青玉又好好的安排队里的工作。
苏青玉直接提了苏小六当副队长。
苏小六作为记分员,是个清闲工作,但是苏青玉这么久以来也看出来了,他是个聪明的有些能力的。正好可以和苏卫国这种老实稳重的人互补。在她不在队里的期间,维持队里发展没问题。
苏青玉推荐的人,队里基本上没人反对。而且也是苏家屯的年轻一辈。没啥好争的。
苏小六立马高兴的站起来了,“我,我保证会协助队长干好队里工作的。”
苏青玉笑道,“小六哥,咱相信你。毕竟咱们苏家屯人民的眼睛可是雪亮的。”
其他干部听到这话笑了起来。
“以后我就算离开了,每个星期一,都会打电话回来了解队里工作情况,给你们解决问题。平时有事情了,都可以给我写信。”
苏卫国担心道,“大学要学的东西多,这会不会打扰你学习啊。可别耽误了学习的大事儿。”
苏青玉笑道,“这个时间还是有的,我多了解工作,以后毕业了才能更好的工作啊。”
苏卫国点头,“那行。”
苏青玉又交代了上河大队和蔡家屯他们那边的粮油种植基地。
让苏家屯把关系维护好,“我们苏家屯土地还是太少了,要想把粮油厂做大,就必须有足够的粮油供应。我们的目标是整个红旗公都给咱们供应,当然,目前还没有这个规模,但是我们得有这个目标。以后先不说,目前这个市场行情,粮油是我们发展的主力。一定要牢牢的把握住。”
苏小六高兴道,“有了这个目标,咱做工作也清晰了,知道该往那边使劲儿。”
苏卫国也保证道,“青玉你放心吧,你留下的这些任务,我一定认认真真的完成。”
其他干部们也表态,绝对会把工作做好,不可能让已经发展起来的苏家屯没落下去。
张主任直接道,“别提了,社员们都在背后嘀咕呢,说要盯着咱们,以后给你写信,谁做的不好就举报。我现在整天都在反省自己哪里工作没做好。我闺女这几天也在叮嘱我呢,她要去上大学了,说最不放心我了。怕我被哪个人民群众举报了。”
其他人哈哈笑了起来。
看着大家这种精神,苏青玉倒是没有不放心了。
回去之后,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过阵子就走。
苏奶奶见她收拾东西了,挺舍不得的。但是也高兴,还偷偷往她包里塞钱,还不少,足足百来块。都是老太太今年卖大肥猪的钱。吃饲料的猪长的肥,今年老太太也大赚了。这钱还没捂热呢,就给孙女送来了。
苏青玉吓一跳,“奶,这是干啥啊,我有钱。”
“你拿着,放在我这里,我也舍不得用啊。给你我就舍得。拿着,卫华那小子也有,可没你多。谁让你孝顺呢,我就多给你钱。”
苏奶奶理直气壮道。
苏青玉也没拒绝,收了下来。她知道老人的一片心意,你拒绝了她反而要难过。接受了,以后再加倍的回报。
“谢谢奶奶,我会拿去买学习用品的。”
“也多买新衣服穿,你看叶子还不是大学生呢,都知道传穿衣服。你虽然有工资,可给家里买东西也花不少。还有啥钱啊。”
“好,我买裙子穿。”苏青玉笑道。
苏奶奶琢磨了一下又问道,“和海城那边说了这事儿没有啊。”
苏青玉摇摇头,“忙忘了。”
苏奶奶犹豫着道,“这以后……这是大事儿,你不说了?”
“奶奶希望我说吗?”苏青玉笑着反问道。
“那可不关我的事情。我就是想让你爸知道你多出息,让他后悔。他瞧不起咱们这些穷亲戚,咱也瞧不起他。”
苏青玉笑道,“好,那我找机会和他们说一声,气一气他们。”
苏青玉是准备着等去了学校之后,再和海城那边说一声的。
她其实是不准备和海城来往了,也不想和他们理论什么。为了这事儿去一趟海城,她也觉得没必要。
但是吧,她还没来得及去上学呢,这事儿传到海城那边去了。
这还是因为县里之前来的那次采访。
孙书记觉得该给县里宣传一下,就上报到地区了。地区领导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事情,又宣传到省里了。
省里一看,好家伙,三分之一的考上了。而且还是在农村大队呢。
就算是在城里的单位里面也没有这样的录取率啊。而且一看,人家那队里还发展不错。
这就是知识分子建设农村,农村帮助知识分子学习,互助互爱的好事迹,而且还为国家培养了这么多大学生。必须宣传。而且还特意去查了这些人的分数。就意外的发现了,这苏家屯里竟然出了三个省里前十名。分别一个省里文科第二名,第六名,理科第三名。
优秀的成绩,美好的精神,值得宣扬。
这不,直接就往上面报了。最后苏家屯就作为高考相关的事迹发布到了全国报上面了。
苏家屯那张大学生拿着录取通知书的合照也占了一个大版面。
站在C位的苏青玉最显眼 。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明天见。
第175章
苏青玉虽然戴了眼镜; 但是熟悉的人还是认得出来的。
海城苏家人自己都没来得及看报纸呢; 大院里的就找苏家恭喜了。
苏家之前因为苏少华的老丈人家出事了; 在大院里低调了一段时间; 大家也不敢和他们家来往,生怕后面有什么事情受到牵连。
结果这都一年多了; 都没事儿,大家也慢慢的看开了,上面可能不会因为这点亲戚关系就处分苏家,就又和以前一样打招呼了。
苏青玉考了个好大学,这可是在风光不过的事情了,西区的区长媳妇就和出门上班的徐美芳道喜。“你家青玉可真有本事啊; 去下乡那么艰苦的环境; 还能考上大学,还是首都大学呢,可真是太优秀了。”
徐美芳一听,立马道; “我家青玉考上大学了?”
“是啊,她没和你们说吗?这通知书都早拿手里了吧。年前就拿手里了。”区长媳妇狐疑的看着她。这要是自家孩子,早八百年就该打电话回来报喜了。这可是大喜事; 哪里会瞒着家里人。
徐美芳愣住了; 她还真没收到信息。
如果是年轻拿到手里的; 就算写信这会儿也该到了啊。
不过面对外人,她还是很稳得住,笑道; “说了,当然说了,打电话和他爸说的,就是她人没回来,咱们也不急着操办,等人回来了,还准备摆一桌,请大家热闹热闹的。”
“那是该热闹,这么好的大学,以后出来了,肯定是部里蹲啊。少说也是个干部了。”
徐美芳笑着点头。
好不容易把人打发走了,她整个人就凌乱了。完全想不通为什么闺女不给他们打电话或者捎个信回来,哪怕发个电报也行啊。
这都上报纸了啊。
她赶紧出门去报停去找报纸。还真的给找到了。因为高考是大事儿,所以和高考有关的信息都是放在最上面的。苏青玉的那个大合照就直接铺在第一页,路过的人都能看到。
徐美芳再三确认,确实是她的闺女苏青玉。
而且这报纸为了夸赞知青对农村的贡献,还把苏青玉是下乡知青的身份也点了出来,说她作为知青,在苏家屯干出了成绩。得到了当地老百姓和干部的支持,成为了苏家屯的大队书记。她在任期间建学校建厂,修路,用科学的方式种田施肥,带领着同样下乡的一群知青同志们大搞发展,让原本贫瘠的苏家屯生产大队渐渐富裕起来,农民同志们也得到大队的补贴,住上了新建的房子。
在这一片欣欣向荣的环境里面,苏家屯的社员也是知恩图报,投桃报李,在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之后,积极的帮着这些年轻知识分子们分担工作,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后才取得了这样亮眼的成绩。
这文章内容,是个人看着都要觉得热血沸腾,心情激动,大家赞扬。连报停的工作人员都道,“还是咱们海城去的知青呢,可真了不起。咱海城的娃子就是这么出息。”
徐美芳看完也觉得激动和骄傲,自豪。这是她生的闺女啊。但是过了一会儿,她就意识到不对劲儿了。
闺女在乡下干了这么多的事情,他们竟然一点都不知道。顿时一颗心变得拔凉拔凉的。
同样心境的还有苏军强。
他这会儿也在办公室发着呆呢。怎么想也想不通,怎么闺女就没给家里打电话报喜呢。
明明以前有事儿就往办公室打电话的。
仔细想想,他闺女都有多久没往家里打过电话了。
这么大的事情啊,在乡下干了这么多事情。难道她不会想着给家里报喜吗,让家里人为他骄傲吗?
这要是换做别人家的孩子,只怕见天儿的要和家里人报喜了。他们武装部的副部长的小儿子在农场得了个奖状,都宣传的到处都知道了。
他家青玉干了这么多事情,怎么就不知道往家里说一声呢。
苏军强心里意识到这其中的不对劲儿了,甚至心里开始有些猜测了。
联系到上次遇到闺女,她也不回家。
他心里顿时突然有些明白了。
只是这种猜测让他有些难以接受。,明明走的时候,她说的话那样感人肺腑。替他去尽孝,为这个家做贡献的……
作为一个父亲,苏军强实在难以接受这个想法。
他宁愿选择相信,自己闺女只不过是想给他们一个惊喜而已。
也许过几天她就要回来报喜了。
苏家屯生产大队,苏青玉也收到了公社吴主任送过来的报纸。
吴主任满脸喜意的告诉大家,这报纸是全国报,全国各地都能看到,这会儿估计所有单位里的人都看到了。也就是说,苏家屯这次全国闻名了。连带着红旗公社也沾了光,露了脸。
为了奖励苏家屯大队,公社决定今年多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