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咋也回来啦?”
  “别、别、别提啦,今日俺们大人,不是头头啊,忽然叫我进进,进去说话,给我吓一跳,说三叔升啦!”
  最后那句,吼的那叫一个痛快。
  在奉天镖局镇守的二鹏子,瞪眼望着面前的三位大小伙子,说话都破音了问道:“是真的?”
  “自然是,我们几个都是在衙门里的,那能听说错嘛。”
  二鹏子立马站起,两手拄着桌子喊来人:“那个谁,二彪子,帮我跑趟腿,回俺们任家村通知,进士老爷升府尹,擦进士碑,让乡亲们上香。”
  “啥啥啥,府尹!那我具体通知哪家?”
  二鹏子一摆手,哪家都行,随便敲门。
  你通知一家两家的,不过一柱香,保准全村鸡鸭鹅狗猫就全都知晓了。
  大郎、虎子、水田又集体亮相点心店。
  这时,店里还有人在买货。
  自从不再关门那么早,有许多人都是晚上来买,尤其是茶楼戏楼青楼订货的,更喜欢现出炉新鲜的。
  大郎他们几个憋着心里的大喜事,等李秀那面收银。
  李秀抽空还小声嘱咐他们几个,“别在这里杵着,正好翠兰托人送来粘豆包,说老周家仓房里那粘豆包吃不了的吃,给送来两袋子,你几个去热上,先垫一口。”
  关于粘豆包,李秀说过翠兰,你别眼皮子浅,送这破玩意干啥,刚管几天帐啊。咱家是差豆包的人家吗?
  翠兰倒是听话,就小声嘟囔着:
  我寻思拿出几袋子看不出来嘛,我也不知咋的,控制不住总想往娘家倒动粮食。娘还不在身边,不送你这里来,送哪里去。咱家是不差豆包,可你也别不将豆包当干粮啊。
  大郎他们都吃完豆包好一会儿了,,李秀才穿着粉围裙,戴着粉头巾到后院。
  一路还扯着她儿子的书包带子在训话,给宝子训的直吸溜鼻涕。
  当听完后,“什么,啊?啊!”
  “嗳?不对呀,富贵他们路过的时候没说啊。”
  “我爹我富贵叔他们也不知道呗,一直在路上。”
  李秀立马笑出了声,啥也顾不上又去了前院,命店里的俩丫鬟戴上棉帽子,去城门找去云中县和周家村拉脚的,让帮忙给大丫和翠兰捎话,他们三哥三叔升府尹。
  那丫鬟回来时还学话道:
  “掌柜的,我对那俩地方的车夫说完,您猜他们怎么着。”
  “怎么着。”
  “云中县的还好,只愣半晌就哎呀妈呀一声,还对那些老乡们吐沫星子直喷说,这事发生在任家村宋进士老爷身上那不是怪事,早就能猜到。周家村那车夫却是被惊的差些掉下毛驴车,哈哈哈。”
  李秀这时候稍稍能压下兴奋了,没像丫鬟似的那么大笑出声。
  却也微笑着哼了一声道:“那拉脚的,最好给老娘我大点嗓门喊,最好全村皆知,让那姓周的好好掂量掂量,可不再是知县,是府尹。想起翠兰他三哥前脚走,他们后脚就又让拜这个那个又三日不陪着回门,我就呕得慌。”
  没陪同回门,让新娘子孤零零自己回来,身旁就跟着一个小丫鬟,或许当事人翠兰能为继续过日子装忘记。
  但这事,对于当时在家里等候的家人们却是心里的一槛。
  只能说,那时候没有人背后嚼舌根笑话,全靠宋家几年间口碑打的好。
  这不嘛,当晚,消息就到了周家村。
  赶巧了,翠兰正被婆母训话,说她夫人当的没有管好孙儿,孙儿才在冰上滑倒摔倒后脑勺,消息就是在这时被传进院落。
  翠兰的婆母:“……哎呀,这可真是极大的喜事,恭喜亲家了。”
  晚上还特意使丫头去房里叫翠兰吃饭,因为是翠兰的公公叮嘱的。
  在饭桌表示:让别上火,小孩子嘛,看不住摔了也没啥。
  夜里,翠兰在他夫君怀里诉说当后娘的委屈,管深不行,人家说她这个后娘在磋磨继子,管浅也不行,人家会说她打算养废继子,在为自己生儿努力,哪有心思管继子。
  而他夫君,是第一次认真的听进了心,还安抚的拍了拍翠兰的肩膀。
  翠兰身边的老嬷嬷在外面盯着丫头烧热水,在心里摇头感慨:
  这位主子可真是,日子好赖全靠娘家哥哥的势。
  当然了,也算是好命,别人想仗势还没有这人呢。
  话说回来,连老嬷嬷都好奇,那位传说中的宋家主子,宋家当家人,到底是什么模样?以前她在那家大户,很有背景,也没听说过这么升的。
  而送信的大郎、虎子、水田,在第二日正常当值,都无法做到回村祭拜的情况下,又请了一个时辰的假。
  同僚他们都以为,这是家里有大喜事忙呗。
  却不想,这第二日下晌,三位大小伙子出现在学堂一条街上。
  “宝子。”
  李秀家的小宝背着书包,本是闷闷不乐的踩雪向点心店走,听到大郎的声音,猛的抬头。
  只看三位大哥哥各个穿着体面的官服,站成一排叉腰在对他笑。
  “哥!”
  仨人异口同声应道:“嗳。”
  宝子脸上再没了闷闷不乐,张开双手欢快的跑了过去,边跑边又大声叫着:“哥哥们。”
  水田将宝子一把抱起,抱完又扔给大郎,大郎扔给虎子,仨人给小宝扔着玩,玩完才扛在肩膀上转回身看那些放学回家的小娃,有的小娃还带着小厮:“说,谁欺负你啦?昨日带鼻涕回家,哥给你做主。”
  一帮半大孩子噤声,还有眼神躲避看向旁处的。
  这天,小宝感觉他活这么大是最开心的一日。
  他一手拉着一个穿官服的大哥哥,身后还跟着一位帮他背书包的哥哥。
  他虽被人嘲笑说没爹,却有好些家人能接他下学。
  要是有人再胆敢欺负他,哼,他到时就给大伙介绍一下,吓死他们:他有几十位哥哥,这只是其中的仨。金宝哥哥、米寿哥哥他们还没有出场呐。出场,一人一拳都能给你们打没牙。
  就这事,李秀压根不知晓,只知道有一阵日子,大郎他们几个总来点心店吃饭,穿和着,甭管谁来,都会和小宝聊一会儿。
  任家村。
  任族长病歪歪的非要脱掉大棉袄,换上体面的长袍。
  带领全村百姓向老天、向皇上跪拜,感谢村里的进士福生更进好几步,让任家村荣耀。
  “跪。”
  这里相当于祖籍,在宋福生无法回老家的情况下,全村百姓真心实意凑出好吃好喝摆上,代宋福生叩首感谢上天。
  乡亲们高兴啊。
  这可真是从此以后他们上面有人啦。
  出外行走,提一嘴宋老爷,谁敢低看熊他们?
  要是敢有啥不公对待,他们是有渠道能捅到上面的。
  大白胖怀孕了,嘴里嚼着酸枣子笑哈哈问:“明年,咱府尹团长能回来过年不?”
  九嫂子那些老婆子拍着巴掌说,你说我想马老太想的都不行不行的了,可盼着了,咋不今年也回来呢。
  娶了郭老大家的村里人家,婆婆拽着儿媳,笑的眉开眼笑。从过门到现在没怀孕也没催过,只要看过郎中说没毛病,那就行。没毛病不着急,可想得开了,那都是天意,才不舍得给儿媳脸色瞧。
  大丫这天特意回了村,穿着镶嵌狐狸毛的红棉袄,跟着村里人一起跪拜,拜完和她夫君回家里收拾屋子。
  那房子多的,足足大半天。
  一边收拾一边规划。
  三叔给公爹来信了,让镖局给转的信件,说让公爹去那面挑起毛皮那一摊子,外面零散的皮子看看转给可信的人。
  最让大丫高兴的是,三叔还让公爹最好带夫君和她去,夫君要被教一教管账的事,然后他们两口子去京城看守会宁特产店卖货银钱。
  说那面眼下是雇的,经手的银钱太多,长此以往,不太那么放心。
  公爹自从接到那封信,高兴的喝多过两次,吃饭时也总提三叔这个那个。一口一句我兄弟,连亲家什么都不叫,直接兄弟。
  而如今,三叔又被破格连升到府尹,她公爹更是一副做梦都要笑醒的样子。
  “夫君,你去压些水,有没有人用,快过年了水缸里也要装满水。”
  隋绍波憨厚的一点头,“等回头,你想着些提醒我,过年前买几条鱼送来,你再嘱咐大哥他们贴对联挂灯笼。”
  “夫君,我还一直没问你,咱俩要跟着会宁,听那意思,以后还要去京城,婆母会不会不高兴?”
  “不是会宁,你又说错,是黄龙。”
  小夫妻俩会心的一笑,是,府尹啦。
  然后邵波才说,哪有不高兴,他娘搞不好都要带着弟弟一起和爹走,就是祖母不知道怎么安排,。
  爹舍不得给祖母还给大伯养,都养大半辈子了,只要在家,就要陪祖母吃饭说话的,即使老人家都糊涂了,那冷不丁的也怕受不了。
  爹常说,有娘在,咱就还是个孩子。没娘了,可怎么整呦。
  再一个,邵波没说出口的是,娘对大丫满意极了,那是因为他全家都记得是三叔救下爹和他的命。
  大丫没嫁进来前,娘就总念叨,感谢三叔一辈子,那是一辈子也还不起的人情。
  还是爹嘱咐说,小两口要感情好才凑一堆,咱娶宋家女是为还恩?人家姑娘是缺鼻子是瞎眼睛了,用得着咱娶来还恩嘛,外面不要太争抢知不知道?
  你别恩情恩情的,让儿媳妇进门听着别扭,以免多心是恩情才娶,心里明白要厚待就得了。
  所以,大丫总是时常心细的爱瞎想,就怕娘不乐意。
  实际上哪有,娘倒是在收着对大丫,就怕对儿媳太好说秃噜了是恩情。
  ……
  又十日后,长长的响马队才回来。
  这家伙罪遭的,脚底下全是冻疮,脸上的面罩厚厚的一层霜。
  尤其富贵,停经落脚地半夜都能被折腾醒。
  一点儿招没有。
  经常有人睡毛楞起来检查他怀里的银票还在不在。
  尤其郭老大和宋福寿,经常性地骚扰他。
  没进城时,富贵他们还纳闷呢,今日怎么有这么多百姓着急忙慌进城。
  这些“傻子”此时还不知道,今日,是宋知县搬迁。
  宋福生站在官衙门口,陷入失语中。
  来送别的百姓们也不吱声,就瞪眼看着大人。
  “我……大家伙不要这样,本官不是不管你们了,本官还是你们的知县。”


第八百零三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两章合一)
  百姓们道理都懂。
  听说,会宁知县的位置空着,空一日,就代表宋大人会多做一日他们的青天大老爷。
  即使会宁知县被派来新人做,宋大人高升府尹,知县又越不过府尹去,宋大人依旧会管他们。
  听说,宋大人虽然要搬去府城住,但是这面的山货站、花岗岩站、滑石站等等,包括县太爷娘亲的点心店,都有留下不少管事的亲人,还照以前那样该怎样就怎样。
  想必,有宋家的亲属们在,就不会和宋大人断了联系。
  宋大人会时常知晓他们会宁的消息。
  可道理懂是懂,还是敌不过不想让宋福生走。
  百姓们看到钱佩英和宋茯苓他们的车从后街出来了。
  知晓亲眷一出来,大人也会坐进车里跟着离开,纷纷穿着大棉袄二棉裤,头上扣着打补丁的棉帽子,情不自禁地向前。
  他们就是个老百姓,他们哪有资格和大人说出什么挽留的话。
  更何况,高升不该是天大的喜事吗?是会宁从上至下同喜同贺的事。
  可到了送别这一刻,他们还是敌不过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您是我们盼了太多年的父母官,您能别走吗?
  从您来以后,家家都不用费脑子就能挣到点儿钱。
  家家都会有盼头边吃饭边笑着讨论:
  哎呀,明年咱家日子应是能更好过。
  大人说了,明年能让咱们从春天一直忙乎到冬天,闲不下来,不像今年就干这么俩月。
  从您来以后,关乎生计的粮、盐、布匹、棉花价钱慢慢下降,您知道有多少百姓在买这些时,当场露出过惊喜的表情?
  一人回村喊,便宜啦,便宜啦,全村跑出来询问。
  询问完,还会关上家门私底下品评:
  你看看,你看看,还是这位县太爷他办人事。
  那对,咱们县太爷长的就像那办实事的样,两袖清风的。
  您成了家家户户都能说上一二句的美谈。
  从您来以后,县衙门口再不是龙潭虎穴要绕着走,而是百姓时常要来看看哪里有招工的吉利地方。
  您更是第一个会回应我们百姓请求的县太爷:
  “县太爷,要冬捕了,您能露面帮着一起祈求吗?”
  您一身官服,卖进官衙的脚步顿住,回头看我们笑:“可以啊。”
  冬捕头鱼打出来了,那鱼还没有化透呢,您就要走了。
  会宁下面好些村的里正来了,还没有挖出土特产呢大人。
  会宁县当地好些百姓来了,还没有制出万民伞呢大人。
  越来越多的人,他们慢慢挪着,向县衙门口涌动。
  宋福生解释完那句话,特意没有再看百姓,有点心理负担的上了车。
  接着,一直伺候阿爷的巡检队支队长掀开车帘,他都伺候惯这位老爷子了,给挂香囊给摇扇子给送回家,宋阿爷也上了车。
  钱米寿在对老师郑重鞠躬,教他一日就是恩师。
  在对同窗们抱拳示意,后会有期,望同窗们继续积极向学。
  阎同窗握着两个小银葫芦,这是钱同窗在秋收休沐假后,到家玩,送他家里俩小儿的礼物。
  杜同窗更是郑重的向钱米寿回敬。
  钱同窗曾在得知他有难处时,出手相帮,帮他寻到了活计。
  米寿一掀长袍,上车。
  金宝、蒜苗子,二蔫吧,二郎他们,以及有几位跟随离开,丫鬟们的弟弟背着书包,陆续上车。
  列队,上马。
  会宁县衙的衙役们立即站成四队,领头骑马在县太爷车辆前引领,四队衙役们分为两拨,一拨人在前方打气肃静回避的牌子,另一拨人在车队两侧护卫。
  本来这一摊护送的活是黄龙府衙役们该干的。
  但请示到会宁,会宁一众衙役强烈表示不用。
  且激动的向宋福生请求,请让他们送大人一程。
  那时宋福生还不知晓百姓会来欢送呢就有点心理压力,和钱佩英吐槽过:
  唉,不至于,争着抢着要送他。
  他是升迁,又不是生老病死。
  怎么搞得一个个脸上没啥喜意,倒是像要送他最后一程似的。
  这话让马老太进屋寻胖丫听见了,宋福生当场被诰命太恭人一顿臭骂。
  三儿那嘴一点儿把门的没有。
  以前,咱家是从死人堆里趟过来的。
  那时要吃没吃要喝没喝,脚趾头在鞋外头露着,要是臭讲究那就有些矫情了。吃喝都没了,那还顾及啥?都差些走向极恶。
  可眼下,咱家要啥有啥,就得有些讲究和避讳了。
  没听说过那话吗?人不怕拥有,最怕拥有后再失去。
  你死啊活啊的,不当回事的胡说八道,我呸呸呸。
  衙役们为何非要送你,那是心意和舍不得,知不知道?
  是,最懂衙役们的是马老太。
  这些衙役面带敬重的打起官牌。
  他们中,有许多人是从宋福生上任后才被选拔上来的。
  从不敢想,家里没有做官的人,没有关系,就是普通的泥腿子出身,竟有一日能有机会穿上官服。
  一人被选上,那份荣耀,全家多多少少都有些微妙的改变。
  如此多的人,要有多少家庭真心诚意在心中感谢宋知县。
  此刻,像极了宋福生他们一家才来会宁的场景。
  那时,路边也有很多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