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正羊毛出在猪身上。
勋贵们的身板儿不借,正统帝已经准备宰了一些肥猪。
战场上见真章。
勋贵们真的一代不如一代。正统帝很失望的。
既然在战场功劳少了。
那么,就多出些钱财之物吧。
总不能想拿了好处,什么都不付出?
天下没这等美事儿。
大军开拔,皇帝亲征。
这当然不是小事儿。
能扫荡的是大胜后的漠南草原。
至于漠北草原、漠西草原,以及更东边的那些疆域?太辽阔了,这是一年两年的功夫。
这细火慢来,没那般的速胜之事。
胡人是四条腿,他们骑马的。
眼下大魏朝的势大,漠南草原上能跑的,那是跑得很溜。至于跑不掉的?
那些小部落,自然都是大魏兵力的扫荡之下,俘虏皆多。
收获自然有的。
可比起这些来。
皇帝准备在漠南草原上扎根,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至少,大军还在留下来。分成和路追击,追击了那些打了败仗,依然不苦心的胡人。
胜利,从来是最苦美的。
皇帝喝着热饮。
这是最美味的奶茶。至少,正统帝此刻是这般认为的。
皇帝的大帐中。
有功的将军,随军的勋贵,按着身份等级一一分成左右。
正统帝的目光打量了众人。
他轻轻搁下手中的茶盏。
玉荣坐在皇帝的身侧。有皇帝在时,她总是安静与沉默的,应该给皇帝的光彩,她当了默默的陪衬。
“朕很欣慰,将士们不负胜的期望。”正统帝先下了调子。
打了胜仗,那一切都是对的。
有些小问题都可以掩盖的。胜利就是压倒一切的稳定剂。
“朕不吝啬,有功之臣当赏。”
正统帝挥挥手。
然后,玉荣这一位皇后起身,她掀开了大帐中的墙壁上的布帘。那是一幅大大的舆图。
“李善,念了报上来的功绩。”
皇帝指着舆图,笑着吩咐了话。
玉荣又坐回了原位。
李公公倒是出面了,应了皇帝的话。然后,他拿出了奏本,那是一一念了起来。
这上面说的,全是将军们的功绩。
这说的,倒不假。
总归是实打实的。
在场的将军,有一个算一个哪怕各自装了镇定,那眼中的笑意是掩不住的。
功名但从马上取。
这做武将为的什么?还不是功名利禄嘛。
李公公念完了后,又是退回属于他的位置。
那是小心恭顺的态度。
正统帝的目光望着诸位将军,他道:“李善念的,可有疏漏?”
将军们只有高兴的份儿。
哪会承认的哪处有疏漏?到了将军这等位置,能爬上来的要么是真有本事。那是在战场杀出来的本事。要么就有后台,或者懂得经营人脉。
总之,真傻乎乎的,想混上来,还混到将军这一级别。
那不可能的。
别说兵营里有什么真清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里,能活得简单吗?
真简单的话,只有被人卖了的份儿。
“很好。既然大家伙无异议。”正统帝颔首,又道:“李善,宣朕给诸位将军的赏赐。”
第145章
皇帝给十二位将军封爵了。
不止如此; 还是册封的世袭罔替的男爵位。这等爵位,那是能轻易册封的吗?
不是开国之功,按说是没有资格的。
在场的勋贵有一个算一算,那望着这十二位新出粮的世袭男爵; 那除了羡慕嫉妒恨; 还是羡慕嫉妒恨啊。
要知道在场的勋贵,有些人的祖宗挣下来的爵位可不是世袭罔替的。那是降等而袭的。这能不是让人心中酸溜溜吗?
跟恰了柠檬一样的; 酸死个人的。
对于勋贵们的如何想?
这重要吗?
对于正统帝而言很重要。可对于十二位新出炉的男爵而言; 真跟天上掉了陷饼一样的。按他们的战功,这十二人都是知道的; 这绝对不够格啊。
“叩谢圣恩。圣上万寿无疆,皇后娘娘千秋吉祥。”
这十二位新出炉的男爵不光是感恩了皇帝。对于皇后那也是心中万分尊敬的。早在前面他们十二人已经得了中宫那边的一些暗示。
他们会得到大好处。
玉荣是中宫皇后。
她是不可能直接拉拢了掌了兵权的人。可一些提示,她会给的。她要让这些人知道,这好处从哪儿来的?
是她这一位皇后给示恩的。是她吹了枕边风的。
权利在这一个封建时代; 是上头分封的。治天下的皇帝要掌握天下; 这分封出去手中的权利是必需的。
毕竟; 皇帝是凡人。
凡人不可能一个人真的做了独夫。
既然有操作的空间。那么; 权利就是来自于谁; 必然效命于谁。
这等暗中操作; 这些年里玉荣做了不少。所以,她的权柄越来越稳固。她做的一切; 她都是小心而谨慎的。
拉拢人。
哪些人值得拉拢,玉荣当然做了判断的。
现在看来; 一切都是收获啊。
“平身。”
正统帝开了口; 十二位新出炉的爵爷方是起身。
大魏朝的世袭罔替的爵位。
这是非常难得的。这一回,皇帝更是明示了,这十二位爵爷是领邑的。虽然; 是在北疆之外,是在漠南的草原上。
可是,皇帝示意后。
皇后讲话了,也是表示了大草原上的俘虏,除了那些男丁会被带回去,做了官府充作奴隶劳作活命。
其余的俘虏可是按了爵位,分拢一些给这些爵爷。这是为了让这些爵爷有熟手,能够充作领民。
大草原与大魏朝的土地不同。
游牧与农耕,这需要各种的新改变。
玉荣的目光又是瞧了各家京都勋贵。
她看的出来,这些勋贵们那是眼中满满的不甘啊。对此,玉荣心中笑了。皇帝那儿,玉荣瞧了一眼。
玉荣说道:“圣上,今日册封十二位爵爷,真是谱天同庆。”
“此是喜事。”正统帝也是附合了此话。玉荣又道:“在场的诸位勋贵,不管是自身立有大功,得了圣上的封赏。又或是祖上有功,得了爵位在身。圣上,大草原如此辽阔。不若再开一些恩典给各家的爵爷。”
玉荣说这话时,正统帝的目光在打量了在场的勋贵。
这些勋贵里面有得用的吗?
有的,很真的很少。
一路上的打仗,真得用的还是殿前军、禁卫军。
这些勋贵们真是酒囊饭袋为多。
可正统帝很清楚的,治天下光靠着官僚,那可不行的。若是勋贵得用的话,也需要可以治衡一些。
若不在,要平衡了朝中的势力。
皇家总不能扶了宦官?
宦官势大。
宫中容易出问题啊。毕竟,皇帝可是住在宫里的。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自己的权利与**,皇帝并不想宦官中出现什么权柄人物。
当然,如何勋贵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了。
而皇室的权柄又是势弱时,皇帝还可能扶了宦官。比起宦官,在皇帝眼中,权臣更不可相信的。
权臣,那可能换一个皇朝。
宦官没儿子嘛,那是天家私奴。总归,皇帝想夺回权柄,还是相对而言比较容易些。
“梓橦之言,也有道理。”
正统帝的目光扫过了在场的勋贵。他在鼓励了这些人,他笑道:“朕打算在诸位勋贵之间推恩。”
“朕有多子,除太子外,其余诸子可承王爵。诸位勋贵也有多子,唯一子承继爵位,朕心有不忍啊。”
正统帝说的这话,说的情真意切的。他可能自己相信了吗?
当然不。
正统帝只是在做秀罢了。
在场的勋贵听了皇帝的话,却觉得有如天籁。
没人是傻子。谁还不懂一些暗示的意思啊。皇帝要推恩,如何推恩呢?
“圣上仁德。”
玉荣赞了一句。
在场的勋贵们就是巴巴的盯着皇帝了。
可盼着皇帝的美意。
可事实呢?
真是如此吗?
天上从来不会掉陷饼的。
如果有,一定会砸死人的。
毕竟,不是谁都能头铁。
至于正统帝的好处,也不是那般好拿的。
这一回,皇家的赏。
很快的传遍了军中。功名但从马上取。人人都知道这一个道理。
可皇帝的赏,给太多了。
说实在的,皇帝拔的功劳,是给的松乏些。在皇帝眼中,那大草原搁着,就像是皇后说的浪费了。倒不若便宜这些勋贵。
至少,这勋贵成势了。那平衡起文官来,更能体现皇家的从容。
反正这些勋贵想在大草原扎根,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至少,这里面最初的本钱要勋贵们自己掏了腰胞的。让勋贵们的底蕴少些,也能让皇家的心中多些安全感。
不过嘛,往后大草原通往大魏京都的一些关隘。
正统帝心中已经在琢磨了,也许更要加紧了防范。防着了,也是彼此心安。
瞧瞧,皇帝就是这般的没有安全感。
大魏朝打了胜仗。
皇家给了赏赐。
各家的勋贵下去,也是各有合计。
那么,那些注定了不可能继承爵位的嫡次子又或者庶子们,这时候,都是各有盘算了。毕竟,这能随军的,就不可能是嫡长子。
嫡长子还在京都里,那是爵位继承人呢。
这时候,这些嫡次子又或是庶子们,这得知了皇家的打算。那能没想法?
都是一个爹生的,凭啥啊。
哪有人不想做了人上人的?
大帐中。
玉荣在陪着皇帝说说话。
“人心浮动。”玉荣笑着,给皇帝递了茶盏。皇帝小饮了一口后,笑道:“得利太大,这些人一时有些害怕了。”
“不过,皆是贪婪之辈,会忍不住的。”给这般多的好处去处,正统帝要说不心疼,那是假的。
可到底让这些勋贵全窝了京都。正统帝也是烦得紧。
最主要还是皇帝也想扶持了这些嫡次子,又或是庶子们。树大分枝啊。这里面有操作空间的。
毕竟,大草原那么大?
一个家族的爵位想靠一起?不可能。
一个在东,一个就得在西。总之,隔了老远。
皇帝想的,还是平衡朝堂。
当然,给了好处。
这些勋贵也要识趣的,把京都附近的一些好处,也要让一些给皇家。皇帝想收了京都的一些勋贵的爵田。
总之,皇帝也不是吃素的。
这些勋贵得好处。甭管是多少儿子,都是有好处。可能就是嫡长子这一位继承爵位的世子,稍稍吃点亏。
“大草原搁这儿,咱们大魏朝不占了,便宜的是草原的胡人。圣上,想一想能收回了京都附近的田产。我倒觉得也甚好。”
玉荣笑着讲了话。
“是这么一个理。”皇帝也同意了皇后的话。
反正大草原搁这儿。
谁占了不占了。皇家能拿回京都附近的田产,那越多,皇家吃进肚子里,何尝不是美滋滋。
北疆这边的战事。
大战没了。
小战不少。
特别是皇帝的赏,给的太大了。
一时间,那些差了军功的,那些将军下面的校尉们,个个瞪红了眼睛。
爵位,世袭罔替的爵位。
多少人封妻荫子,求一辈子,求的不是如此吗?
这时候,小战还在继续。
军队也是分兵在追击了那些逃亡的胡人。此时,自然是盼着功劳越多越好。
倒是京都这边。
太子司马贤在查了京都勋贵们的老底。
总之,这一位不满意了,这些勋贵们。这些勋贵做的烂事儿,太子这一位监国在,想查了那肯定能查一个底儿掉。
然后,在太子眼中的,自然就是这些勋贵们简单是烂泥扶不上墙。
就是大魏朝廷的蛀虫。
光吃饭,不办事。不,应该是光吃饭,干坏事。
东宫。
太子妃韦氏在劝话。
“殿下,您最近儿的一些事情是不是容易过火了?”韦氏是得了一些人的警告。她真的怕了,娘家都有提点。
现在朝廷在打仗,京都这边肯定是稳定压倒一切。
偏偏太子似乎不满意勋贵们?
有些事情做了,就有痕迹的。韦氏的娘家人都不安了。这不,求见了太子妃,想让这一位劝一劝太子。
太子妃这些话一提。
太子司马贤的目光,就是望着嫡妻。
“有人与你提了什么话?”太子司马贤问道。
“夫妻一体,殿下,我不会轻信了什么谣言的。我就是怕……”太子妃韦氏说了实话。她讲了娘家人进宫后,一点流言扉语。
太子司马贤沉默了。
他这一位太子妃可是出身前首辅家族。这家族的势力,可不小的。
这韦氏收到了风声,一点儿不稀奇的。
太子司马贤沉默了片刻后,回道:“放心,孤有分寸。”
太子司马贤越是这般讲。
太子妃韦氏才是不安心的呢。可她又不敢继续劝下去。她只能心中默默叹一口气。
夫妻之间。
有些话说的得深了,会伤了夫妻感情的。太子妃韦氏也挺为难的。毕竟,她的位置看是稳固,可真的稳固吗?
柳良娣、刘良娣可都是生下了小皇孙的。
膝下没儿子的太子妃韦氏,一直没多少安全感的。
可有些话,心中明白,又不能讲出来。
怕伤了夫妻感情,怕让其它的东宫女眷得了太子更多的情意。
太子妃韦氏也得顺了太子的心意。
有时候,人活着,也挺无奈的。
当然,太子这儿劝不了。
太子妃便是与两位良娣那儿,还是递了话。
她亲自与二人讲的。
也是暗示一些意思。在太子妃瞧来,两位良娣膝下皆有子,肯定也是盼着东宫大好。没谁?那会真的以为,东宫倒了,她们这些东宫的女眷就会有好处的。
柳良娣、刘良娣又不傻。
太子妃韦氏的暗示懂了。可二人更不敢劝了。
说到底,德不配位。
那会有灾秧的。
这二人就是小小良娣,是太子的妾。太子妃劝不得,她们更劝不得。
人嘛,贵有自知之明。
京都。
安郡王府。
五皇子司马逸出宫一趟。
他最先去的,是两位姐姐的府上,去瞧了两个小外甥。然后,才去了四哥的府上,去瞧了小侄儿。
“四哥,瞧着两个小外甥,都是长得可爱模样。你没去瞧瞧,你是不知道啊,两个外甥的模样还有几分像极了父皇的。”
五皇子司马逸的嘴里,那是讲了两个小外甥的好。
安郡王司马礼就是听着。
他偶尔里点点头,算是附合。
“可惜,我去了两位皇姐那儿,两位皇姐还是盼着小外甥满周岁后,能抱进宫给娘娘们看看。”五皇子嘴里的娘娘,自然是和瑞公主、和靖公主两位的生母惠贵妃、刘妃二人。
对此,五皇子可清楚了。
现在母后不在宫里。两位公主也没递了牌子求进宫。
太子妃是一个好说话的。
两位公主真有意,太子妃肯定不会拒绝。
可是,惠贵妃、刘妃都是谨慎的人。
中宫不在,她们自然不会短了女儿、外孙的礼物。却也是递了小话,让女儿与外孙不必急着进宫。
“宫里最近的气氛不错,人人都议论了北边的战事是大胜。父皇、母后肯定会很快回来吧?四哥,你觉得呢?”五皇子司马逸又是问了话。
安郡王写了小话:军国大事,父皇母后操心如此,怕一时难归来。
五皇子司马逸看了哥哥的小纸条。
他愣了一下,才道:“哦,四哥觉得父皇、母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