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娘春闺-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念恩不敢再去了,他宁可饿死也不想连累倪氏。
可倪氏在乞丐堆里找到了他,宁可自己少吃点,也要省下饭菜偷偷养他。
在倪氏的帮助下,念恩撑过了那个冬天。
春天的时候,郑勇发现倪氏还在送念恩吃食,不但打了倪氏,还想打他,是倪氏拼死抱着郑勇的腿,才给了他逃跑的机会。
念恩再也不敢与倪氏有联系了,可他也舍不得离开倪氏,就仍然在府城一带晃荡。后来,他与倪氏约好每个月在郊外见一面,念恩学会了抓鱼打鸟,倪氏就架火帮他烤着吃。本来一切都好好的,那郑勇竟然又寻了过来,郑勇以为鱼是倪氏买的,上前就是一脚,将倪氏踹倒在篝火里,念恩想去扶她,郑勇便要来打他,被倪氏抱住腿,催他快跑。
当年的念恩只是一个瘦骨伶仃的十岁孩子,郑勇却长得人高马大,念恩拼了命的跑,一直跑到山坡上,确定郑勇没有追上来,念恩躲在山坡一侧偷偷往回看,看不清郑勇的脸,也看不到倪氏,只看到郑勇的不远处,有一片火苗……
念恩明明很怕,却一直没有走,远远地看着郑勇将倪氏埋到了一个偏僻的山坳。
倪氏死了,念恩想去官府报案,进城那日却看到郑勇在乞丐堆儿里找人,念恩知道郑勇在找他,他害怕自己还没到官府就被郑勇杀了,再也不敢留在府城,投奔清泉寺出了家。再后来,念恩听说了倪氏跳河自尽的事,见街坊们没人怀疑郑勇找回来的人不是倪氏,念恩更加不敢去报官。
======
这就是倪氏的死因。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念恩提出带赵宴平去找倪氏的藏身之地。
赵宴平同意了。
他走在念恩一侧,戴昌跟在后面,三人下了山,在山脚遇到了前来围寺的捕快与官兵,足足有两三百人。
念恩瞳孔微缩,看向赵宴平。
赵宴平淡淡道:“先去找倪氏的尸首,你的账后面再算。”
念恩文弱的脸顿时失去了血色。
赵宴平当着他的面吩咐李严带几个官兵去搜念恩的僧舍,凡是能藏东西的地方,哪怕是地下,也要掘地三尺翻找一遍。
念恩低着头,什么都没说,等赵宴平吩咐完了,他看看赵宴平,还是选择了配合,继续带路,将赵宴平、戴昌带去了郑勇埋葬倪氏真正尸体的地方,捕快们围过来挖掘,十九年过去,里面只剩一具森森白骨。
“郑勇有罪,你连杀七人,可愿认罪?”
倪氏的尸骨被捕快们抬走了,赵宴平转身,看着念恩问。
念恩紧紧抿着唇。
赵宴平也不着急,凶手肯定是念恩,念恩犯了那么多事,必然会留下证据。
没过多久,李严带着他在念恩僧舍搜到的一个包袱找了过来。念恩在他的床底下挖了一个深坑,深坑里埋了一个箱笼,箱笼里装的就是这包袱,平时用地砖掩盖,除非移开床板仔细搜寻,否则谁也发现不了。
李严打开包袱,赵宴平上前一看,发现包袱里面有一身女尼僧袍、眉黛胭脂等物,一些铜板碎银,以及一罐即将装满的灯油。
赵宴平翻看过几样东西,扫眼面无血色的念恩,猜测道:“你要杀男人时,便会乔装成女尼,或许是许以鱼水之欢,将人诱骗之荒郊野外,趁机行凶。灯油层次不均,应该是你在寺里偷盗而得,每次偷一点,不会引人注意,等你攒够一罐,便是你行凶之时。”
凶手有焚烧尸体的习惯,如果只用木柴点燃,要烧很久才行,太容易被人发现,凶手必然会使用助燃物。鉴于这点,三年前官府便命整个荆州府的百姓在购买灯油、桐油等易燃物时都必须登记造册,去年左少卿蔡歧也逐一排查过,没有发现可疑目标。
谁能想到,念恩竟然如此谨慎,会耐心地用一年的时间积攒灯油?
“眼下的证据已足以定你的罪,无论你是否交待其他四起案子的行凶过程,都难逃一死。”见念恩始终沉默不语,赵宴平冷声道。
念恩突然发出一声冷笑,盯着赵宴平道:“我还以为,你是来替倪氏惩罚那人的。”
赵宴平道:“郑勇杀妻有罪,你连杀七人,同样天理难容。”
天理?
念恩仰头看天,天蓝如洗干干净净,不像这世间的人,处处都有几个黑心败类,根本不配活着!
“我是替天行道。”念恩认罪,但他不觉得自己有错,那些人该死,都该死!
“郑禄才十一岁,他何错之有?”戴昌死死盯着念恩道。
念恩笑了,眼中不知何时爬满了血丝,显得无比狰狞:“他没错,可他老子有错,有十恶不赦之错,杀了他都不足以了结他欠下的血债!所以我让他们父子俩一起偿债,一个拿命偿,一个拿一辈子的痛苦偿,他不是心心念念盼着儿子吗,我就让他一辈子都别想有儿子!”
“你简直就是个疯子!”李严唾了他一口道。
念恩脸都没躲一下,知道这里赵宴平官职最高,他瞪着赵宴平质问道:“我为什么疯,还不是被你们这些当官的逼疯的?你们若能替那些可怜的女人撑腰,让她们免受被人殴打嘲讽的折磨,哪里用得着我替天行道!”
赵宴平一直在看着他与戴昌、李严狡辩,听到这里,赵宴平忽然道:“你若只杀郑勇一人,我敬你是一条汉子,可其他七人罪不至死。你恨郑勇烧死倪氏,可眼睁睁看着那七人被活活烧死的你,又与郑勇有何区别?”
“区别在于倪氏不该死,而他们七个都该死!我杀了该死的人,那些女人就再也不用被他们折磨!”
赵宴平冷冷地看着他:“是吗,那你有没有想过,你总有被抓的一天,当死者的亲人得知他们的家人都是被你杀的,都是在他们的妻子、儿媳、弟媳向你诉苦之后才惨死火中,死者的至亲又会怎么对待那些女人?周围的百姓又会如何议论她们?甚至被你杀了亲弟弟的姐姐,她真的会感激你?”
念恩一怔。
赵宴平痛斥他道:“归根结底,你不是为了帮她们才杀人,只是拿她们当借口,满足自己的兽欲罢了!”
第122章
赵宴平不在京城的日子; 阿娇与卢太公的孙媳妇梅氏倒是走动频繁起来。
姑母提点阿娇不能一直闷在家里,该与官夫人多走动走动,道理阿娇是明白了; 可赵宴平虽然被官场一些官员看好; 阿娇的身份却尴尬,没有官夫人给她下帖子; 阿娇想去结交也没有路子,再说了,真有人请她去做客,阿娇还要先打听打听对方是否靠谱; 若是那种只想通过赵宴平巴结卢太公或宣王的; 阿娇还不能去。
没想到,梅氏主动递了一张拜帖过来; 想来狮子巷向阿娇讨教煲汤的技巧。
阿娇当然高兴。
梅氏带着三岁的儿子卢俊一起来的; 小卢俊与孟昭同年,孟昭文静乖巧; 卢俊调皮捣蛋; 发现赵家的院子里用筐扣着两只母鸡; 卢俊跑过去就把筐掀开了; 两只母鸡扑棱着翅膀四处乱跑; 卢俊哈哈笑着在后面追; 看得梅氏直皱眉。
“老太公公事繁忙少有时间在家; 相公与公爹又都是好脾气; 便把孩子纵成了这样。”梅氏摇头叹息道,羡慕孟昭懂事。
阿娇还羡慕卢俊的结实胆量呢; 她一直都觉得孟昭太文静了,这样的孩子的确不会惹父母生气; 可出门了被其他淘气孩子欺负了怎么办?在家里人还好,过几年孟昭也要去官学了,表弟薛琰就在官学与人打过架,阿娇真的担心孟昭被人欺负。
梅氏笑道:“不怕,俊哥儿与昭哥儿同年,他们一起进官学,昭哥儿学问好让他多帮帮俊哥儿,若是有人敢欺负昭哥儿,就让俊哥儿替他打架。”
阿娇看看卢俊结结实实的小胳膊,觉得这还真是个好办法。
孩子们自有丫鬟看着,阿娇带梅氏去了厨房。
梅氏是为了卢太公来的,卢太公年纪大了,身子总是会出一些小毛病,今天咳嗽好了,明天又脾胃不适,卢太公脾气还不好,国公府的厨子因为做不出符合卢太公胃口的饭菜,愁得都上火了,只有梅氏从阿娇这里学会的鸡汤让卢太公喝得痛快,梅氏就想跟阿娇多学几样。
卢太公是赵宴平的恩师,阿娇当然希望老人家身体康健长命百岁,将自己擅长的菜色汤品都教了梅氏,梅氏走后,阿娇继续琢磨更多的吃食。有时是梅氏过来找她,有时是阿娇带着孟昭去理国公府做客,有事可做,四月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端午节吃粽子,饭桌上,柳氏看看专属于儿子的空椅,轻轻叹了一声:“宴平这人,忙起来饭都顾不得吃,现在在那边办案子,更没心思过节吧。”
阿娇也想赵宴平,但此时她不能再说那些消沉的话,笑着道:“等官爷回来了,咱们再包一次粽子,给他补个端午节。”
柳氏还是想儿子,荆州的凶手连续杀了七个人,不是一般的心狠手辣,柳氏担心儿子遇险。
阿娇故意转移话题道:“小樱应该怀满三个月了吧,胎稳了,不知她会不会急着在朔州开铺子,娘有空的时候给小樱,不,您直接写给三爷,让他看紧点,别让小樱累着了。”
提到有孕的小女儿,柳氏果然移开了注意力,吃完饭就去写信了。
阿娇也想给赵宴平写信,又担心他已经破了案在回京的路上了,家书送不到他手里,若是落在外人手中,看了信就不好了。
端午节后,梅氏又过来了一趟,两人一边研究菜谱一边闲聊,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荆州的案子。
去年左少卿蔡岐去过荆州,查了三个月也没查到凶手,至于蔡歧是怎么查的,旁人或许不清楚,卢太公清楚,再跟儿孙提提,梅氏就从丈夫那边听说了一些。
梅氏将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阿娇。
阿娇眉头拧了起来:“这么难查,看来我家官爷是不可能提前破案回来了。”
梅氏道:“也不一定的,老太公说过,破案有很多讲究,但有时候也纯粹靠运气,比方说关键线索是一根头发丝,派几百个捕快趴在地上找未必能看见,只派一个去,也许这捕快摔个跟头,碰巧就摔到了头发丝面前。”
阿娇回想赵宴平给她讲过的几次办案过程,道:“我家官爷特别擅长从别人的话里听出蛛丝马迹,他眼睛也毒,脑筋转得快,曾经有个被诬陷奸杀的案子,我家官爷看到被诬陷的男人脖子上沾了死者的唇脂,就猜到两人是你情我愿,不是胁迫奸杀了。”
梅氏观察阿娇很久了,等阿娇说完,梅氏揶揄道:“一提到赵大人,你眼睛都比平时更亮,果然是新婚的小夫妻啊。”
阿娇脸一红,她与赵宴平算什么新婚,在武安县的时候就在一起了。
“其实不用你说,我也知道赵大人肯定是断案好手,不然我们家老太公怎会收他为徒。老太公既然派赵大人去,说明老太公都相信赵大人能破案,你就别担心了,等着赵大人破了案子,朝廷论功行赏吧。”梅氏挑好听的说道。
阿娇并不在乎赵宴平能不能封赏,只要他能平安回来就好了,最好也抓到了凶手,让荆州的百姓不用再人心惶惶。
======
五月中旬,三匹快马一路疾驰到京城城门前,守城士兵查验过三人的路引,放行了。
赵宴平带着戴昌、李严先去了大理寺。
卢太公与两位大理寺少卿一起见的他。
“抓到凶手了?”赵宴平三人刚进来,卢太公见戴昌一脸喜色,不禁问道。
赵宴平颔首,将陆知府盖过官印的结案陈述递交给了卢太公。
卢太公看完了,再移交给两位大理寺少卿。
左少卿蔡歧沉着脸从头看起,发现上面写的破案过程非常简略,但该提到的关键线索都提到了,甚至还赞誉了他去年的一些举措,却没有一句赵宴平或明或暗的自夸。蔡歧瞥了一眼赵宴平,继续往下看,看完再交给右少卿许获。
等许获看完了,蔡歧皱眉道:“也就是说,你先怀疑凶手杀郑禄是为了报复郑勇,再根据郑勇的异常反应怀疑倪氏的死另有隐情,继而从街坊口中得知倪氏曾与一个小乞丐交好。有了小乞丐的线索后,你们挨个审问府城里的其他乞丐,发现小乞丐去寺里当和尚了,你们再查遍了府城周围所有寺庙,最后找出了念恩,并在他房间搜出证据,他也全都交代了?除了杀害郑禄是出于报复,其他几人都是在他化缘时辱骂过他,才被他记恨,招惹了杀身之祸?”
赵宴平解释道:“这是我让荆州官府贴出去的告示,其实真正的线索是除了郑禄,其他死者都有苛待妇女的劣习……”
赵宴平这么安排,连陆知府都糊弄了,是为了不让那些已经获得安宁的女子重新坠入泥潭,被夫家迁怒被百姓非议。念恩虽然是为了一己私欲才去杀人的,但他也希望那些女子过得好,愿意配合他的说法,赵宴平也分别叮嘱过那些女子,千万不要自己说漏嘴。
荆州百姓只关心抓到凶手破了案子,并不会仔细深究念恩的杀人动机。
听说了真正的破案过程,卢太公摸着胡子点点头,这个小徒弟真不错,能破案,还体恤百姓,安排地很周到。
蔡歧却很惭愧,他去年查案时也听说了张福、郑勇有打女人的恶习,但因为第二个确认身份的死者是个儿子儿媳街坊都夸赞的好人,没有仇家,郑勇的前妻死了太久也没有会为了她去报复郑勇的嫌犯,蔡歧才忽略了这条线索。
“真是年纪大了,不如你们年轻人了。”蔡歧苦笑着道。
他也是五十岁的人了,本来上任大理寺卿被撤时他有希望升上去,没想到皇上又把辞官养老的卢太公请了回来。
赵宴平拱手道:“大人不必自谦,下官三人能破此案,还要倚仗大人去年已经在荆州彻底排查过一遍,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如果没有大人的排查,下官到了荆州肯定也会像大人一样各个方面都要顾及,事情一多,纷纷杂杂,便难免有所疏忽。”
蔡歧听了这话,心里十分舒服,去年他是没能破案,但在荆州的几个月他片刻也没闲着,他无愧于心。卢太公没夸他,也没有责怪他什么,只是大多数官员百姓都只凭结果看人,破不了案便是没用,便是无能。
对比那些人,能感激他的付出的赵宴平立即变得讨人喜欢起来。
右少卿许获眯了眯眼睛。
赵宴平被卢太公收徒后的表现许获都看在眼里,见赵宴平从不与其他官员结交,许获还以为赵宴平同卢太公一样,都是只管破案不在乎人情往来的直肠子,没想到这次赵宴平破了震惊本朝的荆州焚尸案,竟然不骄不躁,还小小地拍了蔡歧的马屁?
任谁都看得出来,卢太公在大理寺待不了多久了,许获一直在暗中与蔡歧争夺继任大理寺卿的资格。赵宴平破了荆州案,正好衬得蔡歧无用,显出他的好来,可赵宴平三句里不忘提一句蔡歧的好,皇上看了,能不偏心蔡歧?
“给陆知府看的结案陈述可以这么写,但上奏给皇上的,还是要如实道来,不如我再重新写一份陈述吧?”许获先夸了夸蔡歧、赵宴平各自的功劳,连卢太公慧眼识人的马屁也拍了,再主动提议道。
蔡歧抿了抿唇。
赵宴平看向卢太公。
卢太公只是不喜欢官场上的勾心斗角,看戏他还是懂的,收回赵宴平写的那份结案陈述道:“不用那么费事,我现在就去见皇上,具体内情,我会一一向皇上禀明。倒是你们,嘴巴都给我管严实了,不许传出去只言片语,扰了荆州那些妇人的安宁。”
赵宴平等人都点头。
卢太公收起结案陈述,拄着拐杖,慢悠悠地去御书房找淳庆帝了。
去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