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娘春闺-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娇也很羡慕,如果可以,她也想给官爷生个孩子。
可阿娇还记得那碗绝嗣汤的滋味儿,更记得喝完绝嗣汤后,腹如刀绞、生不如死的痛苦。
视线一转,又落到了那个棚子铺面上。
阿娇心中燃起了一把火。
孩子注定没有了,她一定要开好这个铺子,赚钱给自己养老!
======
赵老太太还是节俭的,想买绸缎,太贵的又舍不得,只给自己挑了一匹二钱银子的缎子。因为阿娇主动要给孙子买,赵老太太狠狠宰了阿娇一笔,给孙子挑了一匹足足一两的深色缎子,孙子面冷,穿深色更有气势。
赵老太太疼孙子,阿娇也疼官爷,别说官爷提前给了她一两银子,即使官爷不给,她也舍得自己掏钱打扮官爷。
第36章
买了绸缎; 阿娇与赵老太太各自达成了目的,都心满意足,往回走时; 竟撞见了金氏母女。
金氏寻常妇人打扮; 朱双双穿了一身细布衣裙,肤色白皙; 明眸皓齿,亦有七分好姿色。
也是奇怪,阿娇的舅舅年轻时温润俊朗,金氏也是中上之姿; 但一双儿女里; 朱双双长得不错,表哥朱时裕却生的歪瓜裂枣; 除了读书还行; 五官上毫无出彩之处,永远都是阴阴沉沉的; 仿佛在盘算什么; 实在难以让人喜欢。
阿娇曾听人言; 说表哥以前长得也俊朗翩翩; 那年生了一场大病后; 命是救回来了; 人渐渐长残了; 甚至有人悄声议论; 说舅母卖她遭了报应,只是报应落到了儿子头上。
阿娇很快就移开了视线。
金氏眯着眼睛打量阿娇; 见阿娇容颜如花,看着比在自家时开朗多了; 说明日子过得顺心,再想起这段时日街坊们夸赞阿娇的闲话越来越多,一边夸阿娇一边贬损她,金氏心中不悦,故意挑拨赵老太太道:“老太太对我们阿娇可真好,又是让她随赵官爷去府城,又是带她出来逛街,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阿娇嫁到赵家是当正妻了呢。”
金氏希望赵老太太听了她的话,刻薄阿娇一些,免得传出赵家宠妾太过的名声,将来难娶正妻。
赵老太太比金氏多吃了那么多的盐,这点画外音她能听不出来?
赵老太太才不怕呢,孙子以后要去京城做官,武安县距离京城有千里之遥,她对阿娇的好传不到京城去,再者,真到了那一日,她会在进京之前提前打发了阿娇,就她与孙子带着翠娘、郭兴去京城,影响不了孙子议婚。
金氏想看她家的热闹,做梦!
拉着阿娇的小手,赵老太太露出笑脸来,大声夸赞金氏道:“我对阿娇好,是因为阿娇讨人疼。不愧是秀才娘子,女儿养得好,外甥女也养得贤淑达理,见我老太婆衣裳破旧,手里又没钱,主动花嫁妆银给我买缎子,哎,我能聘到这么好的姑娘,都是托了秀才娘子的福啊!”
金氏早看见翠娘怀里抱着的两匹缎子了,一匹比一匹好,此时得知那缎子竟然是阿娇花钱孝敬赵老太太的,金氏又酸又恨!本来聘金都该给她的,都怪丈夫顽固不许她要,还有这个赵老太太,竟然派了翠娘去他家看着!
赵老太太明褒暗贬,金氏也笑着刺了回去:“阿娇自然是好的,但我们家手里也拮据,没能给阿娇预备太多的嫁妆,阿娇手里就那么点银子,老太太平时省吃俭用,今日一下子挑了两匹好缎,真是花别人的钱不心疼,知道的说阿娇孝顺你,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故意从阿娇手里抠钱呢。”
赵老太太的抠门也是众人皆知了,周围的看客听了金氏的话,看赵老太太的眼神就不太好了。
就在此时,阿娇扶着赵老太太,轻轻柔柔地道:“舅母误会了,老太太不想我破费,如果不是我硬拉老太太出来,老太太今日都不会出门,就算到了铺子,她也只是挑了这匹便宜的。”
金氏不信,指着另一匹黑缎道:“这匹好的难道花的不是你的银子?”
阿娇带着几丝羞意,微微低头道:“那是我主动买给官爷的,官爷平时有应酬,总该比咱们妇人穿的好些。”
女人疼自己的汉子,天经地义,阿娇这一解释,看客们又都议论起金氏来,平时对外甥女刻薄就算了,现在见外甥女在赵家过得好了,竟然还想挑衅外甥女与赵老太太的关系。
赵老太太终于又有机会开口了,一脸好心地劝说金氏道:“秀才娘子啊,你刚刚那话跟我说也就罢了,我知道你是为了阿娇着想,怕我贪阿娇的嫁妆,不会跟你计较,可将来双双出嫁了,你可千万别跑去人家婆婆面前讲这些,到最后害得还是你自己的女儿。”
这话基本就是直接指着金氏说她不安好心要坑外甥女了。
众人对金氏的讨伐之声更高,金氏那脸一会儿红一会儿紫的,朱双双到底是未出阁的姑娘,母亲当众丢人,她也觉得没脸,哭着从人群里跑开了。
金氏狼狈地去追女儿。
赵老太太带着胜利者的笑容,与阿娇、翠娘一块儿回家了。
阿娇坐在屋里裁剪绸缎,准备先给赵老太太做一身衣裳。
赵老太太让她忙,翠娘去洗衣裳了,赵老太太在院子里打理那些晾晒的缎子、书籍,快到晌午了,赵老太太将东西收了进去,然后她坐到家门口的树荫里,惬意地等着。
阿娇出来问了一次,被赵老太太撵了进去。
阿娇只好坐在东屋的窗边,好奇地看着赵老太太的身影。
突然,赵老太太挥了挥手,好像在叫谁过来一样,过了片刻,果然来了一个人。
是阿娇的舅舅朱昶。
至此,阿娇仍然没有猜到赵老太太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见舅舅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还赔罪似的朝赵老太太行礼。
舅舅走了,赵老太太终于进来了,笑得很坏。
阿娇忍着没打听,让赵老太太知道她在暗中偷窥可不好。
没过多久,隔壁突然传来金氏愤恨的叫骂:“朱昶你还是不是男人!你教出来的好外甥女帮着外人一起骂我,人家跑你耳边挑拨两句,你不问青红皂白回来就数落我,你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吗?还有你那好外甥女,你养了她这么多年,她可有孝敬你,现在她伺候别人伺候的殷勤,你就是养个白眼狼也比她强!”
金氏就是要让阿娇与赵老太太听见,对着赵家这边的墙头嚷嚷的。
“你给我闭嘴,还嫌丢人丢的不够是不是?”朱昶气急败坏地道。
“爹爹你偏心,她都嫁出去了你还偏心她,到底谁才是你女儿?”朱双双的哭声也传了过来。
“跟偏心没关系,今日这事就是你们做的不对,你们平时挤兑娇娇我都忍了,现在她嫁出去了你们还不想她好过,你们到底想怎么样!欺人莫要太甚!”
朱昶也发飙起来,指着金氏、朱双双骂道,脸色涨红。
男人一旦发怒,比女子发怒更有震慑力,金氏母女一心虚,不吭声了。
听不见热闹了,赵老太太捧着饭碗一哼,看着垂眸静听的阿娇道:“阿娇别怕,以后她再来找你的茬,我就去告诉你舅舅,次数多了看她还敢不敢。”
阿娇朝老太太笑了笑。
不得不说,对付金氏就得需要赵老太太这样的人,只是阿娇以前人在屋檐下,没底气大闹,赵老太太就不必顾忌那么多,金氏来招惹,赵老太太直接对付回去就是。
阿娇又记起了粉衣丫鬟对她的叮嘱,让她要保持好与舅舅的关系,将来赵家若欺她太甚,有秀才舅舅给她撑腰,赵家也要忌惮三分。
歇晌的时候,阿娇翻来覆去,只觉得此时的日子看起来顺心,其实危机重重,无论是赵老太太、官爷还是舅舅,都不是多稳固的靠山,靠谁都有随时坍塌的危险,靠不了一辈子,到最后,还是要靠她自己。
======
阿娇做了一下午的针线,腰有些酸痛,阿娇在屋里伸展伸展胳膊,走到院子里眺望远方。
赵宴平骑马停到家门口,往里一看,就见她站在屋檐下,好像在看朱家右邻院中的橘子树,看得那么入神,连他回来都没发现。
“官爷回来了!”
郭兴的声音惊醒了阿娇,阿娇往外一看,果然看到了一身紫袍的官爷。
阿娇远远地朝官爷笑了笑,熟练地捡起洗脸盆去厨房舀水,端去后院预备上。
她忙她的,赵老太太、翠娘分别从屋里、厨房走出来,打听有没有什么案子。
赵宴平看眼阿娇走向后院的窈窕背影,简单道:“有个小案子,一户人家丢了一只鸡,怀疑是隔壁偷的,对方不认,两人闹到了官府。”
翠娘:“那隔壁那家到底有没有偷鸡?”
赵宴平道:“偷了,炖熟了,鸡毛也都烧了。”
赵老太太来了劲儿:“毛都烧了,你们怎么断定人家锅里的鸡就是那家丢的?”
阿娇从后院回来,听到这句,也好奇地看向官爷。
赵宴平道:“他们还没来得及吃,丢鸡的人家跑过去闹了起来,把一整只炖鸡也带去了衙门。偷鸡的人说鸡是在山里打来的,养鸡的说丢的这只鸡左腿是断的,大人让仵作去查验,发现鸡腿果然是断的。偷鸡的人还想狡辩,大人要传守城士兵询问,偷鸡的人根本没有出城,不敢对质,招了。”
翠娘笑道:“活该,嘴馋偷人家的鸡,是不是打板子了?”
赵宴平点点头,去后院洗脸了。
赵老太太也被这案子逗笑了,朝阿娇道:“那偷鸡的人也真傻,别的鸡不偷,非要偷只瘸腿的。”
阿娇想了想,道:“可能别的鸡跑得快,只有瘸腿的好抓吧。”
小小的一个偷鸡案,也成了家中三个女人的乐子。
赵宴平洗完脸进了屋,才发现桌子上摆着阿娇的针线筐,还有一件缝制成形的妇人衣裳。
“早上去看过棚子了?”
饭后两人一起来到东屋,赵宴平低声问阿娇。
阿娇点头,眼里都是笑:“看过了,地方挺好的,人来人往好招揽生意,我都想好了,就算沈樱姑娘不方便供货给我,我也要租下来,平时做针线卖。”
赵宴平想到卖主母亲的佝偻的背脊,皱眉道:“整日做针线,太费眼睛,对腰也不好。”
阿娇还是笑:“我会注意休息的,反正我还年轻,辛苦一点没什么。”
赵宴平却忽然记起了她想赚钱的理由,怕将来被他厌弃,没有银子傍身。
赵宴平抿唇,走到书桌前坐下。
阿娇赶紧去将她的针线收拾好,官爷好读书,每日回来都会看两三刻钟。
她站在一旁收拾,一双雪白娇嫩的手在赵宴平面前晃来晃去,就在阿娇端着东西要离开时,赵宴平沉声道:“我说过会养你,你不必担心老了没人照顾。”
阿娇身形一顿,见官爷已经拿起书翻看了,阿娇咬咬唇,小声问:“官爷的意思是,你会养我一辈子吗?”
赵宴平面朝书卷,淡淡嗯了声。
回应完了,余光中她一动不动,赵宴平抬眸看去,对上一双笑盈盈的眸子,眼睛在笑,娇嫩的脸也笑成了花,在这昏暗简陋的屋子里,她却像会发光一样,如天上皎皎的明月,美得让人脑海一空,突然之间什么都忘了。
第37章
哪怕有些承诺靠不住; 阿娇还是喜欢听官爷说他会养她。
官爷继续看书了,阿娇想了想,坐在书桌对面的椅子上; 继续给赵老太太缝衣裳。
赵宴平皱眉道:“白日再缝吧; 又不是急穿。”
阿娇一边穿针一边柔声道:“一时也不想睡,这油灯点着; 我跟官爷一起用,更值了。”
赵宴平闻言,默默垂下眼帘。
阿娇穿好线,笑着看他一眼; 低头走针。
她才缝了一行; 对面传来椅子挪动声,阿娇疑惑地抬起头。
赵宴平将椅子放回原处; 随意瞥她一眼; 道:“睡吧,我乏了。”
阿娇只好停了手里的活计。
她先上的床; 赵宴平熄了灯; 躺在了外侧。
阿娇朝着他这边道:“官爷; 我准备明日去探探老太太的口风; 先说做针线、绢花生意; 老太太同意; 等我与沈樱姑娘商量好了; 再把胭脂生意加上去。”直接说她要开胭脂铺子; 似乎太有野心了,颇有小妾不安分之嫌; 阿娇怕赵老太太不喜。
赵宴平赞许道:“这样很好,那棚子原来就是卖针线的; 你用针线当幌子,合情合理。”
阿娇笑了,以为谈话结束,阿娇改成平躺,准备睡了。
赵宴平却还有话说:“翠娘年纪小,也不擅长接人待物,做些粗活可以,看铺子不太合适,还是让郭兴去吧,反正他白日大部分时间都没什么事做。”
阿娇眼睛一亮,郭兴、翠娘这对儿兄妹俩性格还是很不一样的。翠娘做饭好吃,但心直口快,经常惹赵老太太生气,郭兴嘴甜多了,人看着也利索机敏,让郭兴去看着铺面,还不用担心被街头的小混混调戏。
“还是官爷想的周到。”阿娇又转向床隔躺着了。
赵宴平顾忌的还是老太太那关:“只怕老太太不会白白让你用他。”
阿娇早就想过了,道:“我能做这生意,全靠官爷帮忙,官爷不收我的银子,我孝敬老太太一点也算是报答官爷了,先让郭兴去试试看,如果能赚钱,我就从盈利中抽一成给郭兴当工钱,再抽一成孝敬老太太,官爷觉得如何?”
赵宴平道:“也行,哄了老太太欢心,她便不会来找你的麻烦,至于你给老太太的,我会想办法还你。”
阿娇忙道:“不用,官爷总是这么见外,弄得我越来越像在你们家白吃饭的了。”
赵宴平没再说话,如果她的生意真的能做起来,他会记着账,总有一日要把老太太白占的那份便宜补偿给她。
======
第二天阿娇搬把椅子坐在院子里,专心致志给赵老太太做衣裳。
赵老太太出来见了,托着阿娇缝好的部分仔细端详,越看越满意:“你这针脚真不错,绣的花也好看,最难得是动作快,瞧瞧,才大半天的功夫,都缝了一半了。”
赵老太太喜欢做事麻利的人。
阿娇就等着这话呢,放下活计,杏眸水亮地问:“老太太真这么想?那您觉得,我做些荷包手帕、扇子绢花之类的小物件,拿到外面去卖,能赚钱吗?”
赵老太太心中一动,眯着眼睛打量阿娇:“怎么,你想接针线活儿?”
阿娇开始演了起来,就说昨晚她梦见自己在那个棚子里面摆摊卖针线了,赚了好多钱,笑得她从梦里醒来,把官爷也惊醒了,两人一合计,都觉得这生意可做。
“官爷还说了,他去帮我打听打听租金。”
赵老太太半晌没有言语。
阿娇继续道:“老太太您想啊,我若不想法子赚钱,手里的嫁妆越花越少,将来想孝敬您都拿不出什么好东西,做点针线多少都能赚点,总比天天闲在家里的好。”
赵老太太脸色好看了些,但还是不愿意自家的美妾去外面抛头露面。
阿娇笑道:“我哪能去,官爷说了,让郭兴去,我赚了钱给郭兴开工钱。”
赵老太太稀疏的眉头一皱,瞪着阿娇道:“郭兴是我的人,你把他借走了,我要用人的时候怎么办?”
阿娇撒娇地抱住赵老太太的胳膊,讨好道:“老太太放心,我不会白跟你借人的,真赚了钱,我给郭兴开多少工钱,就给您同样一份工钱,您留着也好,拿去再雇个小工也好,这样可成?”
赵老太太高兴了,盘算片刻,赵老太太巧妙地打听道:“开铺子要用本钱,你手里还有多少银子?够用吗?”
阿娇谨记官爷的叮嘱,道:“一共十两聘礼,买药买缎子花了四两多,还剩五两多,小本生意,应该够用吧?”
赵老太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