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学霸在秦末-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先生这里真是好,这躺椅、这豆浆、这学剑的悟性,真是叫人舒服、省心又赏心悦目。
只有一处不是太好,周先生的剑法失于凌厉,过于好看了。
“好看吗?”
一句从牙缝里啃咬而出的质问在项庄耳边炸响,声音并不很大,但里头的怒意却十足,而且要命的是,这个声音他并不陌生。
项庄噗的一声呛了水,急忙起身站了起来,“羽哥,你回来了?”
原来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项羽站在了他的身后。
“哼!你这是教武还是赏舞?”
不待项庄回答,项羽剑眉倒竖,已经厉声责问起来,“周先生再如何年轻,那也是长辈,长辈是可以用来玩笑取乐的吗?项庄,你的礼仪规矩是被狗吃了吗?”
项羽怫然而怒,声音咆哮如雷,惊动了周宁,也惊动了屋内的人。
周宁收了剑势,往他二人处走来,屋内的人也出屋走了过来。
项庄辩解道:“我真没有,我做起来也是这些招式。”
他是真的冤枉,这就是人的问题呀。
项羽瞪着他,显然是不相信。
项庄叹了一声,正好周宁走了过来,他便接过周宁手中的剑,现舞了一遍给项羽看。
果真招式一模一样,只是项庄的一招一式都极有力量,所以显得阳刚劲道,而周宁力气不够,体型又单薄纤细,故越发显得她动作婉柔轻盈,似以剑作舞。
周宁也知晓自己力气不足的缺点,道:“他教得没错,确实是我的问题。”
项庄无辜的看着项羽,项羽冷扫他一眼,又看向屋内出来的三人,除韩信外,还有一位妙龄女子,一位老妪。
项羽只看着那女子问道:“你怎么在这儿?”
项庄替妹妹解释道:“妧儿是来学怎么做豆腐的。”
“豆腐?”项羽不解,“那是何物?”
韩信听此,悄悄转身回了房中。
项妧柔柔的看了一眼周宁,笑着解释道:“周先生教我们做了两样新鲜吃食,一样是将绿豆浸泡一日夜,而后挖坑浇水,再将浸好的绿豆撒进去,压上石板,四周松松散散的埋上些土,早晚浇水,四五日后便能得一味芽菜。”
“另一样是用黄豆,将黄豆洗净,用水泡上几个时辰,再用周先生教我们做的石磨,一勺水一勺豆的慢慢磨,便能磨出豆浆,”项妧指着小几上项庄喝过的白浆,道:“煮熟了就是此物。”
项妧说着,又看了周宁一眼,笑道:“不过先生说这样粗粗磨出来的豆浆口感不够细滑,得多过滤几遍才好。”
见项羽似乎听得不耐烦了,恼怒的瞪着她,项妧急忙说道:“若要做成豆腐,还得用两根木条绑成十字,取一块纱布,将四角绑在那木架上,再把煮好的豆浆倒入纱布里过滤,得到新的豆浆后,再煮一遍,煮热后,加入盐卤加水后化成的卤水,便能得到豆花了,再将豆花盛出倒入模具,用重物压出多余的水分,等一个时辰左右,便是豆腐了。”
项妧一口气说完了项羽问的豆腐,却见项羽皱着眉头,眼神怪异的瞧着自己,好像自己有什么不轨的念头,而且眼神怪异中,还有几分嫌弃。
他道:“既然你都会了,还来学什么?”
项妧:……
项妧双眸盈盈含着水光,委屈的转头看向哥哥项庄。
项庄回道:“妧儿是来学烹饪豆腐的方法,我和她说先生这里的吃食做法不同,味道特别好,她很好奇,想来学,我昨日问过先生,征得先生同意后,今日便带她过来了。”
周宁微笑着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秦朝的烹饪方法实在有限,肉说起来有“炙煎煮脍熬渍醢”七种烹饪方式,但有些也叫人难以接受,比如“煎”,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煎,而是把肉酱浇到饭上,加入动物油,一起加热;“煮”则是不放任何调料,直接用白水将大块肉煮熟。
至于生吃的方法,周宁最不能接受的是“脍”和“熬”,“脍”,猪肉刺身?狗肉刺身?“熬”,用酒腌制浸泡的生肉?
但以上还都是比较精细的吃法了,时人更多的是将肉、主食、蔬菜一鬲煮了,同样的做法倒是很奇特的能做出三种成品,分别是粥、饘、羹,其区别大概就是稀浓的程度不同了。
所以如此做法做来,芽菜还好,豆腐却每次都煮成渣了,原本他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直到前日在周先生这里陪着吃了一顿“午餐”,再回去瞧那粗暴的菜式,就很有些没有滋味了。
项妧仰慕的看了一眼周宁,而后又羞怯的低头收回视线,道:“先生诸多奇思妙想,妧儿钦佩不已,一直听闻哥哥说先生这里的菜式美味,不知今日可有幸品尝?”
周宁微微一笑,正要点头,却听项羽说道:“你叫什么先生,他与二叔兄弟相称,论辈分,你该叫一声周叔才是。”
项妧轻咬着唇瓣,看看项羽,又看看周宁,一个“叔”字,实在叫不出口。
周宁笑道:“没事,就叫我先生吧。”
项妧开心的对周宁笑了笑。
韩信站在周宁身后,默默的将取来的自己的新斗篷披到周宁身上。
韩信身形比周宁高大,故斗篷拖着地,坠坠的往下滑,周宁伸手拢住,笑道:“雪虽然不大,可化了,湿了衣裳也容易叫人受寒,我们去屋子里说话吧。”
项庄急忙点头,“对对对,是我疏忽了,周先生身子弱,上回只是劳累便躺了大半个月,是要多注意,我们进屋吧。”
项妧也连忙点头,周宁见此,笑着伸手表示请客入内,而后走在侧前方带路。
项庄、项妧连忙跟上,那老妪为难的瞧了瞧站着不动的项羽和韩信,她只是个奴仆,不敢走在主人和客人前面。
韩信对项羽微微颔首,两人算是见过,而后韩信也抬步进屋。
项羽抬头看了看天空,眼里有一丝迷惑,他伸出手来接了几片雪,雪粒很细,几乎一入手便化了,而他也并没有感觉到冰凉。
项羽低垂着眸子,心里有一丝懊悔,他怎么能拿自己和先生比,先生从文,他从武,两者体魄肯定不一样。
不一会儿,项羽伸手摸了摸自己怀里的匣子,又昂首抬步,傲然的迈步进屋。
那老妪这才跟在后头,将摇椅和小几收到厢房檐下,而后去了厨房烧水。
待客的堂屋内,摆放着一张怪异的案几,这案几不仅四四方方,而且还格外的高,而周宁、韩信、项庄、项妧等人也各自坐在一个方形的小几上,那小几后面还有一块木板,可叫人依靠,两侧横有两根木条,观其形状,正好叫人搭手。
周宁居上,项庄和项妧坐分别坐在左一、左二,韩信坐在右二。
“这是?”项羽指着奇怪的案几问道。
项庄笑道:“这是桌子和椅子,先生喜洁,不喜席子离地面太近,故让人做了桌椅,刚才我在院子里坐的那个叫躺椅,可以躺着,还能摇摇晃晃,极有趣。”
项羽沉默的走到右一的位置坐下,他没注意瞧那躺椅什么模样,他一进院子就被先生舞剑的身姿吸引了全部注意,而后就是对项庄满腔的恼怒。
老妪用托盘端了豆浆和茶水来,她将茶水和豆浆径直都放在桌上,将一摞碗分发到个人面前,便退了下去。
项羽皱眉,“这是什么规矩,都不问一声,是叫我们自己动手吗?”如此粗鄙之人怎可来伺候先生?
老妪身子一抖,不知所措的看着他。
周宁笑了笑,挥手让她下去。
项妧和项羽解释道:“不是,这老媪是个哑巴,说不得话。别人要么嫌她老,要么嫌她不能说话,都不愿意买她,先生看她可怜,就买了她回来。”
项妧笑意盈盈的看向周宁,赞道:“先生真是心善。”
项羽一窒,心里有些挫败,不自觉的又伸手摸了摸怀里的小匣子。
周宁笑了笑,道:“大家爱喝什么就倒什么,这样也方便。”
四人各自动手,项羽从怀中掏出匣子,推到周宁面前。
第37章 幼稚
周宁的视线顺着匣子看向项羽; 笑了笑,没有说话。
项庄看着眼前这一幕,莫名有些心塞; 他掩饰的端起豆浆小口喝着。
他已经知道在羽哥心里; 自己比不上周先生了,真不用一次一次、一次又一次的表现给他看,他和他才是项家人,才是血缘兄弟啊!
韩信垂眸饮茶,心里有些羡慕,又有些落寞。
项妧好奇的问道:“这是什么?”
项羽看着周宁回道:“我这次出门遇到一块上好的沉香,我见先生喜欢焚香,便买了回来送与先生。”
周宁笑了笑; 一句“无功不受禄”到了嘴边又咽下; 这是诗经里的词句,如今是说不得的。
周宁笑问; “为何突然送我东西?”
项羽坦然回道:“赔罪。”
周宁微微蹙眉不解。
项羽解释道:“初见之日; 先生说‘勇’字最难,我出言不逊; 冲撞了先生。”
周宁笑了笑,“原来是这事; 我已经忘了; 此事算不得冲突; 各抒己见罢了。”
项羽固执的将匣子推到周宁面前。
“先生的学识气度让籍心折,籍诚心与先生相交,还希望先生不要推辞。”
他说的是真心话; 他为人骄傲; 交朋友也是宁缺毋滥; 故除了自家族人外,只有桓楚一个知己,而桓楚与他同样是勇武男儿。
所以,这是他第一次交这样文雅柔弱的朋友。
不可否认,初见时,他确实先为他的容貌惊艳,而后才被他从容不迫的气度,条理分明的思维,深入浅出的才学所折服。
他觉得他配成为自己的好友,同样自己也配成为他的知己。
他自信自己不比项庄、韩信差,但先生似乎对项庄和韩信都比对自己亲近,他虽不如项庄能说,不如韩信能体贴到先生的细微处,但他项羽对于自己认定的朋友,“我必至真至诚以待先生。”
这话倒真是有点……可爱。
周宁莞尔一笑,“如此,多谢。”
项羽闻言,嘴角不矜持的勾起一个大大的幅度,傲然的看向韩信和项庄,投去毫不掩饰的蔑视的目光。
项庄还好,是自家人,知道他的脾性,也会包容他,可韩信这边就难免会心存芥蒂了。
周宁在心中摇了摇头,这情商竟比韩信还不如,完全像是个孩子。
也难怪他入关之时,刘邦麾下将士曹无伤向他告密,言刘邦令秦王子婴为相,有称王之心,后鸿门宴上,刘邦巧言令色让他信了自己绝无称王之心,他便反手将曹无伤卖给了刘邦。
如此心思单纯,喜恶简单,爱憎分明。
这样的心性,哪怕鸿门宴上项庄能成功杀了刘邦,他也坐不稳这江山。
项羽对项庄和韩信得意完毕,又对周宁问道:“先生还有什么喜好,或者有什么禁忌、习惯,还请全部告知我。”
周宁摇头笑道:“一时想不起来。”
此时,一直如隐形人般的韩信突然开口说道:“老师喜欢有界限的相交,不喜人太过干涉自己。”
项羽先是恼怒的瞪了韩信一眼,又向周宁求证道:“果然如此?”
周宁笑着点了点头,“我不喜人不经我同意动我的东西,进我的房间,过问我的去向。”
项庄点头道:“我说呢,怪不得韩兄弟取了一件他自己的斗篷与先生。”
项羽闻言,又蹙眉看向周宁搭在椅背上的斗篷,看向韩信。
项妧笑道:“我知先生不喜食麦饭。”
周宁笑了笑,没有否认。
项妧带着一丝得意,俏皮的说道:“我见厨房都是稻米和粟。”
项羽彻底不得意了,虽然周先生认了他这个朋友,可现在看来他这个朋友当得并不称职。
项羽一边恼怒着,一边倒也认真的记下周宁的喜好。
项庄见此,也笑着参与了这场“谁是周宁好朋友”的比赛,以报前次“切磋”之仇。
“我知先生一日食三餐。”
“我知先生不喜与人碰触。”
“我知先生……”
周宁半倚在椅背上,笑看着他们讨论自己的喜好禁忌,如此,他们便都能知道与自己相交的“分寸”了。
众人说说笑笑间,便到了午饭之时。
老妪端了托盘进来上菜,韩信起身离桌。
冬天的蔬菜不多,所以菜式很简单,只是一道炒鸡蛋、豆芽小炒肉、豆腐鲫鱼汤,外加五碗米饭。
只是炒鸡蛋金黄,豆芽翠绿白嫩,鱼汤浓白,只卖相就与他们往常吃的大不一样,各自的香味又独特分明。
项妧看着炒鸡蛋,赞叹道:“好漂亮啊。”
不要认为他们对着一盘普通的炒鸡蛋如此感叹很夸张,因为关于炒菜这种做法,确实是直到魏晋南北朝才有明确的文字记载,甚至将其炒制的过程详细的记载于《齐民要术》中,可以推测这在当时也是一个开创性烹饪方法。
项羽看着摆在桌上的菜,虽然也唇颊生津,但他还记得先生喜洁,仅仅因为席子小几离地面太近,就造出一套桌椅来,又怎能接受与人同食一碗菜呢。
要知道原本的小几坐席,都是各自分席列坐,各自案几上的食物都是一人食的。
于是他道:“先生自己用吧,我们习惯了只食两餐。”
老妪正分发勺筷,见此,都不知该不该给其余四人分发。
项妧从美食中抬头,不敢置信的看向项羽,他替她拒了?!
项羽眼神带着警告的狠狠瞪回去,项妧于是可怜兮兮的看向项庄,项庄爱莫能助,无奈的摊了摊手,项妧于是又看向了周宁。
周宁笑道:“那就当作是陪我,稍微用一些吧。”
周宁对老妪点了点头,老妪便为各人都分发了勺筷和一个空碗。
项妧当下举了勺子便要去挖炒鸡蛋,却又被项庄拦住了。
项妧正不解,韩信端了一盆水进来,周宁道了谢,在盆中净了手,而后四人也依次净手,再次坐定,项妧发现每道菜旁边另放了勺筷。
项庄解释了一句,那是公筷公勺。
项妧点头,用公勺舀鸡蛋,却又被项羽一筷子打开,项妧馋得快哭了。
项羽冷嗤一声,用执公筷将两份抄菜硬生生在盘中分作两份,分法不怎么公道,是二八分,而且多的一面朝向周宁,其意不言而喻。
项庄和项妧无语,韩信沉默。
周宁哑然失笑。
如今的项羽,生活太过顺遂了,虽然遭遇了国灭家散,但还有个叔父在上头护着他。
所以,他还能保留着年轻人的天真烂漫,直到他叔父战败而亡,他失了依持,又被楚怀王夺走兵权,才终于开始飞速的成长。
可惜,他的天赋又叫他胜利得太快,以至于没能磨掉他性情里的率直,太过重情,又太过轻信、傲慢,最终只能于垓下徒呼奈何。
周宁笑着将菜转了个方向,项妧历经波折终于将鸡蛋舀入自己碗中,便用手捏了一把米饭和着就食。
时下虽然已有筷子,但大多只用来吃菜,吃饭则是所谓的转饭,即用手把饭粒捏聚成团,送入口中,但她食用自己碗里的米饭,并不影响他人,故项庄也没有管她。
然而项妧见周宁吃饭夹菜都用勺筷,双手洁净,从容优雅,便也悄悄的改了自己用饭的习惯。
时间如水缓缓流逝,当周宁家中桌上的菜式中,开始出现更多别样的绿色菜蔬时,也到了周宁入学室考吏之时。
第38章 大龄
作为一个秦朝基层官吏预备役; 虽然不用学四书五经,但学习压力也不轻松,这压力不仅是对吏子自己而言; 也是对负责教授的令吏的。
对于吏子而言; 三年的学习时间内,要学习《仓颉篇》《博学篇》《爱历篇》,到学满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