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学霸在秦末-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怕是有十条命也不够死的。
小婵的头磕在地上,贴得紧紧的。
早早的就让吕雉和小婵为她制衣做鞋,她是谋划了多久?这家里这许多人竟一个也没有发觉!
说实话,刚听到消息的时候,刘季觉得这被媳妇说得神奇的小妹不过如此,便是真有能预言卜算的本事,但也太天真了。
一个小娘子独自离家要过活可太难了,没有传验,没有正经的身份,只要处理好手脚,便是偷偷的将她杀了囚了,她也无可奈何。
可如今细想细品,他却觉得她有本事在外头过得好好的,只是又奇怪,她并未带走传验,是如何出城的呢?
但相较于她死了,他还是觉得她是离开了沛县,若真是要寻死,何必费那么多功夫准备。
仆从战战兢兢的进来禀告,打断了屋里人各自的心思,“家主,沛令又遣人来问了。”
吕公的怒气戛然而止,在屋里疾走了两圈,末了一脚踢翻小几后,发狠道:“罢,我亲自去和沛令说,只当我没生这个女儿,从今往后我只当她死了!”
吕母闻言顿时捶着胸口呜咽出声,在她心头,她不觉得吕公是在说气话,三天了,整整三天没有一点音讯,她是真觉得女儿在外头……,“呜呜,我可怜的媭儿呀!”
这三日,刘季也把陈彦对吕家小女儿的倾慕之心看得明明白白了,打吕雉出嫁的第二天起,便天天遣人来问何时开始过礼。
刘季劝道:“还是得好好想想说辞。”
若直说是为了逃婚跑的,那真是把沛令和沛令公子的脸皮扔地下踩了。
吕公深呼一口气,他如何不知道。
吕泽试探着说道:“便说小妹……暴毙?”
吕释之补充道:“先只说病了,拖上一拖,待过几日,再说急病去了吧。”
吕公点头应了,闭了闭眼,缓了缓神情,亲自去县衙寻沛令。
见吕公出了门,吕雉哽咽着请求道:“既然还能拖上几日功夫,我们便再找一找吧。”
吕二嫂快言快语,“找回来也没人听她的,左右也活不过五年。”
吕释之瞪了她一眼,“胡说什么呢?大家都担心小妹呢,你在这儿说什么风凉话?”
吕二嫂不敢和公爹呛声,却不怕自己丈夫,此时她瞥了刘季一眼,尖声怼回去,“我不想小妹回来吗?没有小妹,谁替我儿子看命?”
这,吕释之偷瞥了一眼刘季,用眼神警告吕二嫂不要乱说话。
吕二嫂却甩了一下帕子,笑了起来,“瞧我说的?就是小妹在家,”吕二嫂笑着顿了一下,“也不让小妹说呀。”
吕二嫂走到刘季旁边,捂嘴笑道:“不过也不怕,家里走了小妹,这不又来了个贵人吗?贵人您给咱们想想法子,这要如何应对沛令那边呢?”
吕二嫂又走近一步,语气咄咄逼人起来,“要知道,当初您犯事入狱,小妹可是轻轻松松就把您给救出来了呢。”
吕释之扯住她斥道:“行了,闭嘴,你下去看禄儿吧。”
“呵。”吕二嫂把胳膊从吕释之手里挣脱出来,嗤笑一声走了。
刘季不知道他们打什么哑谜,但听话音,吕二嫂对他很是不善,对吕公也有很多不满,为什么?就为了一个私自逃婚的小女儿?
吕家这些人的反应也很奇怪,吕二嫂说了这么许多,除了吕释之稍微拦了拦,旁的要么只顾着哭,要么就皱眉看着,有几分放任的意思。
这是都对他不喜,或是都对吕公不满?
这吕媭竟对吕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刘季心下计较着,面上却像是没听懂吕二嫂话中的不屑,笑道:“我前次真是多亏了小妹,只是我这人脑子笨,想不到什么好主意,不过我和县衙里的萧主吏相熟,要不寻他想想法子?”
告诉外人?那吕家的脸面往哪里放?
吕泽断然拒绝道:“不用,此事就如此吧。”
可显然此事不能如此,当天下午,吕公拉着脸回来了。
他们小瞧了陈彦对吕媭的执着,竟闹着要亲自来看望,吕公没有法子,又不能说吕媭逃婚,只能说他看吕媭乃天煞孤星,他不能让她祸害老友独子,将她逐出家门了。
陈彦当即气红了眼,就要与吕公理论,沛令急忙拉住他,对吕公道:“你看我儿子这心,唉,我也没有办法,若实在面相有碍,不若换个身份让她嫁入我家中,虽名分上差一些,好歹也叫侄女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也全了我儿子的心愿。”
陈彦的怒气一滞,对,这样更好,让少姬彻底与吕家斩断联系,往后只有他疼她便够了!
吕公不想这样他们还不放弃,只能叹气道:“我逐她出门后,也悔了,便又偷偷遣人寻她,但寻了三日,如今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死了?!
陈彦一下子跌坐在席上,他的面色发白,像是失了魂一般。
沛令急忙转身扶住他,关切的安抚着儿子,一边对吕公问道:“沛县没找到,是不是她离开沛县了?”
吕公摇头,“她并未带传验。”
沛令发现吕公说到传验时,儿子扶着自己手臂的手猛然一紧,沛令便请吕公先回去,明日再说。
然不等明日,吕公回家没多久,沛令又派人请了吕公过去,就一个意思:吕媭不能死!
第27章 碰瓷
还是沛令、吕公和陈彦三人,陈彦苍白着一张脸,没什么精神的模样,但看到吕公进来,不仅没有了之前愤懑和恼怒,反而亲近有礼的问了好。
吕公原本已经做好了两家结仇、再不来往的最坏打算,见此,心里疑惑着又悬了起来,虽不明白他们为何态度转变这么大,但也希望两家之间能有个转机,往后还有沛令照拂着。
沛令一句一叹,一副跟他说掏心窝子话的模样,拉着吕公走远了几步,道:“唉,我儿子对你女儿的这份心,唉,不怕你笑话,我儿子从你们到沛县的第一日就上了心,这一个多月日日夜夜盼着,如今侄女、唉~”
沛令摇头,一副说不下去的模样,吕公闻言回头看了一眼陈彦,确实面无血色、魂不守舍,显得整个人都呆呆痴痴的。
吕公也叹气,若是能找回吕媭,他何尝不想和沛令结这门亲事,“唉,找了整整三日,只怕是凶多吉少了。”
沛令关切的问道:“可有往外县找找?”
吕公回道:“发现的当日,我便遣人到各城门都问过,这几日也有人到城门处守着,没出城,再说她的传验都没带走呢?”
沛令瞧着吕公,又说道,“侄女不是个笨人,或许是换了男装离城呢?”
吕公心里悄悄一惊,还以为沛令听到了什么风声,但看沛令也不是生气问罪的模样,便稳了心神,摇头否认道:“便是换了男装,我那小女儿你也见过,不说她长相如何,单她眉心那几点红色,实在是好认,再说,她也没有男子的传验。”
“哦。”沛令拖长了声音应了一声,末了,抬头郑重的对吕公道:“我有个不情之请,还请老哥哥担待。”
作为理亏的一方,突然被如此郑重的拜托,吕公心里也虚,急忙扶住沛令的手,道:“咱们多少年的交情,你尽管说,若能办到,我绝不推辞。”
沛令又回头看了一眼自己儿子,对吕公道:“唉,我儿子如今这模样你也看见了,从听了侄女可能、唉,他就丢了魂魄一样,他,还不太能接受,我的意思是,你先别着急为侄女除籍,可能侄女哪日就回来了呢?也给孩子留个念想。”
这事不难,沛令又如此郑重的请托,他又有意和沛令修好,故吕公答应得很爽快。
沛令见此,握住吕公的手,既感动又感慨的感谢了一番,末了,又道:“若是等不到,还请老哥哥收个义女,便当是吕媭吧。”
“这?”吕公不解了,他收个义女倒没什么,如此运作虽然不符合法律规定,但这是家务事,他便是杀了那个孽女,也是非公室告,官府也不会受理,所以这事就算暴露也不过罚些钱财而已。
但沛令这是什么意思?还要与他做亲家?
这能让他收了义女,而且是丢弃原本身份,顶替自己女儿户籍的义女,这身份出身可不会太好。
吕公的言外之意沛令当然明白,甚至于吕公会让谁来顶替吕媭的身份,他也能猜到几分,他当然是不能接受出身卑贱的儿媳妇。
他解释道:“我家彦儿对你女儿是用尽了真心,爱到了骨子里的,唉,他哪怕接受吕媭嫁了别人,也不能接受吕媭的死讯。”
这……吕公又回头看了一眼陈彦,确实仿佛三魂丢了七魄,他双目呆滞又惊惧不安,面色苍白,好像面对着极大的恐惧,吕公在心中感叹了一句,果然红颜祸水,也爽快的答应了。
沛令感谢又感动的亲自送了吕公出门,除却心头一桩悬了好几日的难题,不仅没有影响两家的交情,反而还让沛令欠了自己人情,吕公心里畅快,客气的和沛令告了辞,拦着他不让远送。
“你我的情谊,不在这上头,你别送了,好好安慰侄儿。”
沛令笑着点了点头,吕公又拱了拱手告辞。
转身离去的吕公没有看见,站在正厅大门处的沛令脸上的笑容早已收得干干净净,他眯着眼盯着吕公的背影,目光阴狠,像极了盯住猎物的鬣狗。
直到吕公的背影消失,沛令才又寻到陈彦处,拉着他的手安抚道:“没事,看来吕家不知道吕媭寻你办了户籍之事。”
吕公他们查外貌和出城的传验记录是查不出什么,可沛令这头却是直接查周宁这个名字,周宁的长相不凡,守城们的很有些印象,这一查便查到她果然出城了。
沛令又道:“这查造假的户籍,必定是先查当地有身份地位的人家,只要吕媭这个户籍下有活人,这事便不容易牵扯到咱们身上,别怕,有父亲呢。”
陈彦苍白的脸恢复了一丝血色,他就怕自己牵连了父亲。
沛令又冷笑道:“我倒是小瞧了这丫头,做事还真是滴水不漏,不声不响的,把吕家全家上下都瞒过去了。”
陈彦缓过神来,还是心疼佳人,辩解道:“她也是没有办法,吕公如此不喜她,她若是以女儿身被逐出家门更没法活了。”
“唉,”沛令叹了口气,道:“等过几日,为父给你说门亲事。”
过了几日,沛令为陈彦看好了婚事,吕家便开始为吕媭议亲了。
吕雉亲自说媒,欲把吕媭说给刘季的好友卢绾,但不知怎么的,吕媭悄悄的和樊哙搞到了一块,好在亲事并未对外声张,樊哙也是刘季的兄弟,吕家便只能改了主意,把吕媭许给了樊哙。
不是亲生的女儿,又做了丢脸的事,吕家怕他们有了孽种,婚事进行的又快又低调。
成婚当晚,樊哙和小婵坐在床上,樊哙还没回过神来,“原来你就是吕家少姬。”
声音里是浓浓的诧异和微不可查的失望,这长相不过中等,也就是面皮子比普通农家姑娘白嫩些,就这样也能把大哥惊艳成那样?
这比他结识的周兄弟差了得有十万八千里,那才是真正的美人呢,樊哙想着那日周宁的一颦一笑,那样的容貌,若是女子……
樊哙吞了口唾沫,猛地将小婵扑到了床上。
曾经的小婵,如今的吕媭热情的环住樊哙健硕的臂膀回应他。
那卢绾论身材、长相、年龄、家资,样样都不如樊哙,她可不是个傻的。
吕家名义上收她为小女儿,可实际还是把她当丫鬟使唤,也正好了,丫鬟出入方便,她正好给自己谋划了。
沛县的故人喜事连连,南下行到下邳的周宁也寻到了亲友。
晨光熹微,树叶随着秋风温柔的飘落,一道木门打开,门里门外的人皆为对方的颜色所惊,短暂失语。
片刻,作为访客的周宁唇角泛起笑意,见礼道:“师弟周宁,见过师兄。”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暂时了结了吕家的事,猜猜师兄是谁呀~嘿嘿
第28章 张良
听闻此言,刚刚回过神来的主人家又愣住了,师兄?
系统也傻了,【吕媭还有师门呢?】
主人家长身玉立、面如冠玉,最妙的是一双眼,如水墨画般含蓄又深邃,他的气质文雅,一身白色宽袍大袖,因为双手把着门,两袖盈满了晨风,衣角袖袍随风飘扬,似乘风而来的仙人,潇洒闲雅,超脱凡尘。
这便是汉初三杰之一的谋圣张良了,乃故韩国贵族,先辈在韩国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太史公称他面若好女,果然容貌出众,名副其实。
此时的他微微蹙起眉头,迟疑道:“小兄弟可是认错人了?某不曾拜师。”
周宁没有与他表明师承,只笑着念道:“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这是黄石公秘传于张良的《素书》中原始章的第一句。
黄石公对《素书》极为看重,在书中写有秘诫:“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
黄石公慎重如此,张良得此书也是视若珍宝,遵从秘诫,从未示人,可如今竟有来人张口便诵!
张良大惊,急忙伸手拉了周宁进门,又往门外左右瞧了瞧,轻呼一口气,掩上门,转身对周宁道:“书上有言。”
周宁不待他说完,便先笑着拱手赔礼道:“老师行踪神秘又不露姓名,只告诉我有一师兄,我没有别的凭证,怕师兄不认,只得背书了,说来惭愧,我也只会背这一句。”
原来如此,张良点了点头,道:“我也不知、”虽他并未行拜师之礼,但对方所授之书令他受益匪浅,又对方言他为面前之人的师兄,可见是承认他身份的。
如此,他以弟子身份自处,也不算僭越,张良笑道:“我也不知老师身份,你便是说了姓名我也不识得,不知老师他老人家如今可安好?”
周宁笑道:“我也不知,老师只叫我十三年后去济北谷城,那山下的黄石便是他。”
听闻此言,张良哈哈大笑,心中再无疑虑。
四年前,为报国仇,他耗尽家财,连弟弟死了也不安葬,倾己所有铸造一只大铁锤,又到东方请了沧海君,在古博浪沙刺杀始皇,但只击中了副车,始皇下令全国缉捕刺客,他便辗转逃到了下邳隐居。
一日,他心中烦闷,便到沂水圯桥头闲步散心,却遇一粗布短袍老翁,那老翁行到他面前,当着他的面故意脱了鞋扔到桥下,又颐气指使的差使自己去桥下捡鞋。
他当时愕然又气愤,但对方年迈,他心中不忍,还是为他捡了鞋子,不想对方得寸进尺,竟跷起脚来,命令自己为他穿上。
他强忍怒火为老翁穿好鞋子,那老翁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如此理所当然既无耻又无礼的模样,直把贵族出身,讲究礼仪气度的张良看呆了。
他傻傻的伫立原地,望着老人的背影,见那老人走出里许地,又返回桥上,言他孺子可教,约定五日凌晨桥头再会。
他虽不知其意,但还是信守约定,于五日后鸡鸣时分赶到桥头,对方早已至此并怒斥他晚了,又约五日。
再五日后他提前了一个时辰,不想还是晚了对方片刻,于是又约五日,这次他索性半夜就在桥上等候,终于得老人传书,言读此书可为帝王师,他问其名讳,那老者便是如此说的,十三年后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便是他。
张良笑着说完他与老师相识的过往,周宁笑着点了点头,也在心中对系统说道,【孺子可教这个成语便出自此处。】
张良见到师弟,心里高兴,等回忆完过往,才发现两人还站在院中门口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